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纯真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x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出发,重新审视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在精神分析学中,“纯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因此本文将围绕“纯真”这个概念,重新审视小说《洛丽塔》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悲剧命运。
  关键词: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 纯真欲望 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后的第一部极为重要的英语作品,这部作品的内容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作品塑造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形象——亨伯特·亨伯特,同时也诞生了如今最为流行的“洛丽塔情结”这一术语。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可谓是层出不穷,很多人从纳博科夫的创作动机出发,从他的生活背景出发,试图发现其创作的秘密,但是都没有成功,纳博科夫如同魔术师一般凭借着自己超凡的想象力,创造出来一部极为纯粹的作品。《洛丽塔》作为一部世界级文学巨著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其仍旧将会继续受到争议。雅克·拉康是法国20世纪最为伟大的精神分析大师,他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内的成就足可以与弗洛伊德相提并论,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其对于精神分析学的贡献远远大于弗洛伊德。拉康对于精神分析学最主要的贡献是其提出了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镜像”、“想象”、“实在”、以及“欲望”。其中“镜像”是拉康理论的起点,“欲望”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相类似,但更具有普遍性,其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推动力。本文将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出发,重新审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及其悲剧命运,尤其是我们将要引入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纯真”;作为存在主义中一个最为基础性的概念,“纯真”对于我们理解欲望的增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独特点所在。
  一 纯真的镜像
  我们认为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纯真不断丧失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但是,对于某些人而言,其始终想要回到这种纯真的状态下。按照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人在婴儿期,也就是6-8个月的阶段时,其对于自身的认识是一种镜像认识,其不仅将自身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同时也将他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婴儿对于自我的认识是一种镜像式的认识,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也就是说,人始终认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纯真状态到最后也不过是一种错觉。具体而言,小说中的亨伯特,其对于安娜贝尔的爱是一种镜像式的爱,而不是一种真正的爱,但是当这种爱以安娜贝尔的死亡结束之后,其潜意识无法对这一事件加以接受,反而强化了对于这种爱的感觉,他始终坚定这种爱是最为纯真的爱,是最为完美的爱,因此当洛丽塔出现之后,他将这种认知完全投射在洛丽塔的身上。同时,洛丽塔成为了另一个镜像,是亨伯特对于之前镜像认识的一种延续。亨伯特试图通过洛丽塔重建之前的纯真状态,从而发现自我。由此可见,亨伯特在感情方面始终处在一个婴儿的状态,他经历过两次婚姻,但是都失败了,因为他根本就无法超越镜像阶段。
  根据雅克·拉康的理论,人对于自身的认知以及与他者的关系,必然是从镜像阶段,进入想象阶段,再进入实在阶段的,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必然会经历异常痛苦的与原初状态分离的过程,例如与母亲的分离。这种过程也就是纯真丧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禁忌存在的作用是让人无法回到那个状态之中,但是对于禁忌的打破并不能让人回到那个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精神疾病是因为对于自身认知的障碍。例如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其明显是因为亨伯特对于纯真丧失的不承认,他一直想要回到那个状态之中,因此他试图通过洛丽塔这个形象,重新建立其纯真的状态,也就是镜像认识,但是他彻底失败了,当洛丽塔超越其控制之后,他的镜像世界就彻底崩溃。亨伯特的行为是反禁忌的,任何反禁忌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或是非道德的行为,因此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爱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但是对于亨伯特而言,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他陷入了镜像认识也不能自拔。当然,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亨伯特的悲剧只是一种精神错乱。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而言,纳博科夫试图解释的是一种人生存的困境。亨伯特在美国的早期状况与纳博科夫颇有几分类似。现实是人所无法选择的,人只能够在想象中反抗,或是得到欲望的满足,但是亨伯特并没有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或者说行动能够更好的支撑其想象,因此他为了得到欲望的满足展开了行动,但是同时亨伯特也意识到世俗社会必然不会理解他的这种行动,因此他与黑兹太太结了婚,试图能够进一步接近洛丽塔。而黑兹太太的意外死亡,让他有机会进一步展开他的行动。亨伯特的人生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事实上没有,因为他已经完全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区别,他并没有真正去和洛丽塔建立起爱情关系,而只是在想象中认为这种关系存在了,由于洛丽塔与亨伯特在权力上的不对等,因此亨伯特以为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这些都是亨伯特认知错误的表现,也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二 纯真的想象
