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二变经纬相成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声二变经纬相成”是传统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的综合反映。我国老一辈作曲家的民族音乐创作实践证明,“五声性”的“单音音乐”形态非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和唯一,“经纬相成”的“立体化”创作理念,是建构民族乐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原则。
  关键词:五声;二变;经纬相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4-0028-03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理论体系至今尚不完善,“单音音乐”形态是确立调式音阶的唯一标准,诸如:九声音阶、八声音阶、七声音阶、六声音阶、五声音阶、四声音阶、三声音阶等等。在“五声”与“七声”的問题上,理论界始终将其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作曲界则不然),对“七声”奉“五声”等自古就有的音阶概念及完整的乐调系统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知,甚至将七声音阶当做“夷狄”的东西,只把“五正声”看作华夏正统。受其影响,很多研究成果不仅与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相背离,而且与当今的民族音乐创作实践完全脱节。我国现阶段的民族乐学理论研究已经远远滞后于民族音乐创作。
  西方的“和声”理论发轫于18世纪,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得益于五线谱记谱法及键盘乐器(音乐)的不断成熟。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记谱法在音高表现上远不如五线谱记谱法那样精确、直观,“口耳相传”是中国传统音乐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路径;中国传统乐器大都属于“旋律性”乐器,在演奏、表现、传承多声部音乐方面,无法与西方的键盘乐器相媲美。两种主要因素,使我们对古代的“多声部音乐”无从感知。然而,这并不足以成为否定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存在的依据和理由。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我国传统音乐非纯粹的单旋律音乐,其“多声部”音乐观念古已有之,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与西方存在差距。加之“没有来得及像欧洲那样经历过一个长期的、对传统音乐文化采用现代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的阶段”,致使我国民族调式音阶理论体系的建构,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五声性”的“单音音乐”形态的制约,导致“五声”与“二变”长期被割裂开来,甚至一度出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没有“多声部音乐”的错误观念。
  “五声”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其内涵深刻、曲调丰富、风格迥异,古代文献中也的确存有大量的关于“核心五音”的理论表述。但是,古人也并未因此而否定“七声”的背景作用。《乐书要录》(卷五、论二变义)曰:“夫七声者,兆于冥昧,出于自然,理乃天生,匪由人造。凡情性内充,歌咏外发,即有七声,以成音调,五声二变,经纬相成,未有不用变声能成音调者也。故知二变者,宫徵之润色,五音之盐梅也。变声之充实五音,亦犹晕色之发挥五彩。”寥寥数语,记述和反映出了我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七声源白天然,而非人为的主观创造,“五声”的韵律风采,需要有“二变”的润饰和映衬。凡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音乐,一定是“七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还必须是“经纬相成”的“多声部音乐”织体结构,否则,难成音调(音乐)。由此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声”才是完全意义上的音阶概念。在扩展织体结构,丰富音乐表现力方面,“五正”与“二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于“五声”与“七声”的关系,黄翔鹏先生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五声是以七声为背景的五声,七声是‘奉’五声为骨干的七声”。这一表述极富哲理,生动地诠释了“五声二变经纬相成”的乐学理念。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听到古人演奏的“多声部音乐”,但是,透过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五声性”的“单音音乐”形态并非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更不是民族乐学基本原理的全部内涵,而“五声二变经纬相成”视域下的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才是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的主体和主导。因此,作为民族音乐理论家必须思路敏捷、视野开阔,要具备“经纬相成”的“立体化”思维理念,不能仅仅依据民歌中的“五声”“四声”“三声”等表象来建立民族音阶理论体系。此外,要善于梳理和总结老一辈作曲家在探索和声的民族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把理论研究的视角更多地转移到当前的民族音乐创作实践上来。