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的《故事新编》将神人和圣人还原为俗人,把英雄、圣人置于一种尴尬境地,使整个文本体现了反讽和戏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者在荒诞中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重塑了人性化的历史文本,构建了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作者在解构的同时又在建构,可以说是一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民族狂欢化色彩的创新型文本。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解构 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明显不同于《呐喊》和《彷徨》,存在着“杂糅”、荒诞、“戏仿”等特点,鲁迅称之为“油滑”。“油滑”手法在某种意义上,是鲁迅对语言审美规范的一次大胆探索,是一次最富冒险精神的语言实验,更是他对语言维度创新的无限拓展。鲁迅在“油滑”的感情基调中,肆无忌惮地挑战一切传统方式的道德理念及价值观,在消解旧有意义框架的同时,也在构筑一种崭新的新视角文本。
一 传统的“祛魅”——解构
“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传统的“祛魅”是借指传统历史文学活动中那种统一的、官方权威性和神圣性的解体。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历史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带有欺诈性的文本,“我们只存在现时,没有历史,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档案,记录的是一个确已不存在的事件或时代,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纸、文件袋”,“我们只有些关于过去的形象,而不是过去本身”。后现代主义者甚至质疑排斥历史,认为宏大历史必须消解,回到私人话语的个人历史才可能靠近真实。巧合的是,20世纪20、30年代的鲁迅就具有了这种历史观。鲁迅曾经说过,“历史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历史在古文献中总处于被扭曲、被侵吞、被玩弄的命运,古文献所汇成的“正史”由此成为一种夸饰的、美化的想象物,必须破坏古文献的既定逻辑,进行一种革命性叙事,提供一种完全意义的现代解释。所以,鲁迅要“把那些坏种的祖坟刨一下”。鲁迅在《故事新编》中,通过“油滑”破坏了历史的正常秩序,史诗得到了全面解体,它通过日常生活的琐屑和精神的现代性转换,完成了历史的四种解构:神话英雄解体、古代圣贤解体、传统文化解体、理想精神解体。
1 神话英雄解体
《补天》中女娲不可抗拒的神性被世俗的人情味消解,她一醒来即感寂寞无聊,造人神圣性工程是她排遣寂寞的方式,鲁迅把她弗洛伊德化,女娲成了性的隐喻,性苦闷是她造人的直接动力和目的。于是,女娲变身为女人,人性欲望取代神性创造,她补天造人的崇高性被消解掉。《奔月》中后羿无法面对现实世俗婚姻生活的复杂性,射日神功变异为射麻雀、乌鸦,成为维持生计的伎俩,当这种伎俩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婚姻马上出现危机。嫦娥基本脱离神话传说塑造的美丽形象,转身为刁蛮任性的现代怨妇,后羿在她面前处处表现出懦弱与无奈,英雄形象被“妻管严”式小男人无情嘲讽、消解。《理水》中大禹也只不过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精神成了禹太太“没良心的杀千刀”的罪状,禹太太堪称经典的谩骂,使禹的圣贤性立即消解在日常世俗生活中。在《故事新编》中,这些神话英雄形象得到了消解,人性的、世俗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读来新颖而又熟悉。
2 古代圣贤解体
鲁迅历来对老子的思想颇有微词,认为这种“大而无当”的思想家是不中用的,对于他并无同情,所以,在《出关》中描写也加以漫画化,将他送出关去。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思想受尽戏谑,丑态百出,“无为”与“无不为”的道家逻辑失去合法性,“无不为”是其本质上“无为”的心理平衡的补偿或假想性满足,道家“无为”思想变得空洞无物了。《非攻》中的墨子是鲁迅提倡的“中国的脊梁”,但这种“中国的脊梁”的命运如何,他的生存境遇怎样,鲁迅似乎缺乏信心。墨子“化干戈为玉帛”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优遇,反而晦气连连,陷入无名困境,使人发笑之余又可怜他而又无奈。《起死》延续了道家批判,鲁迅把矛头指向道家圣贤之二——庄子。被奉为圭臬的庄子哲学思想“齐生死”、“无是非”,遭遇汉子纠缠不清的责难,汉子所代表的民间话语逼迫庄子处于“失语”状态,他只能逃离。在《采薇》中,“义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在理想与现实的重重矛盾中自我否定、消解,他们自恋于道德的乌托邦,目的是建构一个道德神话,完成镜中的一个道德偶像自我,当阿金姐直面捅破他们的道德梦幻时,伯夷、叔齐必死无疑,因为惟有死亡才得以继续虚构。这些都代表着古代圣贤的解体。
