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与柏拉圈音乐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与柏拉图作为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其音乐教育思想有很多相同点。他们都重视音乐教育的政治社会功能,都不把音乐当做审美的对象,而把它当做治国的手段,他们的音乐教育目的都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国家的统治者,都主张对音乐的使用要有选择,都反对对音乐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
  一、孔子与柏拉图都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
  孔子是古代乐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万章》曰:“孔子集大成者也,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他创私学、定礼乐、修春秋,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天地。
  据《史记》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孔子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弟子,其中乐居第二位,可知孔子非常重视音乐对人的教育功能。孔子将乐作为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孔子创办私学,以礼为乐是其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乐是人成为完人的最后实现过程,他以诗乐与礼仪两种行为为基础共同培养君子。
  柏拉图重视音乐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他认为,“在所有的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要重要得多,音乐在表现人的心灵特性、净化人的心灵品质方面比其他艺术都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所以他强调音乐最适合教育城邦保卫者和儿童。”他认为音乐能够节制人的情欲,陶冶心灵和谐,有利于培养统治者(保卫者)的“正义”。“艺术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进浸入心灵的最深处。”
  二、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目的相同
  孔子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学生,并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礼乐并重的教育观。这都体现出孔子“乐以调和”的教育目的,通过孔子乐教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提高个人修养,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约束培养“君子”,形成完善人格,以维护社会和谐。他的乐教目的观对当代乐教目的有重大启示和启发。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理想国》著作中。他重视在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重视文艺的社会效用。认为“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重视文艺的社会效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有节制、勇敢的城邦保卫者。
  三、孔子与柏拉图对待音乐的态度相同
  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等级制度明显。他的音乐教育目的与整体教育目的一样是为贵族阶级服务的,所以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对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贵族阶级的统治。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提倡雅乐,排斥俗乐,对日渐兴起的俗乐加以排斥。“颜渊问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诗经·郑风》)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他憎恨郑声扰乱了雅乐的地位。在音乐教育中主张运用六代之乐等教学生,并提出审美准则——中庸。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论语·为政》)“《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子规定音乐中感情的表现要有节制,用平和、舒缓的音乐作品来进行音乐教育,对于新兴的娱乐性强、节奏强烈的俗乐加以排斥,体现出封闭性。
  柏拉图结合现实,考察文艺现状,认为当时的文艺不符合现状,有些音乐作品为了迎合群众,改变了其本来要表达的感情。对于音乐的选择严格对待,包括对儿童讲的故事和诗,只选择对儿童形成良好品格的诗。他认为儿童教育的音乐的乐调要有利于城邦保卫者的统治。他认为应该抛弃挽歌式的吕底亚调和靡靡之音的伊奥尼亚调,只选择能表现节制与勇敢的曲调多利亚调或佛里其亚调。他还反对使用多弦乐器和多调乐器的使用,认为“我们不应该追求复杂的节奏与多种多样的韵律,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是有秩序的勇敢的生活节奏……”无独有偶,柏拉图也反对对音乐的变革与创新。他认为“我们必须始终守护着它,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违反了固有的秩序……因为音乐任何的翻新对整个国家是充满危险的,应该预先防止”。
  孔子与柏拉图都把音乐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将音乐纳入统治阶级的轨道,束缚音乐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不利于音乐持久繁荣发展。
  四、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音乐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
  孔子与柏拉图都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终身教育,应该对教授内容合理安排。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发展是由学习诗礼开始,乐是成为完人的最后阶段,又突出音乐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孔子在音乐教育中将音乐的学习贯穿始终。柏拉图将音乐教育放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他们都认为音乐不仅陶冶性情,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所以应该在各个年龄段都要进行音乐教育。但是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中、大学,都将音乐课放在次要位置,而这些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么重要的阶段没有开设音乐课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二)音乐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性
  从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过于重视音乐教育的政治伦理教化作用,没有重视音乐的审美功能。在当代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在音乐课中儿童只是简单地学唱几首歌曲,基本乐理知识和经典的民族音乐很少涉及,音乐欣赏课更是寥寥无几。音乐可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教授之中,没有提高到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上来。在教学中应该加强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积累音乐经验,对陶冶性情具有重大意义,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为终身学习和感受音乐奠定基础,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五、总结
