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词的召唤艺术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总会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凸显它的文化功能。
  2008年,中国历史上有两件大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2008年8月,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人民渴望百年的梦想。随着这一盛事的到来,数以万计的奥运歌曲成了人们表达这一欢欣鼓舞时刻的重要形式。此前,2008年5月,汶川突发重大地震,抗震救灾,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歌曲创作浪潮。不到两个月,抗震救灾歌曲已不计其数。中国报纸、杂志、电台、电视、义演晚会,甚至彩铃,所有的传播媒介几乎都在传送抗震救灾歌曲。这是继1976年天安门事件以来最大的自发写诗、写歌浪潮。
  然而,在应重大事件而涌现出的成千上万作品中,真正流传的作品并不太多,可以预见,能长久流传下去的更少。歌如何流传?又如何保持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这一直是个似乎无规律可寻、无法给予明确答案的问题。但从这次大规模的奥运歌曲和抗震歌曲中仔细分析,我们还是能发现歌曲流传的一个最基本社会心理机制,那就是成功流传的歌,总是有一种真正的情感能力,适应社会文化的“召唤”结构要求。
  什么是“召唤”?简单地说,就是当群众心里已经潜藏着某种感情,某种触发点,某种急待表达的情感意愿,但是尚不能确切地以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时,如果某种艺术,某种表意方式出现,正好符合了这种群体表达需要,这种表意手段就应和了文化的“召唤”需要。
  事实上,歌词最早的起源,就伏下了召唤的基本结构势态。《淮南子·道应训》写道,“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种原始歌曲起源痕迹,即使在当今歌词的艺术发展得很成熟,召唤结构出现各种变体,变得相当复杂之后,也依然拒绝退场,因为歌的召唤来自于它至今不变的“传唱目的”:以唱传情达意。
  陆机的《文赋》中谈到“物”与“情”相互召唤的心理现象:“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歌词就是提供这种激发情绪的相互“召唤”。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里也指出,感人的“召唤”,具有将“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的特征”。成功流传的歌正是在这种心理机制中,发挥出它的召唤功能,从而带动“知、情、理、意”合而为一,使歌众在情绪上应合。好的歌词呈现的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心理语言”,也就是说,能激起心理和情感反应的“召唤点”。 比如,奥运和突发的地震,对人们来说,都是一场深刻的心理事件。纵然我们需要表达“百年奥运梦想”,表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但歌词毕竟不是口号,它需要呈现出这些心理事件的情感语言。很难想象,千篇一律、口号式的呼喊,能真正走入人们的心中,会应和人们内心的真正情感,会发挥出社会召唤力。
  歌词和歌众之间这种召唤与被召唤的关系,有些类似于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核心观点,即“询唤理论”。 阿尔都塞在讨论意识形态起作用的方式时提出:“意识形态询唤作为主体的个人”(Ideology interpellates individuals as subject)。他指出,“询唤”本身就是对主体的建构,可见于社会上最日常、最琐碎的、最简单的操作,例如警察在路上叫:“喂!”使每个过路人不禁停下来,自我询问,“是不是在对我说话?我做错了什么事?”这个自我应答行为,实际上是以主体方式应对意识形态代表者的声音(警察的提醒)的询唤,这样出现的主体,当然是服从于意识形态的主体。
  阿尔都塞的理论,源于基督教神学中的“位在”理论,即信徒本心有与上帝相感应的可能,处在一定的待召唤状态中,信徒才能对神的声音作出应对,并且遵循上帝的旨意行事。
  因此,召唤是非常广义的社会意义传达方式。歌曲最主要的文化功能是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交往,尤其当语言不够表达感情或情绪时,歌作为超语言信息流通的中介发挥的作用更大。歌一唱出,就期待接受者的意识进入被召唤的位置。对歌曲来说,如何击中歌众的心灵,那就需要歌曲召唤出歌众已有的情感。歌词如果不是对应被召唤者而写,就不可能使歌众有所心动;歌众没有被召唤,就不可能有所歌。比如,这次地震中,最早也是最流传的一首歌《生死不离》,此歌一出现,就应对了全国人民心中已经等候着的感情召唤: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
