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解密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群众自发的“包产到户”做法,中央怎么看?且听杜润生讲述“包产到户”提出过程中的高层争论
  
  1979年初,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国家农业委员会成立。农委作为国务院指导农业建设的职能机构,同时兼理党中央委托的农村工作任务,并指导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和中央相关部门的工作。中央任命国务院副总理王任重兼任农委主任,杜润生担任副主任。此时,安徽、四川的农民开始了自发的群众性的包产到户,对既往的农业管理体制进行了划时代的冲击。
  《财经国家周刊》:当时,中央对于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怎么看?农委对此的看法又如何?
  杜润生:当时中央高层负责同志都很重视农业,但对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推行包产到户有不同意见,难以一下子转变过来。我刚到农委工作时,也面临着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局面。一些关心我的同志对我好言相劝,要紧跟党中央,接受邓子恢的教训,不要搞包产到户。但相反,也有一些同志则说,包产到户势在必行,只是个时机问题。看来,在包产到户问题上的争论,是难以回避的了。
  《财经国家周刊》:在这种情况下,农委的工作是不是就陷入到两难境地?
  杜润生:农委的确是两难的境地。农委是国务院的机构,自然应该和中央保持一致,但是,一些有识之士的意见,则对农委支持农民的行动提供了依据。比方说当时胡耀邦的意见。
  《财经国家周刊》:“生产责任制”这个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杜润生:农委要替中央、国务院起草一个农村工作的安排意见,涉及落实中央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以体现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精神。耀邦同志看过文件,提议重视多种经营,不要只强调水利,不要“以粮为纲,全面砍光”,要加上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我对他的意见表示赞成,并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成为历来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历代朝廷都提出“重本抑末”。这时他很兴奋,说:要立志从现在起,改弦更张,首先把“农业”内涵说明白。
  我借机谈到另一个问题,就是“责任制”问题,这是保证农村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我提出:生产责任制到人、到户,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试验得不错,可增产粮食,减少开荒砍树。可不可以由中央说话,把1979年9月28日后提的“不要包产到户”,改成“准许包产到户”。耀邦说:决议才通过,中央不好立即出面修改。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1979年3月12日至24日,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农委召开了七省三县农村工作座谈会。这是一次专门讨论责任制的会议。我们看到过许多谈包产到户过程的记载,可很少有人提及这次会议。您能讲讲吗?
  杜润生:这次会议就是由我主持召开的,当然可以讲的。为什么要召开这个会议?是因为这几个省县都有农民进行包产到户的尝试,那么这几个省的领导对包产到户,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观望。开个会来讨论一下。
  对于生产责任制的讨论,又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包产到组”实行什么制度安排?“包产到户”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
  对于包产到组,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议草案曾提到“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会议围绕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允许把劳力、农具、土地、牲畜“四固定”,常年包到组。有的主张不能固定到组,认为那就是分队,是“三级所有”变成“四级所有”。有的认为不固定到组是行不通的,怎么联系产量?
  《财经国家周刊》:你们在会上进行争论的同时,社会上也在争论,当时《人民日报》就发表了张浩来信,对包产到户提出指责。
  杜润生:张浩来信能成为一个事件,当然代表了一种倾向。但能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还是由于一位领导同志的批示。张浩是甘肃的干部,他到河南出差,在洛阳地区看到某些情况,给《人民日报》写信:认为“包产到组、包产到户都是脱离群众,不得人心的”。那位领导同志批示报社:态度要明朗,号召大家不要搞包产到户,已包的说服引导,回到集体经济。这个批示,正好在会议期间,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以编者按语的形式在头版发表,因而对四川、安徽的试验起了泼冷水的作用。
  《财经国家周刊》:这对你们会议的讨论有影响吗?
  杜润生:有影响,但不大。我们还是照样进行自己的讨论。经过争论,在“会议纪要”中提出:现在存在的包括“常年包工包产到组”在内的几种办法,“只要群众拥护,都可以试行”。这样就确定了对包产到组的共识。
  《财经国家周刊》:这次会议中讨论的内容,你们是不是都及时地上报中央?中央对此怎么看?
