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女子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民国女性,人们都会不由地想起这些名字:陆小曼、林徽因、张爱玲……她们知性的人生、她们的爱恨悲欢,是独属于那个时代且不可复制的传奇。这些同时受到中西文化浸染的女性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而她们所代表的形象风格也在许多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
  艺术追求
  在上世纪20年代的西画领域中,自画像和裸体画逐渐兴盛起来。与此同时,一批全面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女性画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于肖像画的热爱和擅长,这也被认为是女性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女性自我意识朦胧的觉醒。
  1929年4月,民国政府在上海普育堂举行首届全国美术展览会,20多名女性画家参展。她们秩序井然,同时表现出对自画像的热爱,特别引人关注。这次美展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民国早期全面接受现代美术教育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女性画家的实力。
  潘玉良的作品被誉为“本展写实最优之作品”,蔡威廉的几幅肖像画被誉为“一鸣惊人”。有两位评论家不约而同地拿蔡威廉与林风眠作品相比较,殷淑称:“凡参观过美展西画部的游客,大概总忘不了林风眠先生那几幅人物和蔡威廉女士的几幅肖像。林先生的人物构图早被公认为东亚新艺术之绝技,可无须再赘述了,但是蔡女士那几幅肖像却是一鸣惊人。”李寓一称:“其(指蔡威廉)写自画像,作仰首斜睨之态,以团块的笔触,现丰富之色调,重面部之表情,而简略其微小之处,近似于林风眠氏之作品,而较准确。”女评论家金启静更称:“这次全国美展,凡去参观过的人均有深刻的印象留于脑际,就是:潘玉良女士丰富而坚实的色粉画,蔡威廉女士劲健而伟大的几幅肖像,以及王静远女士工细的雕刻人像。凡往参观的鉴赏家,莫不异口同声。惊诧这次国展,竟出于意想之外,被女性占了相当的优胜。”值得注意的是,几位备受关注的女作者都以肖像画尤其以自画像著称,李寓一说,这可“见女子美术作品的一斑”。
  潘玉良、王静远、蔡威廉是几个在首届全国美展中表现突出的女画家。这其中,蔡威廉的自画像造型概括,色调单纯,有一种超脱尘俗的气息;方君璧的肖像画呈现了既带有新时代气息又留有旧时代遗风的女性自我形象;关紫兰的自画像明显带有印象派、野兽派的特点。浓重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别具特色;而郁风的自画像更注重勾魂画魄,强调自我精神和个性。
  “自画像”的盛行,是个人主义时代的一道标志,其内倾性、自恋性、自传性与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格局和自然生存格局中形成的人格心理,有某种天然的契合。
  20世纪前期,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肖像画尤其是自画像的热衷和擅长,以此形成自己艺术演绎的主线索——将自我作为画面叙述的题材,艺术创造与生命表达同时展开。不同代际的女性作者几乎都乐此不疲地沿用这种方式,以此构成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表达的一条叙述链,成为女性表达的一种重要现象。
  说到裸体画,就不得不提潘玉良。在封建的旧中国,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女性在男性的统治之下,不但没有经济独立的权利与意识,而且也从来没有过女性的主体意识与权力。清末民国,西学东渐,以及中国内部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使女性人格的复苏逐渐成为潮流。“五四”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裸体艺术以西学的面目出现在“五四”变革图强之际,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社会司空见惯,亦不以为怪,群众亦似是而非有以人体美为流行之风尚矣”的局面。民国早期开男女同校之先河,在专门美术学校亦有女性接受全面的现代美术教育。潘玉良在1919年入上海美专进行学习。1920年在本校的师生联合画展上上交一幅裸女作品参展,一时间全校轰动。当时正值上海美专模特事件处于风口浪尖,潘玉良在这时以裸女画参展,令人折服。
  对人体结构和肌肉组成及走向的痴迷使潘玉良从未落下任何一节人体课,可她的成绩却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她曾在浴室偷偷画人体画,后被发现落荒而逃,回家后她开始赤身裸体地对着镜子自我画像。潘玉良就是用这种方法画出了一幅又一幅佳作。她笔下的女人体苍劲却不失柔美,到后期她创造了“新白描体”,陈独秀曾评价“以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如中国之白描,余称之曰新白描体,玉良以为然乎?”
