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历了从选修到必修的历程,逐步进入课程,融入教育教学。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进行突破,创新性提出基于职业教育特点的特色课程设计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喜爱。
一、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外围多而本体少
邓梦兰(2021)从校园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室、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室的角度,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策略。[1]易红杏(2021)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教学。[2]两文从工匠精神、室内设计等方面入手,着眼中华优秀传統文化的应用。罗清萍(2020)认为应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工作评价体系,但仍然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测指标。[3]
(二)理论多而实践少
郑泽金、曾智、张林(2020)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进行了探索,开出“坚持德技并修、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教育载体、坚持创新驱动”等药方,内容稍嫌宏观。[4]程逸芸(2020)进行了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指出“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重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四项路径,没有事例或案例,结合实际较少。[5]
(三)文化课窄化为语文课
陈麦、孙霞、吴文丽(2020)对中职学校传统文化读本编写实践展开了研究,读本分为修身篇、立志篇、诚信篇、敬业篇和方法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各选八篇优秀古诗文,在诗文赏析部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熏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限制在语文课的范畴,过于狭窄。[6]胡海艳(2021)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也是局限在大学语文课程中。[7]
二、课程建设的难点
(一)课程内容时间跨度长
中华传统文化自远古夏商周以迄元明清直至现代,历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古代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唐宋看东周是古代,而我们现在看唐宋,也是古代。面对“古史辨派”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论断[8],随着出土新资料的增加,中华民族上古的历史迷雾正逐步廓清。
(二)课程涉及学科门类多
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涉及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文献学等。针对常被人提起的“国学”这个概念,裘锡圭先生曾说,我是不太愿意用“国学”这个名称的,范围不清楚,而且现在起用“国学”这个旧名称,不一定很合适。[9]“国学”只能视为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非正式的简称。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范围,类似于“国学”的范围,既有别于语文教育,也不同于历史教育,与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各有交叉,不能等同,所以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融合性和交叉性。中华传统文化繁芜庞杂,糟粕需要严加甄别剔除。
(三)课程教材编撰思维旧
因为课程比较新,缺乏教学实践的足够积累,职业教育教材的设计思路不够成熟。如卓雅、孙嘉慧主编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10],按照知识体系编撰,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物质文化由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组成,制度文化由婚姻制度、宗法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组成,精神文化由古代文学、传统史学、古代哲学、古代宗教、传统艺术、伦理道德等组成。每个专题由古到今简要介绍,高度浓缩。这种走马观花、点到为止、知识体系呈现的教材,忽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适应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
三、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选取经典,着眼源头
诸子百家,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的经典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期间,是各种思想体系的形成时期,只有了解了思想源头,才能纲举目张,把握住精神内涵,先秦时期经典必须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文本古奥难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供白话译文得到解决。
(二)形式活泼,科学严谨
形式活泼是激发兴趣、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选择。无论是故事的选择,还是诗词的筛选,我们都需要科学严谨地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释和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不懂的宁付阙如,也不强作解释,避免以讹传讹。需要甄别说文解字书籍和诗词赏析著作,避免随意解释字形和胡乱分析诗词的现象发生,更不能宣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
(三)有机嵌入,化整为零
如果按专题来讲,确实完整系统。但高职院校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是项目化、流程化,并不追求知识的全面和系统。讲解若不能入脑入心,往往造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诗词、故事、格言、人物,就可以提供这种场域和背景,使大块的知识化整为零,成为易于吸收的小分子。
(四)结合专业,任务驱动
通过作品化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古为今用,学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和力量,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专业的发展历史,也挖掘传统文化宝库,为专业发展和校园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借鉴。如,艺术专业学生从古器物学习中借鉴各种美的元素古为今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层次探究。
(五)延伸学习,反馈调整
线下的知识讲授总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有线下和线上结合,才能把学习的链条向前后延伸。课前的问题和资料,线上呈现,提前熟悉,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深度;课后的扩展,便于温习,拓展兴趣。利用网络,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
