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难忘的抗战歌曲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歌曲作为一个不屈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将永世流芳。
  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战歌曲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忍和不屈,鼓励了千万勇士走上了和侵略者殊死搏杀的战场,也让沦陷区的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松花江上》、《只怕不抵抗》、《游击队歌》、《义勇军进行曲》……这些歌曲一经问世便迅疾在民众中产生出无比强大的共鸣和感召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当我们再一次回顾那段历史,再次唱响那一首首打动人心的歌曲时,一腔爱国情怀仍会油然而生。
  《松花江上》:歌声燎原
  1936年,中共党员张寒晖在定县做地下工作。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一位在东北军中做地下工作的同乡孙志远给他带来一本东北军67军军部出版的《东望》杂志,封面上印着爱国将领王以哲军长的亲笔题字:“我们何时能返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短短几句话表达了每个流亡者的心声,也激发了张寒晖的创作热情。
  入夜,张寒晖开始了歌曲的构思。睡梦中,他眼前好像又浮现出了东北难民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和泣血呼唤,耳边好象听到了东北妇女跪在坟前的啼哭,这啼哭继而又转变成了定县城南那寡妇哭坟的声调……此刻,他猛然在妇女哭坟的音调中抓到了一个素材,他抓住不放,反复琢磨着、哼唱着……在试唱时,连张寒晖自己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呜咽得唱不下去,身旁的学生和东北难民也跟着恸哭,当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大家哭作一团。
  不久,周恩来在给武汉大学学生演讲《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时,感慨万千地说:“成千上万的青年无家可归,尤其是东北的青年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啊。”
  《游击队歌》:歌比人跑得快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出队第一队,从武汉、开封一直演到西安。在西安,贺绿汀应邀访问了八路军刚刚成立的一个炮兵团。指战员们指着一门门大炮兴奋地告诉他说:“咱们过去没有一门大炮,这些大炮都是缴获日本鬼子的。”此时,贺绿汀突然来了灵感,化作一串火热的音乐旋律。几天后,他在防空洞内完成了《游击队歌》的词曲创作:“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1938年新年,这首歌首次在山西洪洞县高庄八路軍高级将领会议上演出,得到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领导同志的赞扬。稍后当演出一队到八路军各部队演出时,这首歌早已在他们到达以前就传唱开了。
  1946年4月贺绿汀被调回延安,在王家坪的一次晚会上,毛泽东亲切地对贺绿汀说:“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很好啊!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这年11月党中央撤离延安时,毛泽东在繁忙中还关切地问:“还有个贺绿汀呢?”
  《黄河大合唱》:民族怒吼
  1938年10月30日,青年诗人光未然带领着抗敌演剧三队的同志们准备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黄河壶口下游的圪滩渡口,原来较宽的河面突然被挤在仅有几丈宽的峡口里,向下直奔狂泻,吼声震天动地。
  在渡船上,只见桨手和舵手们随着划桨的节奏,一呼一应地呼喊着低沉有力的船工号子。此时,《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已开始在光未然的心中酝酿。
  1939年3月底,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4月13日晚上,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次亮相,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
  1939年6月,周恩来从前方回到延安,他观看了《黄河大合唱》演出后,立即为冼星海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由于周恩来从内心喜爱这部作品,他甚至还亲自指挥着一群热血青年,演唱过其中的《保卫黄河》。
  《新四军军歌》:威震霄汉
  1939年春,何士德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部文化队队长。在新四军军部大礼堂举行的欢迎会上,何士德被点名独唱了一首《歌八百壮士》,他那浑厚雄壮的歌声,那一句高过一句的“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在场的陈毅感慨地说:“要是有我们新四军自己的一支歌就好了!”身旁的周恩来点头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他以《十年》为题赋诗,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6月发表在《抗敌》杂志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
  不久,何士德便接受了为新四军谱曲军歌的任务。
  何士德深感责任重大。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我一定不辜负党和同志们的期望,一定要把这支歌谱好!”何士德为军歌谱曲先后共写了三稿。在最后一稿的结尾处,他用“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和“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来表现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抗击精神和争取胜利的决心与信心。
  《新四军军歌》谱曲完成后,在建党十八周年纪念大会上进行了试唱。陈毅司令员也赶来聆听。何士德兴致勃勃地登台指挥。随着他手臂的挥动,嘹亮的歌声在会堂里回荡。当唱完最后一句:“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时,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从此《新四军军歌》传遍了大江南北,几十年来成为许多文艺团体的保留节目。
  《义勇军进行曲》:吹响号角
  1935年2月,聂耳听说上海电通公司已经开拍的影片
