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互动,包括言语的、肢体和表情等每一次细小的互动,并且都对幼儿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师幼互动的文献概述
(一)对师幼互动基本概念的研究
对师幼互动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把师幼互动理解为动态过程。(2)把师幼互动理解为双方的相互影响。
(二)对师幼互动功能及意义的研究
(1)师幼互动的功能分析
刘晶波认为师幼互动由正负两方面的功能,就其正功能而言,其一是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其二是高效而经济的保育与教育工作,其三是固有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既成规范的快速传递。就其负功能而言:其一是无法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的需要;其二是偏态的个性与社会性行为;其三是被圈禁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影响意义
周素珍说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其一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其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其三是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本研究的特殊性,研究者拟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对象的选取。观察对象(班级)的遴选。其一,考虑到“持续师幼互动”的特殊性,因此就选取了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作为自己的研究园,进行课程改革的班内有很多区角,在区角内教师与幼儿应会发生相对较多的多回合互动。其二,为了排除孩子入园后的分离焦虑及大班教师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本人舍弃了小班和大班作为自己的观察班。所以,研究者就选取了幼儿园的三个中班作为观察的对象。
(二)具体研究方法
1.非参与式观察法
由于本研究是对持续师幼互动行为进行考察,不需要介入行为过程本身。因此,为了获得自然情境中的持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非参与者。考虑到该研究问题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现场时采用双盲法,没有把真实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行为事件的选取告知教师。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用白描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案例快速的记下来,包括持续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的过程、与之伴随的孩子的表情、教师的态度等内容。在每次观察结束之后,研究者都会对本次观察到的案例进行及时的回顾和整理,以确保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自由式访谈
此种访谈方法就是“研究者确定一个谈话的主题,并没有事先准备好的详细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收集资料。文本中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获得研究者没有观察到的部分、教师对持续师幼互动行为中的一些引导策略的运用,对孩子的访谈为了印证一些信息而进行的三角互证;访谈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老师的空闲时间,大多在中午午休时或幼儿自由游戏时,就当天所观察到的案例中的情况对老师或孩子进行访谈。
四、研究结果
(一)当前科学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幼互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师幼互动的内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行型互动和下行型互动相结合的特点
由幼儿发起的互动,其内容首先表现为请求或征询许可,其次表现为展示活动或活动结果,第三到第五依次表现为寻求指导和幫助、告白和告状,其他内容出现的比例很少。可见,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上行型互动的特点,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既少发表个人见解和与教师共同游戏,更少表述客观现象、提问和主动替教师做事等。
由教师发起的互动,其内容首先是要求、指令或提醒,其次表现为约束纪律,第三到第五则依次表现为询问、生活照顾和指导或帮助。以提问或让幼儿演示和评价为内容的互动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安慰、抚慰或表示关心、与幼儿共同游戏或交流、解决矛盾和让幼儿帮助做事等则明显较少。这一互动内容的分布表明,与幼儿发起的互动相比,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下行型互动的特点,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如共同游戏和交流等,对幼儿心理、情绪情感等关注不足。
3.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带来的持续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个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模式。如果教师不对互动主体、内容、性质等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有意识的纠正,必然会出现对幼儿发展的持续性不良影响。要改善幼儿教育质量,教师必须关注自身与儿童互动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改进互动方式与形式,从而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高教育质量。
(二)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师幼儿互动的策略
1.建立科学和谐的师幼关系是优化师幼互动的前提
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们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违规的表现,并去考察一下他们行为的理由,并及时地给予帮助。从而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信赖的师幼关系,促进他们与教师、同伴的正常交往,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2.老师的互动方式更多的应该隐藏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之中
分析幼儿互动次数少的原因, 是幼儿不善发现问题, 不善提出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 这需要教师平时注意创设和谐、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并认真反馈每一位幼儿的每一次互动, 让幼儿能在教师的积极互动中获得互动的动机和行为, 乐意再互动; 还有,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要, 然后把这种需要物化为有趣的、可持续探索的、多功能的操作材料,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深入、持续、联系地进行探索学习。
3.给幼儿一定的空间, 允许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环境。二是物质环境。引导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活动中主动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互动,包括言语的、肢体和表情等每一次细小的互动,并且都对幼儿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师幼互动的文献概述
