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生群体,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身上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塑造性。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生活来说,中、小学生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帮助。本文结合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浅谈互联网时代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思考;实践
  在进行中、小学生班级的管理活动时,有效的师生沟通、理解、尊重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才能在熟悉学生个人情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因而思想也变得更加多元。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 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理解、尊重、认可,也就没有真诚的教育和科学的循循善诱。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否认,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关心自己,而教师的“偏爱”导致这些学生与教师产生了距离感。客观而言,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感做到整齐划一,但出于真挚的关爱,却可以从微末的细节中呈现出来。一句温暖的关怀,一个期冀的眼神,都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的关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要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从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关爱的前提是了解,师生之间有交集、互动和沟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转变思想,主动与学生展开交流。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不拘一格,如课间围绕教学问题的探讨,课后对班级活动的安排,课下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询问等等。教学工作中,为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不得不变得“严肃”,以保障课堂秩序。而到了課余时间,教师应注重利用互联网,在线上为自己打造亲切和蔼的形象,从而融入学生的世界,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进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对于不是原则性问题,应以建议而不是规定的口吻和学生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二、 规章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准绳之一。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的物质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在生活条件提升的同时,学生的性格、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十分突出,在遭遇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后,容易引发极端情绪。在课堂上,这类学生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我行我素;在生活中,这类学生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显然,这样的学生难以受到别人的欢迎,从而不利于整个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众多性格特征,与学生缺乏规则意识息息相关。所谓规则意识,即是个体处于群体中而采取服从于群体利益的思想及包括形式不一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表面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实质是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养成大局观,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构建班级的规章制度,每一项管理条例都必须公正、平等地面向所有学生,每个学生都需要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且在违反班级规章制度后给予相应的处罚。班干部是教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帮手,是教师与学生群体联系的重要纽带。对于班干部的选择,应让学生自主的推选,让富于责任心、爱心的学生发挥作用,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
  三、 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级管理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叛逆情绪与日俱增,学生内心深入不认可教师,不肯定教师,乐于与教师的主张背道而驰,则这种状态下的班级管理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互联网时代,由于学生从网络世界中接触的信息剧增,多样的信息流让学生在没有多少社会实践经验的情况下,也变得“惆怅”与“丰富”起来。学生早熟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某些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价值观也不时从学生口中说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感受到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班级管理的难度不断变大,班级管理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学生心理动态把握这一方面,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众多挑战的同时,教师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相对于“权威”塑造而言,人格魅力的清透性和持续性更加明显。教师在为班级构建规章制度时,除了考量班规服务于班级运行之外,还需要重点考量教师是否也能遵循其中的管理条例。要使得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就不应与学生区别对待,从而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平的感知感受。社会在不断发展之中,因而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为课堂带来更多的新鲜元素和更好的教学模式。
  四、 自主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不管”,因而通过班级管理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当前农村学校班级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可从小组协作的角度出发。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合作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运行风险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高中教学过程需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发挥优势所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及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在进行小组分组时,教师应秉承“组间相似,组内相异”的分组原则,一方面确保各学习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相当,具备较为公平的竞争性,另一方面则是促使学生各司其职,并在合作过程中学习组员的优势,以弥补自我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在大方向把握的前提下,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喜好、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等进行自我“组合”,以此确保小组成员合作的紧密度及和谐度。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一共分为十组,为凸显本小组的个性特点,每个小组均取了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分别是:一组“猎焰”、二组“陆黎柒迹”、三组“乘风破浪”、四组“扬帆逐梦”、五组“六小龄童”、七组“默辉”、八组“彩色风铃”、九组“梦之翼”及十组“奇幻漂流”。分组完毕之后,每位小组自行选取一名组成,负责全权管理本小组的日常学习及校园活动。各小组无论是课堂教学时间还是课余学习,均自行研讨安排。每个月开展一次考核,以此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进步表现。   五、 环境教育
  环境创造人。环境是无形的手,温暖而全面的对置身其中的事物发生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深刻而具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人的行为和思想均是环境的产物。农村学校班级管理中,营造和建设良好的环境(包括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是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不二法门。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可将教师的班级管理举措无限延长、拓展,根植于学生成长、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播散于校园的每一個角落。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者,在当前的农村学校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出环境的教育功能?其一,读书氛围营造。书声琅琅是校园区别于其他机构和团体的最大特色,而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重视从读书、看书的角度切入。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多元,因而“机不可失”早已取代了“手不释卷”。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电子产品,成了学生须臾不能离开的重要部分,而认真阅读书籍的学生则寥寥无几。校园看不见书的身影,班级缺乏朗朗书声,这无疑对班级管理十分不利。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开展读书活动,以考核、奖励的方式,促使学生多阅读,在书籍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学生阅读的越多,积累的越多,思考的越多,越能从书籍中获得快乐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二,校园活动开展。课余时间,学生聚在一起谈论游戏或者玩游戏,学生不再好动,不再活泼。电子游戏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他的游戏方式,而学生深入游戏或沉迷游戏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开展更多新颖、多元、有趣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拥抱自然,强化交流,在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中竞争、合作、讨论。
  六、 差生转化
  在每个班级中,学生人数四五十至六七十不等。在农村中、小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整体教育力量的不足,使得大班授课成为主导模式。事实上,我国人口众多,而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因而即便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也难以做到小班模式的授课。总体来说,学生多而教师少,教师除了肩负沉重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履行或完成学校运行所需的其他方面工作,因而在客观上,教师能够真正投入于班级管理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儿童或者青春期的孩子,无疑离不开教师的有序、有节和有力的指导,学生在无法做到全面的自我管理时,教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完全的呈现出来。在客观条件难以对班级管理实现全方面、全天候覆盖时,我们更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对于差生转化和管理这块。差生或者说后进生,是教师班级管理中的难点所在,有的后进生之所以成绩不好,是由于其无心向学,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我的行为缺乏足够的意志品格。放纵自我,追逐游戏,从而导致学习一塌糊涂,且不以为意。而农村地区,有的父母单一将学生教育视为教师的职责和工作,因而对于学生成绩不好或者是行为不佳,父母不仅不从自我身上寻找原因,反而一再埋怨教师。因此,对于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来说,我们需要多与学生父母交流,在频繁的交流中与学生父母构建出有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家、园共管模式。家、园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管理和教育的向心力,才能有效帮助后进生进行转化,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
  七、 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学工作者的职责,也是这一职业伟大且光荣的源泉。相对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言,育人更加重要和关键。知识技能不足,可在后天慢慢积累与学习,可在学生未来的漫长人生道路中逐渐获取,而学生品德、性格、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则应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点管理的所在。只有引导且帮助学生扎实基础,让学生在对待学习、生活中充满积极力量,勇于承担责任,学会克己自律,才能助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海红.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13).
  [2]顾生东.互联网与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7).
  [3]张璠.“互联网 ”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7).
  [4]张芳.“互联网 ”开启高中班级管理新途径[J].教育,2019(27).
  [5]韩润柏,朱倩芸.信息时代下的“互联网 班级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3).
其他文献
在开展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中国小子”的过程中,教师积极探索将绘本融入主题活动的有效策略,通过提供与幼儿生活或兴趣相联系的绘本,促使幼儿阅读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有效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状况,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探讨了在教学中应
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文明是民族的财富,同时这种财富以多样化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能够最为直观地体现这一文明财富的方式莫过于古诗文.在小学教育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