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绝尘境,栖神物外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空间,可俗,可雅。
  嘈杂的勾栏茶肆,是市井的。僻远的荒村野店,是粗粝的。尽管文人高士们并不拒绝在其中喝一碗茶,但,茶仅仅只是满足解渴提神之生理需求的饮料,其利用之始,便是如此。
  有别于茶的实用性,他们在茶事中融入了个性品味、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及精神境界。茶,因此被赋予了灵魂与思想,有着人文的温度。
  除了对茶、水、器、饮等方面设定评价标准外,他们还追求一种由外而内的“境”,即藉由外在空间环境的创造,在啜茗中陶冶性情,或抒发性灵,或参禅观照,实现内在精神境界的超越与升华。故明人朱权一语中的地道明了这一境界追求:“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世俗。”
  既然,“内”境须借“外”境来实现,那么,“外”境该如何获得?
  王仁湘说:“饮食佳境的获得,一在寻,二在造。寻自然之美,造铺设之美。天成也好,人工也罢,美是无处不在的,靠着寻觅和营造,便可获得最佳的饮食环境。”诚哉斯言!品茗佳境的获得亦不外乎“寻”与“造”而已,且自古早有成论。
  追求:茶境意识
  茶被中国人发现、利用后,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内,文人们并没有对茶给予太多美学的审视。茶,在他们的心目中,或许只是一种“非主流”的饮品或是防病祛疾的良药,他们似乎更乐于在一杯酒中抒怀寄情。
  有唐一代,大江南北皆有植茶,茶日益流行,成为“比屋之饮”。文人们则左手茶碗,右手酒杯,在香茗醇酒中吟哦咏唱。尤其到了中唐,陆羽《茶经》的问世,开创了一套完整的茶叶生产技术与茶道美学体系。
  尽管陆羽对茶空间着墨甚少,但这却是文人下意识地去创造茶境的先声。《茶经·九之略》中列举了五种饮茶“外境”:野寺山园,松间石上,瞰泉临涧,援藟跻点、引絙入洞,城邑之中、王公之门。同时,不同的境,茶器的拣择繁简亦有相应的标准。
  陆羽的茶境意识非无源之水。茶境在唐人诗文中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论及,譬如,陆羽的湖州“朋友圈”。以《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为例,颜真卿、皎然、张荐、陆士修、崔万、李崿等六人月夜雅集,啜茶赏月,素瓷传静,皎洁的月光,清芬的茶香,涤尽了心尘。又如《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青塘别业》,作为隐士茶仙陆羽的居所,青塘别业位于“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之地,且有竹、篱笆、钓溪,此境正是品茗佳处。
  宋人在延续唐人趣味情致之同时,更注重境的营造,这从宋画中可见一斑。如赵佶《文会图》,雕栏、翠竹、碧树、垂柳、园石,营造出皇家园林之境。画面中心,是一张气派的茶桌,桌上美器佳馔铺陈,高朋围桌而坐,谈笑风生。目光往下平移,是一张相对简素的桌案,数位侍者茶童,正紧锣密鼓地备茶。他们的忙碌,同文士们的闲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成”,反映了造园者的审美旨趣与境界追求。赵佶将茶会置于这样一片华丽铺张的皇家园林中进行,不仅是山水情怀的表达,更深层的寓意是表达网尽天下英才的愿望。相比之下,刘松年《撵茶图》中的园林则俭省得多,仅是棕榈湖石而已。画中,人物亦有两组,亦是一闲一忙,一为读画清谈的文士僧侣,一为备茶的侍者。画作展现的是文人的雅趣闲情。
  迨至明代,饮茶方式的嬗变,除了体现在茶具种类的增多之外,还体现在茶境意识的增强。朱权认为,泉石之间、松竹之下,皓月清风、明窗静牖,都是啜茶佳境,可“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许次纾更是详细地列举了24种宜饮茶的情境,如论场所的“儿辈斋馆”、“清幽寺观”等,论外境的
  “小桥画舫”、“茂林修竹”等,论天气的“风日晴和”、“轻阴微雨”等等,更进一层的还有如“纸帐楮衾”、“名花琪树”等“良友”。此外,他还罗列了几种不宜饮茶的情境,如“大雨雪”、“阴室”、“酷热斋舍”等。
  明人对境的要求还从景、物、事的安排扩展到人的选择。许次纾以饮时有“佳客小姬”为宜,以“粗童恶婢”、“野性人”为不宜。对于共品的茶侣,陆树声只选四种人,即“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轶世味者”。于此,许次纾亦有四条标准,即“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由是观之,明人对茶境的创造可谓是精益求精,甚至是事无巨细。这些,在今人看来,几乎无异于精神洁癖。但是,这确是明代文人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姿态。
  寻觅:登山临水