课程如何设计,必须基于问题。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的课程设计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突破知识体系,重视精神内涵阐释,实现能力本位。表现为围绕一个主题,统揽几个模块,精心选取内容,知识点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贴近生活透彻讲解,学生练习作业以任务驱动,多种形式向心聚集,服务主题,传统文化知识在各个模块里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图1像汽车“轮毂”图,就是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计,能够比较直观地表达我们的课程设计理念。主题居于核心,为第一层;从里到外,第二层是模块层,所有的模块都围绕主题;第三层是传统文化知识层,其实是第二层的扩展,挖掘模块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小点的形式进行短平快的讲解;第四层是练习,就其中不同的模块设计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作业要体现职业教育动手的特点,结合所学的专业完成,下面根据实例分层详细介绍实施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主题(第一层)
我们选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等若干方面作为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安排4个课时。
(二)模块(第二层)
围绕每个主题设五个模块,即汉字、格言、诗词、人物、故事。模块形成角度不一、互为支撑的单元体系,服务主题。
(三)传统文化知识(第三层)
挖掘每个模块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讲授的知识点。这种讲解是结合语境,自然融入,不作专题展开。
(四)练习(第四层)
每个单元都有贴近学生专业、生活的作业设计,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的要义。以“爱国”主题单元为例,具体展示如表1所示。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编写合适的教材,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使学生愿意、乐意学习传统文化,并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邓梦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名作欣赏,2021(2).
[2]易红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教学融合探讨[J].文学教育,2021(3).
[3]罗清萍.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工作评价体系初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
[4]郑泽金,曾智,张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
[5]程逸芸.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6).
[6]陈麦,孙霞,吴文丽.中职传统文化课本编写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
[7]胡海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2021(2).
[8]顾颉刚.顾颉刚全集(1)[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裘锡圭.古典学的重建[Z].书城,2015(9).
[10]卓雅,孙嘉慧.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专项课题“高职教育扩招模式探索——以學前教育专业试点学院为例”(2020ZX11),主持人:孙志豪。]
责任编辑 陈春阳
一、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外围多而本体少
邓梦兰(2021)从校园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室、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室的角度,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策略。[1]易红杏(2021)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教学。[2]两文从工匠精神、室内设计等方面入手,着眼中华优秀传統文化的应用。罗清萍(2020)认为应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工作评价体系,但仍然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测指标。[3]
(二)理论多而实践少
郑泽金、曾智、张林(2020)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进行了探索,开出“坚持德技并修、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教育载体、坚持创新驱动”等药方,内容稍嫌宏观。[4]程逸芸(2020)进行了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指出“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重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四项路径,没有事例或案例,结合实际较少。[5]
(三)文化课窄化为语文课
陈麦、孙霞、吴文丽(2020)对中职学校传统文化读本编写实践展开了研究,读本分为修身篇、立志篇、诚信篇、敬业篇和方法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各选八篇优秀古诗文,在诗文赏析部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熏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限制在语文课的范畴,过于狭窄。[6]胡海艳(2021)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也是局限在大学语文课程中。[7]
二、课程建设的难点
(一)课程内容时间跨度长
中华传统文化自远古夏商周以迄元明清直至现代,历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古代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唐宋看东周是古代,而我们现在看唐宋,也是古代。面对“古史辨派”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论断[8],随着出土新资料的增加,中华民族上古的历史迷雾正逐步廓清。
(二)课程涉及学科门类多
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涉及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文献学等。针对常被人提起的“国学”这个概念,裘锡圭先生曾说,我是不太愿意用“国学”这个名称的,范围不清楚,而且现在起用“国学”这个旧名称,不一定很合适。[9]“国学”只能视为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非正式的简称。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范围,类似于“国学”的范围,既有别于语文教育,也不同于历史教育,与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各有交叉,不能等同,所以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融合性和交叉性。中华传统文化繁芜庞杂,糟粕需要严加甄别剔除。
