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点及面说章缘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篇《插队》(原发于《上海文学》),就我读过的章缘小说而言,这一篇的视野是最开阔的,调动了她从台湾到纽约到上海多方面的生活积累,也包含了最为丰富的意象。
  小说结构谨严,开头写彼得汪在上海静安寺地铁站听到有人大声说英语,他对英语极敏感,“像猎狗嗅到野兔”,虽然离开美国已两年,仍如此。这似在不经意中,点出了本篇人物的内心要旨,真可谓开门见山。但这只是轻轻一笔,这点妙处,不读到最后是体会不到的。
  说的什么呢?“给我收据,请,我会处理……我了解,我需要收据,请你给我……”讲的人脸贴墙,一手捂着手机,似不愿让人听到,但咬字用力,声音极响。“只有彼得汪听懂男人语声中那种近乎痛苦的紧张,崩溃前的挣扎。”为什么“只有”他?就因为他懂英语?作者未作交代,又一次轻轻带过。果然,打电话者终于崩溃了,不再用“请”字,开始用英语破口大骂,骂声不绝。这可说是一个小序,前后共三百余字,笔墨相当经济。
  彼得汪向前走,有老妇要给他看相,缠住不放,他忽然用流利的英语说:“看在老天的份上,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老妇慌忙退下——又是英语。看来英语在此间颇有奇效。
  随后介绍了彼得汪的身世经历,他是在台湾的“出国潮”中赴美留学的(这和大陆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十分相像)。从二十六岁到三十六岁,在美国的整整十年中,他就没有煮过一次咖啡。读书时买不起咖啡尽吃冷食,上班后喝的都是公司里的免费咖啡;他到了上海后才第一次买了咖啡壶,在交女朋友时煮咖啡招待她们,还因此得了“咖啡王”的昵称。所以,他从来不谈在美国的经历,却常说“美国哪有上海好”。越是这么说,越显得他神秘,不夸耀,于是在上海女孩中更受欢迎。而他在美国,从来就没有交过一个女朋友,“女人对他视而不见。金发、棕发和红发,甚至黑发,一个个眼高于顶,从他一米七的头皮上掠过……”那十年他是极端落寞的。只有一个叫乔汉纳的娇小丰满的犹太女孩跟他单独外出过一次,那是他绝无仅有的经历。乔汉纳辩才无碍,一直在说,而他却语不成句,因为他“从未用英语谈这么多专业以外的话题”。在谈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时,他更是无言以对。最后,乔汉纳拒绝了他的邀约。这使他觉得很冤。在美国,他发愤“学习那种音调上扬阳光灿烂的社交英语,言不及意。他从来不能真正说什么,也没有人要听”。可是到了上海,英语变成了他的长项,他知道怎么同洋人打交道,他的洋朋友比在美国时多得多。“在公司里,他轻巧越过两个排队的资深副处长,坐上品管部处长的位子,斡旋于美国客户和产品生产线之间。”——读到这里,这位春风得意的彼得汪究竟有多少分量,让人心里打了个问号。这里还轻轻带出一个词汇:越过两个“排队”的处长,似有一些点题的意思了。
  在他内心深处,除了与乔汉纳失败的约会,还有另一个丢不开的心结。初到美国时,他不知怎么排队,去邮局买邮票,见一个窗口排了一长条,其他窗口只一个人,他就等在那人后,刚要开口,柜台后的邮务员问:你,排队了吗?他好奇而无辜,但一场羞辱已经降临。他赴美的心情从此再没好过。
  现在,他那么善于同美国人打交道,简直如鱼得水,刚刚顺利通过了美国大客户的考核,乐得台湾公司经理对他褒扬有加并许以高额年终奖励。但他心里还是不悦。为什么?作品没有交代,却写了他陪那位客户代表洛伊用餐的过程。服务员上来,对洛伊殷勤不已,却不看一眼黄皮肤的他;洛伊点了鸡肉三明治,上来则是猪肉的,洛伊要换,服务员陪笑解释;他出面了,说了句“去换吧,他是回教徒”,服务员赶紧端走;洛伊问他说了什么如此见效,他假称说了“叫你们老板来”,洛伊摇头:“这些人!”洛伊的蔑视让他不快,但他同样看不起服务员:巴结去吧,任你把脸笑僵,这个洋人也不会算了,鸡肉就是鸡肉……从这样的侧写,可以想见他在公司业务中,担当的也是相似角色:中方巴结老外无视他这个同胞,外方又从内心藐视中国人(无意中也包含了他),他凭着自己的英语和对双方的了解做着斡旋。他可以因自己的如鱼得水(包括在泡女孩方面)满意自足,但终究难逃屈辱感的隐隐纠缠。
  此后的情节急转直下。一个老外的派对请他参加,一到那个环境,他的英语又不够用了,满脸冒汗,借机退场;却在这里邂逅了乔汉纳,乔称赞他像变了个人,变得自信了,他也因此得意,并卖弄了“海归”之类的新语;乔汉纳向他请教中文,包括墙上看到的“不要插队”的标语,他当然乐于解释;不料乔不改旧习,仍是兴趣广泛,关注政治,追问他“插队有别的意思吧,比如在‘文革’中……”这又不是他的专业了,他不懂,也不知怎么说,于是再次落荒而逃。
