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原刊名为《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变更刊名前主要刊登国外中医中药方面的文献,出版形式以文摘、编译和综述为主。变更刊名后,由原来的二次文献逐渐转为一次文献。一次文献无论从稿件的选用、内容的审校,还是从杂志的排版规范上,均发生了较大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尽快适应这种转变而投入了大量精力,学习并掌握了很多二次文献中不常涉及的编审知识,同时也对审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现简述如下。
一、杂志编排审校中的问题
一次文献从编辑流程及方式、审校内容、编排格式等方面均较二次文献有了较大转变,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编辑自身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 编辑流程及方式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二次文献时主要的工作流程为:选刊、选稿——组稿、翻译——回收、校对——编辑、出版;一次文献的主要工作流程为:来稿登记——送审——退改(退稿)——定稿——编辑加工。编辑工作流程因期刊的转型而发生了较大转变。
2 编辑内容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二次文献时以翻译校对为主。突出特点是尊重原文,在不随意改变原文立意的基础上,认真审核翻译稿与原稿内容是否相符,做到内容新颖,文字流畅,简明易懂即可。而一次文献由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泛,并且随着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单纯面对纯医学的内容,还包括许多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内容。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动态地了解医学各专业发展的前沿,保持医学知识的动态更新。在稿件审校过程中,除了要审核文章选题是否有意义,研究思路和科研设计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外,还要审核文章内容是否完整,有无缺项等。在确定稿件总体框架合格后,再对文章进行精加工。
3 编排格式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在做二次文献时,杂志排版相对简单。改为一次文献后,稿件中除图表内容增多外,作者的署名和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编者按和编后语、统计符号的运用、参考文献的注录格式,致谢等在编排格式上均有严格的规定。转型初期,由于对编排规范不熟悉,经常会在工作中一面看着文章,一面与规范对照,有时还常常因为文章编排上的一些问题反复向中华医学会总编室咨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认为,编辑规范的熟悉在杂志转型初期,是仅次于稿件内容审校之外的,耗费精力较大的一部分工作。编辑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认真核对编排规范,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项不确定的内容。
二、稿件内容审校中的问题
二次文献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整理出来的,所选用的文献质量较高。相对于二次文献来说,一次文献内容因科研水平,论文撰写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编辑要严把稿件的学术质量关,区分哪些内容能发表,哪些不适合发表。
1 论文质量问题:在收录一次文献初期,由于转型时间短,知名度低,多数稿件质量偏低,从而增加了编辑审校工作的难度。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稿件摘要部分的统计数据与正文内容不符;结果中分项统计与总数不符;图表中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全文组别名称未统一等,所有这些均需在后续的编辑加工中予以解决。
2 论文撰写规范的问题:科技论文的撰写应在其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遵循特定的格式与规范。目前,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未按规定的格式撰写摘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出入较大。②摘要中的统计结果只给出P不等式,未注明具体的统计数值。③前言过于简单或缺乏针对性,未交代立题依据、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等。④未交待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导致无法判定样本的质量;或将临床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相混淆,表述凌乱或含糊不清。⑤临床观察指标未说明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⑥统计学方法使用混乱,未交代统计软件名称或版本,具体的统计数值缺失,或统计学方法选用有误等。⑦讨论内容主题不明,要么写成综述,要么大篇幅论述中医方解或引用大量的中医古文献,再或大量的论述发病机制等。未能真正围绕其研究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机制等展开论述,未交待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作为编辑要善于发现此类问题,协助作者完善论文。
3 退改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的编辑校对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知识扎实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谨;分段内容不明确,资料和方法不全等,从而未能真正将其研究成果或临床经验展现出来。如何指导作者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与完善,稿件的退改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在稿件退改前,我们会认真细读审稿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通读全文,综合提出尽可能详尽的修改建议和具体要求。多数作者基本能按照退改意见完成论文的修改与完善,但也有部分作者的修改稿始终达不到稿件的录用标准,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给编辑部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中华医学会编辑规范中规定,经过退改的稿件,无特殊理由一般不能轻易退稿,因此,建议在稿件退改前务必谨慎,或对退改意见的撰写要留有余地,避免使编辑部工作陷入被动。
4 学术导向的问题:编辑工作并非限于文字、标点的加工,图表、参考文献的整理等,还存在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的问题。中华医学会在每一年的编辑培训中,也无一例外地都会谈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对于国家主权领土的用名、用词、用法及中国地图的使用等会慎之又慎,避免出现舆论导向问题。学术导向则表现为抢“新”和争先发表最新的重大成果,选择并及时组织报道有重大和突出前景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引导学科的发展。编辑只有对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才能恰当的处理来稿,避免学术误导。
5 期刊评价指标下降的问题:谈到期刊转型,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评价指标下降的问题。转型初期,相对于同类期刊,无论从知名度,还是稿件的质量方面均处于劣势状态。此外,因与万方数据独家签约,造成除万方数据外,其他的全文数据库检索不到我们杂志文献的情况。凡此种种,或多或少地都影响到我们杂志文献的检出率,被引频次等各种评价指标。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也积极地通过各种办法来加以纠正,比如建立自己网站,刊登当期的文章导读,恢复国外医学文摘栏目,加强专家组稿力度等。
三、结语
