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的形成是将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形成概念之后,要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利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慨念教学 教学案例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中非常核心的内容。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清晰和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数学公式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数学教师上好概念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有效进行概念教学。
1.创设情景,诱发需要,激起学习概念的欲望
数学概念的学习往往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在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前分发物品的情景,问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提供给学生的物品既有可以分完的,也有分不完的。由于情景富于吸引力,学生跃跃欲试,在尝试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体悟到每份要分得同样多“才公平”。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分析,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呼之欲出,这时老师再适时引入“平均分”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在分一分中客观存在的“分不完,有剩余”的现象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了铺垫。与此同时,在分的过程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每次分的结果通过列表集中在一起,借助观察表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刚好分完的时候,可以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算出分的总量,这又自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对于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学生也很自然想到要把不能继续再分的部分(即余数)加进去才可以算出原来的总量。
可见,恰当的教学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又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百分数的概念,而是创设了妈妈去商店选购羊毛衣的生活情境,询问学生“一件羊毛衣上标着100%的纯羊毛,另一件标着87%的纯羊毛,你建议妈妈买哪件?为什么?”借助这种源于生活的讨论,学生通常会感到趣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概念。
反之,不是源于学生认知需要的学习,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关于“倍”的认识,有老师先摆了2朵红花,然后又摆了3个2朵蓝花,然后告诉学生这时蓝花是红花的3倍。学生没有认识“倍”的内在需要,而是硬生生地被告知这就是“倍”,这种毫无感情色彩的概念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会在后续的相关练习中经常出错。
2. 创设多种情景,利用丰富的认知材料,在充分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有限,而低中段的学生尤为突出,这对概念的学习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如前面所说的“平均分”的认识,我们不但根据教材让学生用学具分一些很直观的东西,同时我们还考虑到学生比较欠缺的一些生活中可能会接触的与平均分相关的生活情景,如“每瓶水2元,12元可以买几瓶水?”“15位同学坐船,每3人坐一只小船,需要几只小船?”“每天吃6粒药丸,1瓶30粒的药可以吃几天?”在分一分中感悟这也是平均分的现象;由于在倍的初步认识中我们有意识的拓宽平均分的生活情景,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就不在局限于“分苹果”这样显而易见的情景,在后续的问题解决中难度自然降低。
3. 在形成概念之后再回到具体化
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的形成是将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形成概念之后,要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利用。如“平均分”的学习在学生二年级时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以后就结束了,到了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总之,我认为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学开始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实物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便学生充分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对所感知材料的分析或语言描述,让学生建立能突出共性的的典型表象。当学生建立表象后,引导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逐步获取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在尝试用语言或符号进行特征的概括与表征,从而获得概念的形成。最后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以致用,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 慨念教学 教学案例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中非常核心的内容。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清晰和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数学公式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数学教师上好概念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有效进行概念教学。
1.创设情景,诱发需要,激起学习概念的欲望
数学概念的学习往往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在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平均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前分发物品的情景,问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提供给学生的物品既有可以分完的,也有分不完的。由于情景富于吸引力,学生跃跃欲试,在尝试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体悟到每份要分得同样多“才公平”。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分析,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呼之欲出,这时老师再适时引入“平均分”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在分一分中客观存在的“分不完,有剩余”的现象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了铺垫。与此同时,在分的过程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每次分的结果通过列表集中在一起,借助观察表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刚好分完的时候,可以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算出分的总量,这又自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对于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学生也很自然想到要把不能继续再分的部分(即余数)加进去才可以算出原来的总量。
可见,恰当的教学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又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百分数的概念,而是创设了妈妈去商店选购羊毛衣的生活情境,询问学生“一件羊毛衣上标着100%的纯羊毛,另一件标着87%的纯羊毛,你建议妈妈买哪件?为什么?”借助这种源于生活的讨论,学生通常会感到趣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概念。
反之,不是源于学生认知需要的学习,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关于“倍”的认识,有老师先摆了2朵红花,然后又摆了3个2朵蓝花,然后告诉学生这时蓝花是红花的3倍。学生没有认识“倍”的内在需要,而是硬生生地被告知这就是“倍”,这种毫无感情色彩的概念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会在后续的相关练习中经常出错。
2. 创设多种情景,利用丰富的认知材料,在充分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有限,而低中段的学生尤为突出,这对概念的学习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如前面所说的“平均分”的认识,我们不但根据教材让学生用学具分一些很直观的东西,同时我们还考虑到学生比较欠缺的一些生活中可能会接触的与平均分相关的生活情景,如“每瓶水2元,12元可以买几瓶水?”“15位同学坐船,每3人坐一只小船,需要几只小船?”“每天吃6粒药丸,1瓶30粒的药可以吃几天?”在分一分中感悟这也是平均分的现象;由于在倍的初步认识中我们有意识的拓宽平均分的生活情景,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就不在局限于“分苹果”这样显而易见的情景,在后续的问题解决中难度自然降低。
3. 在形成概念之后再回到具体化
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的形成是将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形成概念之后,要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利用。如“平均分”的学习在学生二年级时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以后就结束了,到了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总之,我认为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学开始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实物或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便学生充分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对所感知材料的分析或语言描述,让学生建立能突出共性的的典型表象。当学生建立表象后,引导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逐步获取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在尝试用语言或符号进行特征的概括与表征,从而获得概念的形成。最后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以致用,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