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色彩校园情怀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会有人间我,当今海上画坛哪几位画家今后最有希望? 这个问题不好随便回答的。试想,当朱屺瞻60岁时,若有人间我这个问题(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还没出生),我会把他老人家列入其中吗?因为有的人大器晚成,五六十岁尚未展现他真正的气象。相反,有的人年轻时就让前辈们赞不绝口,判定日后必成大才,后来的事实却也不见得。或许因为后来环境变了,或许因为他自己变了,或许环境没变,他也没变,只是当初人们的看法或者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但私底下我还是会有点自己的想法,比较留意某几个画家,特别关注他们的演变状况,张培成就是其中之一。
  张培成是个比较低调的画家,很少见他在公众场合像某些个大师般地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即使在私人的场合,他也是听得较多,讲得较少。非常有趣,在他之前为刘海粟美术馆掌门的画家张桂铭也有类似个性。这是我行文至此突发之感想。
  我见到张培成的画早于见到他这个人。他的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许多当代的中国画放在一起,张培成的作品是不会被湮没掉的,因为它个性鲜明。
  当初他的画大红大绿,借鉴了农村年画等的色彩感,画的也是具有乡间田园色彩的农家女子,但那农家女子看上去生活得较为悠闲而淡雅,会让人联想到类似莺莺小姐那样的慵懒和多情。他的笔性很好,线条自由随兴却丰润,画的虽是小女子,却具大家气象。
  最近在他府上,我又看了—些他的新作。新作的色彩变得含蓄了。大多作品的颜色是淡淡的灰、绿、蓝,有的画即使用了大红大绿,也总像是蒙上了一曾灰蒙蒙的薄雾似的。抽象和具象变得难分难解。 画的题材也从农村转到城市,这个张培成真正熟悉并时有感动的环境。他笔下的都市女睦青春、纯洁、朦胧、梦幻、浪漫……
  我说:“你的画越发地青春了,好像是校园情歌似的。”
  他说:“过几年,我都快60了。”
  我说:“画家的青春不是用年龄来计算的。”
  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常人的,不在于其他,而在于他能在这个纷乱扰攘、限制诸多的人生中保持自己最真实、最原始、最纯朴的心性,保持自己的梦想和门巾。艺术之于大众的意义其实也就在此了。物以稀为贵,在人的心性多被异化的时候,真正的艺术家会让人们发现自己的初原,发现自己的失落,让长期被扭曲而硬化的心找回童年嬉戏的率真无忌,让长期习惯观察功利而干涸的双眼涌上真情的泪花……
  艺术家需要自由的“净土:”来保持自己的心性,但是在当今中国画坛,“官位”和艺术成就挂钩的“法则”,让张培成也无法逃脱。好在他能在恼人的“政务”中还保持了自己的青春梦想。张培成笔下表达出的青春气息,甚至浓于当今在艺术院校的学子们。
  这更说明,青春在心,不在岁月。
  如果我是艺术经纪人,我会选择张培成。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考虑,出有两条原因:
  一、与众不同一一这是个艺术规律,且看当今舞台上的明星便知,那最漂亮的未必成大名,而成大名者却必是有特色、让人过日不忘的那几位。
  二、雅俗共赏——色彩明亮,题构时尚,吻合当今和未来主流、年轻消费群的口味。同时,画的气息格调不俗,技法层面上既随意洒脱又处处可以让专家们回味出传统经典的趣味来。
  从艺术市场角度来审视,张培成的作品,现在还没有完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中国艺术市场的消费群今后会有一个较大的调整,年轻一代受过较好教育的“有钱族”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左右中国艺术品的市场走向。或许,那时人们才会更好地理解张培成的画。
  张培成说,他想有一个更大的画室,可以更自由,更具激情地创作。
  我祝愿他早日实现这个梦想。其实这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梦想。
  从事艺术事业的人许许多多,真正具有艺术天赋的却凤毛麟角。
  艺术天赋是上天赋子的,浪费有罪。
  愿张培成一往无前。
其他文献
有民间人士将喝酒概括为三种状态:可敬的状态,可爱的状态,可怜的状态。可敬的状态是喝酒伊始,大家文质彬彬,你谦我让,口仅仅是沾一点,说些趣闻绯闻内部新闻。可爱的状态是酒过三巡之后,言辞热烈,顺序颠倒,有拜托的有拍胸脯的,有奉承的有说自己认识某高官的,这时候会出现一个中心人物,“官不在高有权则灵,水不在深有钱就行”,中心人物多符合这一标准,于是众星捧月,你方敬罢我登场,连女性也放弃忸怩,红袖举杯嗲嗲“
期刊
