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测定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商业化试剂盒存在成本高、检测线性范围窄和货源可控性差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由一对鼠抗p2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其中检测抗体进行生物素偶联来建立p24蛋白定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夹心ELISA实验中的包被抗体与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等的考察。取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商业化试剂盒存在成本高、检测线性范围窄和货源可控性差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由一对鼠抗p2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其中检测抗体进行生物素偶联来建立p24蛋白定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夹心ELISA实验中的包被抗体与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等的考察。取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6个批次的慢病毒载体样品进行p24蛋白定量检测和放置稳定性来考察方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显示,双抗夹心ELISA方法中包被抗体和生物素标记检测抗体的最优工作浓度分别为0.8μg·mL-1和0.005μg·mL-1,方法在1.25~80.00 ng·mL-1浓度区间有最佳线性,相关系数r~2>0.95。批内和批间检测高、中、低质控品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0%,定量检测下限为1.25 ng·mL-1。同一种慢病毒载体6批次的p24蛋白含量检测结果均在30%偏差范围内,4批次样本放置8 h的稳定性检测结果偏差均在10%范围内。对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了优化开发和全面验证,旨在提升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定量检测水平,以及为慢病毒载体工艺开发、质量控制和批次之间质量的一致性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党组织不仅是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而且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的现实需要和破解企业内部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实质作用,防止成为“花架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必须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基于此,本研究着重探索三个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究竟有哪些实质作用?这些实质作用在企业中发挥的现状如何?新时代背景下党组织如何发挥实质作用助力企业发展?本研究基于马克
《左傳述聞》《左傳平議》分別是清代訓詁學大家王引之、俞樾訓釋、校勘《左傳》之作,其中蘊含了豐富的訓詁學思想。《左傳述聞》(以下簡稱《述聞》)訓釋216條,《左傳平議》(以下簡稱《平議》)訓釋221條。本論文通過研讀這些訓詁材料,論述、歸類這兩部著作中的解釋詞義、校勘)誤、說明通假、分析句讀、說明修辭、疏通文意等訓詁內容,闡述其中的因聲求義、語境尋義、徵引文獻語言、考察古代社會、分析語法等訓詁方法。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战略方针。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进行查处,是消除腐败滋生土壤,保持党和国家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方式。虽然,国内外关于反腐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现有的成果侧重于对违纪违法行为惩戒方面的研究,对违纪违法行为预防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四种形态”作出定义以来,对如何
合理的弹性工作制度安排,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近两年来,弹性工作制作为企业应对新冠疫情的一种特殊手段而被广泛实践,弹性工作时间、居家办公、非全日制工作、轮班工作等措施保障了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有效运营。即便在风险相对降低的后疫情时期,伴随着局部地区疫情的反复,关于弹性工作制的管理实践仍然会在企业中持续发挥作用。如何有效实施弹性工作制度,使其体现管理人性化、运营高效性,
作为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言语行为理论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备受学者关注。人类语言实践需遵循一定言语行为准则,言语行为理论对于此类准则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礼节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当中,是言语交际需遵循的重要准则之一。受民族文化及语言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影响,不同语言对言语礼节这一概念存在理解偏差,在礼节性言语行为表达手段的选择与使用上存在差异。为顺利开展言语交际并取得良好交际效果,不同语言
为实现人口增长同社会发展计划相匹配,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在此政策背景下,人口生育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开始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各省市各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问题,其中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甚至有高龄化趋势。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一些复杂难治的老年病也随之而来,这给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商业健康保险就其职能来说能更好
先唐文献蛇故事具备较为纯粹的嬗变结构、叙事模式、情节类型,对唐代之后蛇故事及其他志怪传奇故事影响深远。这些蛇故事散见于文言小说、诸子经籍、史书、地记、宗教典籍、文集、类书之中。本论文在广泛搜集蛇故事的基础上,类型地、历时地对蛇故事展开梳理,依照其内在逻辑对其重新分类,并据此深入研究先唐文献蛇故事的文学价值及文化内涵。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初民眼中的“虹”与“肥遗”形象,认为二者奠定中国古代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案故事,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内容,体现了人们的信仰状况和思想观念。本文采取逻辑分析、整体与个例分析相结合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究魏晋南北朝公案故事产生的动因、故事类别、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及后世影响。本文第一章分析了史传、子书中的公案记载对魏晋南北朝公案故事的引导作用,并探究了魏晋南北朝公案故事产生的动因。史传中的公案记载,是重大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素材。子书作者记载公案
故乡对于徐则臣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徐则臣持续性的故乡书写,着重研究徐则臣2012年以前的作品及其代表作,以期在评述徐则臣故乡书写的同时,将故乡书写在徐则臣创作生涯整体中的特殊意义展现出来。第一章研究探讨徐则臣故乡经验的构成。徐则臣的故乡经验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成长经历,二是地域文化对其影响。成长经历对其影响显著表现在徐则臣童年时期所接受的自然启蒙与文学启蒙,这里主要通过徐则臣的纪实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