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a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互动,包括言语的、肢体和表情等每一次细小的互动,并且都对幼儿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师幼互动的文献概述
  (一)对师幼互动基本概念的研究
  对师幼互动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把师幼互动理解为动态过程。(2)把师幼互动理解为双方的相互影响。
  (二)对师幼互动功能及意义的研究
  (1)师幼互动的功能分析
  刘晶波认为师幼互动由正负两方面的功能,就其正功能而言,其一是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其二是高效而经济的保育与教育工作,其三是固有知识、技能的习得与既成规范的快速传递。就其负功能而言:其一是无法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的需要;其二是偏态的个性与社会性行为;其三是被圈禁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影响意义
  周素珍说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其一是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其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其三是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本研究的特殊性,研究者拟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对象的选取。观察对象(班级)的遴选。其一,考虑到“持续师幼互动”的特殊性,因此就选取了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作为自己的研究园,进行课程改革的班内有很多区角,在区角内教师与幼儿应会发生相对较多的多回合互动。其二,为了排除孩子入园后的分离焦虑及大班教师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本人舍弃了小班和大班作为自己的观察班。所以,研究者就选取了幼儿园的三个中班作为观察的对象。
  (二)具体研究方法
  1.非参与式观察法
  由于本研究是对持续师幼互动行为进行考察,不需要介入行为过程本身。因此,为了获得自然情境中的持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者将自己定位为非参与者。考虑到该研究问题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现场时采用双盲法,没有把真实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行为事件的选取告知教师。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用白描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案例快速的记下来,包括持续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的过程、与之伴随的孩子的表情、教师的态度等内容。在每次观察结束之后,研究者都会对本次观察到的案例进行及时的回顾和整理,以确保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自由式访谈
  此种访谈方法就是“研究者确定一个谈话的主题,并没有事先准备好的详细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收集资料。文本中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获得研究者没有观察到的部分、教师对持续师幼互动行为中的一些引导策略的运用,对孩子的访谈为了印证一些信息而进行的三角互证;访谈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老师的空闲时间,大多在中午午休时或幼儿自由游戏时,就当天所观察到的案例中的情况对老师或孩子进行访谈。
  四、研究结果
  (一)当前科学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幼互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师幼互动的内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行型互动和下行型互动相结合的特点
  由幼儿发起的互动,其内容首先表现为请求或征询许可,其次表现为展示活动或活动结果,第三到第五依次表现为寻求指导和幫助、告白和告状,其他内容出现的比例很少。可见,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上行型互动的特点,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既少发表个人见解和与教师共同游戏,更少表述客观现象、提问和主动替教师做事等。
  由教师发起的互动,其内容首先是要求、指令或提醒,其次表现为约束纪律,第三到第五则依次表现为询问、生活照顾和指导或帮助。以提问或让幼儿演示和评价为内容的互动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安慰、抚慰或表示关心、与幼儿共同游戏或交流、解决矛盾和让幼儿帮助做事等则明显较少。这一互动内容的分布表明,与幼儿发起的互动相比,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下行型互动的特点,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如共同游戏和交流等,对幼儿心理、情绪情感等关注不足。
  3.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带来的持续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个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模式。如果教师不对互动主体、内容、性质等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有意识的纠正,必然会出现对幼儿发展的持续性不良影响。要改善幼儿教育质量,教师必须关注自身与儿童互动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改进互动方式与形式,从而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高教育质量。
  (二)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师幼儿互动的策略
  1.建立科学和谐的师幼关系是优化师幼互动的前提
  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们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违规的表现,并去考察一下他们行为的理由,并及时地给予帮助。从而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信赖的师幼关系,促进他们与教师、同伴的正常交往,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2.老师的互动方式更多的应该隐藏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之中
  分析幼儿互动次数少的原因, 是幼儿不善发现问题, 不善提出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 这需要教师平时注意创设和谐、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并认真反馈每一位幼儿的每一次互动, 让幼儿能在教师的积极互动中获得互动的动机和行为, 乐意再互动; 还有,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要, 然后把这种需要物化为有趣的、可持续探索的、多功能的操作材料,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深入、持续、联系地进行探索学习。
  3.给幼儿一定的空间, 允许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环境。二是物质环境。引导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活动中主动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
其他文献
“多媒体”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综合在一起组成多媒体系统,最终形成网络,进行优化教学。我们现在所用的教学媒体,如书本、模型、挂图、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微机等及其与其配套的软件资料、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进行多媒体优化组合,使教学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
期刊
广东童谣具有浓浓的地方色彩和民族文化气息,承担着音乐活动教学,弘扬优秀名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任务,然而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现在生活在广东地区的孩子却大多数不会唱广东童谣,造成这种原因很多,如家庭、幼儿园、学校只提倡讲普通话,有些父母、老师自身也不会说粤语,也不愿意去教广东童谣,有的甚至觉得广东童谣过时了。那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广东童谣教学,才能更好地弘扬优秀名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任务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育教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创新随之也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语言能力的表达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和社交能力。为培养顺应时代和国家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需创新。现浅谈一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实现?表表个人理解。  一、创新教学的类型  (一)引思型  在教学中,教师常采用提问式去引导学生探索新事物及其奥秘,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进
期刊
问题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多问“还有什么”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形式,采用多问“还有什么”的教学是在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感到它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发展学生思维方面的成功之处。  一、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物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活动
期刊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何其重要。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英语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相对困难。大多数学生因读不懂,理解不了,慢慢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
期刊
2011版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可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然而……  一、目前的小学生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说到写作文,不少学生都会哀嚎半天。有的小学生怕写作文,甚至对写作文有抵触情绪;有的不知道写什么,更不清楚要怎么
期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博大精深、轻盈灵动,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创并教给学生新的识字方法,努力提高识字的效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体现“认写分开,
期刊
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公民素养,创造和谐社会生活,共享文明之花的胜果,是每个公民的向往。作为教师,如何带好班上的孩子们,值得深思。班上的几十个孩子代表几十个家庭,其带动和辐射作用将会不言而喻,即让小手牵起大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躬身做好小事,用心育人,将心比心,正确疏导,用行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在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小手牵大手”的效果明显。  策略一:以本为纲,用好《小手牵大手》教材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分析语文教学的目的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
期刊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所谓习惯是指由于不断重复而形成的比较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习惯是人在较长的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