(三)课程教材编撰思维旧
因为课程比较新,缺乏教学实践的足够积累,职业教育教材的设计思路不够成熟。如卓雅、孙嘉慧主编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10],按照知识体系编撰,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物质文化由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组成,制度文化由婚姻制度、宗法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组成,精神文化由古代文学、传统史学、古代哲学、古代宗教、传统艺术、伦理道德等组成。每个专题由古到今简要介绍,高度浓缩。这种走马观花、点到为止、知识体系呈现的教材,忽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适应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
三、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选取经典,着眼源头
诸子百家,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的经典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期间,是各种思想体系的形成时期,只有了解了思想源头,才能纲举目张,把握住精神内涵,先秦时期经典必须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文本古奥难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供白话译文得到解决。
(二)形式活泼,科学严谨
形式活泼是激发兴趣、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选择。无论是故事的选择,还是诗词的筛选,我们都需要科学严谨地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释和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不懂的宁付阙如,也不强作解释,避免以讹传讹。需要甄别说文解字书籍和诗词赏析著作,避免随意解释字形和胡乱分析诗词的现象发生,更不能宣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
(三)有机嵌入,化整为零
如果按专题来讲,确实完整系统。但高职院校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是项目化、流程化,并不追求知识的全面和系统。讲解若不能入脑入心,往往造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昏昏欲睡的局面。诗词、故事、格言、人物,就可以提供这种场域和背景,使大块的知识化整为零,成为易于吸收的小分子。
(四)结合专业,任务驱动
通过作品化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古为今用,学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和力量,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专业的发展历史,也挖掘传统文化宝库,为专业发展和校园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借鉴。如,艺术专业学生从古器物学习中借鉴各种美的元素古为今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层次探究。
(五)延伸学习,反馈调整
线下的知识讲授总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有线下和线上结合,才能把学习的链条向前后延伸。课前的问题和资料,线上呈现,提前熟悉,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深度;课后的扩展,便于温习,拓展兴趣。利用网络,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
课程如何设计,必须基于问题。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的课程设计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突破知识体系,重视精神内涵阐释,实现能力本位。表现为围绕一个主题,统揽几个模块,精心选取内容,知识点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贴近生活透彻讲解,学生练习作业以任务驱动,多种形式向心聚集,服务主题,传统文化知识在各个模块里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图1像汽车“轮毂”图,就是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计,能够比较直观地表达我们的课程设计理念。主题居于核心,为第一层;从里到外,第二层是模块层,所有的模块都围绕主题;第三层是传统文化知识层,其实是第二层的扩展,挖掘模块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小点的形式进行短平快的讲解;第四层是练习,就其中不同的模块设计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作业要体现职业教育动手的特点,结合所学的专业完成,下面根据实例分层详细介绍实施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主题(第一层)
我们选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等若干方面作为主题,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安排4个课时。
(二)模块(第二层)
围绕每个主题设五个模块,即汉字、格言、诗词、人物、故事。模块形成角度不一、互为支撑的单元体系,服务主题。
(三)传统文化知识(第三层)
挖掘每个模块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讲授的知识点。这种讲解是结合语境,自然融入,不作专题展开。
(四)练习(第四层)
每个单元都有贴近学生专业、生活的作业设计,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的要义。以“爱国”主题单元为例,具体展示如表1所示。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编写合适的教材,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使学生愿意、乐意学习传统文化,并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邓梦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名作欣赏,2021(2).
[2]易红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教学融合探讨[J].文学教育,2021(3).
[3]罗清萍.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工作评价体系初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
[4]郑泽金,曾智,张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
[5]程逸芸.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6).
[6]陈麦,孙霞,吴文丽.中职传统文化课本编写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
[7]胡海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2021(2).
[8]顾颉刚.顾颉刚全集(1)[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裘锡圭.古典学的重建[Z].书城,2015(9).
[10]卓雅,孙嘉慧.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专项课题“高职教育扩招模式探索——以學前教育专业试点学院为例”(2020ZX11),主持人:孙志豪。]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