  孔子与柏拉图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代表,虽然他们有地域时代差异,但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有很多相同点,研究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产生启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建设,为我国音乐教育沿着一条健康繁荣发展的道路指明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杨恩寰.西方美学思想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3]吴琼.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朱光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其他文献
【摘要】印尼皮影戏,是印尼现存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在艺术形式、表演样式、戏剧情境上,与其他众多的舞台表演戏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着其鲜明的特点。文章通过对印尼皮影戏、中国京剧、流行话剧等舞台戏剧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在戏剧融合和试验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皮影戏;表演体系;包容;共生  凡是剧场类戏剧,都离不开选择演出样式、确立人物形象和营造戏剧情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和过程。而
期刊
【摘要】新课改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如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学生的漠视等,高中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析。新课改要深入,首先要进行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因此,我们在此谈谈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策略,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一、创新需要明白新课改的意义  音乐是高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在试听、试唱活动中初步获得音乐学习的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音乐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从中获得人文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这门艺术,要根据初中音乐教学特点,以及初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心理发展水平,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创设聆听情境,
期刊
【摘要】《田野的春天》是一首曲调欢快、歌词朴实的歌曲,表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三农政策”对农村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影响。文章从分析这部作品的音乐本体出发,借咏物来揭示出它所蕴含的新农村欣欣向荣的发展和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高远立意。  【关键词】白描;音乐联觉;音乐视觉  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在不施任何色彩的情况下,仅用墨线勾描形象。《田野的春天》是由曹勇作词,徐沛东作曲
期刊
【摘要】毕业答辩音乐会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是全日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学位条件的必要考核内容,更是对该专业学生能否将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恰当而完整地展现于舞台的综合检验。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学生的升学情况,并对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文章将结合现阶段普通高校音乐院系毕业设答辩音乐会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应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显著的位置。然而,欣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的难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难以安静地倾听音乐;此外,他们生活阅历浅,抽象思维还处于稚嫩阶段,形象思维仍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他们难以用抽象思维去捕捉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音乐的美。“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
期刊
【摘要】学乐器的最终目的是以音乐的、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教学的目光不能停留在所谓的“技”的层面,演奏者的心理活动同样重要。意动原理固然不是万能钥匙,如果过于局限在主体内部的经验,可能会忽略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但其侧重于描述和理解的研究取向对于音乐这样的艺术学科来讲具有启迪意义,因而,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器乐演奏者的意动。  【关键词】器乐教学;心理现象;意动  一、什么
期刊
【摘要】钢琴套曲在舒曼的音乐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在他众多的钢琴套曲中,较为著名,成熟的作品便是《童年情景》。由于作品的演奏技巧相对简单而音乐内容却较为丰富,因此,经常在钢琴教学中被选用。该组套曲能够使学生较好地了解浪漫派音乐特征。文章主要对舒曼的《童年情景》进行分析,探究其演奏技巧、教学方式,为钢琴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套曲;舒曼;《童年情景》;演奏;教学  在19世纪的欧洲音乐
期刊
【摘要】离石弹唱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兴盛于离石这片沃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并成为当地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但由于受到其自身语言特点的局限性,使得它的流传范围仅限于离石地区。文章通过调查研究,着重介绍离石弹唱的表演形式及艺术特色,希望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为更多人所熟知,并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艺术;离石弹唱;曲牌;艺术特色  山西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淳朴的黄河
期刊
【摘要】音乐就像是漂浮在聆听者脑海中的一幅图画,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在欣赏着用不同颜色绘制出的图画。音乐与色彩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们可以挑选出不同的颜色来钩织他们的情感世界。文章通过论述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更加深切地体现出艺术的连通性,同时再一次说明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引起色彩的共鸣的。  【关键词】音色;色彩;音乐诠释  音色是音乐在表达上的不同表现工具。不同音色可以被看做是不同的色彩特质。也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