因为,“有关我国民族音阶形式的发展过程问题,我国的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同时并存的问题,新、旧音阶的历史变迁问题,律制与音阶的关系问题等,也都是着眼于当前民族音乐的创作实践才得以提出的。历史的研究和现实的研究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跖要建立民族乐学基本理论体系,就必须将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研究与当今的民族音乐创作实践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梳理和总结老一辈作曲家在探索和声的民族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得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切认识,进而将民族音乐形态学的整体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我国老一辈作曲家凭借其深厚的民间音乐素养,以及对各种不同风格的五声性旋律在音腔、音调以及调式性质上的准确判断和良好把握,创作改编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和声的民族化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其创作方法和理念与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一脉相承。在他们的作品中,“五正”与“二变”、“五声”与“七声”不仅没有被割裂,而是将其纳入到了同一个民族乐学理论体系之中,从实践的高度很好地诠释了“五声为骨干、七声为背景”以及“五声二变经纬相成”的创作理念。下面例举的是老一辈作曲家江定仙、王震亚、黎英海所编创的三首不同体裁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
  由江定仙编曲的《康定情歌》原是一首五声性的四川民歌(见谱例1),其伴奏部分多处运用了“二变声”。其中,“bb”和“bb1”(清角)音运用较多,“e”和“e1”(变宫-si)音各出现一次。由于伴奏部分主要以纵向的“立体化和声”形式出现,所以,“二变声”的运用主要起到填充和声效果的作用。但是它却与西方大、小调功能性和声的编配原则有所不同,这里的“立体化和声”效果以及“变声”的运用,仍以体现调式的色彩性为主,而不是为了强调其功能性。   谱例1
  谱例2为王震亚先生根据古曲《阳关三叠》改编的混声四部合唱,这里所列举的是第一叠前半部分中的女声合唱。其女高声部为五声性旋律,女低声部则巧妙地运用了“二变声”。其中第4、第5小节运用了清角音(“d2”“d1”),第7小节运用了的變宫音(“g1”)。两个声部主要以“支声复调”的形式出现,每个声部既相对独立,又协调发展。如果是为了追求“五声”的独立存在,女低音声部完全可以限定在“五声”范围内,而王震亚先生还是在关键的地方使用了“二变声”。女低音声部虽然出现了“变声”,但主题音调及民族风格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兰花花》也是由现存的“五声”民歌改编而成,其中右手(高音)声部与原民歌的旋律一模一样,仍然保持其“五声性”,但是左手(低音)声部却运用了“二变声”,即第2、第4、第7小节的“a”(清角)音和第5小节的“d1”(变宫)音(见谱例3)。而且,该作品带有“复调”性质,如果仅仅为了片面追求“纯五声”的话,几个“变声”也完全可以不出现,但黎英海先生还是将“变声”很好地运用其中,从而使作品的民族风格及音乐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谱例3
  通过对以上3首不同体裁作品的实证分析,我们对“五声为骨干、七声为背景”以及“五声二变经纬相成”的创作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往,对于以上3首作品的主要声部(即单旋律民歌),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认定是“五声音阶”,然而又有谁会坚持说它们是“五声音阶”而不是“七声音阶”?如前所述,正是由于缺少“经纬相成”的“立体化”思维,长期以来,我国的一些民族音乐理论家,始终将单纯的民间音乐“曲调”作为确立音阶结构形态的唯一标准和原则,而将“五声二变经纬相成”的民族音乐形态学的历史观抛之脑后。相比之下,西方大、小调的调式音阶理论则是在“多声部”“立体化”的音列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其调式音阶的分析和确定,不是只看单旋律,而是以“和声”为基础。
  以上3首作品告诉我们,“五正声”与“二变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运用恰当,“变声”不仅不会对“正声”造成影响,相反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乐书要录》中所说的,“二变者,宫徵之润色,五音之盐梅也。变声之充实五音,亦犹晕色之发挥五彩”。亦即,主要声部是“五声”,次要声部是“七声”,正是“五声为骨干、七声为背景”的乐学思想在实际创作中的完美体现。因此,对于“变声”来说,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其“背景”作用不容忽视和否定。“变声”的运用既不会使原有的民族风格丧失,也不会对“正声”的“核心”地位和“骨干”作用造成影响。可以毫无疑义地说,单纯的“五声”远不及“七声”丰富多彩;单一的旋律比不上多声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多声部立体化的织体结构,是建构民族乐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原则。
  责任编辑:李姝
其他文献
摘 要: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是活跃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剧艺术。柳琴戏具有浓郁的地域民俗色彩、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和丰富的美学精神内涵。传承保护国家级“非遗”柳琴戏的任务十分迫切,要积极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柳琴戏精品。  关键词: 柳琴戏;地方戏剧;拉魂腔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期刊