杂志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无论什么问题,编辑素养是成为合格编辑的基本素质。合格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要提高社交能力,多与专家及作者接触,遇到难题要虚心请教等,才能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
(作者单位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一、杂志编排审校中的问题
一次文献从编辑流程及方式、审校内容、编排格式等方面均较二次文献有了较大转变,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编辑自身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 编辑流程及方式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二次文献时主要的工作流程为:选刊、选稿——组稿、翻译——回收、校对——编辑、出版;一次文献的主要工作流程为:来稿登记——送审——退改(退稿)——定稿——编辑加工。编辑工作流程因期刊的转型而发生了较大转变。
2 编辑内容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二次文献时以翻译校对为主。突出特点是尊重原文,在不随意改变原文立意的基础上,认真审核翻译稿与原稿内容是否相符,做到内容新颖,文字流畅,简明易懂即可。而一次文献由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泛,并且随着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单纯面对纯医学的内容,还包括许多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内容。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动态地了解医学各专业发展的前沿,保持医学知识的动态更新。在稿件审校过程中,除了要审核文章选题是否有意义,研究思路和科研设计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外,还要审核文章内容是否完整,有无缺项等。在确定稿件总体框架合格后,再对文章进行精加工。
3 编排格式的转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在做二次文献时,杂志排版相对简单。改为一次文献后,稿件中除图表内容增多外,作者的署名和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编者按和编后语、统计符号的运用、参考文献的注录格式,致谢等在编排格式上均有严格的规定。转型初期,由于对编排规范不熟悉,经常会在工作中一面看着文章,一面与规范对照,有时还常常因为文章编排上的一些问题反复向中华医学会总编室咨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认为,编辑规范的熟悉在杂志转型初期,是仅次于稿件内容审校之外的,耗费精力较大的一部分工作。编辑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认真核对编排规范,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项不确定的内容。
二、稿件内容审校中的问题
二次文献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整理出来的,所选用的文献质量较高。相对于二次文献来说,一次文献内容因科研水平,论文撰写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编辑要严把稿件的学术质量关,区分哪些内容能发表,哪些不适合发表。
1 论文质量问题:在收录一次文献初期,由于转型时间短,知名度低,多数稿件质量偏低,从而增加了编辑审校工作的难度。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稿件摘要部分的统计数据与正文内容不符;结果中分项统计与总数不符;图表中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全文组别名称未统一等,所有这些均需在后续的编辑加工中予以解决。
2 论文撰写规范的问题:科技论文的撰写应在其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遵循特定的格式与规范。目前,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未按规定的格式撰写摘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出入较大。②摘要中的统计结果只给出P不等式,未注明具体的统计数值。③前言过于简单或缺乏针对性,未交代立题依据、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等。④未交待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导致无法判定样本的质量;或将临床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相混淆,表述凌乱或含糊不清。⑤临床观察指标未说明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⑥统计学方法使用混乱,未交代统计软件名称或版本,具体的统计数值缺失,或统计学方法选用有误等。⑦讨论内容主题不明,要么写成综述,要么大篇幅论述中医方解或引用大量的中医古文献,再或大量的论述发病机制等。未能真正围绕其研究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机制等展开论述,未交待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作为编辑要善于发现此类问题,协助作者完善论文。
3 退改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的编辑校对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知识扎实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谨;分段内容不明确,资料和方法不全等,从而未能真正将其研究成果或临床经验展现出来。如何指导作者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与完善,稿件的退改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在稿件退改前,我们会认真细读审稿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通读全文,综合提出尽可能详尽的修改建议和具体要求。多数作者基本能按照退改意见完成论文的修改与完善,但也有部分作者的修改稿始终达不到稿件的录用标准,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给编辑部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中华医学会编辑规范中规定,经过退改的稿件,无特殊理由一般不能轻易退稿,因此,建议在稿件退改前务必谨慎,或对退改意见的撰写要留有余地,避免使编辑部工作陷入被动。
4 学术导向的问题:编辑工作并非限于文字、标点的加工,图表、参考文献的整理等,还存在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的问题。中华医学会在每一年的编辑培训中,也无一例外地都会谈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对于国家主权领土的用名、用词、用法及中国地图的使用等会慎之又慎,避免出现舆论导向问题。学术导向则表现为抢“新”和争先发表最新的重大成果,选择并及时组织报道有重大和突出前景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引导学科的发展。编辑只有对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才能恰当的处理来稿,避免学术误导。
5 期刊评价指标下降的问题:谈到期刊转型,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评价指标下降的问题。转型初期,相对于同类期刊,无论从知名度,还是稿件的质量方面均处于劣势状态。此外,因与万方数据独家签约,造成除万方数据外,其他的全文数据库检索不到我们杂志文献的情况。凡此种种,或多或少地都影响到我们杂志文献的检出率,被引频次等各种评价指标。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也积极地通过各种办法来加以纠正,比如建立自己网站,刊登当期的文章导读,恢复国外医学文摘栏目,加强专家组稿力度等。
三、结语
杂志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无论什么问题,编辑素养是成为合格编辑的基本素质。合格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要提高社交能力,多与专家及作者接触,遇到难题要虚心请教等,才能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
(作者单位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