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时期,福特推出新品的速度着实让人有些昨舌,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打出组合拳。相信大家对翼虎、翼搏两款国产SUV已经有一些了解了,这期为大家介绍的可是个大家伙,它就是原装进口的EXPLORER探险者。
先来回顾一下福特目前在中国销售的SUV家族:从小到大,分别是翼搏、翼虎、锐界,分别覆盖小型、紧凑型、中型三个细分市场。国内市场对SUV的追捧让福特显然不能满足于此,于是在此基础上福特又引入了中大型SUV探险者,这款车型在过去的日子里已经累计售出超过640万台,可谓是福特家族的功勋车型。现款探险者是它的第五代车型,于2011年发布,当年即赢得“北美年度多功能车”的称号,与它同时获奖的还有大家熟悉的JEEP大切诺基。
看到探险者之后,第一印象就是“大”。探索者的身材相当魁梧,长5006毫米,宽2005毫米,相比之下高度倒是略低,为1743毫米。2860毫米的轴距在同价位的SUV产品中属于顶级水平,这让车厢内能够轻松坐下七人。在设计风格上,探险者是非常典型的美式SUV,福特标志性的三片式格栅相当宽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F-150;A柱、B柱和D柱都采用了黑色设计,这种形式和路虎的“悬浮式车顶”颇为相似,从车身侧面看去车顶仿佛悬浮于车身上方,用在探险者这样尺寸较大的SUV上,便于烘托豪华感。大灯部分的造型和全新揽胜有不小的神似之处,美规车特有的黄色转向灯罩让大灯组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进入车厢以后,探险者的“大”更加让我惊叹。众所周知,七座车型,无论SUV还是MPV,不同车型第三排的实用价值往往相去甚远,而且相当—部分的七座车型,第三排座椅不过是个摆设,只适合儿童乘坐或是放些行李,真正能让成年人坐得舒坦的第三排并不多见,所以在先期的试乘环节,我特地从第三排开始感受探险者。
探险者第三排座椅的调整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调节都可以通过后备厢侧面的一排按键来操作,两张座椅完全依靠电动调节,无需任何繁琐的人工操作就能完成折叠和展开。通常我在新接触一款七座车型时,都要对第三排座椅的使用方式好好研究一番,因为几乎每一款车型的座椅收折方式都是不同的,释放拉手的安装位置也是五花八门,即便手捧原厂说明书也未必能马上熟谙要领,但这些问题在探险者上完全不存在。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物品遗忘在座椅下方也无需担心,座椅的电动机构具备防夹设计,在折叠过程中一旦碰到障碍物就会立即停止并自动逆向操作,方便车主及时发现并取走物品。得益于宽大的车身尺寸和2860毫米的,阔绰轴距,探险者的第三排对我这样身高1.85米的人来说也能轻松落座,第二排座椅复位后腿部仍然有一拳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座椅的安装高度比较低,可以为乘客的头部预留充足的空间,坐在第三排可以用正常的坐姿挺直腰板,而无需用“蜷缩”的姿势,一个正常的坐姿对舒适性的帮助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同样由于尺寸的原因,探险者在七座状态下,后备厢的容量依然不小,中号的旅行箱仍旧可以用平躺的方式放入,超过2米的车身宽度也让大件物品的出入十分便捷,宽大沉重的后备厢门采用电动开合方式,开关非常方便。总的来说,探险者的尺寸让它各个方面的空间表现都超一流,无论是第三排实用性、后备厢容积都是如此,至于前两排的空间相信也就不必再多用笔墨来介绍了。
探险者的价格在五十万上下,在这个价位上有许多实力深厚的对手,Q5、X3、GLK、SRX,应该说各具特色,如果单纯从尺寸上来考察,它们和探险者并不是对位的竞品,但相信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势必会把探险者和这些车型来做比较。
虽然福特的品牌形象不及奥迪、宝马、奔驰来得高档,不过坐在探险者的车厢内,所能感受到的高级感并不少。中控部分采用了钢琴烤漆的材质,旋钮周围全部是伴有冰蓝色背光的触摸式按键,在夜间具有绝佳的视觉效果。而且在三天的试用过程中,我发现这块钢琴烤漆面板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以打理,虽然不可避免的要常常掸去灰尘,但表面硬度很不错,不会留下擦拭痕迹。仪表部分,探险者采用了中置速度表和左右双液晶屏的设计,相应的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也和两块液晶屏左右对应,无需仔细研究就能很快上手。
