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年龄引新知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领学生猜测老师年龄,从而巧妙地引入新知,不仅有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而且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利用猜测年龄引人新知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名师的技艺吧。
  片段一 巧借年龄渗透“转化”
  (华应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师:刚才有同学问我,华老师,您多大了?我觉得非常友好。但是我不想直接告诉你,请问你多大了?
  生:我今年11岁。
  师:你11岁,我儿子12岁,你猜,我可能多大?
  生:40岁。
  师:啊,40岁,怎么想的?
  生:我爸也是40岁,我现在是11岁,年龄之间肯定不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就想,您是40岁。
  师:哦,想得真好,华老师就是40岁。你们想一下,刚才华老师是怎么告诉你们我的年龄的?(稍停)把一个不熟悉的华老师转化成了什么?
  生:熟悉的人。
  师:对,熟悉的人。看来,转化是非常有趣的,不光在生活当中,在我们数学课堂上,也一样可以用到转化。在我们数学课上,哪些地方能用到转化呢?
  生: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赏析】一位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华老师深谙此理,将转化思想自然地融入日常交谈中, “但是我不想直接告诉你,请问你多大了?”折射出华老师的匠心独运、平易近人,也沟通了师生情感,又很好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当华老师问:“你们想一下,刚才华老师是怎么告诉你们我的年龄的?”这时,学生无言以对,华老师立刻意识到问题有点“大”了,进一步问:“把一个不熟悉的华老师转化成了什么?” 他这一问,直接推出生活中的“转化”,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最近发展区”,此时,学生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说:“熟悉的人。”从而使转化思想像潺潺之水流入学生心田。这样,华老师利用猜测自身年龄的方式交流,使学生在快乐之中感受“转化”,为利用“转化思想”学习新知播下了“爱”的种子。
  片段二 巧借年龄突显“关系”
  (刘德武——“两步应用题”)
  师:咱们来做个猜年龄的游戏。我有多大?
  生:(答略)
  (师板书“62岁”)
  师:刚才有同学说我62岁,但很可惜,也没猜对;你们刚才猜得都不对。看来,你们并不怎么棒,如果我告诉你们很短的一句话,你们就能立刻棒起来。这句话就是“比62岁小7岁”,我多大?
  生(欣喜若狂):55岁。
  师:这“55岁”,既有数55,又有单位名称岁,叫做数量。同样,“62岁”也是数量。而“小7岁”就不仅仅是一个孤零零的数量,正是它,沟通了这两个数量之间的什么?(师用手势比划)
  生:关系!
  师:你们是知道了什么以后才棒起来的?
  生:关系!
  师:看来,这个游戏中,数量和关系,哪个更重要?
  生:关系!
  【赏析】在两步应用题中,“关系”是沟通两个数量之间的桥梁,是题眼,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为了帮助二年级学生提升审题能力,突破难点,找“题眼”,抓“关键句”,刘老师跳出数学教数学,利用自己的年龄与学生做游戏,引人新知。根据低年级学生爱表现自己的特点,他的这句“看来,你们并不怎么棒,如果我告诉你们很短的一句话,你们就能立刻棒起来”,把“很短的一句话”和“棒”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时,学生迫切要求该“短句”出场的心情油然而生,“比62岁小7岁”一出口,顿时,“55岁”的回答声震耳欲聋,有些同学甚至手舞足蹈起来。正是有了这个“短句”——“关系”,才使学生真的“棒”了起来。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关系更重要”(相对来说)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聚集在“关系句”上,从而抓住了解决问题的“题眼”,使问题迎刃而解。
  片段三 巧借年龄感悟“估测”
  (朱乐平——“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生:没有。
  师:你估计一下,我大概有几岁?
  生1:38。
  ……
  师:怎么没有人认为我已经是80岁了呢?
  (生笑)
  师:有没有人认为我是3岁呢?
  (生又大笑起来)
  师:也不会,我们怎么不说他是3岁或80岁呢?
  生:估计。
  师:估计,我们要好好看的,对不对?