  从之前的分析来看,超越镜像阶段,人将进入想象的阶段。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自身的认识,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想象,我们会将赋予一些东西以意义,这就是涉及到符号学的一些概念。能指与所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或者说先验存在的,而是人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发创造的,这也就是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千差万别的语言了。因此,能指可以拥有无数个所指,而所指也可以对应无数个能指。这种词与物之间的这种非对应关系,在自我认知与自我与他者关系上仍旧是成立的。从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的关系来看,更多是亨伯特的想象,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洛丽塔是不存在的,是亨伯特想象的产物,他将洛丽塔这个词,或是符号与多洛里斯·黑兹这个十二岁的女孩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符号化的运用。从这种意义上而言,洛丽塔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它能够所指的是无数个与多洛里斯那样的女孩子。不仅如此,纳博科夫并没有将这个故事写实化,很多故事的情节暗示着其只是亨伯特的想象,而并没有真正的发生过,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的不伦之恋,只是亨伯特的一面之词,因为整部小说中,亨伯特是第一叙述者,没有其他的证人。当然,这种解释并不是为纳博科夫辩护,并不能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道德的小说。但是,这种可能性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作品。纳博科夫所要追求的是一种纯真的想象,纯粹的想象。他希望《洛丽塔》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故事,是不同于之前所有爱情小说所使用的叙事模式的故事,事实上他做到了。他凭借亨伯特这个人物,向我们展示了想象界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能够运作到什么样的程度。   亨伯特最大的问题是他始终无法正确面对安娜贝尔的死亡,这是一次典型的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但是他无法重建,或者说他不愿意去重建。对于这段纯真的恋情,亨伯特太过于迷恋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纳克索斯迷恋,与其说亨伯特迷恋的是死去的恋人,不如说其迷恋的是当时处于热恋中的自己,那种对于自身曾有过的青春与热情的认知,亨伯特在之后的婚姻与生活中再也无法找到了。因此,他从欧洲到美国一方面是逃避,另一方面是自我的救赎,但是亨伯特所采用的方式是世俗所不可理解与不可接受的。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爱不能够说只是一种欲望之爱,但是其认知上的障碍导致其根本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这是其悲剧性所在。而洛丽塔本身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当然在其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超越出了亨伯特的镜像界与想象界,或者说洛丽塔的成长让亨伯特的镜像崩溃了,随即他的想象也崩溃了,他必须要面对现实,因此亨伯特在经历了短暂的想象的纯真之后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亨伯特的现实与洛丽塔的现实是完全格格不入的现实,于是他们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是他们悲剧的原因。
  三 纯真的实在
  从雅克·拉康的理论来看,实在界与想象界是密不可分的。人对于实在界的认知一部分会进入想象界,想象界更多地对应的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但是与潜意识不同的是想象界具有更多的层次性。因此,对于亨伯特而言,其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已经无法正确地区分想象界与实在界,也就是说,亨伯特不断地调动其潜意识去认知现实。同时,镜像认知是人最基本的认知模式,人对于实在的认识其本质也是一种镜像,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真实究竟是什么。亨伯特的潜意识也就是其镜像认知的核心。因此想象的镜像与实在的镜像同时困扰着亨伯特,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亨伯特不断地赋予其各种含义,并且在想象中加以强化。由于纯真在实在界中不复存在,因此亨伯特不断地试图逃离实在界,这是其精神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实在中,亨伯特失去了幼年时的恋人,这种创伤性的记忆,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得到平复,因为在其潜意识中始终拒绝面对这一创伤。在婚姻的过程中,亨伯特始终没有得到欲望的满足,他无法感受到那种纯真,同时社会生活加诸给他的不如意,更是让他产生了想逃离的念头。当到美国之后,他偶然间遇到的多洛里斯·黑兹,他的潜意识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去满足欲望,从而修复过去的创伤,因此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爱,是一种欲望之爱,但是并不是一种罪恶,而只是非道德而已。事实上,他一直想要去保护洛丽塔,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首先是法律的矛盾,“法”作为禁忌最为突出的符号,一直在迫使着亨伯特停留在实在界,亨伯特只能在思想上去打破,否则的话,等待他的只有审判。但是,在思想上去打破禁忌意味着精神错乱。大部分所谓的正常人都是在“法”的统治下生存的,满足于“法”所建立起的秩序。亨伯特则太过于另类,其作为一个悲剧性人物的意义在于,其是一个反禁忌的英雄,其对于纯真的追求是值得钦佩的,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纯真其实也只是一种镜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从一开始人的原初状态就带有极大的欺骗性。亨伯特如果真的想要获得解脱,就必须要面对现实,回到实在界中,重新梳理他与洛丽塔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小说的情节来看,亨伯特始终都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他的整个叙述仍旧是一种想象,而且是非常精致的想象,我们不能不钦佩纳博科夫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超凡功力,他将小说艺术发挥到一个极致的层面上,让想象界与实在界融为一体,读者根本无法区分哪些虚构,哪些是真实。
  四 结语
  经过拉康理论的初步分析,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了亨伯特的人物性格。同时,对于小说的叙事结构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认为亨伯特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他对于洛丽塔的恋情也不是一种病态欲望。亨伯特固然承受这世俗的非议,但是在道德上他并不存在致命的缺陷。而作为作者的纳博科夫,其本身对于《洛丽塔》这部作品所抱有的期望是希望其能够成为一个元叙事,也就是从未有过的故事。当然,纳博科夫的这种想法也是纯真的,从古希腊的历史来看,对于男童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典型的洛丽塔情结。但是,这种纯真的状态在当代社会中就成为了新的禁忌。这与工业化时代的道德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纳博科夫无意让所有的人去打破禁忌,而是说应该保留打破禁忌的可能。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挑战,一种反抗,一次实验。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在思想上超越禁忌,将内心的欲望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宣泄出来是必要的。亨伯特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无法面对自己的欲望,他始终将其包裹在纯真的虚幻之中。因此,当他对洛丽塔产生欲望之后,他赋予了自己行动一个极为崇高的符号,而最终现实的冲撞,让他彻底陷入了精神崩溃之中。