在这些华丽的按键、屏幕之下,集成了福特SYNC系统。新版的SYNC系统集成了中文语音操作功能,一些常用的功能,比如音乐、空调、蓝牙电话等等都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操作,有意思的是SYNC系统对普通话的宽容度不错,即便你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也有很大的概率被系统正确识别。其实诸如此类的多媒体互动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大同小异,在我看来SYNC系统和我们常见的一些互动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用户手机的高度开放性。通常在一些豪华品牌的车型上我们都会看到专门为某品牌手机预留的接驳口,插上手机之后就可以通过车载系统实现播放音乐、接打电话乃至发送信息等操作。SYNC系统能够兼容的手机非常多,在福特的官方网站上有专门的匹配手机列表,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主流品牌的主流产品。除了几款最新的Android 4.0机型,如三星Galaxy NoteⅡ这样的型号尚未完成匹配工作外,—般的常见型号都能无缝对接,而且在功能方面都能实现接打电话、播放音乐、发送短信等功能,甚至手机里面设置的来电头像都能在大屏幕上显示。
可以说,在内饰的材质、设计和交互性上,探险者都要高出福特在国内销售的其他车型,更有豪华车的观感。除了内饰上的不同,探险者的这种“豪华感”还来源于它出色的隔音工程。在怠速状态下探险者的车厢非常安静,不仅发动机的噪音被完全隔绝,周围的环境噪音也很难窜入车内,优良的隔音一度让我以为探险者的喇叭分贝很小。在我的印象中美国车的鸣笛声总是高亢洪亮,但在车内听起来却相当的无力,其实声响都被隔离在外了。即便车速提升以后,噪音的控制仍然良好,除非发动机的转速超过四千转,否则很难感知到它的轰鸣,在时速140公里之内胎噪都不显著。不过140公里是探险者的一个分水岭,方正的外形所导致的风噪在此时会突然加强,这几乎是所有SUV的共性,但在140公里以内,探险者的表现是超出我的预期的,即便和前面提到的所有这些同价位车型相比,抑噪能力也在多数车型之上。
引进国内的探险者搭载3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Ti-VCT进排气双可蛮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辅佐下动力输出有条不紊。在起步阶段,探险者的动力颇为躁动,有一些日系车的特性,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中,完全不必担心这个大家伙的起步效率。不过在时速超过20公里以后就会马上恢复V6发动机惯有的脾性,变速箱升挡十分积极,发动机转速很少有机会超过2500转,所以车厢内基本都处在很安静的状态下。悬挂系统有着美系车传统的柔软感,对路面颠簸的过滤效果非常强。西部边陲的公路铺装质量参差不齐,这里的环境对车辆舒适性的考验是非常大的。探险者在这里的表现很稳健,我甚至还在最颠簸的一段老旧公路上睡了一觉,足见它的车厢有多舒适。在最大程度确保舒适、过滤颠簸的同时,探险者的车架又具有欧系车的稳定性,完全找不到美系车的那种“飘忽感”。可以说探险者在公路上将传统美系车和欧系车的优点合二为一,既扎实又舒服。
离开铺装道路进入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后,我们终于有机会测试一下探险者的四驱系统。这套四驱系统具备路况实时管理系统,拥有普通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和雪地模式。在每种模式下,车辆拥有不同的发动机调校、节气门控制、变速器换挡模式以及牵引力和稳定控制设定,以适应不同路况条件。在本次试驾过程中我们主要体验了泥地模式和沙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下,变速箱延后升挡时机,ESP在泥地模式下会延迟介入以保证每个车轮都能获得动力,进入沙地模式后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干预也将进一步削弱。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这两种模式的差别并不太大,所以我更愿意直接使用沙地模式让ESP和TCS同时减弱干预力度来提高通过性。
不过越野性能并非探险者的主要诉求,几个与越野性能相关的数据都不突出,最小离地间隙193毫米,接近角21.7度,离去角21.4度。可见,探险者的主战场仍然是城市和铺装道路,它的舒适性在一些质量较差的公路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此基础上也能兼顾一定的越野性能。最重要的,也是区别于同价位其他SUV的最大特质,是七座的超大空间,这是探险者相当具有竞争力的特质,也令它成为不可多得的全能战士。