  杜润生:在会议期间,那位领导同志从上海回来后,在会上讲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特别强调统一调配劳动力的优越性。
  3月20日下午,中央主要领导约见会议代表。对于包产到户,举了湖南洞庭湖“双抢”的经验,证明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可以提高新的生产力,集体经济还是优越的,但也讲不要“一刀切”。3月22日,那位领导同志又到会讲话说:合作化几十年了,到底是好是坏?基本上是好的。
  《财经国家周刊》:看来,当时中央对待包产到户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提倡多讲道理,允许自由讨论,并没有上纲上线。
  杜润生:在当年,包产到户是个触及体制的问题,即使允许讨论,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明确肯定,是很难的。因此,最后,会议产生的文件不得不妥协,说包产到户,不是统一经营,从这点讲接近单干,但不同于单干。对于群众搞包产到户,“如果一时说不服,也不要勉强去纠正,更不能搞批判斗争”。
  《财经国家周刊》:这句话等于批准既成事实了,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杜润生:是啊,最后,中央主要领导有个意见就更好了,他同意“深山、偏僻地区的孤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也应当许可”。1979年4月,中央批转了这个会议《纪要》,这是中央文件里第一次提出在一些特殊地区应当允许包产到户,并把它写入三中全会提出、经四中全会审定的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从而为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转变奠定了基础。
  会议结束时我做了发言,说一些重大问题会议讨论不充分,只能求同存异。《纪要》按中央主要领导和分管农业副总理的讲话精神修改,宣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责任制形式不搞“一刀切”。但春耕大忙在即,搞了责任制的不再动了,“包产到户”也不同于单干,要纠正不可上纲,更不可搞批斗。
  《财经国家周刊》:七省三县座谈会是“文革”后首次把包产到户提到中央来讨论,从结果来看,满意的解决尚需时日,但是不是可以说思想已经解冻,禁区已经打开?
  杜润生:此后,华国锋又主持召开了一次中央会议,邓小平、李先念等出席。会上,我说明了一些农村现存的问题:有些地方包产到户,生产很好,群众欢迎。也发生点问题,像河北赞皇县一带实行包产到户,因对林业政策缺乏事先安排,农民怕今后政策有变,先下手捞现货,砍了一些树,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像安徽全椒等地生产有发展,农民积极性高涨,社会安定,是很好的。有的领导表态包产到户不宜提倡。中国单干了几千年,还是没粮食吃,还是受穷嘛!有的领导表态再次用他在湖南“三夏”抢收抢种季节必须互助、合作的事例来说,非集体化不可。邓小平当场没有就此问题表态,他说:农村问题很多,一大堆,应该抓住主要的解决。他还说:贫困地区总得放宽政策。这为他尔后支持包产到户留下伏笔。
  《财经国家周刊》:既然七省三县座谈会把禁区打开了,进一步突破也就指日可待了。
  杜润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争论还是很激烈的,要松口是很不容易的。1980年1月,国家农委召开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那位领导同志再一次讲集体经济的几大优越性。
  《财经国家周刊》:那你的讲话就和那位领导同志的讲话形成了两个声音了。中央怎么看?
  杜润生:1月31日下午,会议向中央政治局汇报情况。华国锋等人讲话后,邓小平最后讲了话,他说:对于“包产到户”这样的大问题,事先没有通气,思想毫无准备,不好回答。他讲了一个大决策:就是本世纪末实现温饱,下世纪初实现小康,分两步走,要确定目标。他说:这是个战略思想,定出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按照一千美元这个目标,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不定出规划,不确定目标,四个现代化是没有希望的。
  《财经国家周刊》:当时,包产到户虽然没有在全国推开,但是,安徽、四川、内蒙、甘肃等地的经验已经证明,这是切实解决农村问题的新创举,为什么有些人要反对?
