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人人参与研究,使学生新知的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这种发现应如何体现出来呢?
一、观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
观察就是“变速器”、“离合器”,是运用视觉感知客观事物。具体地说,通过视觉可以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可以感知事物的美,可以感知事物本身的特征,可以感知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等等。那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呢?
1、观察感知事物的数量(数量关系)进行数学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感知事物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基础,是运用抽象法进行数学学习的先决条件。例如: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青蛙图”,来感知对象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显然,从图中学生通过观察可感知出:三个数量即总数(28)、行数(4)、每行数(7)及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每行7只,有4行,共有28只;28只青蛙,一行排7只,可以排4行;共有 28 只,要排4行,每行可排7只),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探究结果(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算式的商。
2、利用观察感知事物的美进行数学认知。通过视觉来感知事物的美,这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正是这种人的本能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因此,通过视觉感知事物美的能力是数学探究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例如:在“分解质因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把 12 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为其提供观察的材料。
两个数相乘的形式:12=3×4,12=2×6,12=1×12
三个数相乘的形式:12=2×2×3,12=1×2×6
四个数相乘的形式:12=1×2×2×3
这不是让学生感知算式的数量,而是让学生感知算式的美,分解彻底而没有多余,然后,对具有“分解彻底而没有多余”的表达方式给出一个名称,叫做分解质因数。这样学生在自己参与数学知识的创新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3、用观察感知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数学知识探究。例如:在“数的整除概念”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自己写出一些除法算式(图1),感知每个除法算式之间的不同特征。
12÷3=4 1.5÷5=0.3
15÷5=3 3.60÷0.9=4
80÷20=4 16÷3=5……1
图1、除法算式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除法算式“12÷3=4、5÷5=1、80÷20=4”与除法算式“1.5÷5=0.3、3.6÷0.9=4、16÷3=5……1”相比有不同的特征,即算式“12÷3=4、5÷5=1、80÷20=4”具有“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的特征,而算式“1.5÷5=0.3、3.6÷0.9=4、16÷3=5……1”不具备。然后,根据是否具备“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这个特征,将除法算式分成两部分,并继续研究。可见,观察同一类事物中各个事物的不同特征,是运用分类法进行数学知识研究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加强感知,发现问题
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自己发现真理的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不断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对直径的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描一描、想一想。教师给学生分发硬纸剪成的大小一样的圆片,要求把圆片对折,将折痕用水彩笔描下来,并且用尺量一量每条折痕的长度,想一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折、描、想,不仅掌握了直径的本质特征,还把握了以下有关圆的知识:(1)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相等;(2)圆的直径有无数条;(3)沿圆的直径对折,圆的两部分重合……可谓一举多得。
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发现真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交流中探索,在交流中学习。
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安排好实践操作的内容,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如“圆的周长”的教学,在不同的教育观念下,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一种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用硬纸剪的圆和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直尺、彩带等。学生分成小组,按教师所提的要求,先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再通过计算,寻找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进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第二种方法:教师也为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圆和相应的材料,所不同的是这些圆有的是用硬纸做的,有的是用软布做的,有的直接画在一张纸上而没有剪下来,同样是让学生分小组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粗看,这两种方式并无太大差异,都注意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但细细分析,两者为学生提供的探索空间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一种设计,虽然也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了一些机会,但依然将关注点放在了计算公式的导出和运用上。因为,无论学生测量多少个圆的周长都是用硬纸裁剪,知识大小不同而已,得出周长的方法无非是滚动或绕绳测量两种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只能进行同一层次的思考,欠缺对问题的探究。第二种设计,更关注学生主动探索与创造的可能,而不仅仅是为了计算公式的得出。“想办法找出这些不同圆的周长”,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合作,硬纸做的圆可用滚动或绕绳的方法测出,但软布剪的圆不能这样量,怎么办呢?学生在欲罢不能的情境中,大脑细胞得以激活,诱发了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欲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互相启发,用折叠的方法,先量出圆的1/2或1/4周长,再推算出整个周长这一问题,学生又自然转入了探索周长与直径关系的研究,整个活动充满了挑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则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又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
当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真理,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和引导。由于小学生实际观察、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限,教师要耐心地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又开拓思路、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
一、观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
观察就是“变速器”、“离合器”,是运用视觉感知客观事物。具体地说,通过视觉可以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可以感知事物的美,可以感知事物本身的特征,可以感知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等等。那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呢?