(一)对师幼互动基本概念的研究
对师幼互动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把师幼互动理解为动态过程。(2)把师幼互动理解为双方的相互影响。
(二)对师幼互动功能及意义的研究
(1)师幼互动的功能分析
刘晶波认为师幼互动由正负两方面的功能,就其正功能而言,其一是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其二是高效而经济的保育与教育工作,其三是固有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既成规范的快速传递。就其负功能而言:其一是无法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的需要;其二是偏态的个性与社会性行为;其三是被圈禁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影响意义
周素珍说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其一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其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其三是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本研究的特殊性,研究者拟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对象的选取。观察对象(班级)的遴选。其一,考虑到“持续师幼互动”的特殊性,因此就选取了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作为自己的研究园,进行课程改革的班内有很多区角,在区角内教师与幼儿应会发生相对较多的多回合互动。其二,为了排除孩子入园后的分离焦虑及大班教师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本人舍弃了小班和大班作为自己的观察班。所以,研究者就选取了幼儿园的三个中班作为观察的对象。
(二)具体研究方法
1.非参与式观察法
由于本研究是对持续师幼互动行为进行考察,不需要介入行为过程本身。因此,为了获得自然情境中的持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非参与者。考虑到该研究问题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现场时采用双盲法,没有把真实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行为事件的选取告知教师。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用白描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案例快速的记下来,包括持续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的过程、与之伴随的孩子的表情、教师的态度等内容。在每次观察结束之后,研究者都会对本次观察到的案例进行及时的回顾和整理,以确保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自由式访谈
此种访谈方法就是“研究者确定一个谈话的主题,并没有事先准备好的详细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收集资料。文本中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获得研究者没有观察到的部分、教师对持续师幼互动行为中的一些引导策略的运用,对孩子的访谈为了印证一些信息而进行的三角互证;访谈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老师的空闲时间,大多在中午午休时或幼儿自由游戏时,就当天所观察到的案例中的情况对老师或孩子进行访谈。
四、研究结果
(一)当前科学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幼互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师幼互动的内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行型互动和下行型互动相结合的特点
由幼儿发起的互动,其内容首先表现为请求或征询许可,其次表现为展示活动或活动结果,第三到第五依次表现为寻求指导和幫助、告白和告状,其他内容出现的比例很少。可见,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上行型互动的特点,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既少发表个人见解和与教师共同游戏,更少表述客观现象、提问和主动替教师做事等。
由教师发起的互动,其内容首先是要求、指令或提醒,其次表现为约束纪律,第三到第五则依次表现为询问、生活照顾和指导或帮助。以提问或让幼儿演示和评价为内容的互动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安慰、抚慰或表示关心、与幼儿共同游戏或交流、解决矛盾和让幼儿帮助做事等则明显较少。这一互动内容的分布表明,与幼儿发起的互动相比,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下行型互动的特点,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如共同游戏和交流等,对幼儿心理、情绪情感等关注不足。
3.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带来的持续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个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模式。如果教师不对互动主体、内容、性质等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有意识的纠正,必然会出现对幼儿发展的持续性不良影响。要改善幼儿教育质量,教师必须关注自身与儿童互动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改进互动方式与形式,从而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高教育质量。
(二)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师幼儿互动的策略
1.建立科学和谐的师幼关系是优化师幼互动的前提
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们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违规的表现,并去考察一下他们行为的理由,并及时地给予帮助。从而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信赖的师幼关系,促进他们与教师、同伴的正常交往,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2.老师的互动方式更多的应该隐藏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之中
分析幼儿互动次数少的原因, 是幼儿不善发现问题, 不善提出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 这需要教师平时注意创设和谐、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并认真反馈每一位幼儿的每一次互动, 让幼儿能在教师的积极互动中获得互动的动机和行为, 乐意再互动; 还有,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要, 然后把这种需要物化为有趣的、可持续探索的、多功能的操作材料,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深入、持续、联系地进行探索学习。
3.给幼儿一定的空间, 允许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环境。二是物质环境。引导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活动中主动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