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危机对德育提出的新课题
  
  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协调方面,这其中并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地扩展,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能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性危机。为了解决这种生存危机,除了要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加深对自然系统全面的科学认识,还必须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通过道德观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寻求“自然道德”“生态良心”。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概念。”学校德育必须在生态危机面前扩展其功能领域,重视其生态性功能的发挥,培养和塑造具有人与人、人与自然规范的“完善伦理”的下一代,这是生态危机对德育提出的新课题。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表现
  
  1、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现
  面对着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德育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起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使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顺从自然规律,取消以往成为自然界主宰的思想,形成新的生态观,即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规律、有秩序地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联系各组成部分的规律、秩序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事物运动的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同时还要“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情感,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即认识并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只有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和环境问题的危害性,才能激发人们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良好愿望。”环境价值包括供人类栖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德育强调环境价值旨在引导人们认识和体验环境对人类的多方面价值,学会珍惜自然,热爱自然,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所以人对自然资源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既要维护生态平衡,也要强调人类利益,既不能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也不能肆意贬低人的地位,自觉树立生存平等,发展平等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学会欣赏自然并积极美化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原则,进而将人们的“人类中心”思想转变为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
  
  2、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促进自然完美后会获得一种自豪感,拯救一只动物后又会收获一份幸福、一份愉悦,而对滥杀动物,滥砍滥伐等行为则会感到愤怒、内疚。在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自豪、幸福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一种生态道德情感,这种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德育不是仅仅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更是要让人们从情感上对自然做一次内心的体验,明确自己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是与生态道德基本原则相符或相违背,即是善或恶。
  “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从而得以对个人及社会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将这种道德认识与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和境界,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从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3、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即生态道德交往,是“人为着自己的生存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但保持道德性的活动,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道德交往行为与其他道德行为一样,都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样一个发展逻辑,没有了对自然的正确态度与行为,人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不会得到积极的改善。因此,德育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利用真实情景的熏陶,使人们将所学的自然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真实表现结合起来,实地考察,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并通过内心真实的切身体验,唤起自然道德,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采取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自觉行为。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充分挖掘各自的育德优势,要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锻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首先因为儿童的可塑性大,家庭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观念具有极大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其次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的培养;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人文环境。最后运用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广大公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宣传控制人口增长,珍惜节约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民众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热情和责任心,转变长期以来与自然对立的态度和行为。
其他文献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消费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休闲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人们
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政务微博平台成为网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建策献言的重要载体,更成为舆情“风向标”和官民沟通的便捷媒介。本文简要分析了公安、消防、交通等政府部
漆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典型代表,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秦汉时期的缤纷漆绘,再到元明清的瑰丽漆雕,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漆艺术的绚丽多姿和辉煌的发展轨迹。中国的漆艺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议的意见》指出:高校要认真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工作。其中,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原则上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青年专业教师无疑就是各个高校从事班级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得力入选。    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内涵    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淡化了生活导师职能,强化了对专业方向、职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高校辅导员的任务和具体工作    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其基本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体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思想品德;校风、班风、学风;劳动、卫生;审美;心理健康等教育。
当地时间5月9日,国际纺联2019纺织机械研讨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率领中纺联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纺联副会长、中国国际贸促会
期刊
产权交易机制的合理设计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由于相关产权交易机制设计缺失造成的旅游服务乱象严重扰乱了正常旅游服务供应秩序。为提高区域旅游服务供应链竞争力、遏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它是一所学校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面貌、态
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呼唤着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型教育,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则必须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新型教师新在哪里?笔者认为新型教师要具备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教育观,具有较高的教育学素养及在新观念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新型教师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是要探讨教书育人规律、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而成为教育的“研
2017年,中以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随着中以两国在人员往来、贸易投资、产业合作、技术交流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及发展,以色列已日益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稳定可靠的合作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