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的思想 运动的眼光 联系的观点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面积”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前3个例题就是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例1是通过观察、摸等形式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作物体的面积”。例2有3个学习任务:一是通过两个长方形大小的比较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封闭图形的面积”;二是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除了观察法、重叠法以外,还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三是感悟到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例3是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材把例1、例2、例3安排了2课时(即例1、例2一课时,例3一课时),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可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同时也发现都是从静态几何的视角进行教学的。因此,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处理,例1、例2、例3安排一节新授课和一节练习课,新授课从动态几何的视角进行了尝试。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能较正确地进行估测。
  2.通过“线动成面”初步感知线与面、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观察、重叠、测量等比较面积的方法;通过操作、猜想、想象等活动,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课堂实录】
  一、理解面积的含义
  (一)复习引入:度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2条长短不同的线段。
  师: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同?
  生:长短不同。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条线段有多长?
  生:用尺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用尺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学生测量完成后反馈)
  生:第1条长5厘米,第2条长3厘米。
  师:“厘米”是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厘米”是长度单位,1厘米大约这么长。(学生用手比画)
  教师板书“长度单位、厘米”,并画上1厘米的线段。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除了“厘米”,还有哪些?
  生:分米和米。
  师:你能比画一下1分米和1米有多长吗?
  教师根据学生比画板书“分米、米”,并画上1分米和1米的线段。
  【思考】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混淆,而且长度和面积是彼此有联系的。因此,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不能把面积和面积单位孤立起来教学,应该和长度单位进行连接。同时也为教学“线动成面”、长度单位平移变为面积单位埋下伏笔。
  (二)线动成面: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5厘米和3厘米的线段。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条线段进行平移,想象一下会得到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动态演示:5厘米的线段向下平移2厘米,3厘米的线段向下平移1厘米,得到下面两个长方形,验证学生的想法。
  [①]
其他文献
【课前思考】  国内教材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作为“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转化方法只涉及剪拼法,不能帮助学生积累倍拼法的活动经验,在后续“三角形的面积”学习中出现经验断层。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作为单元面积公式序列的起始课,主要基于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能激活学生将直角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自发经验,同时提炼出剪拼法(沿着与直角边平行的中位线剪拼为长方形)和倍拼法(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合拼为
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一直是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教学中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唯教材,活用教材”的教材观也是当前教育界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之一。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材解读、方法选择等方面会有较大的不同,不同的教学定位会给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培养带来很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在“位置与方向”一课教学中的有效尝试,就教材的解读与处理谈一点个人的思考,以期引发更多人对于教材的关注和研究。  “位
【摘 要】中美两国的数学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等素养的培养。两国的教材也都重视数学素养的普遍渗透,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情境设置来渗透数学素养;通过多元表征来丰富数学素养;通过设置数学专题来促进素养发展。教材还通过强化数学问题解决的程序和步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素养;人教版《数学》;美国My Math  教材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它的编写依
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主地经历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方法和思想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探索。那么,教师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对此,笔者将结合一位新教师的随堂课的数学实践来展开分析思考,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6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探索欲望  【片段一】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
【摘 要】儿童学习某个数学知识前的原初认知,可能是偏离了科学概念的相异构想。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去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绝大部分学生都想不到用倍拼法,但倍拼法又是他们最终需要吸收内化的方法。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学情检测、教材分析、学材对比教学等角度入手,分析学生原初认知与最终认知之间的差异,并寻求最利于学生认知建构的学习素材来达成相异构想的调正。  【关键词】相异构想;学材
【摘 要】拓展性课程以课程知识为载体,适当地开拓、延伸,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磁立方’制作活动日历”是一个兼具活动性、拓展性与研究性的课题,笔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围绕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进行了整合与拓展,通过引领性的大问题,从“童味、童心、童思”三方面谈了基于学校实践的拓展性课程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童味;童心;“童思”;拓展性课程;活动日历  浙江省教育厅于 2015 年 3 月下
公开课,本来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特色的舞台,教师理应进行精心设计,力求课堂高效而精彩。但很多老师在讲授公开课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的花哨或者环节的完整,以致课堂脸谱化倾向严重,最终让课堂从鲜活生动的师生互动变成僵化刻板的机械流程,导致“教学”失去原始的、生活场景化的本来面目。  现象一:“物质的量”这一部分的教学场景是高中化学最难设计的内容之一。一节市级公开课中,教师频频发问,学生流利作答,课堂效率之
两步计算应用问题的难点在于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教师可以借助“烤面包”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一、呈现问题  教师出示PPT,呈现问题: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烤箱每次能烤9个面包,那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  二、分析与解决  (一)画一画,理清数量  教师提供数线图、正方形网格图,請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先根据题目的意思在图上画一画或涂一涂,再列出算式。  学生独
近日,笔者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时遇到了困惑,题目如下:  学生在独立审题后解答,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都认为7:42(即提前18分钟)合适,更有甚者认为7:40(即提前20分钟)出发合适,给出的理由也都相同,都认为按前面周一到周五提供的数据来看,提前18分钟可以确保不迟到,而提前20分钟更保险,还有2分钟的休整时间用于课前准备,而如果按上面第(1)小题计算出的平均数1
【摘 要】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在不改变现行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顺序、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整合学科内知识。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前测分析学情,梳理重构单元框架,在目标统领下研磨单元起始课,力求凸显度量核心、内化度量本质,使得教学更加结构化、学习更具挑战性。  【关键词】单元整合;多边形;面积  单元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合并、增加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