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表即按年代次序罗列历史事件的表格。
当人们认识到了应了解自己的过去时,就重视对历史年代的整理,编制历史上的年表。据中学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历史年表可分为下列几种:①历史大事件表。它编重于交代年代,而不是编重于交代大事。②年代对照表。它可帮助学生了解在同一时间里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历史现象,培养学生对历史发生的同期性的时间概念。③历史发展阶段年表。这类年表是以时间阶段为“经”,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阶段性特点为“纬”。中学课本中的年表主要是历史大事年表。在历史教学中应正确、充分地利用年表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年表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概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可见,没有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就没有物质的存在。列宁说:“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虑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121页)所以,要掌握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必须掌握它赖以存在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必须掌握准确的历史时间概念。离开时间的空间就没有了历史;离开了历史时间概念和历史空间概念,则没有历史教学了。所以,历史时间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利用同一年表中出现的不同纪年法,需助学生迅速、直观、准确地认识下列问题:①年与十年代、十年代与世纪、世纪与千年代的相互关系。②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区别。③某世纪(或某年代、千年代)的初期、中期与末期,或前期与后期,某世纪上半叶与下半叶。④距今多少年、千支纪年、帝王年号纪年、伊斯兰教纪年与现行公历之间的关系。
其次,因年表的特点是“时间的顺序性”,所以可用年表培养学生连续性、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历史时间概念,指导学生寻找历史活动的时间位置,分清历史活动的时间环境。具体做法有:①指导学生观察年表,对于历史发展的过程,如社会形态的渐次演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亡等,都是以时间为线索,严格地按照历史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讲述的。②指导学生通过年表认识历史活动的时间位置,运用历史时间确定历史发展的阶段,认识各个阶段的本质特征,掌握历史事件的起讫年代及在历史发展中能够划分历史阶段和起着里程碑的历史年代。如中国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约80年;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30年。前一时期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反映了中国一步步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滑行的过程;后一时期又可分为几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中共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1919~1927年),第二次革命战争阶段(1927~1937年),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1946~1949年)。
第三,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年表,培养认识历史活动的同期性和时间概念。如对初一历史教材的三国时期年表,要认识到同一时期有魏、蜀、吴三国不同的历史活动,学习时可以把不同历史活动确定在同一时期,以同期性观念指导学习;从初二历史教材的大事年表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初三历史教材的世界近代史部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亚、非、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两章内容不同的历史活动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等。
第四,引导学生以大事年表中,确定同类过程在不同国家的时间先后、长短及其重复性。如通过对《中国历史》第一册与《世界历史》第一册的年表对照,可以看出,中国早在公元前475年率先进入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而西欧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也只有1000多年。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是1640~1688年,在法国是1789~1794年,而美国则有两次:第一次是1775~1783年,第二次是1861~1865年。
二、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复习来巩固历史知识
在学习中,无记忆就无积累。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复习查阙补漏,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年代,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主要靠通过正文与大事年表对照复习及大事年表之间对照复习的方法。通过对照我们可以发现:
1.正文上无叙述时间,而大事年表上出现时间。如132年上出现的张衡发明地动仪。对此,我们可以将大事年表上出现的时间,放到正文中学习。
2.正文上叙述了事件的开始时间,没有叙述事件的结束时间,大事年表上补充完整了。如公元17~27年绿林赤眉起义。
3.正文上没有叙述事件的起讫时间或叙述得含糊而大事年表上叙述得明确。如1895~1898年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
4.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对照复习,还可以挖掘思想教育内涵。如通过对下列中外史实的比较,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年表,就可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1.唐凌:《历史年代学》
1.《历史教学问题》,1992.6.
2.《现代汉语词典》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1.3.1993.2.
(作者单位:545799广西金秀民族中学)
当人们认识到了应了解自己的过去时,就重视对历史年代的整理,编制历史上的年表。据中学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历史年表可分为下列几种:①历史大事件表。它编重于交代年代,而不是编重于交代大事。②年代对照表。它可帮助学生了解在同一时间里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历史现象,培养学生对历史发生的同期性的时间概念。③历史发展阶段年表。这类年表是以时间阶段为“经”,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阶段性特点为“纬”。中学课本中的年表主要是历史大事年表。在历史教学中应正确、充分地利用年表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年表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概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可见,没有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就没有物质的存在。列宁说:“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虑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121页)所以,要掌握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必须掌握它赖以存在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必须掌握准确的历史时间概念。离开时间的空间就没有了历史;离开了历史时间概念和历史空间概念,则没有历史教学了。所以,历史时间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利用同一年表中出现的不同纪年法,需助学生迅速、直观、准确地认识下列问题:①年与十年代、十年代与世纪、世纪与千年代的相互关系。②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区别。③某世纪(或某年代、千年代)的初期、中期与末期,或前期与后期,某世纪上半叶与下半叶。④距今多少年、千支纪年、帝王年号纪年、伊斯兰教纪年与现行公历之间的关系。
其次,因年表的特点是“时间的顺序性”,所以可用年表培养学生连续性、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历史时间概念,指导学生寻找历史活动的时间位置,分清历史活动的时间环境。具体做法有:①指导学生观察年表,对于历史发展的过程,如社会形态的渐次演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亡等,都是以时间为线索,严格地按照历史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讲述的。②指导学生通过年表认识历史活动的时间位置,运用历史时间确定历史发展的阶段,认识各个阶段的本质特征,掌握历史事件的起讫年代及在历史发展中能够划分历史阶段和起着里程碑的历史年代。如中国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约80年;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30年。前一时期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反映了中国一步步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滑行的过程;后一时期又可分为几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中共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1919~1927年),第二次革命战争阶段(1927~1937年),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阶段(1946~1949年)。
第三,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年表,培养认识历史活动的同期性和时间概念。如对初一历史教材的三国时期年表,要认识到同一时期有魏、蜀、吴三国不同的历史活动,学习时可以把不同历史活动确定在同一时期,以同期性观念指导学习;从初二历史教材的大事年表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初三历史教材的世界近代史部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亚、非、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两章内容不同的历史活动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等。
第四,引导学生以大事年表中,确定同类过程在不同国家的时间先后、长短及其重复性。如通过对《中国历史》第一册与《世界历史》第一册的年表对照,可以看出,中国早在公元前475年率先进入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而西欧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也只有1000多年。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是1640~1688年,在法国是1789~1794年,而美国则有两次:第一次是1775~1783年,第二次是1861~1865年。
二、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复习来巩固历史知识
在学习中,无记忆就无积累。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复习查阙补漏,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年代,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主要靠通过正文与大事年表对照复习及大事年表之间对照复习的方法。通过对照我们可以发现:
1.正文上无叙述时间,而大事年表上出现时间。如132年上出现的张衡发明地动仪。对此,我们可以将大事年表上出现的时间,放到正文中学习。
2.正文上叙述了事件的开始时间,没有叙述事件的结束时间,大事年表上补充完整了。如公元17~27年绿林赤眉起义。
3.正文上没有叙述事件的起讫时间或叙述得含糊而大事年表上叙述得明确。如1895~1898年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
4.通过对大事年表的对照复习,还可以挖掘思想教育内涵。如通过对下列中外史实的比较,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年表,就可以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1.唐凌:《历史年代学》
1.《历史教学问题》,1992.6.
2.《现代汉语词典》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1.3.1993.2.
(作者单位:545799广西金秀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