  他带着酒意,想买一份三明治,一个高大的英国人叫他“排队”,他觉得自己是先来的,英国人一脸的不屑和不计较,挥挥手让他买,他感到受了天大的侮辱,所有的旧恨——平时隐隐累积的所有屈辱感——忽然都涌上来了,仗着这是他的福地上海,不是纽约,他爆发了,竟像今天静安寺地铁站那个人一样,用英语破口大骂,怒不可遏……
  在这篇小说里,有四个地方提到“插队”。初到美国他不知如何排队,这是文化隔阂。回上海后,因为英文好、善与洋人打交道,他被越级提拔,公司里不可能没有“插队”的怨言,这里有地位隔阂。再遇乔汉纳,他说不清“文革”中“插队”的含义,一如过去他不能用英语谈中国问题,这是知识隔阂。种种隔阂,或使他感到屈辱,或感到人格与尊严受损。他也在努力改变(比如当初苦学美式社交英语),并终于找到了有利于自己的位置。但一次吃饭,发现自己身份地位明显不如洋人;一次派对和邂逅,发现知识远不如人,要赶上洋人几乎不可能;最后一次说他“插队”,那老外的态度明显是“不和这种不懂排队的人计较”,这最深地伤害了他:因为他现在的所有成功,所有“如鱼得水”,无非就是会英文,并懂洋规矩,这老外简直把他放在不懂洋规矩的人里了,简直把他当成本地人,或刚到美国的人了,他十年努力和这两年的成功、自信全遭漠视,全被抹杀了,于是他歇斯底里爆发了。
  小说开头那个用英语催讨收据的人,分明是中了洋人的局;彼得汪说不上中局,但那种身不由己的冤,那种屈辱和恼怒,与之相去未远,所以到最后,他也和那人一样骂起脏话来。这样的头尾呼应,包含了无穷的张力,可以体会出在彼得汪的人生里,有过多少压抑和受气的经历(作为台湾人,他内心还有一点并不高尚的自得,觉得自己高于大陆人,而洋人偏偏容易把他当成大陆人;有关大陆的事情还要求他懂,相关的难题也要他回答,这种委屈,更增加了他的气恼)。在一个走向开放、艳羡欧美的社会,有这样心理和经历的人,实在不在少数,但如此深入地探掘内心,并如此不留情面的小说,至今还不多见。   作者对彼得汪没有过多的评判,只是贴着人物写,像解剖刀那样一笔一笔深挖。描写中间,故意留下了很多空白,很多跳跃,需要读者自己连缀(最后彼得汪的爆发,尤其需要返顾全篇追寻原由)。这里有讽刺,也有同情,但作者不动声色,一切要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思考。有些在作者是寄托了同情的笔墨,在读者看来却是挖苦和揭底,因为细节本身的力量已经超越了作者的情感把握,这就是真实的力量。这样的小说是注定了读着不能轻松的,是需要把自己的情感、思维和人生积累充分调动起来的。面对这样的文学,观众也成了演员,读者也成了作者。
  两个短篇《亲爱的顾阿姨》与《李桃三十》(原发于《小说界》),也是非常优秀的小说,每则才五千来字。
  《亲爱的顾阿姨》写四川穷困地区女孩赵小丹受到美国加州顾咏梅阿姨的求学捐助,心存感激,她觉得顾阿姨是自己真正的亲人,每回写信都倾注真情,她很想见见顾阿姨,哪怕看一下照片也好。有助学团信使来看孩子时,她总是千方百计打听顾阿姨的信息,但这是代表庞大捐助队伍的信使,他们根本不可能了解某一位具体的捐助者。而顾阿姨的来信总是那么简单,千篇一律。临近高考前,她忽然得知另一个女孩的捐助者也是顾阿姨,并且,写给那一位的信同写给自己的一模一样!她积累多年的真情破毁了,结果,高考也不理想。她没去那所普通大学就读,到城里打工去了。几年后,在美容院,她真的遇到了那个叫顾咏梅的台湾人,这时的她,已是一位很善于和贵妇人打交道,很能赚她们钱的美容师了。为什么看到顾阿姨为许多人捐助,她会那么伤心,以至根本改变了后来的人生之路?作者没有写。这就是空白。正如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不是由“有”而恰恰是由“无”来体现的一样,在章缘小说中,最大的空白,往往体现了小说主旨所在,而这正是要读者自己体味与思索的。《李桃三十》看似与前篇无共同之处,在故事内核上却有同构之妙。李桃是个美女,现在还是,只是有些松疲,也有点焦急了。她还未婚。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广受异性关注,曾有美少年向她郑重求婚,但她拒绝了,她不想这么快就变成周遭那些结了婚的凡常女人。没想到一转眼就“老”了。这天她在公司里遇到个新来的阳光男孩,一下子就上心了,以后又偶然遇到几次,虽然明知没希望,却又放不下。有一天,看到男孩在公司贴布告,原来是出售家具,可能要搬家?也可能要结婚?李桃很想看看他的家,就电话预约上门看一座木架。到了他家,男孩颇感意外。李桃很想深入交谈,但忽然发现了男孩脸上的笑窝,过去,那位向她求婚的美少年,脸上也有同样的笑窝!她待不下去了,空着手出来。暮色里,心里塞满过去的回忆。这篇比前篇空灵得多。为什么看见笑窝她就不买了?这也是空白。据说,一见钟情还是有隐秘原因的,包括长相上的原因,只是当事人自己未必清楚罢了。李桃看到阳光男孩会动心,很可能其长相与过去求婚者相类,虽然她并未发现他的笑窝。这些地方,都看得出作者用心之细。