1、观察感知事物的数量(数量关系)进行数学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感知事物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基础,是运用抽象法进行数学学习的先决条件。例如: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青蛙图”,来感知对象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显然,从图中学生通过观察可感知出:三个数量即总数(28)、行数(4)、每行数(7)及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每行7只,有4行,共有28只;28只青蛙,一行排7只,可以排4行;共有 28 只,要排4行,每行可排7只),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探究结果(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算式的商。
2、利用观察感知事物的美进行数学认知。通过视觉来感知事物的美,这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正是这种人的本能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因此,通过视觉感知事物美的能力是数学探究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例如:在“分解质因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把 12 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为其提供观察的材料。
两个数相乘的形式:12=3×4,12=2×6,12=1×12
三个数相乘的形式:12=2×2×3,12=1×2×6
四个数相乘的形式:12=1×2×2×3
这不是让学生感知算式的数量,而是让学生感知算式的美,分解彻底而没有多余,然后,对具有“分解彻底而没有多余”的表达方式给出一个名称,叫做分解质因数。这样学生在自己参与数学知识的创新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3、用观察感知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数学知识探究。例如:在“数的整除概念”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自己写出一些除法算式(图1),感知每个除法算式之间的不同特征。
12÷3=4 1.5÷5=0.3
15÷5=3 3.60÷0.9=4
80÷20=4 16÷3=5……1
图1、除法算式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除法算式“12÷3=4、5÷5=1、80÷20=4”与除法算式“1.5÷5=0.3、3.6÷0.9=4、16÷3=5……1”相比有不同的特征,即算式“12÷3=4、5÷5=1、80÷20=4”具有“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的特征,而算式“1.5÷5=0.3、3.6÷0.9=4、16÷3=5……1”不具备。然后,根据是否具备“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这个特征,将除法算式分成两部分,并继续研究。可见,观察同一类事物中各个事物的不同特征,是运用分类法进行数学知识研究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加强感知,发现问题
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自己发现真理的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不断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对直径的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描一描、想一想。教师给学生分发硬纸剪成的大小一样的圆片,要求把圆片对折,将折痕用水彩笔描下来,并且用尺量一量每条折痕的长度,想一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折、描、想,不仅掌握了直径的本质特征,还把握了以下有关圆的知识:(1)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相等;(2)圆的直径有无数条;(3)沿圆的直径对折,圆的两部分重合……可谓一举多得。
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发现真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交流中探索,在交流中学习。
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安排好实践操作的内容,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如“圆的周长”的教学,在不同的教育观念下,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一种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用硬纸剪的圆和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直尺、彩带等。学生分成小组,按教师所提的要求,先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再通过计算,寻找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进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第二种方法:教师也为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圆和相应的材料,所不同的是这些圆有的是用硬纸做的,有的是用软布做的,有的直接画在一张纸上而没有剪下来,同样是让学生分小组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粗看,这两种方式并无太大差异,都注意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但细细分析,两者为学生提供的探索空间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一种设计,虽然也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了一些机会,但依然将关注点放在了计算公式的导出和运用上。因为,无论学生测量多少个圆的周长都是用硬纸裁剪,知识大小不同而已,得出周长的方法无非是滚动或绕绳测量两种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只能进行同一层次的思考,欠缺对问题的探究。第二种设计,更关注学生主动探索与创造的可能,而不仅仅是为了计算公式的得出。“想办法找出这些不同圆的周长”,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合作,硬纸做的圆可用滚动或绕绳的方法测出,但软布剪的圆不能这样量,怎么办呢?学生在欲罢不能的情境中,大脑细胞得以激活,诱发了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欲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互相启发,用折叠的方法,先量出圆的1/2或1/4周长,再推算出整个周长这一问题,学生又自然转入了探索周长与直径关系的研究,整个活动充满了挑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则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又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
当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真理,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和引导。由于小学生实际观察、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限,教师要耐心地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又开拓思路、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