  【赏析】一个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显”的数感真实化。为了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良好的数感,为引入“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前的估算,朱老师创设了猜自己年龄的情境。学生分别估计他38、34、37、40,等等,都在意料之中,却没有一个学生说他在10岁以下或很接近100岁。于是,教师故意问:“怎么没有人认为我已经是80岁了呢?有没有人认为我是3岁呢?”这两个无需作答的问题逗得孩子们笑声不断,既风趣幽默、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暗含对学生先仔细观察再估数的表扬,同时,也是在提醒学生要防微杜渐,不要盲目估数。“估计,我们要好好看的,对不对?”又进一步强调了估计前“好好看、仔细看、用心看”的重要性,道出了“观察”是估算的策略之一。这样,朱老师巧用猜年龄,通过与学生“聊天”式的交流,在不是“教学”胜似“教学”的情境中,使学生无声无息、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估计能力、增强了数感。
  上述片段中,三位特级教师都是通过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来引入新知的,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各有千秋。(作者单位:安徽省砀山县城关镇七神庙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和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能力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以实现与他人良好沟通的一种能力,它体现的是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学校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摇篮,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园地,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他们所要获得的重要能力之一。  一、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期刊
特级教师张兴华执教“可能性”一课时,语言朴实,充满灵气,多次用了“傻问”艺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正是这些 “傻问”,使课堂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凸显了教学智慧,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现撷出几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傻问”,构成共融的心理磁场  师:同学们一定在想,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怎么是一个爷爷?不过,爷爷上课可不空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袋球礼品,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咱们看
期刊
俗话说:“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教学亦然,知识就像海洋,既有“浅水湾”,亦有“深水区”。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教学能力,可使学生在“浅水湾”得“鱼虾”,亦可在“深水区”观“蛟龙”。“万以内数的读法”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者可谓是不可胜数,其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然其大略,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教学境界。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案例一:教学本
期刊
薛法根老师的课,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充满智慧,词语教学朴实无华,扎实有效,让人赏心悦目,所运用的解词教学方法更是独具匠心。  片段  师:“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众笑)  生:我们每天饿了都要吃饭
期刊
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分数的意义”一课,华老师那灵动、睿智、大气、洒脱的教学风格,可谓魅力无限。细细品味华老师的课,他对教学细节的独特处理深深吸引了我,给了我启迪,课堂上的细节之处,见理念、见功力、见童心、见爱心、见慧心……一个个完美的细节尽情地彰显了他独特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一 妙引:细节之处现童心  课始——  师:喜欢听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听有关大头儿子的
期刊
一读  师:第一遍读,要求结合注释读准字音,并大体弄懂文章的意思。如果有疑问,可以和同桌商量,实在解决不了,请提出来。(师板书:一读,读准音,通文意)(生读)  生:“白丁”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白丁”是平民的意思。  生: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在唐朝,穿衣服能体现人的地位高低,以黄赤最为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为低下,白色是没地位的。所以,“白丁”指平民百
期刊
成语经千百年的创造锤炼而成,古往今来,积淀传承,生生不息。其形式完整、内容精炼、含义丰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成语教学如何走出单调的解词、记忆模式,让学生喜闻乐见?于永正老师在他的“五重教学”中指出,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在他的课堂上,成语教学情趣盎然,学生在“绘、演、辨、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片段一 妙手丹青绘成语(《夕阳真美》)  (生读:太阳已经西斜…
期刊
在福建省小语会“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讨会上,曾扬明老师在厦门集美小学的会场上演绎了一堂精彩的汉字教学课。笔者深深地感触到他那“开放、大气、朴实、灵动”的教学风格。其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呼吸着汉字中蕴藏着的如诗如画的文化气息。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教你们几招如何防止成语中出现错别字的方法。(师板书:推形记字、明义记字、结构记字、探源记字)  ……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
期刊
“没想到,我们的老师太有才了,我们都笑翻了。”自从大余县东门小学教职工迎新会视频被放到网上后,跟帖的师生络绎不绝。在这场教职工迎新会上,无论校领导,还是各学科教师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太极拳、交谊舞、萨克斯演奏、书法表演、扭秧歌、二人转、反串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就连平日不大幽默的教师也加入自己所在的年级组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整场迎新会快乐无限,台下笑声阵阵,处处散发着集体创作智慧的光芒。“东小的
期刊
略读课文不仅是教材中比较难处理的一类,而且在整册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有的单元甚至安排了两篇略读课文,为此,教师的关注度不得不高。该怎样给力,一直是教学一线的困扰:讲少了吧,蜻蜓点水,学生没有印象;讲得细致吧,教学时间不够,也体现不了略学的要求。因此,尝试如何提高略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教研的努力方向。笔者从“点、线、面”入手,略有收获。  一、找点,“略”显中心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