  杜润生:这种情况应该分开来看。下面很多同志持不赞成态度,主要是由于包产到户仍然不合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是规定“不许包产到户”的。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定。其中提出,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不要包产到户。把原草案“不许”改成“不要”(因为大家已按照早已发出的草案学习过文件,这个不大的修改变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财经国家周刊》:可是,后来的实践在推动着你们这些决策者,当时是形势逼人嘛,恐怕不变也得变呀。
  杜润生:你说得很对,当年形势的发展在逼迫人们思考、决策。像包产到户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说服党内领导干部。再跨一步,只有破除多数同志原有的思维定势,才会引起决定意义的变化,这要靠实践深化。
  
  现年97岁高龄的杜润生,1932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任上,领导中南地区土地改革。他所提出的“分阶段进行土改”的主张,得到毛泽东的赞誉。此后,他的命运与农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1953年,杜润生调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参与组织农业合作化;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因心存疑虑而被以所谓“右倾”错误调离。
  1979年初,杜润生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持起草农村政策文件,特别是5个中央一号文件。杜润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及见证人。
其他文献
对外国军火商实施贸易制裁,以惩罚它们向台湾供应武器,可能给中国带来事与愿违的负面效应,包括损害中国国内工业,使中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并削弱中国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采购设备的能力。  奥巴马政府宣布其首份对台军售方案后,中国周末威胁将对数家美国武器供应商实施制裁,包括飞机制造商波音。  中国航空业由政府所主导,采购活动一向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据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对波音实施公然制裁,将对“中国现有的商
期刊
新进入城市或就业市场的居民,住宅需求旺盛。如何为他们设计出适合的住宅供给制度,在快速城镇化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最大和最急迫的问题,乃是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居民——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工(工厂工人、娱乐场所餐饮业服务员、物业、保安等)的住宅需求。对于这些人来讲,即使以生产者价格供应住宅,他们也消费不起。怎样将其劳动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乃是住房制度设计的关键。   
期刊
尽管大多数舆论都更为看好“中国龙”,但“印度象”也有很多优势    作为21世纪两大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高,财富收入两极分化严重;两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送出留学生最多、接受海外汇款最多、人才流失数量庞大的两个国家。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企业家,成为美国硅谷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与印度也有着许多不同,中国经济
期刊
《阿凡达》的热播,标志着3D电影时代的来临,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机会与挑战    2009年中国制作影片450部,比2008年增长了44部,进口影片上映数量也从2008年的44部上升到2009年的51部。截止到2009年10月,在票房排名前20名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51%。但是现在中国电影正面临一场新的机会与挑战。  《阿凡达》席卷全球,使3D电影大放异彩。有专家认为,3D电影将带来电影史的又一次重
期刊
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一号文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声,记载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个鲜红的血手印,分田到户,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邻村得知后,也模仿着干起来。1979年6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到凤阳听了有关大包干的汇报后,当即表示支持。  凤阳县小岗队18个农民包产到户的壮举,率先敲响中国农村改革的鼓点。    不准落
期刊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七个以“三农”为内容的中央一号文件。  追溯历史,人们自然会想到26年前的一幕: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建国35周年盛大游行中,当农民游行队伍高抬“联产承包好”五个大字的巨幅标语牌走过检阅台时,广场上顿时欢呼起来,人们齐声高喊:中央一号文件好!  198
期刊
2000年给朱镕基总理上书的著名乡党委书记李昌平,10年后再度语出惊人:近年连续出台的涉农一号文件,措施与目标还有不配套的地方    “我叫李昌平,今年37岁,经济学硕士,在乡镇工作已有17年,现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2000年3月8日,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
期刊
参与2010年达沃斯年会的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的缓慢复苏在未来数月间会再度受挫    当出席达沃斯年会的2500余名政商界精英打点行装,离开冰天雪地的达沃斯时,留下的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期望,还有一连串的问号。  私募巨头凯雷集团常务董事大卫·鲁宾斯坦对本轮金融危机的描述是:“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心脏病发作,但心脏病不再会致命了。”但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肯尼斯·若戈夫则认为,激进的刺激政策应
期刊
作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进口大国,中国通过贸易渠道对外施加影响的能力也与日俱增    最近,关于中国方面将制裁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的说法,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基于国家安全和道义理由对特定公司实施贸易制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司空见惯。某些西方主流媒体评论声称此举“可能给中国带来事与愿违的负面效应,包括损害中国国内工业,使中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并削弱中国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采购
期刊
胡适日记中的记录和议论,为进一步研究张学良提供了参照和依据    在胡适日记中,有见识的看法和有价值的史料随处可见。  比如,1934年1月底,胡适为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八次董事会议,从北平抵达南京。在参观中山陵时,他的感觉是建筑费用太高,既不美观也不实用。他认为如果能把道路修到孙中山墓前,去掉那四百个台阶,就可以方便游览,节省费用。另外,在与朋友们谈到国内形势时,他强调所谓“武人横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