3 传统文化解体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儒道释思想上,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思想,共同拱卫了中华传统文化。《故事新编》中,传统文化的解体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统治者和精神统治者(神、圣贤、先师)的戏谑上:女娲不可抗拒的神性被世俗的人情味消解,后羿无法面对现实世俗婚姻生活的复杂性,大禹的圣贤性消解在日常世俗生活中,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思想受尽戏谑,墨子陷入无名困境,庄子遭遇汉子纠缠不清的责难。古代圣贤的解体象征着他们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解体,他们的言论、思想在现实面前沦为空谈,显得滑稽甚至害人。
4 理想精神解体
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是破坏性的,对于寄托在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精神更是横扫千军。前面已经谈到,鲁迅是以改造国民性从而达到改造国家为自己的创作动力的,因此在《故事新编》中,他对圣人先贤的儒道思想无情地进行了讽刺与嘲笑,即使是作者自己加以肯定的神话英雄人物(如被认为是中国脊梁似的人物——大禹、墨子等)也进行了无情的反讽。例如,在他每篇故事的结尾,都会为我们留下一段辛辣嘲讽而调侃幽默的文字。《采薇》中的结尾留下了“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张开白胡子大口拼命吃鹿肉的可笑画面,折射出一部分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墨子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得到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晦气;成功后的大禹也“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显然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原有理想精神;《奔月》中的后羿干脆就是一副没落英雄形象;还有《铸剑》中最后的“大出丧”,成了城里的“大狂欢”,使复仇者的精神被看客们所化解,从而让复仇的价值变得可疑。所有这些,英雄也好,圣贤也罢,他们的失败都预示着理想的幻灭,理想精神的解体。 这样,无论是神话本质的崇高性,还是古代智者的崇高性,抑或是历史英雄的崇高性,在时代转折过程中,都表现为空洞无物,表现为苍白的激情,它们有可能被过于人性的东西置于可笑的境地。在“油滑”中,《故事新编》颠覆了被历史、被意识形态所装饰的想象性,分解了神与人、英雄与人、理想与人、文化与人的想象性统一关系,以此戳穿神话化的世界。它在揭示文明的破碎、断裂和多重关系,并且重新审视文明的源头,打开被历史所禁锢的幽闭之门,打破了人们所赋予历史的神坛,各种被历史赋予的绝对精神和伟大人物被嘲弄和勾消,宏大历史叙事虚构的高雅脱俗、温馨浪漫的英雄主义境界在这里宣告破灭。
二 历史的“涅 ”——建构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将历史典籍进行人性化处理的同时,并没有放纵虚无、放浪形骸,他解构了历史,也建构了历史,还我们一幕崭新而又人性化的历史。他借助对传统的解构,力图揭示历史文本的真实本质,从而树立一种真正的、大众的历史。消解亦是一种建构,它需要大众参与,需要强烈的生命自觉意识和自我规劝意识,解构的终极就是建构的完成,两者互为相长。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现代的文学视角,力图消解传统文化中的光晕,发掘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还原我们一个尘世间真实的、人性化的视野。
首先,鲁迅在荒诞中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重塑了人性化的历史文本,构建了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在鲁迅笔下已不复存在,英雄圣贤已成为了笑谈。所谓原初生命力旺盛的女娲,在生前则受到其所制造的小东西的指责、骚扰;后羿——一个传说中曾射九日、封豕长蛇、普济天下苍生的人物,居然因为一只母鸡和一个愚钝迟暮的老太起了争执;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京上也开始注意起吃喝穿戴,讲起排场来,等等。这些英雄圣贤解体之后,带来的是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鲁迅在消解了这些人物身上的神圣性、权威性之后,将其打回原形,迫使他们脚踏实地地面对世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尴尬遭遇,进而显示出某种荒诞感。于是,“平等”、“自由”等辞藻不再作为某种价值而存在,而是作为生活的实际,活生生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中存在着。在文本中,大禹、女娲、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高不可及的传统形象,一一被拽下神坛,参与到那个“众声喧哗”的语境中,与每一个凡夫俗子平等地、开放地对话,读者也因自己脑中对于历史传统的“成见”而参与其中,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混乱、平等、自由、开放,同时也充满了颠覆。