  潘玉良对于生命力度和坚毅的表达通常是通过对背部的重点刻画来表达的,由肩膀到手臂及腰际到腿部的线条描绘通常采用的是墨线勾勒,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处理方法却奇迹般地强调出质感。她刻意突出甚至是夸张地表现女人的臀部、大腿和乳房,甚至还有一些男性艺术家很少表现的大跨度人体动作,似乎是在通过对女性生育崇拜似的造型来强调女性的尊严。潘玉良所作的女性人体作品一改以往女性不露足或是小脚的形象,她的女人体多是光着一双大脚,且大腿堪比腰粗,这样的描绘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她希望女性能够变得更强大的愿望。她明白,女人只有使自己变得强大才有出路,而眼泪是于事无补的,于是她就在自己的画中抒发内心的呼喊。这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潘式风格,直白、真诚,兼具妩媚和坚强才是新时代女性最真实和丰富的形象。
  商业价值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广告这种商品促销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商人逐渐意识到“广告能使商品不胫而走”的道理,逐渐形成了激烈的广告竞争。这时期产生的新型广告形式有很多在内容上偏爱采用美女形象,比较典型的是香烟广告和月份牌。
  月份牌广告画最初出现时采用的是西方的风景画、油画等,但由于中西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带有浓郁外国风情的东西并不被中国百姓所接受。洋商注意到入乡随俗的重要性,便将这些月份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具有中国风俗特色的神话传说、古圣先贤、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财神、戏曲等题材来代替原来的西画。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题材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并不为国民所十分喜欢。
  月份牌广告画发展到鼎盛时期时,画面基本上已经被美女图所垄断。依据月份牌广告画中所刻画出的女性类型来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仕女、女学生和摩登女郎。
  月份牌美女图中仕女形象的代表画家为周慕桥。他所创作的作品成功地将中西绘画糅合到一起,色彩艳丽丰富,比例、透视准确,视觉效果良好。然而,纵观周慕桥的作品可以看出,传统仕女画对其造成的影响颇深,这导致了他的作品千篇一律,人物俱是弯眉细目,樱桃小口,缺乏生活气息,没有个性。
  继周慕桥之后,郑曼陀开创了月份牌现代美女广告画。郑曼陀创作的人物画与周慕桥相比,少了些脂粉感,多了些书卷气。
  杭稚英是郑曼陀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月份牌画家。他创作出一批衣着时髦、西洋气息浓郁的时尚女郎,完全突破了以清纯女学生为主的郑曼陀画风。由于这种旗袍女郎形象能够雅俗共赏,所以在当时迅速流行,风靡一时。
  月份牌广告画的目的在于宣传商家的商品,但发展到后来整个月份牌画面几乎全被美女图占领,只有在边角才能找到商家介绍。整体看来大多数的美女图与所宣传的商品是无关的,这些广告中的女性成了纯粹起装饰作用的人物,但用美女图来做广告的商品却涵盖了香烟、美酒、食品、药品、日用品,甚至电器、肥料……
  女性消费者的形象开始出现在月份牌广告画中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美女都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宣传商品的载体。例如在谢之光为谷回寿堂的一种药物——健胃固肠丸所做的宣传画中,一位烫着时尚卷头发的美女在一所富丽堂皇的居室中,面向观众右手举着该药物的外包装盒,包装盒上醒目地印着“健胃固肠丸”,而这位象征消费的时尚女性显然是该产品的受益者。类似的广告还有许多,如在一幅为源成顺百货所做的商品宣传画中,出现的是一位满载而归的女性形象,从其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此次购物相当满意,和她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坐在雪橇上的孩童——正高兴地看着一个洋娃娃。
  烟草业广告在近现代中国兴起较早,其广告设计大量运用丰富逼真的彩色图画,而其间的女性则是频频以消费者的形象出现在国民的视野里——活泼自信,穿着高跟鞋,旗袍高开叉,时尚的烫发和纤纤玉指间的香烟交相呼应。
  此外,在一些月份牌广告画中还出现了女子打高尔夫球、游泳、骑马、跳交谊舞。此时的她们再不必遵从封建礼法,而是追求自由、时尚,引导潮流生活方式的消费一族。她们已逐渐摆脱传统封建社会的束缚,把自己定位成都市新女性的角色。
其他文献
虽然买卖的行为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在收藏与投资、实用相辅相成的今天,不少人既希望自己入手的翡翠物美价廉,又能具备一定的升值潜力。什么样的翡翠将来可能会流行,甚至成为“黑马”,看看专业人士是如何评述的。  材质的区别并不大  王朝阳(当代翡翠雕刻师):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哪一种材质的翡翠将来会走俏,区别并不大。人们最早认识翡翠,认的是“绿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普及,民众的审美观念也开
期刊