摘 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好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也尤为迫切。长期的扶贫实践表明,我国广大落后地区,文化知识的普及一直存在滞后性,这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艰苦,思想保守陈旧,地方文化体系的构建工作困难重重,文化贫血制约经济发展,经济落后阻碍文化进步,如此恶性循环下,脱贫奔康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从扶智和扶志上加大力度,增强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精神信念。高校作为一支重
期刊
摘要:以安托克列兹对拉威尔《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奏鸣曲》第1乐章第2连接段主题的分析为切入点对“层次剥离法”进行释解,在此基础上运用这种方法对拉威尔《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奏鸣曲》和《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奏鸣曲》中的3个片段进行分析以论证该方法的效用与功能。  关键词:层次剥离法;拉威尔;《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奏鸣曲》  中图分类号:J614.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作为19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李斯特始终致力于新音乐语言的尝试与开发,其一些做法带有很强的探索性,预示了许多重要的音乐发展趋势。结合文献研读与本体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示出李斯特作为“探索者”的心路历程。探究其音乐语言的一些重要特征及其对某些未来音乐发展趋势的预示,如“平面化”和声、非三度叠置的音响、非大小调音阶的使用以及“无调性”写作方式的尝试等
期刊
摘要:对“中国人创作的音乐就是中国音乐”的说法持否定态度,认为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的音乐才是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由汉藏语系诸语言的特征所决定,有音高求变化、拍值求弹性、强拍求多种和音色求多样等方面。呼吁民族音乐学界将研究各民族“音乐传统”作为一个重点。  关键词:中国音乐;传统音乐的形态特点;音乐传统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2-0
期刊
摘要:从大众文化的视野切入,以江苏北部社会钢琴教育为对象,采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围绕社会钢琴教育的实践现状展开全面调查。并对其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作出有机动态的理论与实践把握,力图客观公允地反映该区域社会钢琴教育的发展面貌,为促进区域社会教育、提升大众文化素养提供参照。  关键词:社会钢琴教育;大众文化视野;江苏北部  中图分类号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音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对此,以大、小调为基础的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其音乐类型,这就需要探讨新的训练內容、方法来适应其发展。以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 No.2作品为例,通过对音乐曲式结构、音级集合、和声运用3个方面的细致分析,从中找到了无调性音乐的发展逻辑、新的音乐元素和音乐结构的形成特点,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视唱练耳训练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音乐曲式
期刊
摘 要: 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内涵丰富,艺术风格独特,堪称兼容并包“古典”与“浪漫”精髓的典范之作。通过“创作理念的合理兼容”“创作手法的精妙兼容”以及“演奏诠释的有效兼容”3个方面深透解析该作品对“古典”与“浪漫”精髓进行全面兼容的成功要领和示范效应,同时进一步阐释该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勃拉姆斯;《g小调狂想曲》;创作理念;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 J624
期刊
摘要: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改革家何宝泉提出了“一点二角三发力、触弦质地定音色、按弦放松跟旋律”的古筝演奏教学艺术理念。以此为论点中心,结合师从何宝泉的心得体会,同时参考搜集相关文献,最终整理成文,为未来研究何宝泉古筝演奏教学研究以及古筝演奏力学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何宝泉;古筝演奏;触弦点;入弦角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2-00
期刊
摘要:夏代音乐研究虽然可以零星地见于一些文章中,但总地说来仍是音乐史研究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夏商周断代工程”证明夏代历史是真实的,那么夏代音乐也是可以研究的。夏代音乐的文献,不仅见于《尚书》,在许多古代典籍中都有零星资料;在考古研究中,与夏代音乐有关的乐器也有很多发现。对夏代音乐进行研究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这是一项填补研究空白的工作,再艰难也应该进行。  关键词:夏代音乐;《尚书》;《鬻子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