  其实这两篇,都是写人生“分裂时期”前后性格心理的判然两分。这是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评论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在少年时期大多充满纯洁感情与美好理想,可是严峻的社会现实早晚会打碎他们的幻想,这时他们就会陷于“分裂时期”,有一段崩溃、迷狂、逆反的过程,经过这个阶段后,绝大部分人都会变得现实而庸碌,只有极少数最优秀者才会建起新的更稳固的理想和追求(见《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赵小丹就因为美好的情感被打破,知道顾阿姨眼中的自己仅是个“捐助项目”而已,她的情感投入根本没有对象,从而对这个世界大失所望。李桃则在多次失败后早已远离了少女幻想,一看到男孩脸上的笑窝,恍如隔世,想起“分裂时期”前的自己,遂不能自持。这两个片断,分明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在《如果有光》中,所留的空白分量更重。小说一开始就说:“她没有来。”连着十几个星期三,她都来这里接受按摩,盲人按摩师“我”感觉得出她的美,越来越对她充满幻想,在按摩的时候浮想联翩……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她不来了。作者暗写、侧写、虚写,就是不点破,连“我”自己也不敢回忆那真相。小说最后,是他记起那天,他按摩时手心越来越烫,她的脸也越来越烫,“然后,一束耀眼无比的强光打中我,我昏了过去。”他是盲人,怎么会有光?从前后的暗示看,一定是他挨了一记耳光。这一篇写的是小人物的情欲与情感,他动了真情,这与另一位流气十足的明眼按摩师五号完全不同。小说引发了我们深长的同情与叹息。
  章缘的小说,写的几乎都是小人物。虽然她常取台湾—美国—上海这样多地交织的题材,如中篇《彼岸的月光》就写了台商及其家属在上海的故事,但她的关注点其实还是人物——小人物,她写的是他们的处境、命运和人性的弱点,台湾背景只是他们性格命运的某一组成部分而已。从《彼岸的月光》中能读到两岸交流后特有的许多新鲜观感,也有关于台商生活的大量陌生细节,这都很有趣,但小说的真正价值并不在这里,而仍在对人的刻画。尽管她的题材常常是独特的(这是优势之一),但在她小说中题材并非特别重要的因素,本文不从题材角度分析,而更侧重于她的文学追求,原因也在这里。
  在她的人物身上,有作者细微的人生观察,也有悲切的同情以至怜悯,但她决不因此减损自己的挖掘和揭露,只要有生活的创口,她总是如实地一点点揭开,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如意,看到人生的严峻和残酷。但这种残酷不是外在的强烈,而是隐秘的、细屑的、心理上的,如不悉心体验,可能会觉得无非是些日常小事,但对于当事的人物来说,它们都天一般大,是可以将人生整个吞没的。在文学上,这是真正的深刻。
  可是我们又觉得沉闷,读她的作品,常有透不过气来的窒息感。这是现实人生之闷,是小人物看不到出路之闷,并非她的“强说愁”。于是我想,能不能在她的创作中,再添一点清新的风呢?
  比如《插队》中的主角,他是完全被动的,跟着“出国潮”赴美,跟着时尚潮流学社交英语,跟着课堂专业苦熬……他何曾有自己的东西?学会了可以在上海卖弄的英文和种种洋规矩,终究赢不来别人(尤其是洋人)对“人”的尊重。这样的人又怎能有更好的命运?“出国潮”中这样的人多多,但是否只有这样的人呢?不是也有真正奋发自强,以自己独特的才华让洋人折服的人吗?至少,有不少人是不甘于(不洋洋自得于)如彼得汪那样的“成功”的。同样,赵小丹和李桃,早已远离了“分裂时期”之前的自己,她们变成庸碌、现实、缺少幻想的人了;可是,经过了“分裂时期”,不是还有“极少数最优秀的人”,还能重建新的幻想和追求吗?三十岁的单身女性,也可能是自信而又美好的!最让人感到沉闷的是《如果有光》,对那位残疾的按摩师的隐秘的情欲,你简直没法产生反感,这是小说力量所在;可是他今后的生活是否越来越黑暗?他还能怎么样呢?综观这些作品,我觉得,所缺的,是“例外”。