篆法、章法与刀法为中国篆刻艺术的三要素。刀法犹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最终表现方法。印章的篆法、章法和线条,最后均要通过刀法去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精美成功的作品来的。  刀法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部分组成。明朱简《印章要论》指出:“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清赵之谦说过:“古印有墨尤有笔,今人但
期刊
中国传世书画不仅是历史的载体,同时也体现着古典的艺术之美。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鉴赏书画收藏品的真伪优劣,这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而且需要深厚的学识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从收藏品的气韵神采、笔墨技巧、题跋和印章等方面入手,注重了解画家本身的经历、所处年代、创作过程、个性风格、笔墨程式等,对此作辨证分析和立体考证。  书画鉴藏印在书画上不仅具有持信功用,而且在书画领域里也
期刊
古朴、雅致、幽静,虽然身处京城闹市区,但收藏家、篆刻家赵增福的工作室却自有一番宁静。  民国书法家、篆刻家钱瘦铁的一方寿山石印章是赵增福的得意藏品之一,印文“十里荷香”布局巧妙,颇有意境。“收藏印章懂石头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雕刻和印文内容,还要有一些古文字的功底,这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在赵增福的眼里,小小的一枚印章包含着艺术家的智慧、功力和审美情趣,可以说,印章将中国所独有的线条艺术和线条美
期刊
“当时我们推出了800多方印章,估价600多万元,最终拍了1300多万元”,说起7年前的那场“犀象印萃”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拍卖,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认为,印章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过去一直被低估。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有必要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印章。”在陆镜清的带领下,西泠拍卖在成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以一场先声夺人的印章拍卖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2007年1月13日,
期刊
缅甸公盘向来是翡翠市场的“晴雨表”。近年来,公盘的价格一路上涨,且质优的原石越来越少见。其实,作为一种资源型的产物,在这种背景之下,按理国内翡翠市场价格的上扬也是必然趋势。不过,当公盘变得越来越“疯狂”,人们更为关心的是,这一“风向标”会对国内翡翠市场有多大影响?  很努力但是投不到  云南瑞丽,中国西南的一座边陲小城,作为全国重要的珠宝集散地之一,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翡翠批发、加工和经销商,张宏就是
期刊
沉香,一个古老而清新的事物,自汉代传入中国起就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沉香文化。沉香文化由香料、香具和用香方式等核心元素共同组成,在2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社会生活史,又是一幅神奇绚丽的艺术巨制。  以沉香为原材料进行加工雕刻,自古有之,据《陈书·张贵妃传》记载:“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临
期刊
东北解放战争的1947年上半年,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特别是1947年秋季攻势后,东北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遭到重创,转为被动防守,而东北民主联军则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东北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解放区不断扩大,各地土地改革深入开展,经济得到发展。  随着时局进展,1947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成立冀察热辽办事处。在办事处成立之前,冀察热辽解放区曾先后发行晋察
期刊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用材广泛、品类繁多,诸如泥塑、木雕、陶制、竹削、布缝、草编、纸糊、面捏等等,匠师就地取材,因材施艺,作品各具特色。可惜前人所作,由于不易保存和不屑保存等原因,至今大都已难觅踪影,周作人也在写考证玩偶史的散文《泥孩》时发觉::“古时的玩具无由得见,不但是实物难得,便是文字记录,也极不易找。”然古代玩具中属陶瓷制品的,或因其身骨较坚而尚有不少遗存,成为了我国传统玩具世界中的幸存
期刊
在漫长的古代先民生活中,除了火之外,人们还用兽皮当衣服和被褥来防寒保暖、抵御潮湿。虽然天冷时,兽皮能起到保暖作用,但时间久了极易出现脱毛及糟朽问题,难以长久使用。于是,聪明的先民们开始寻找其他代替品。他们发现用羊毛捻线织毯能够弥补兽皮的缺陷,还能抵御我国北方寒冷的天气、隔离湿气。至此,织毯技术慢慢传播,日常生活中,逐渐有了毯的身影。  《物原》说:“毯,毛席也,上织五色花”,“神农做席,尧始名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