其次,《故事新编》在历史文本的书写中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鲁迅在作品中杂陈古今,针砭时弊和痼疾时不留面子,其批判锋芒就可以天马行空般游走于时间长河的隧道中,在书写浪漫主义的同时,也是在完成现实主义批判。这些批判既有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也有对于英雄人物自身的讽刺,还有对反动文人、官场统治以及民众愚昧的揭露。鲁迅除了含蓄曲折地指涉古今,使杂文意识从人物、环境、氛围、情节等历史描述中得以体现外,还时常将自己所处时代的世相、琐事甚至语汇织入小说中,与历史直接会面,并且信手拈来,随意铺陈,几乎是很主观、很随意的行为。例如,报刊上有人攻击汪静之的爱情诗《蕙的风》,于是在创作《补天》的中途,“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这个小丈夫既淫荡放纵又道貌岸然,显然是虚伪性十足的现代道学先生。鲁迅用一种近乎“游戏”式的姿态,按照“自我”心理结构的轨迹,让最纯粹的历史生活与最不可思议的现实环境在直叙与反讽、写实与夸张、认真与调侃、严肃与诙谐中融为一体,使作品散发着强烈的社会讽刺锋芒。
总之,鲁迅的《故事新编》艺术内涵因“杂糅”的优势而显得丰富、深邃,并迥异于一切文学体裁类型,其中语言行为夸张、滑稽,人物形象世俗、残缺,思想上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后现代意识,通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曲折地表达着他对无声的中国、黑暗的现实充满着愤懑与失望,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所应憎恨与所应爱。在《故事新编》之中,鲁迅笔下的这种把被尊奉的对象作为与现代的、琐碎的、平民的地位相同的对象,人们得以一种以前所未有的平等的、对话的方式重新对其加以审视,这种平等对话取消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相互存在的某种权力关系,同时,又由于其多元共存的特性而超越了“主体-客体”、“传统-现代”之类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从而孕育了更大的包容性与建构性。鲁迅绝没有将他们的思想性格现代化,也没有使他们脱离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是剥去了他们神圣的外衣,将他们还原成普通的“人”,所以鲁迅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打碎偶像,而是在这样的祛魅之后,提供一种传统与现代的新视角,构建一个大众的、平等的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唐 :《故事的新编 新编的故事》,《燕雏集》,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3] 陈连锦:《新历史小说的后现代审美取向》,《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 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三联书店,2006年版。
作者简介:赵弼,男,1978—,河南西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解构 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明显不同于《呐喊》和《彷徨》,存在着“杂糅”、荒诞、“戏仿”等特点,鲁迅称之为“油滑”。“油滑”手法在某种意义上,是鲁迅对语言审美规范的一次大胆探索,是一次最富冒险精神的语言实验,更是他对语言维度创新的无限拓展。鲁迅在“油滑”的感情基调中,肆无忌惮地挑战一切传统方式的道德理念及价值观,在消解旧有意义框架的同时,也在构筑一种崭新的新视角文本。
一 传统的“祛魅”——解构
“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传统的“祛魅”是借指传统历史文学活动中那种统一的、官方权威性和神圣性的解体。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历史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带有欺诈性的文本,“我们只存在现时,没有历史,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档案,记录的是一个确已不存在的事件或时代,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纸、文件袋”,“我们只有些关于过去的形象,而不是过去本身”。后现代主义者甚至质疑排斥历史,认为宏大历史必须消解,回到私人话语的个人历史才可能靠近真实。巧合的是,20世纪20、30年代的鲁迅就具有了这种历史观。鲁迅曾经说过,“历史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历史在古文献中总处于被扭曲、被侵吞、被玩弄的命运,古文献所汇成的“正史”由此成为一种夸饰的、美化的想象物,必须破坏古文献的既定逻辑,进行一种革命性叙事,提供一种完全意义的现代解释。所以,鲁迅要“把那些坏种的祖坟刨一下”。鲁迅在《故事新编》中,通过“油滑”破坏了历史的正常秩序,史诗得到了全面解体,它通过日常生活的琐屑和精神的现代性转换,完成了历史的四种解构:神话英雄解体、古代圣贤解体、传统文化解体、理想精神解体。
1 神话英雄解体