  参考文献:
  [1] 许炯:《光晕消失:洛丽塔小说形象与视觉化形象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 陈琳:《解析〈洛丽塔〉中的悲剧人物及其成因》,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 樊鹏:《〈洛丽塔〉中的叙事策略解读》,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作者简介:孟茂倩,女,1966—,河南三门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在女性写作中,海外华人女作家虹影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中国文坛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和多数女作家一样,虹影擅长于家庭叙事,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通过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家对身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爱情观、价值观以及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1962 年,虹影生于重庆一个平民之家。1990 年旅居英国,开始用中文进行创作。她的代表作,如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K》、《阿难》
期刊
摘要:作为构成封建家族基石的“父母子”铁三角中的重要环节,“人子”如果没有自觉自愿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就常常被视为“不肖”。“不肖子”们或吟诗作画、侍弄花草,在懒散中消散了羽毛;或吸食鸦片、放纵情欲,在无望中自觉地沉沦下去;或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并以决绝的姿态向封建家族发起挑战,成为父权社会真正的掘墓人。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现代家族文学中的男性人物长廊,也昭示了封建父权制度无可挽回的坍圮命运
期刊
摘要:鲁迅的《故事新编》将神人和圣人还原为俗人,把英雄、圣人置于一种尴尬境地,使整个文本体现了反讽和戏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者在荒诞中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重塑了人性化的历史文本,构建了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作者在解构的同时又在建构,可以说是一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民族狂欢化色彩的创新型文本。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解构 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愫方是《北京人》中的人物,她是人情美的寄寓者。追寻作者的创作足迹,借助戏剧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与生俱来的生存困境,批判了旧的时代与文化,但在愫方的身上明显流露出对旧文化的依恋与执迷,这一时代的文化正在走向毁灭,而人物带给人的心灵震撼正缘于这一矛盾的体现。  关键词:《北京人》 愫方 文化依附 生命价值 消解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愫方是曹禺戏剧《北京人》中的
期刊
摘要:《雷雨》的第一主角究竟是谁?在众多的说法中,还是以“周朴园说”为最佳。本文就从周朴园作为“第一主角”所体现出来的结构关系意义、主题内容揭示、戏剧情节推动、性格复杂意义与独特悲剧意义这五个方面加以分析与论证。  关键词:《雷雨》 周朴园 第一主角 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关于《雷雨》中的第一主角究竟是谁?“蘩漪说”、“周朴园说”、“鲁侍萍说”、“四凤说”、“
期刊
摘要:涓生对子君的爱情有真诚的一面,但涓生与子君对感情存在不对等的现象,涓生爱得不够纯粹、爱得自私,在困顿和窘境面前,懦弱的涓生无力承担对家庭的责任,导致了爱情婚姻悲剧。  关键词:《伤逝》 爱情悲剧 真爱 担当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伤逝》的发表距今已经80多年了,作为鲁迅惟一的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破裂为结局。作为爱情悲剧来说,它显然不同于以往文学史上
期刊
摘要: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总是满怀激情地构建着人文精神的高楼大厦,并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外化为其诗词中以人为本的崇高诗意美、以民为本的高尚诗魂美、以情为本的浓烈诗情美。其中,以人为本是其丰满的血肉,以民为本是其充盈的灵魂,以情为本是其鲜活的血液,他们共同铸就了毛泽东诗词人文精神的光辉形象,永远在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人文光芒。  关键词: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 以情为本 诗意美
期刊
摘要: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波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在他的意识中,有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而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却要求首先放弃“自我”。放弃“自我”投入“革命”与眷恋“自我”游离“革命”之间的困惑,成为茅盾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茅盾的早期作品中,从《蚀》到《虹》,都或明或隐地存在着“自我”与“革命”之间的犹疑,这种犹疑成为我们理解大革命之后茅盾心态及其文学的一个有效视角。  关键词:茅盾
期刊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通过小说《喜福会》,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国人在面对逆境所显露出的喜乐与福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中国式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喜福会》 中国式的喜 中国式的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小说《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该书于1989年一经发表即获得了巨大成功——“美国出版业对新华裔美国作家的兴趣……
期刊
摘要:在小说《柏油孩子》中,莫里森通过儿子与吉恩的爱情与分离探讨了美国黑人文化的出路问题。两人的结合象征着黑白两种文化的相互吸引;两人的分离象征着两种文化的冲突。那么,处于夹缝中的黑人到底该如何选择?固守黑人传统还是迎合白人文明?莫里森的情感显然更加倾向于吉恩。她虽然离开了儿子,但经由他唤起的黑人文化的记忆却留在了她的意识深处。可以说,相对于回归荆棘丛的儿子来说,吉恩更有希望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