  《风云儿女》的结尾处还需要一首主题歌,便找到了此片的编剧夏衍,要求写歌。据夏衍回忆:“我给他看了电影台本,这个剧本的故事他早就知道,所以他一拿到手就找到了最后那一首歌词。他连着念了两遍,很快地说,‘作曲交给我,我干。’等不及我开口,他已经伸出手来和我握手了。之后他又重复了一遍,‘田先生(歌词作者田汉)一定会同意的。’”为音乐表达的需要,聂耳在歌词中加进了三个“起来”,并在结尾处“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又加进了“前进!进!”,使整个歌曲节奏更加浑然一体、铿锵有力。就这样,聂耳终于成功地把他对祖国的爱、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及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时代呼声,全部凝聚在了这首杰出的战歌之中。
  这首歌就是后来唱响全中国、闻名于全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
  影片《风云儿女》上映后,这首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共同心愿的歌曲迅速传播到四面八方。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资料来源:《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君若见有人起不来,占空座位,玩手机,插队,浪费粮食,校内鸣笛,上课迟到等等怪现象,都是这群妖孽作祟啊,当初你在学校一定遇到过。  起床妖  出没于床头,可施术令人留恋被窝不起,且法力极强,以阻碍人们起床为乐,乐此不疲。  占座兽  出没于图书馆、食堂等地,爱占着座位发呆,可施术令人指着空荡荡的座位告诉你:这、有、人……  大号怪  出没于厕所,喜好看如厕者玩手机,不玩手机者,施术令其便秘。  插队
期刊
长沙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你能从它的美食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与满足,热爱美食的吃货是怎么也不会忘记它的。  利用高温假的假期,出行,原本想去云南,可时间上有点不够,所以只能找最近的地方散散心,本人向来以吃为主,所以游看风景只是次要。  买好高铁票,从广州出发,一早出门中午前就到了长沙。长沙可以说是游人的福地,更是吃货的福地。你能从它的美食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与满足,热爱美食的吃货是怎么也不会忘记它的。  坡
期刊
国家推行的带薪休假落实的情况究竟如何?普通上班族能否“愉快”地享受到这种“福利”?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中国官方至少己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细则,带薪休假的落实力度正不断加大。  而暑期是都市“上班族”一年一度休假的高峰期。国家推行的带薪休假落实的情况究竟如何?普通上班族能否“愉快”地享受到这种“福利”?  带薪
期刊
哪怕70年过去,大多数今天的中国家庭里,或有抗战老兵健在,或者儿孙们犹记得爷爷辈们的抗日故事。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可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家族的抗战史。能乘坐受阅车在今年9月3日走过天安门的抗战老兵,是一个万千群体的代表。无论健在的和已逝的老兵,正规部队的老兵还是游击队;民兵连里的老兵,或是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运、踊跃捐款、抵制日货……汇成一股抗日的洪流的大批海外华侨。他们,就是你我他的爷爷奶奶、乡邻先
期刊
星爷说,没有梦想就是咸鱼。当时作为普通小编辑的大鹏,即便处在这个被称为“复制粘贴机器”的职位上,梦想也并没有被晒干。  2015年的夏天对于初涉影坛的大鹏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他执导的首部电影《煎饼侠》票房一路高歌,前几天刚刚挤进10亿俱乐部,他成为中国最具票房价值的导演之一。  很多人认识大鹏是因为网剧《屌丝男士》,他是这个系列的导演和主演。在这之前,大鹏已经因为主持脱口秀节目和春晚小品成为娱乐圈
期刊
12星座的老爸为了哄孩子睡觉也是满拼的,你家那位躺枪没呢?  白羊座:  又打又哄地折腾了一晚上,还是没把小孩哄睡。老爸,你还是洗洗睡吧!哄了一晚上,一个办法都没用对!  金牛座:  “5瓦,每天半小时,5块钱……一年节省60块……”把今天买了几根韭菜用了几毛钱跟宝宝讲得特别清楚,宝宝听了一个交电费的故事后进入梦乡。  双子座:  用了72种哄人睡觉的方法——唱歌,摇摇篮,讲故事……都没有把宝宝哄
期刊
作为一名抗战老兵,关福才17岁就参加了八路军。从电台报务员到无线电台队长,护电台,斗日军,在地道秘密开展工作,九死一生。  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此次阅兵,首次组织抗战老兵方队参阅。  70多年前,他们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誓死保家卫国。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曾在历史上做出贡献的老兵越来越少了。  在阅兵到来之际,我们寻找多位抗战
期刊
7月30日是钱穆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这位曾经的北大教授,享年九十六岁,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  钱穆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学家与国学家之一,曾在北京大学教授历史,一生著书无数。7月30日是钱穆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通晓经史子集的大师。  较真  1930年秋天的某晚,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一帮新同事。钱穆也来了。他35岁,刚由朋友顾颉刚推荐加盟燕大。  觥筹
期刊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蔡浙生作为抗日英烈子女代表,准备参加天安门阅兵仪式。他说,“对于父亲,这是一种纪念和安慰;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光荣。”  “对于父亲,这是一种纪念和安慰;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光荣。”  8月13日下午,79岁的蔡浙生如此表达赴京参加阅兵的感受。  蔡家一张已经略微泛黄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已珍藏30年。这张由民政部颁发的证书上写着:“蔡炳炎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
期刊
和孔子一样,所谓的“多能鄙事”,沉湎于一些貌似完全无用的活计,并非是中国文艺青年才有的毛病。国外许多伟大的文艺青年也是如此。  曾有人这样解释文艺青年——“穷且追求与众不同的人”。假如按照这个标准,孔子将光荣地成为最早、最知名的文艺青年之一。  孔子是穷困习惯了的,自称“吾少也贱”,成年后还有过连续几天没饭吃,饿到脸发黑。但作为文艺青年的先驱,在时人的眼光里,他的生活方式很可能被认为是挺装蒜、挺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