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着眼于如何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兴趣的
  激发、课内教学改善和课外阅读强化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备的词句和手法,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会积累一定的知识量,文学素养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使小学生的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我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针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自主、努力学习的最佳手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以在短期看到效果,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而是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学生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
  (一)通过故事带动情绪
  小学生正处在习惯的养成和思维的开拓阶段,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比较小,阅读能力有限,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阅读,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该充当学生的引导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讲故事的形式带动学生一起阅读。比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之前,我们就可以先介绍《盘古开天地》这一背景,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神话和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同学在浅显动人的故事中无意识地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体验,适合作为小学生的阅读入门素材。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文字是用抽象的叙述来表达具体的感情,而小学生往往缺乏体会作者意图的能力,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内涵,也就导致对文章不能产生共鸣和兴趣。为了使阅读内容感染到学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关注,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打造的方式,对于一些有现实意义或是经典的文章进行场景还原。一种方式是利用互联网选择多媒体片段,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另一种方式则是邀请学生进行情境演出,这就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兼具,但是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和条件。
  (三)开展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如果老师能够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入一些利于教学进展的竞争机制,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某些板块引入比拼的机制,并设置一定的奖励。由于小学生往往很看重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许,我们如果对这一心理加以利用,便是很好的学习助推器。比如说在学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篇文章时,我就给学生提出了问题:自己的花是给自己看的还是给别人看的?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展开辩论,论点没有对错,但要有根据和说服力。
  二、做好课内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由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多方面教育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无数教师和学者精心挑选的符合小学生教育要求和接受能力的,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所以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篇阅读材料来分析,不要刻意强调结构与手法,而是把整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从全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文章的语言特点、美感。比如说我们在学习《金钱的魔力》这一篇小说的时候,这篇文章非常滑稽巧妙,小学生可以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所以作为教师,第一步就是对作者和时代背景进行介绍,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社会状况后,就能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一定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最好多读几遍,千万不能直接肢解段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趁机教给学生相关的鉴赏方法,比如这一篇小说重点是抓住人物形象,并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中心来鉴赏全文。要明确的是,老师教的是方法,思考过程和自我体会由学生来完成。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挥、自由交流,保证学生进行了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的思考感悟过程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把握阅读规律,科学安排训练
  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因为文章涉及的范围广、知识多,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基本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阅读技巧,比如说中心句往往体现了中心思想、“总—分—总”的结构应用很广、要联系作者生平来体会文章内容等等都是平常教学过程中会讲到的一些技巧和分析方法;另一类则是关于内容的知识积累,如果对于文章的内容完全没有了解和认识,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小学生在平常就要有科学的阅读习惯和知识摄取,语文老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基础向他们推荐合适的书目,并尽量多与他们交流。小学生的发育还未完全,但在认识问题上还是处于很朦胧的状态,缺少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在知识探索的初期,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可能会摄入一些不良的内容,对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慧.如何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 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6).
  [2]白凤丽.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0).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从游戏开展的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要求,更是迎合学生兴趣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重要举措。小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易疲劳,活泼好动就使得游戏教学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与必行性。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进行一些策略与技巧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
【摘要】口语交际训练无处不在,无处不存,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心、留心、用心、一定能为学生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阅读;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与人进行沟通和交际,发展合作精神,它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和语文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读书日之际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獲取新知、培养能力,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快乐;常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系统的知识,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实现能力的提升。而开展主题阅读,能够将文本的内容进一步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掌握,让小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主题阅读教学”,就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立足于文本
【摘要】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学方法得到大幅度扩展与提高,初中语文教育质量也有了更全面的改善,初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素质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作文教学,此时显得尤为关键,如何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以及修辞表达能力,依然是教育工作者比较头痛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
【摘要】多年以来,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咀嚼喂养”式教学并不利于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体验。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个性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课型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我认为是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个性化文本解读关注两个点:一是个性,二是文本。个性强调的是以学生的个性活动为主要形式,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