先来回顾一下福特目前在中国销售的SUV家族:从小到大,分别是翼搏、翼虎、锐界,分别覆盖小型、紧凑型、中型三个细分市场。国内市场对SUV的追捧让福特显然不能满足于此,于是在此基础上福特又引入了中大型SUV探险者,这款车型在过去的日子里已经累计售出超过640万台,可谓是福特家族的功勋车型。现款探险者是它的第五代车型,于2011年发布,当年即赢得“北美年度多功能车”的称号,与它同时获奖的还有大家熟悉的JEEP大切诺基。
看到探险者之后,第一印象就是“大”。探索者的身材相当魁梧,长5006毫米,宽2005毫米,相比之下高度倒是略低,为1743毫米。2860毫米的轴距在同价位的SUV产品中属于顶级水平,这让车厢内能够轻松坐下七人。在设计风格上,探险者是非常典型的美式SUV,福特标志性的三片式格栅相当宽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F-150;A柱、B柱和D柱都采用了黑色设计,这种形式和路虎的“悬浮式车顶”颇为相似,从车身侧面看去车顶仿佛悬浮于车身上方,用在探险者这样尺寸较大的SUV上,便于烘托豪华感。大灯部分的造型和全新揽胜有不小的神似之处,美规车特有的黄色转向灯罩让大灯组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进入车厢以后,探险者的“大”更加让我惊叹。众所周知,七座车型,无论SUV还是MPV,不同车型第三排的实用价值往往相去甚远,而且相当—部分的七座车型,第三排座椅不过是个摆设,只适合儿童乘坐或是放些行李,真正能让成年人坐得舒坦的第三排并不多见,所以在先期的试乘环节,我特地从第三排开始感受探险者。
探险者第三排座椅的调整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调节都可以通过后备厢侧面的一排按键来操作,两张座椅完全依靠电动调节,无需任何繁琐的人工操作就能完成折叠和展开。通常我在新接触一款七座车型时,都要对第三排座椅的使用方式好好研究一番,因为几乎每一款车型的座椅收折方式都是不同的,释放拉手的安装位置也是五花八门,即便手捧原厂说明书也未必能马上熟谙要领,但这些问题在探险者上完全不存在。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物品遗忘在座椅下方也无需担心,座椅的电动机构具备防夹设计,在折叠过程中一旦碰到障碍物就会立即停止并自动逆向操作,方便车主及时发现并取走物品。得益于宽大的车身尺寸和2860毫米的,阔绰轴距,探险者的第三排对我这样身高1.85米的人来说也能轻松落座,第二排座椅复位后腿部仍然有一拳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排座椅的安装高度比较低,可以为乘客的头部预留充足的空间,坐在第三排可以用正常的坐姿挺直腰板,而无需用“蜷缩”的姿势,一个正常的坐姿对舒适性的帮助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同样由于尺寸的原因,探险者在七座状态下,后备厢的容量依然不小,中号的旅行箱仍旧可以用平躺的方式放入,超过2米的车身宽度也让大件物品的出入十分便捷,宽大沉重的后备厢门采用电动开合方式,开关非常方便。总的来说,探险者的尺寸让它各个方面的空间表现都超一流,无论是第三排实用性、后备厢容积都是如此,至于前两排的空间相信也就不必再多用笔墨来介绍了。
探险者的价格在五十万上下,在这个价位上有许多实力深厚的对手,Q5、X3、GLK、SRX,应该说各具特色,如果单纯从尺寸上来考察,它们和探险者并不是对位的竞品,但相信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势必会把探险者和这些车型来做比较。
虽然福特的品牌形象不及奥迪、宝马、奔驰来得高档,不过坐在探险者的车厢内,所能感受到的高级感并不少。中控部分采用了钢琴烤漆的材质,旋钮周围全部是伴有冰蓝色背光的触摸式按键,在夜间具有绝佳的视觉效果。而且在三天的试用过程中,我发现这块钢琴烤漆面板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以打理,虽然不可避免的要常常掸去灰尘,但表面硬度很不错,不会留下擦拭痕迹。仪表部分,探险者采用了中置速度表和左右双液晶屏的设计,相应的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也和两块液晶屏左右对应,无需仔细研究就能很快上手。
