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第三极”。林立的高山、纵横的大河、茂密的森林、稀有的动物布满整个高原,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顾生态坏境肆意开采、乱建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任意砍伐树木等,导致青藏高原生态坏境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青藏高原生态坏境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一、青藏高原自然坏境特征
青藏高原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日较差,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发育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平方公里。因高原地质历史年轻,新构造运动及地貌外营力作用强烈,致使生态坏境脆弱,是地质和气候灾害多发地区。
二、青藏高原生态位势
(一)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江河源头,世界著名的10条大河发源于此。水资源总量为5688.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均占全国的1/5,水污染程度较低,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独特的环境地理单元,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了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三、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坏境问题
(一)土地退化严重,部分地区呈加剧趋势
1.河流源头区生态坏境退化,河流径流量明显减少
由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源头区的水源涵养和水源补给功能遭到损害。青藏高原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导致湖泊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水源补给、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下降。
2.局部地区草地退化加剧
青海湖流域草地不断退化,相对优良的草地、草原、草甸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相对较差的荒漠草原面积则不断扩大。三江源地区的草地已呈现全面退化的趋势,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30%~50%,优质牧草比例下降20%~30%。
(二)湖泊湿地萎缩,河流水位下降,径流量减少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据统计面积大于0.5km2的湖泊有1770多个,总面积达29182km2,占高原总面积的1.2%。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湿地退化具有普遍性,湿地面积萎缩在10%以上。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和13%。
(三)坏境保护能力不足
1.环境保护组织机构不健全
目前,青藏高原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还很不健全,缺乏统领整个青藏高原区域性环境管理系统:各市县区环境信息网络及环境宣教机构缺位,管理体制混乱。青藏高原区域各省整体的环境保护系统机构数,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环境信息和宣教机构缺位
青藏高原的信息中心、宣教中心、监测站和监察机构的个数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西藏青海、甘肃三省:青藏高原县级的信息中心和宣教中心还未建立起来:;尤其是西藏自治区,还未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的信息中心和宣教中心,县级的还未建立监测站和监察机构。
四、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超载放牧
超载过牧是导致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土地“三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是青藏高原区域较为普遍的现象。初步估算,青藏高原规划范围内,草地理论载畜量为864909万只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12043.27万只绵羊单位,2016年末草地超载率达59.2%。
(二)城镇化及土地利用
近几年青藏高原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用地数量逐渐减少,生产用地、退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合理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
(三)工业、农牧业以及旅游业
最近数十年间采矿、治炼、建材和毛纺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三废”处理不当,已使高原一些城镇环境污染日趋突出。为了开发旅游,砍伐森林,修建道路桥梁人文景观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游客的大量入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出现资源退化;游客进入带来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
五、青藏高原生态坏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根据保护、协调、区域、针对原则和利用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省级生态功能区划等资料,建立青藏高原生态坏境背景数据库。在综合分析青藏高原生态坏境现状、问题、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坏境敏感性评价图件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图件為基础,采用图形叠置法。再叠加五省藏区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修整。最后,依据综合分析结果,构建青藏高原“一区一坏六带多点”式的生态安全格局。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依据现有的青藏高原区域各级、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建设基础,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的原则;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建立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保护区群、藏羚羊等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群、西藏珠峰地区自然保护区群、藏东南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群。同时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信息平台;加强人才与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科研技术支撑;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和宣传教育体系。
3.生态治理与恢复
综合分析不同植被的图层厚度、饱和导水率和饱和持水量3个主要因素,建立大渡河与岷江上游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治理工程;青海省小流域水土保持及淤地坝系建设工程;黄河、长江源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等防治水土流失。大力利用新能源资源,植树建立防护林,实施退牧还曹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菜金采药者乱采滥挖行为防风固沙。
(二)坏境污染防治
1.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坏境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牧区饮水水源保护、监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监测体系,提升农牧区饮水质量;强化污水处理厂合理建设;防治工业污染。
2.重点城镇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建筑施工扬尘保护监督管理;加强饮食油烟污染的坏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快城镇集中供热建设,控制采暖季煤污染;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生活型大气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3.农牧区坏境保护
改变立法指导思想,调整立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取向的价值观,调整立法客体,树立整体环境观,以“生态环境”作为主体概念,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概念,突出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构建融合环境、资源与生态观的生态环境法体系。
(三)政策与能力保障
1.生态补偿和坏境管理政策
国家主导,地方参与的原则。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的受益者是整个国家,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应根据青藏高原的实际情况,生态料考家投入为主,发挥主导性作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和技术的支持,加大中央支付力度,引导和鼓励地方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2.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由于青藏高原区域在生态保护方面巨大的战略意义以及这一区域生态环境先天的脆弱性,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强化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生态文化认同,减轻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面临的威胁,建立神山圣水保护区。
参考文献
