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生群体的队伍也迅速壮大。高职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准确把握高职生的特点,才能有效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体,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发展契机,也带来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前言网络是现代科技造就的新型媒体,其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同时对人们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念等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网络已是青少年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据CNNIC 调查,我国共有青少年网民1.67 亿人,其中有9.72%的人即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并且大约87%的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
高职生作为青少年中迅速壮大的一个群体,在有着青少年共性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性,本课题在对本校高职二年级学生做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把握网络环境对高职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而探寻提高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简述
(一)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
1.互联网络的特征
(1)高效性
互联网络是一个公共的平台,社会大众都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共享,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的发布都更加的简单高效。社会大众在操作的过程中,只需要有设备和网络支持,就可以展开网络活动。并且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推动下,新的网络设备层出不穷,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日益更新,使得网络的应用更加高效。
(2)时效性
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如何能在短时间完成信息的传递,搞好信息的交流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互联网络的出现,让信息传播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利用网络可以随时进行彼此的连通,不再因为地域的差异而造成信息传递的滞后,具有着较好的时效性。
(3)交流性
网络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不再成为困难,仅需要利用现代的网络软件,沟通就可以突破地域方面的限制,现在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包括:微信、QQ、微博等,人们利用这些软件不仅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个性化
高职院校的招生途径较为多元,因此内部学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经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2)非高中毕业的三校生。(3)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学生心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第一种学生进入高职进行学习往往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多半都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因为没有办法才选择了高职,因此心里对高职教育存在排斥;而第二种学生,虽然对高职教育比较认可,但是知识含量不足,自卑心理較重,并且没有形成坚定明确的是非观念;第三种学生,在阅历上要较前两种学生丰富,但是相应的也会沾染上社会中的不良习气,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浮躁性极强。因此,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学生都进行相同的教育,必须要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高职思政教育向着个性化的发现发展。
二、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滨州技师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力求能够调查的更加全面、真实,可以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因此问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就网络的应用情况,学生的应用情况以及何为网络思政教育。问询的题目共有三十个。在学校发放230份问卷进行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以滨州技师学院2013级学生为主体,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28份,调查样本涵盖了本校的餐饮旅游、计算机、财经、机电、商贸、化工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调查的全面性。
2当前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经常难以对自己的道德进行有效的约束。通过问卷调查,三成左右的学生将欺骗说谎认定为网络交际的常态;将近四成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会有爆粗口的行为,并习以为常;其中不到三成的学生,甚至觉得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任意妄为,不用对行为进行负责。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就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问卷,其中四成左右的学生存在媚外情节,并且崇尚及时行乐;不足百分之十的学生对西方民主思想持支持态度;三成左右的学生没有个人信仰;并且两成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信仰;除此之外,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西方实用主义更为有用。调查数据表现出来的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十分令人担忧,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都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高职院校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也会有所增加。
3工作队伍力量不强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职人员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发现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偏低对思政教育的展开有着巨大的阻碍。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很是不足。而究其原因,与学校和教师都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少于大学院校,高职院校无论在资金还是人力等方面都远远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完成。其次,教师本身素质不足,高职院校忽视了思政教师的考核和培养,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重要,可有可无,这种观念使得高职思政教育的发展愈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资源流失严重,不少教师转去了其它专业,留下的人员往往专业素质不达标。除此之外,教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没有加强自身学习,对网络了解较少,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运用网络时,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无法真正的将网络思政教育落实到实处。
三、提升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方式与途径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度重视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高职院校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政策准备,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并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其二,高职院校应加大建设网络的力度,积极购进计算机设备以及其他电子产品,构建网络资源库共享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信息化建设,而且能够方便学生查询信息。网络建设的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网络信息和网络使用的监管力度,减少学生网络游戏时间,减少乃至杜绝学生浏览黄色网站、非法信息的情形。
其三,高职院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提高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一方面,应对相关教师进行网络运用能力的培训。只有让教师先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顺利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要提上日程。另一方面,通过种种途径培养相关教师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增强他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
结论
创新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理念上、形式上、体系建设、手机新媒体利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创新理念,需要高职院校重视高职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拓展形式,则要求通过开发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建设道德规范教育网上咨询室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应该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构建、高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网上自律教育的强化等方面进行。文章最后还从拓展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新平台、利用智能手机建设校园文化,促使智能手机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发挥重大作用。同时注重引导高职生对智能手机进行正确利用,论述了利用智能手机增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模式。强调引导智能手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发挥政府部门、手机运营商、高职生自身三方面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前言网络是现代科技造就的新型媒体,其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同时对人们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念等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网络已是青少年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据CNNIC 调查,我国共有青少年网民1.67 亿人,其中有9.72%的人即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并且大约87%的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