1943年7月9日深夜,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南岸,20岁身高1.87米的美国中士约翰逊站在运输船的甲板上,贪婪地吸着新鲜空气。上半夜的暴风雨把他关在底仓里,让他够受的。  约翰逊所在部队是著名的第一步兵师,几小时后它将作为联军的先头部队进攻西西里,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登陆战。西西里被希特勒誉为欧洲不可攻克的堡垒,处处设防,形势极为险要。  在月光下约翰逊欢乐地看到联军的飞机载着伞兵往岛上飞
期刊
[策划人语]一些充满青春气息的语言,在编辑部选题策划会上涌现: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说的太多;美丽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  学生腔,带有这个年代青涩的记忆他们居然已经开始怀旧了,怀大学生活之旧——大学是我们进发激情的舞台,大学是我们积蓄力量的驿站,大学是我们挥洒才智的讲坛,大学是我们扬帆远行的起点……大学承载了太多,太多我们青春的记忆……  数年以前,大学是座宁静的象
期刊
办公桌与办公桌之间的挡板轻飘飘的用不得力,若是飞到天花板上目光垂直往下,会觉得那板不尴不尬地与桌面成某个锐角,随时要倒下来。  她在板这边。他在板那边。  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然而,当初,两个部门现有的坑里都填满了萝卜,就把这两个前后脚进公司的新萝卜打发到大办公室里离门最近的角落。他其实在本行里也算资深,只是谁都晓得他那位所向披靡的夫人已经在美国站稳了脚跟。他目前的状态是只等移民局发签证,同时随
期刊
突围之时奋身救人    我的这次经历已经对很多朋友讲过很多遍,也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过无数次,以至于闭上眼睛都能清楚地看到巨浪向我们扑来。如此大的天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我们全家5人能活着回来,能毫无缺失地回来,真的要感谢上苍。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每年都要到泰国的普吉岛去好几次,我们在海边有一幢二层楼的别墅,今年冬天也不例外地在那里避寒度假,三个孩子都放假在家,所以我们每天都睡得很晚,当然起得
期刊
到过巴黎的上海人特别偏爱那里的传统和有序,每个来上海的巴黎人都很喜欢这个城市的朝气和竞争。无论是东方的“巴黎”,还是西方的“上海”,站在这个中法文化的交汇点,似曾相识之感挥之不去。  女人与酒    曾经有一个很媚惑的手机广告俘虏了很多上海的男人和女人,夜幕下吧台高脚凳上的女郎一袭黑衣,晃悠着半杯剔透的红葡萄洒,妩媚地回头一笑,转身显出胸口闪烁蓝光的手机。然而迷人的不是那款子机,却是女人和酒。无论
期刊
这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现在,已经被一条美丽的环城绿化带覆盖了。2002年春,我走进这条被自行车挤得更窄的弄堂时,眼前是一大片瓦砾和少年的记忆。  没有了,那押韵的雨点唱在矮矮的屋檐下的淅沥淅沥的黄昏;没有了,那退休的工人手摇着铜铃叮当叮当祝福各家平安的寒夜;没有了,父亲用毛笔端端正正写在黑漆漆大门上的繁体字门牌;没有了啊,留在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的一首首“小巴腊子”的儿歌……  1981年搬到浦东
期刊
离开上海,就开始怀念。  我是一个四处漂泊的人,长年居无定所。一直在离去,没有留恋。  上海,是一个中转站。  每次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只有“上海站”三个字和离开时车窗外稀稀落落的高楼。上海于我,仅此而已。  2004年春节,因为生病,我留在了上海。  爱在上海,与繁华无关。  房子是一个远房亲戚的,一室一厅,有一个小小的阳台。这个地方,脱离了观念中的大上海,只是一个角落,宁静
期刊
进入12月份月末,商场、超市、或是酒吧的厅堂入口处,总会有一株被装饰得无比美丽的圣诞树。  这常会使我想起父亲。  儿时每年的除夕,母亲与父亲一道煮好猪肉,炸好丸子,剁毕饺子馅,腾出空来,便找出乎日积攒的彩纸,开始折花。——我家岁末最后—道活计。  记得读高三的那年,街市上流行一种折花艺术。那些彩色的玻璃纸在女店员的手中翻飞着,眨眼工夫,便魔术般变出一支百合或者玫瑰。她们不仅出售折成的样品,还出售
期刊
运动使缄市生活里弥漫着一股男人气息,一股浓重的阳刚气味。它使舅女走到户外,展示性感。这是生活对人类的特别关照。人类的事儿十分璀璨,可以看到通往运动场的路边,男人女人斜长的身影,那些人象是要证明什么似的——炫耀着自己的球儿,与妩媚,男人向一个女人晨示着自己的强大,女人向男人展示自己的娇媚。一看到中国人也有这等横样,我真的是舒坦。 进入运动状态的时候,这种乐趣不足为奇。值得珍视的是,现在的老年女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