[1]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坏境保护战略研究,张惠远等编著,中国坏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
[2] 中国生态建设与坏境保护,潘家华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一、青藏高原自然坏境特征
青藏高原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日较差,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发育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平方公里。因高原地质历史年轻,新构造运动及地貌外营力作用强烈,致使生态坏境脆弱,是地质和气候灾害多发地区。
二、青藏高原生态位势
(一)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江河源头,世界著名的10条大河发源于此。水资源总量为5688.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均占全国的1/5,水污染程度较低,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独特的环境地理单元,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了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三、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坏境问题
(一)土地退化严重,部分地区呈加剧趋势
1.河流源头区生态坏境退化,河流径流量明显减少
由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源头区的水源涵养和水源补给功能遭到损害。青藏高原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导致湖泊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水源补给、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下降。
2.局部地区草地退化加剧
青海湖流域草地不断退化,相对优良的草地、草原、草甸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相对较差的荒漠草原面积则不断扩大。三江源地区的草地已呈现全面退化的趋势,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30%~50%,优质牧草比例下降20%~30%。
(二)湖泊湿地萎缩,河流水位下降,径流量减少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据统计面积大于0.5km2的湖泊有1770多个,总面积达29182km2,占高原总面积的1.2%。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湿地退化具有普遍性,湿地面积萎缩在10%以上。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和13%。
(三)坏境保护能力不足
1.环境保护组织机构不健全
目前,青藏高原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还很不健全,缺乏统领整个青藏高原区域性环境管理系统:各市县区环境信息网络及环境宣教机构缺位,管理体制混乱。青藏高原区域各省整体的环境保护系统机构数,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环境信息和宣教机构缺位
青藏高原的信息中心、宣教中心、监测站和监察机构的个数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西藏青海、甘肃三省:青藏高原县级的信息中心和宣教中心还未建立起来:;尤其是西藏自治区,还未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的信息中心和宣教中心,县级的还未建立监测站和监察机构。
四、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超载放牧
超载过牧是导致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土地“三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是青藏高原区域较为普遍的现象。初步估算,青藏高原规划范围内,草地理论载畜量为864909万只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12043.27万只绵羊单位,2016年末草地超载率达59.2%。
(二)城镇化及土地利用
近几年青藏高原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用地数量逐渐减少,生产用地、退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合理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
(三)工业、农牧业以及旅游业
最近数十年间采矿、治炼、建材和毛纺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对“三废”处理不当,已使高原一些城镇环境污染日趋突出。为了开发旅游,砍伐森林,修建道路桥梁人文景观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游客的大量入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出现资源退化;游客进入带来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
五、青藏高原生态坏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根据保护、协调、区域、针对原则和利用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省级生态功能区划等资料,建立青藏高原生态坏境背景数据库。在综合分析青藏高原生态坏境现状、问题、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坏境敏感性评价图件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图件為基础,采用图形叠置法。再叠加五省藏区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修整。最后,依据综合分析结果,构建青藏高原“一区一坏六带多点”式的生态安全格局。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依据现有的青藏高原区域各级、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建设基础,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的原则;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建立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保护区群、藏羚羊等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群、西藏珠峰地区自然保护区群、藏东南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群。同时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信息平台;加强人才与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科研技术支撑;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和宣传教育体系。
3.生态治理与恢复
综合分析不同植被的图层厚度、饱和导水率和饱和持水量3个主要因素,建立大渡河与岷江上游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治理工程;青海省小流域水土保持及淤地坝系建设工程;黄河、长江源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等防治水土流失。大力利用新能源资源,植树建立防护林,实施退牧还曹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菜金采药者乱采滥挖行为防风固沙。
(二)坏境污染防治
1.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坏境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牧区饮水水源保护、监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监测体系,提升农牧区饮水质量;强化污水处理厂合理建设;防治工业污染。
2.重点城镇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建筑施工扬尘保护监督管理;加强饮食油烟污染的坏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快城镇集中供热建设,控制采暖季煤污染;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生活型大气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3.农牧区坏境保护
改变立法指导思想,调整立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取向的价值观,调整立法客体,树立整体环境观,以“生态环境”作为主体概念,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概念,突出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构建融合环境、资源与生态观的生态环境法体系。
(三)政策与能力保障
1.生态补偿和坏境管理政策
国家主导,地方参与的原则。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的受益者是整个国家,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应根据青藏高原的实际情况,生态料考家投入为主,发挥主导性作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和技术的支持,加大中央支付力度,引导和鼓励地方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2.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由于青藏高原区域在生态保护方面巨大的战略意义以及这一区域生态环境先天的脆弱性,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强化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生态文化认同,减轻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面临的威胁,建立神山圣水保护区。
参考文献
[1]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坏境保护战略研究,张惠远等编著,中国坏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
[2] 中国生态建设与坏境保护,潘家华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