《补天》中女娲不可抗拒的神性被世俗的人情味消解,她一醒来即感寂寞无聊,造人神圣性工程是她排遣寂寞的方式,鲁迅把她弗洛伊德化,女娲成了性的隐喻,性苦闷是她造人的直接动力和目的。于是,女娲变身为女人,人性欲望取代神性创造,她补天造人的崇高性被消解掉。《奔月》中后羿无法面对现实世俗婚姻生活的复杂性,射日神功变异为射麻雀、乌鸦,成为维持生计的伎俩,当这种伎俩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婚姻马上出现危机。嫦娥基本脱离神话传说塑造的美丽形象,转身为刁蛮任性的现代怨妇,后羿在她面前处处表现出懦弱与无奈,英雄形象被“妻管严”式小男人无情嘲讽、消解。《理水》中大禹也只不过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精神成了禹太太“没良心的杀千刀”的罪状,禹太太堪称经典的谩骂,使禹的圣贤性立即消解在日常世俗生活中。在《故事新编》中,这些神话英雄形象得到了消解,人性的、世俗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读来新颖而又熟悉。
2 古代圣贤解体
鲁迅历来对老子的思想颇有微词,认为这种“大而无当”的思想家是不中用的,对于他并无同情,所以,在《出关》中描写也加以漫画化,将他送出关去。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思想受尽戏谑,丑态百出,“无为”与“无不为”的道家逻辑失去合法性,“无不为”是其本质上“无为”的心理平衡的补偿或假想性满足,道家“无为”思想变得空洞无物了。《非攻》中的墨子是鲁迅提倡的“中国的脊梁”,但这种“中国的脊梁”的命运如何,他的生存境遇怎样,鲁迅似乎缺乏信心。墨子“化干戈为玉帛”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优遇,反而晦气连连,陷入无名困境,使人发笑之余又可怜他而又无奈。《起死》延续了道家批判,鲁迅把矛头指向道家圣贤之二——庄子。被奉为圭臬的庄子哲学思想“齐生死”、“无是非”,遭遇汉子纠缠不清的责难,汉子所代表的民间话语逼迫庄子处于“失语”状态,他只能逃离。在《采薇》中,“义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在理想与现实的重重矛盾中自我否定、消解,他们自恋于道德的乌托邦,目的是建构一个道德神话,完成镜中的一个道德偶像自我,当阿金姐直面捅破他们的道德梦幻时,伯夷、叔齐必死无疑,因为惟有死亡才得以继续虚构。这些都代表着古代圣贤的解体。
3 传统文化解体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儒道释思想上,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思想,共同拱卫了中华传统文化。《故事新编》中,传统文化的解体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统治者和精神统治者(神、圣贤、先师)的戏谑上:女娲不可抗拒的神性被世俗的人情味消解,后羿无法面对现实世俗婚姻生活的复杂性,大禹的圣贤性消解在日常世俗生活中,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家思想受尽戏谑,墨子陷入无名困境,庄子遭遇汉子纠缠不清的责难。古代圣贤的解体象征着他们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解体,他们的言论、思想在现实面前沦为空谈,显得滑稽甚至害人。
4 理想精神解体
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是破坏性的,对于寄托在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精神更是横扫千军。前面已经谈到,鲁迅是以改造国民性从而达到改造国家为自己的创作动力的,因此在《故事新编》中,他对圣人先贤的儒道思想无情地进行了讽刺与嘲笑,即使是作者自己加以肯定的神话英雄人物(如被认为是中国脊梁似的人物——大禹、墨子等)也进行了无情的反讽。例如,在他每篇故事的结尾,都会为我们留下一段辛辣嘲讽而调侃幽默的文字。《采薇》中的结尾留下了“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张开白胡子大口拼命吃鹿肉的可笑画面,折射出一部分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墨子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得到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晦气;成功后的大禹也“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显然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原有理想精神;《奔月》中的后羿干脆就是一副没落英雄形象;还有《铸剑》中最后的“大出丧”,成了城里的“大狂欢”,使复仇者的精神被看客们所化解,从而让复仇的价值变得可疑。所有这些,英雄也好,圣贤也罢,他们的失败都预示着理想的幻灭,理想精神的解体。 这样,无论是神话本质的崇高性,还是古代智者的崇高性,抑或是历史英雄的崇高性,在时代转折过程中,都表现为空洞无物,表现为苍白的激情,它们有可能被过于人性的东西置于可笑的境地。在“油滑”中,《故事新编》颠覆了被历史、被意识形态所装饰的想象性,分解了神与人、英雄与人、理想与人、文化与人的想象性统一关系,以此戳穿神话化的世界。它在揭示文明的破碎、断裂和多重关系,并且重新审视文明的源头,打开被历史所禁锢的幽闭之门,打破了人们所赋予历史的神坛,各种被历史赋予的绝对精神和伟大人物被嘲弄和勾消,宏大历史叙事虚构的高雅脱俗、温馨浪漫的英雄主义境界在这里宣告破灭。