  山水,在文人的内心世界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可逸游,可揽胜,可静观,可归隐,可雅集,山水总是能成为一方心灵安顿的所在。在山水之中,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知此生,身心俱犷,饮啄自适,放恣形骸之外,盘礴溪山之间,俯仰无累于情”。(明·莫是龙《笔麈》)
  于是,在古人的诗文中,茶事雅集常常是在山水间铺展开来。清风明月、竹林松间、溪畔石上,皆可寻来作为品茶理想的之境。吕温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文士雅集之雅境:“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字里行间,活色生香,尽是闲雅。
  这样的场景,也多见于明人的绘画,如文征明《惠山茶会图》、《林榭煎茶图》,唐寅《事茗图》、《烹茶图》,仇英《松间煮茗图》等,皆被后世引为山水茶事的经典之作。
  文士们挣脱了名缰利锁的羁绊,从庙堂投向山林的怀抱。与二三茶侣,于山水间幽坐,或汲泉煮茗,或染翰泼墨,或对弈调琴,或清言佛禅,把尘嚣烦扰都捐,直触灵魂的最深处,还原最真实的自我。
  追求细节完美的许次纾,在登山临水时,还独创了一套饮茶装备,比起今天的旅行茶具来要繁复得多:“余欲特制游装,备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异室。茶罂一,注二,铫一,小瓯四,洗一,瓷合一,铜炉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奁、小炉、香囊、匕箸,此为半肩。薄瓮贮水三十斤,为半肩足矣。”为了在山水中喝杯茶,特别准备了满满一挑子的器物,乐山乐水乐茶之心,不可不谓是至真至诚。   山林之境是天地的造化,自有四时之序的流转,如影随形的是景致之变,给品茗带来别样的心灵体验。黄龙德云:
  “饮不以时为废兴,亦不以侯为可否,无往而不得其应。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桐荫,饮于秋也;暖合红垆,梅开雪积,饮于冬也。”(《茶说》)目今茶界颇有名气的“无上清凉云茶会”及许多茶友们热衷于参与的节气茶会,便是古风的再现。在季节的当令,诸友兴会雅集,布席于山水间,一啜一饮间,感受季节的轮换,畅叙幽情,观照内心。
  营造:构一斗室
  品茶之境,可寻,亦可造。
  明以前,文人的茶空间似乎都不独立存在。从诗文、绘画来看,僧房禅院,草堂茅庐,亭台楼阁,别业庭园,书斋厅堂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发挥着茶空间的功能。尽管许多寺院中都设有“茶寮”这样的独立饮茶场所,但其只是满足僧众解渴、宗教仪轨之需,不可视为严格意义上具有审美功能的茶空间。
  真正“专业化”文人茶空间的出现,是在明代,以陆树声《茶寮记》为标志。与其说《茶寮记》是一部茶书,不如说是一篇小品文,用今天的话说也至多是一条长微博。全文不过寥寥500字左右,但信息量却不小,包含了茶寮的设计布局、茶器的选择、事茶人员的安排及茶寮中烹茶啜茶的感悟。
  茶寮的构筑及内部茶境的营造,是主人思想境界、艺术趣尚及生活姿态的具象化。或独烹独啜,或约朋邀友,在自己精心建构的茶寮中品茗,也同样可以获得超然世外、逍遥自在的山水情趣。然而,晚明的文震亨很讨巧,茶寮挨着山斋而建,山水与茶室,“鱼和熊掌”兼得。
  若想获知详尽的茶寮室内“装修”方案,还得找许次纾,他考虑得非常周全:
  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塞。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腾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孟,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缆悬之,见用之时,即置房中。斟酌之后,旋加以盖,毋受尘污,使损水力。炭宜远置,勿令近炉,尤宜多办宿干易炽。炉少去壁,灰宜频扫。总之以慎火防燕,此为最急。
  不过,较之“茶皇帝”乾隆的私人茶合,他的茶寮绝不算“高大上”。光是数量上,乾隆就睥睨史上和他一样嗜茶如命的宋徽宗,更不用说普通文人了。
  乾隆的茶舍遍布各处行宫园囿,如“玉乳泉”、“清晖阁”、“清可轩”、清漪园“春风啜茗台”、静明园“竹炉山房”,香山静宜园“竹炉精舍”、香山碧云寺“试泉悦兴山房”,西苑“千尺雪”、“焙茶坞”,盘山静寄山庄“千尺雪”,热河避暑山庄“千尺雪”、“味甘书屋”等等。
  他的私人茶舍集茶道、陶瓷、书画、园林、诗文等艺术之大成,早已不是当年明代文人所推崇的那种“小寮”“斗茶”,其数量之多,选址之佳,环境之美,营造之精,反映出乾隆独树一帜的茶道艺术品位和无人匹敌的帝王气象,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折射出了绚烂至极的末世回光。
其他文献
立春过了,春节也过了,清明前的采茶季节快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集中在一起,我一个人在中国过节让我回忆我家乡印第安人的传统。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的农村,三月份地上的雪开始变化,之前的软软的并似粉的雪变得像小冰块的样子,白天天气变得温暖所以雪就渐渐的溶化而晚上又变冷雪又结冰,而树上的芽慢慢开始长,就在这个三月中旬的时候枫树里的树液开始流动。我过去的祖先从小都知道要做枫糖,而我三十几岁时才体会了也学会
