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课如何有效进行概念的教学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的形成是将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形成概念之后,要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利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慨念教学 教学案例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中非常核心的内容。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清晰和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数学公式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数学教师上好概念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有效进行概念教学。
  1.创设情景,诱发需要,激起学习概念的欲望
  数学概念的学习往往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在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前分发物品的情景,问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提供给学生的物品既有可以分完的,也有分不完的。由于情景富于吸引力,学生跃跃欲试,在尝试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体悟到每份要分得同样多“才公平”。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分析,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呼之欲出,这时老师再适时引入“平均分”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在分一分中客观存在的“分不完,有剩余”的现象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了铺垫。与此同时,在分的过程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每次分的结果通过列表集中在一起,借助观察表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刚好分完的时候,可以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算出分的总量,这又自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对于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学生也很自然想到要把不能继续再分的部分(即余数)加进去才可以算出原来的总量。
  可见,恰当的教学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又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百分数的概念,而是创设了妈妈去商店选购羊毛衣的生活情境,询问学生“一件羊毛衣上标着100%的纯羊毛,另一件标着87%的纯羊毛,你建议妈妈买哪件?为什么?”借助这种源于生活的讨论,学生通常会感到趣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概念。
  反之,不是源于学生认知需要的学习,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关于“倍”的认识,有老师先摆了2朵红花,然后又摆了3个2朵蓝花,然后告诉学生这时蓝花是红花的3倍。学生没有认识“倍”的内在需要,而是硬生生地被告知这就是“倍”,这种毫无感情色彩的概念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会在后续的相关练习中经常出错。
  2. 创设多种情景,利用丰富的认知材料,在充分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有限,而低中段的学生尤为突出,这对概念的学习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如前面所说的“平均分”的认识,我们不但根据教材让学生用学具分一些很直观的东西,同时我们还考虑到学生比较欠缺的一些生活中可能会接触的与平均分相关的生活情景,如“每瓶水2元,12元可以买几瓶水?”“15位同学坐船,每3人坐一只小船,需要几只小船?”“每天吃6粒药丸,1瓶30粒的药可以吃几天?”在分一分中感悟这也是平均分的现象;由于在倍的初步认识中我们有意识的拓宽平均分的生活情景,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就不在局限于“分苹果”这样显而易见的情景,在后续的问题解决中难度自然降低。
  3. 在形成概念之后再回到具体化
  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的形成是将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形成概念之后,要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利用。如“平均分”的学习在学生二年级时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以后就结束了,到了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总之,我认为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学开始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实物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便学生充分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对所感知材料的分析或语言描述,让学生建立能突出共性的的典型表象。当学生建立表象后,引导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逐步获取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在尝试用语言或符号进行特征的概括与表征,从而获得概念的形成。最后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以致用,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的基础上的复课数学,也是在学生基本认识了各种数学基本方法、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复课数学。高考复习是学生发展数学思想,熟练掌握数学方法理想的难得的教学过程。高考数学复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不少学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下面就我多年担任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循循善诱,释疑解难,化繁为简,开发智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创造钻研、探究的自由空间。在备课时,不仅“依纲扣本”,精心设计足以启发思考的问题,而且往往要创设能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条件,以启发诱导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关键词】语文课堂 思维 训练  语文课堂,是在教师引导
期刊
【摘要】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理是情和行的基础,情是理的深化,是行的支柱,行是理和情的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对学生导行呢?我的做法是:榜样导向法;目标激励法;实践体验法对;对比辨析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对学生导行 做法  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理是情
期刊
【摘要】当前的新课程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引导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本文我试从影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情境、课堂提问、合作与交流、课堂练习、课堂评价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力求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农村小学 数学课堂 有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尊重和关爱学困生,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定能巩固转化的成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策略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在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往往是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
期刊
【摘要】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本文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数学要求,谈谈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关键词】数学语言 特点 数学要求 重要性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
期刊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给培养空间想象力带来了生机,使许多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问题灵活地展示出来,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天网、地网、校校通、班
期刊
【摘要】“加强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教师轻松教学。  【关键词】学习小组 建设 快乐学习 轻松教学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正是由于语文课程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承载着
期刊
【摘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运用多媒体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生 动起来 课堂 活起来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的进行学习。如在教学《找春天》
期刊
【摘要】怎样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从本文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①注意总结规律,切忌死记硬背;②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③在相互讨论中进一步理解难点和重点;④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知识的归类复习。  【关键词】中学生 历史教学 激发 培养 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初中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