二 历史的“涅 ”——建构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将历史典籍进行人性化处理的同时,并没有放纵虚无、放浪形骸,他解构了历史,也建构了历史,还我们一幕崭新而又人性化的历史。他借助对传统的解构,力图揭示历史文本的真实本质,从而树立一种真正的、大众的历史。消解亦是一种建构,它需要大众参与,需要强烈的生命自觉意识和自我规劝意识,解构的终极就是建构的完成,两者互为相长。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现代的文学视角,力图消解传统文化中的光晕,发掘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还原我们一个尘世间真实的、人性化的视野。
首先,鲁迅在荒诞中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重塑了人性化的历史文本,构建了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在鲁迅笔下已不复存在,英雄圣贤已成为了笑谈。所谓原初生命力旺盛的女娲,在生前则受到其所制造的小东西的指责、骚扰;后羿——一个传说中曾射九日、封豕长蛇、普济天下苍生的人物,居然因为一只母鸡和一个愚钝迟暮的老太起了争执;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京上也开始注意起吃喝穿戴,讲起排场来,等等。这些英雄圣贤解体之后,带来的是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鲁迅在消解了这些人物身上的神圣性、权威性之后,将其打回原形,迫使他们脚踏实地地面对世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尴尬遭遇,进而显示出某种荒诞感。于是,“平等”、“自由”等辞藻不再作为某种价值而存在,而是作为生活的实际,活生生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中存在着。在文本中,大禹、女娲、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高不可及的传统形象,一一被拽下神坛,参与到那个“众声喧哗”的语境中,与每一个凡夫俗子平等地、开放地对话,读者也因自己脑中对于历史传统的“成见”而参与其中,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混乱、平等、自由、开放,同时也充满了颠覆。
其次,《故事新编》在历史文本的书写中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鲁迅在作品中杂陈古今,针砭时弊和痼疾时不留面子,其批判锋芒就可以天马行空般游走于时间长河的隧道中,在书写浪漫主义的同时,也是在完成现实主义批判。这些批判既有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也有对于英雄人物自身的讽刺,还有对反动文人、官场统治以及民众愚昧的揭露。鲁迅除了含蓄曲折地指涉古今,使杂文意识从人物、环境、氛围、情节等历史描述中得以体现外,还时常将自己所处时代的世相、琐事甚至语汇织入小说中,与历史直接会面,并且信手拈来,随意铺陈,几乎是很主观、很随意的行为。例如,报刊上有人攻击汪静之的爱情诗《蕙的风》,于是在创作《补天》的中途,“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这个小丈夫既淫荡放纵又道貌岸然,显然是虚伪性十足的现代道学先生。鲁迅用一种近乎“游戏”式的姿态,按照“自我”心理结构的轨迹,让最纯粹的历史生活与最不可思议的现实环境在直叙与反讽、写实与夸张、认真与调侃、严肃与诙谐中融为一体,使作品散发着强烈的社会讽刺锋芒。
总之,鲁迅的《故事新编》艺术内涵因“杂糅”的优势而显得丰富、深邃,并迥异于一切文学体裁类型,其中语言行为夸张、滑稽,人物形象世俗、残缺,思想上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后现代意识,通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曲折地表达着他对无声的中国、黑暗的现实充满着愤懑与失望,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所应憎恨与所应爱。在《故事新编》之中,鲁迅笔下的这种把被尊奉的对象作为与现代的、琐碎的、平民的地位相同的对象,人们得以一种以前所未有的平等的、对话的方式重新对其加以审视,这种平等对话取消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相互存在的某种权力关系,同时,又由于其多元共存的特性而超越了“主体-客体”、“传统-现代”之类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从而孕育了更大的包容性与建构性。鲁迅绝没有将他们的思想性格现代化,也没有使他们脱离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是剥去了他们神圣的外衣,将他们还原成普通的“人”,所以鲁迅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打碎偶像,而是在这样的祛魅之后,提供一种传统与现代的新视角,构建一个大众的、平等的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唐 :《故事的新编 新编的故事》,《燕雏集》,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3] 陈连锦:《新历史小说的后现代审美取向》,《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 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三联书店,2006年版。
作者简介:赵弼,男,1978—,河南西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