期刊
尽管西式咖啡与罐装饮料近年不断挟强势广告,逐渐改变消费者的喝茶习惯,但作为台湾首善之区的台北,今天仍保有一千多家茶行,以及栖身在闹区巷弄或古迹建物的大小茶馆。近年为赶上现代都会的紧凑节奏,商圈内屹立至今的几家老字号茶馆也不断转型,继续为车马喧嚣的台北闹区飘摇茶香。加上古迹活化的议题近年逐渐发烧,注入文创新活水后,不仅让古迹再次展现生命力,也带来了无限商机,比如台北市八德路公卖局酒厂变身的“华山创意
期刊
以心传心,最初是透过诗词,如今是透过一盏茶了。不觉,一别已是七年。  犹记得初离别,笔下有诗云:复至昔日只有梦,缘何梦中不见卿?  就在这时候,雅芬寄茶来了,从此年年寄茶过来。思念起,透过一盏茶,天涯就成了咫尺。思念灭,咫尺又成了天涯。就这样看着心上生起相忆的念头,一个接一个的来,一个接一个的去。以前透过注意,把某个瞬间的念头记下来,形成了诗。如今透过注意,念头流进手指,开始与茶器依依惜别,犹如指
期刊
端午一过,南方就正式开启“烧烤”模式了,再加上今年“厄尔尼诺”的推波助澜,大地正渐渐变成一只巨大的烤箱。  炽热眩日的阳光,把一切都晒得苍白,聒噪鼎沸的蝉鸣,仿佛在呐喊助威,烹煮着烦闷的盛夏午后。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当年王维在长安逆旅,也是在一个如煮的夏日里。不过,他御暑有方,靠茶粥米解暑气。“茗糜”距今已年湮代远,且用材、煮法皆语焉不详。然则何以消夏?最宜莫过喝杯老白茶了。 
期刊
“插花正美,煮茶正香,姑娘缓缓来吧。”一早收到的贴心信息,忆起和豌豆姐喝茶的点点滴滴,那些每一次都不一样的美好。这是很早就约好的茶聚,杂事缠身耽搁了许久。时间愈久,心里的期待也愈发的丰翼,对相见对饮有了更多的憧憬。  上午十时,清晨时吃过早餐的口腔味觉尚不敏感。坐稳片刻,沉心静气,先用一款2014年的百岁香打开口腔。一泡茶尽,口腔味觉苏醒,且百岁香的品种特征清晰明了。再饮老铁壶慢煮而出的陈4年百岁
期刊
茶:上世纪90年代宫廷金芽熟普  茶器:日本青瓷急须,陈吉树制全手工铁质壶承,清代锡质茶入,日本古铜建水,老煤竹茶勺,老玉竹茶则,台湾故宫博物院仿雍正颜色釉菊瓣盘杯托,陈清宜制德化玉瓷杯  花:木槿  花器:日本错金铜瓶  设席地:福州华林寺  百岁光阴绿苁蓉,千古茶事涤清愁。  闽都屏山南麓,千年的华林古寺,已不复当年的荣光。仅存的宋代遗构承袭着隋唐遗风,这座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国内罕见却知
期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  《秋夕》思往夕,秋凉无人识得寂寥伤心意。杜牧笔下的宫怨托着那把小团扇也愈发的灵动。世代千载,杜牧已不在,而寄托情思的团扇,却依然美在我们眼前。  历史沿革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起源于中国,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种类有罗扇、绢扇、绫扇、碧纱扇、蝉翼扇等。  商代,扇子出现,并不用来扇风取
期刊
茶空间,发展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并且因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方式。那么,在未来,茶空间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并影响我们的生活?  茶空间应唤醒“物灵”,放飞“心性”  我非常认同李曙韵的一句话:“用茶人的眼睛,看茶看人看世界。”但是,我觉得应该更近一层,应该用“观”。当我们能用茶人的心去观茶、观人、观世界时,就会明白所有法皆因缘而生,都是相对的,茶器也好,茶空间也好,只是
期刊
喝过许多茶,也去过不少的茶馆。对于无茶不欢的人来说,茶不仅是一种味道、一个嗜好、一味消遣这么简单,它已成为一种如影随形的生活方式。即使有一天身在别处,只要有了茶氛围的包裹,就似乎找到了安神静心的角落。  于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应运而生。作为酒店,其功能就不只于品茶这么简单,而在于营造一个无处不茶的生活空间,将茶文化融合到饮食起居的生活形态上。为此,我们来到中国第一家设计型茶主题酒店“无锡舒隅酒
期刊
紧邻台北市东南方的深坑,今天不仅以各种豆腐美食著名,热闹的老街更是许多游客的最爱。但你可能不知道,深坑曾是台湾有茶以来北台湾茶叶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台湾茶叶种植的重要发源地,早在1895年就已列入台湾良茶产地之一。  据说早在1820年,就有来自泉州的连井侯携茶苗到深坑土库地区种植,比英商杜德来台发展茶业的1860年足足早了40年之多。如果记载属实,深坑可说是台湾北区种茶之始了。不过可以确知的是: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