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im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29-01
  在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主导全球的21世纪,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和生死存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智慧、才能的综合体现。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就明确了学校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新品格,使得全体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其适应性、敏锐性、选择性、独创性、参与性、进取性、坚韧性、深刻性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富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因材施教,挖掘创新意识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教材,挖掘其中渗透文化背景的生长点,拓宽知识开阔视野。从教材中去捕捉创新因素。提升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丰富全体学生的文化底蕴。
  利用教材中有关人类发明成果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如《清明上河图》一文主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教学后可鼓励学生用画来再现“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等诗句。课后同学生们有的翻书参考,有的独立构思,通过动脑动手再现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收到了“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结合课文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的实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文中叙述了筑路大军在修筑青藏铁路时遇到重重困难,科技人员运用科技创新理念,解决高寒缺氧战胜艰难险阻,便穿过多年冻土层的风火山隧道提前胜利贯通。在教学中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创造性地解决。
  从教材的提示或结论加以拓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2想象激情,引导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民俗,可紧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段来理解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后,带着问题请他们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情,并试着说: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仿佛闻到了——;通过这些情境引导,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有的同学在叙述中还运用了“应接不瑕”一词。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当学生充满激情之际,又播放德国街道鲜花盛开的课件,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同学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德国异域风情中,为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些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培育过程,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得益彰。
  3引导创新,彰显特长
  教师要改变传统和狭隘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是人才的观念。能升学是人才,虽然成绩差,但将来能适应生活,创造生活也是人才。因此,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不能歧视、厌烦那些成绩不好,又爱出风头的学生;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成才的希望;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特长,还要创造能展示学生特长的机会和环境。如:搞书画作品展览,让那些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展示展示”;办《童心》杂志让那些习作优秀的学生“表现表现”;搞一些文艺演出,让那些喜欢展示又有文艺特长的学生“露露脸”……无数事例表明,那些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有独特个性和特长,喜欢与众不同的“问题学生”,当他们走上了社会后,有的建功立业,有的成才成名,有的成了行业的“状元”的事例屡见不鲜,学生在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在发展。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课文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使学生在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对话行为,讨论的问题基于教学内容而源于学生,讨论的规模视问题难度与班级座位分布而定,讨论的程序多为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教师及时或延迟评价,并于讨论的过程中予以恰当的激励,积极引导,使讨论有效展开,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讨论;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2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更好的搞好中学课堂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就中学美术教育来说,中学开设美术课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但其境况可谓人人皆知。目前面临的现状则是老师施教费力,学生学习头疼,教学效果令人担忧,这无疑成为中学美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与策略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育者极其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课堂提问、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几种方法,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27-
【摘要】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主动学习那些对于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较新的知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被忽略、限制。至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教育改革出发,从适应现代的需要出发,深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