在这些华丽的按键、屏幕之下,集成了福特SYNC系统。新版的SYNC系统集成了中文语音操作功能,一些常用的功能,比如音乐、空调、蓝牙电话等等都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操作,有意思的是SYNC系统对普通话的宽容度不错,即便你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也有很大的概率被系统正确识别。其实诸如此类的多媒体互动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大同小异,在我看来SYNC系统和我们常见的一些互动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用户手机的高度开放性。通常在一些豪华品牌的车型上我们都会看到专门为某品牌手机预留的接驳口,插上手机之后就可以通过车载系统实现播放音乐、接打电话乃至发送信息等操作。SYNC系统能够兼容的手机非常多,在福特的官方网站上有专门的匹配手机列表,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主流品牌的主流产品。除了几款最新的Android 4.0机型,如三星Galaxy NoteⅡ这样的型号尚未完成匹配工作外,—般的常见型号都能无缝对接,而且在功能方面都能实现接打电话、播放音乐、发送短信等功能,甚至手机里面设置的来电头像都能在大屏幕上显示。
可以说,在内饰的材质、设计和交互性上,探险者都要高出福特在国内销售的其他车型,更有豪华车的观感。除了内饰上的不同,探险者的这种“豪华感”还来源于它出色的隔音工程。在怠速状态下探险者的车厢非常安静,不仅发动机的噪音被完全隔绝,周围的环境噪音也很难窜入车内,优良的隔音一度让我以为探险者的喇叭分贝很小。在我的印象中美国车的鸣笛声总是高亢洪亮,但在车内听起来却相当的无力,其实声响都被隔离在外了。即便车速提升以后,噪音的控制仍然良好,除非发动机的转速超过四千转,否则很难感知到它的轰鸣,在时速140公里之内胎噪都不显著。不过140公里是探险者的一个分水岭,方正的外形所导致的风噪在此时会突然加强,这几乎是所有SUV的共性,但在140公里以内,探险者的表现是超出我的预期的,即便和前面提到的所有这些同价位车型相比,抑噪能力也在多数车型之上。
引进国内的探险者搭载3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Ti-VCT进排气双可蛮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辅佐下动力输出有条不紊。在起步阶段,探险者的动力颇为躁动,有一些日系车的特性,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中,完全不必担心这个大家伙的起步效率。不过在时速超过20公里以后就会马上恢复V6发动机惯有的脾性,变速箱升挡十分积极,发动机转速很少有机会超过2500转,所以车厢内基本都处在很安静的状态下。悬挂系统有着美系车传统的柔软感,对路面颠簸的过滤效果非常强。西部边陲的公路铺装质量参差不齐,这里的环境对车辆舒适性的考验是非常大的。探险者在这里的表现很稳健,我甚至还在最颠簸的一段老旧公路上睡了一觉,足见它的车厢有多舒适。在最大程度确保舒适、过滤颠簸的同时,探险者的车架又具有欧系车的稳定性,完全找不到美系车的那种“飘忽感”。可以说探险者在公路上将传统美系车和欧系车的优点合二为一,既扎实又舒服。
离开铺装道路进入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后,我们终于有机会测试一下探险者的四驱系统。这套四驱系统具备路况实时管理系统,拥有普通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和雪地模式。在每种模式下,车辆拥有不同的发动机调校、节气门控制、变速器换挡模式以及牵引力和稳定控制设定,以适应不同路况条件。在本次试驾过程中我们主要体验了泥地模式和沙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下,变速箱延后升挡时机,ESP在泥地模式下会延迟介入以保证每个车轮都能获得动力,进入沙地模式后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干预也将进一步削弱。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这两种模式的差别并不太大,所以我更愿意直接使用沙地模式让ESP和TCS同时减弱干预力度来提高通过性。
不过越野性能并非探险者的主要诉求,几个与越野性能相关的数据都不突出,最小离地间隙193毫米,接近角21.7度,离去角21.4度。可见,探险者的主战场仍然是城市和铺装道路,它的舒适性在一些质量较差的公路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此基础上也能兼顾一定的越野性能。最重要的,也是区别于同价位其他SUV的最大特质,是七座的超大空间,这是探险者相当具有竞争力的特质,也令它成为不可多得的全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