高职生作为青少年中迅速壮大的一个群体,在有着青少年共性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性,本课题在对本校高职二年级学生做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把握网络环境对高职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而探寻提高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简述
(一)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
1.互联网络的特征
(1)高效性
互联网络是一个公共的平台,社会大众都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共享,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的发布都更加的简单高效。社会大众在操作的过程中,只需要有设备和网络支持,就可以展开网络活动。并且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推动下,新的网络设备层出不穷,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日益更新,使得网络的应用更加高效。
(2)时效性
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如何能在短时间完成信息的传递,搞好信息的交流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互联网络的出现,让信息传播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利用网络可以随时进行彼此的连通,不再因为地域的差异而造成信息传递的滞后,具有着较好的时效性。
(3)交流性
网络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不再成为困难,仅需要利用现代的网络软件,沟通就可以突破地域方面的限制,现在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包括:微信、QQ、微博等,人们利用这些软件不仅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个性化
高职院校的招生途径较为多元,因此内部学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经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2)非高中毕业的三校生。(3)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学生心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第一种学生进入高职进行学习往往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多半都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因为没有办法才选择了高职,因此心里对高职教育存在排斥;而第二种学生,虽然对高职教育比较认可,但是知识含量不足,自卑心理較重,并且没有形成坚定明确的是非观念;第三种学生,在阅历上要较前两种学生丰富,但是相应的也会沾染上社会中的不良习气,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浮躁性极强。因此,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学生都进行相同的教育,必须要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高职思政教育向着个性化的发现发展。
二、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滨州技师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力求能够调查的更加全面、真实,可以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因此问卷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就网络的应用情况,学生的应用情况以及何为网络思政教育。问询的题目共有三十个。在学校发放230份问卷进行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以滨州技师学院2013级学生为主体,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28份,调查样本涵盖了本校的餐饮旅游、计算机、财经、机电、商贸、化工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调查的全面性。
2当前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经常难以对自己的道德进行有效的约束。通过问卷调查,三成左右的学生将欺骗说谎认定为网络交际的常态;将近四成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会有爆粗口的行为,并习以为常;其中不到三成的学生,甚至觉得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任意妄为,不用对行为进行负责。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就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问卷,其中四成左右的学生存在媚外情节,并且崇尚及时行乐;不足百分之十的学生对西方民主思想持支持态度;三成左右的学生没有个人信仰;并且两成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信仰;除此之外,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西方实用主义更为有用。调查数据表现出来的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十分令人担忧,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都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高职院校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也会有所增加。
3工作队伍力量不强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职人员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发现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偏低对思政教育的展开有着巨大的阻碍。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很是不足。而究其原因,与学校和教师都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少于大学院校,高职院校无论在资金还是人力等方面都远远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完成。其次,教师本身素质不足,高职院校忽视了思政教师的考核和培养,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重要,可有可无,这种观念使得高职思政教育的发展愈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资源流失严重,不少教师转去了其它专业,留下的人员往往专业素质不达标。除此之外,教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没有加强自身学习,对网络了解较少,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运用网络时,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无法真正的将网络思政教育落实到实处。
三、提升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方式与途径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度重视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高职院校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政策准备,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并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其二,高职院校应加大建设网络的力度,积极购进计算机设备以及其他电子产品,构建网络资源库共享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信息化建设,而且能够方便学生查询信息。网络建设的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网络信息和网络使用的监管力度,减少学生网络游戏时间,减少乃至杜绝学生浏览黄色网站、非法信息的情形。
其三,高职院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提高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一方面,应对相关教师进行网络运用能力的培训。只有让教师先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顺利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要提上日程。另一方面,通过种种途径培养相关教师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增强他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
结论
创新高职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理念上、形式上、体系建设、手机新媒体利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创新理念,需要高职院校重视高职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拓展形式,则要求通过开发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建设道德规范教育网上咨询室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应该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构建、高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网上自律教育的强化等方面进行。文章最后还从拓展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新平台、利用智能手机建设校园文化,促使智能手机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发挥重大作用。同时注重引导高职生对智能手机进行正确利用,论述了利用智能手机增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模式。强调引导智能手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发挥政府部门、手机运营商、高职生自身三方面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