  据说,现在西方的心理分析师,已很少按弗洛伊德那套潜意识理论操作了,他们最爱分析的是“例外”。也就是,找找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例外(或“奇迹”),如果有,就有希望,就可从中找到出路。在章缘的小说中,我也希望能有例外。一是在她的人物长廊中,希望有与现在的小人物略显不同的人,在他们身上带有人生的希望。二是在现有的人物中,还能再增加一点“主动性”,即并不那么被动,并不都逆来顺受,而能为自己的幸福,再作一点挣扎和抗争。章缘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在人生的大辗轮中毫无希望地受压(她的《大水之夜》、《梦回山沟里》等都如此),有时真想呼唤他们快快挣扎一下。
  但在她的新作中,我终于也找到了一点“例外”——有例外就有希望。
  我指的是,从她的短篇《猫与狗的战争》中,我看到了人物的主动性。这也是一篇优秀作品,如不细读,还以为是闲情小说,其实有着对世界人生的独特思考。小说中的“我”不满意那种把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生硬地套到每个民族的个体身上的做法,所以对中日关系紧张以后小区里的日本侨民成田太太充满同情,对成田太太喂养的野猫被捕抓也表示不满。最后,从小爱狗的她竟接受成田太太的秘密委托,把一只偷救下的小猫抱回家喂养。这就是主动性,她开始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行动了,这就为世界变得更好做出了(至少是想做出)极微小的推动。这在作者过去的小说中是少见的。从她的长篇小说《旧爱》中,我也读出了人物的主动争取——成年后的“我”放不下心中的旧爱,追到台湾,又追到上海。我很为这一行动振奋。虽然这部长篇的这一章写得不如前两章好(我以为此书写热烈爱情的第二章固佳,最好的却还是写儿时姐妹两人不同性格命运的第一章),然而作者笔下的这一新的走向,毕竟让人开眼。一旦人物有主动行动(哪怕只有这样的意向),他(她)就不再只是一味的可悲和可怜,作品也就有了亮色。
其他文献
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实施现代教育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分科教学,多年的分科教学经验表明,分科教学在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的同时割裂了学科之间的深层联系,从长远看,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完整与统一,限制了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以项目学习方式开展创客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生能力,还能结合传统工艺品的改造、设计和制作,增加项目的艺术性和
會呼吸的人造树叶
红的瓜绿的瓜,一条细藤牵着它,藤儿断了瓜不落,飞上蓝天不回家,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对,就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气球!平时,我们经常见到它们,节假日更少不了它们的存在。  如果要扎破一个圆鼓鼓的气球,你会用什么方法呢?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想到用尖锐或坚硬的物体刺破它,但是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帮手,它不仅好吃,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呢!它会是谁呢?它又是如何“扎破”气球的呢?一起来揭晓答案吧。  实
“保护长江就像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便知道放不下了。”2015年3月28日,“绿色江河”环保组织创办人杨欣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的“守护藏羚羊 保护母亲河”公益讲座暨中国·藏羚羊模型全球首发仪式上如是说。  一本《长江魂》,为藏羚羊“疗伤”  自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沱沱河仅是由一些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水宽不足3米,水深不过20厘米……很难想象,这
玻璃瓶内的环境改变后声音居然小了很多,莫非一部分声音跑掉了?  实验工具:  玻璃瓶、两个小铃铛、打火机、细绳、纸片  实验过程:  1.在玻璃瓶盖上钻一个小孔,然后把细绳穿入小孔,在细绳的下面系两个小铃铛。  2.盖上玻璃瓶盖,晃动玻璃瓶,你会听到小铃铛发出的清脆撞击声。  3.打开玻璃瓶盖,用打火机点燃纸片,将纸片放入玻璃瓶,迅速盖上玻璃瓶盖。  4.等瓶內的纸片燃尽后,晃动玻璃瓶,你会听到小
有些人做事的方式与你完全不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不对的,也不意味着你是不对的,仅仅意味着你们是不同的。有些人的言语你觉得不妥,但是这些话你可能也会说,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或者时间和场合不同而已,所以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意味着你不应该选择其他的表达方式,仅仅意味着你们是不同的。  不同不是对,也不是错,只是一种现实。只有当我们确定了某个标准,以衡量谁是谁非的时候,不同才成了不对。
金秋送爽,举国同庆。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60年时间有如白驹过隙。但对于一个国家和其人民而言,60年已经是个“甲子轮回”。其间承载的成败得失、规律法则以及人生况味、喜怒哀乐,自不可弹指间一挥而过。在这浓情喜庆的时刻,该怎样看待和理解中国60年走过的道路?又该如何清醒地认知和把握未来的方向?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应当从其最初的出发点入手。60年前的全国政协
空间观念属于初中数学教育的核心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和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展开与折叠(正方体)》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应用交互式课件引导学生由操作感知到理性思考,建立空间感,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完成指定路径展开问题的探索与交流。  课 例 呈 现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纸盒)大
第27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  初中个人初赛赛题  (满分130分,附加题40分)  市县 学校 班级 姓名  校址 邮编 得分  一、知识题(本题由选择题和判断题组成,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 )植物界有著名的“四大名捕”,它们都是捉虫高手,这“四大名捕”除了猪笼草、捕蝇草
近年来我国有关调查表明,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青少年正值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心理上的动荡发展、学业上的紧张繁重,让他们面临的各种压力相当大。于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不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却走上一种不健康的轨道。  在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名单中,有一位获奖者的研究领域是心境障碍,她就是南京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