  一场不到三分钟的突发地震,危害却是毁灭性的,顷刻之间,亲人生死别离,家园化为废墟,而被埋在废墟中的生存者,等待救援者的救助。在电视不停的循环报道中,人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与时间赛跑的“发现”:一次次找到生命迹象,一次次成功救助起受困者。于是,“寻找”与“等待”成了地震后很多天内,最牵挂人们心灵的情感语汇,这首歌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召唤的敏感点。
  同样,另一首歌曲《我知道你会来》,也准确地写出了亿万群众灾难时刻的心理:
  这里好黑寂静得只剩下希望的声音/我在哪里家人在哪里/我知道你会来 我知道你在寻找我/你什么时候来?我会坚持到你看到我。
  这首歌曲不是空泛的召唤,而从最真实,最细微,最个人化的人性感受出发,调动了歌众的情感。歌曲采用多名演员对唱的形式,其中的角色呼应,召唤与应答,在歌词内外,都达到了成功地表现,继而表达了寻找与等待这一感人主题。
  这次抗震过程中,经典歌曲的再度翻唱,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一首有感染力的歌词作品,最终不可能是单纯应景式的、时尚式的产品,它必须有丰富的情感艺术内涵,与歌众之间有一种召唤与被召唤的能力。如《让世界充满爱》、《明天会更好》、《爱的奉献》、《阳光总在风雨后》,甚至还有《海阔天空》的新词翻唱版等。
  这些作品,原本并不是为抗震而作,甚至不是为灾难场合而作,为什么在地震灾难来到人们面前时,这些歌能再度流行?因为这些歌都是写人们之间的友爱、同情、奉献。实际上,歌众心中的“待召唤点”并不限于特定题材(地震),但只要传达了人们在某种境遇中的共通情感就一样能击中召唤点。例如《让世界充满爱》: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瞬间的情境,而情感的召唤力却具有时代的穿透力。当人类遭遇孤独、死亡、分离,需要鼓励、慰藉的时候,心灵召唤歌声,歌声召唤心灵。
  歌众传唱一首歌都基于一个自我意义实现的意图,即用歌传达出某种共同的、或个人化的意义。歌众在流传中不可能把意义权完全让度给歌曲流传机构或其他因素。歌众有自己的主体诉求,歌众不是艺术家,故而不容易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但他们拥有等待被召唤出来的感情,艺术家应该了解歌曲流传的这个根本机制。例如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能在数以万计的奥运歌曲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它成功地运用了歌曲这种召唤机制: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欢迎你。
  这种对奥运的期待情感并不抽象——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友爱,对自己国家的自豪——它具体可感地存在于普通群众的心中,等待召唤。而这首歌词亲切、晓畅,情感朴实、自然,旋律活泼、优美。几十名歌星一起演绎,仿佛一个大家庭中的许多成员,用不同的声音,演绎朴实的共同情感。一旦歌词准确、真实地捕捉到这种待召唤的感情,它的流传就得到了相当大的可能。
  歌词可以通俗,可以高雅,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含蓄蕴藉,可以承担时代功能,可以传达个人感受,但好的歌词拒绝空洞的抽象,拒绝没有生命力的呐喊,只有把握住人类共同的心理体验,才会与歌众内心发生共鸣,才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从而真正流传。因此,歌词创作不只是技巧的问题,更是要把握情感的召唤艺术。
  中国从学堂音乐开始的现代歌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歌词作为特殊的文体、文化形式,一直有着承载着多种功能的传统。它可以是一个文学文本,也可以是一个历史文本,甚至是一个政治文本,或者一个纯粹的功用文本。然而,某一种文本在某一时代曾经流传一时,但却不能超越时代而长久流传,只能成为某一即景式的作品,是因为这种“即景”并不能真正体现歌词文化产品的品格,只是附加给歌词文化产品一种临时的“标志”、临时的“效应”,但不能保证歌的广泛和长久流传。相反,优秀的歌词都能穿透这些功能因素,保存了歌词的魅力:它似乎渗透着某个事件,但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背后留给人们的情感印迹,而这情感却可以穿越时空,保持着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召唤能力。
  
  陆正兰 文学博士,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文金道兄:您好!  早在四月份就收到你要在五月五日举办五十年作品音乐会的邀请。除了立即表示自己肯定出席外,我还对它充满了热烈的期待。  果然,五月五日晚,这份期待变成了现实:你精心挑选出的八部作品通过三位指挥、九位演奏演唱家、乐队、合唱队的出色表演,奏唱出一幅幅赏心悦耳的音画,在堂皇的北京音乐厅内回荡、流动,让千余名听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之夜”。  你这场音乐会所选的作品,有两
1997年7月7日,陈紫在病中,就他一生的歌剧创作作了一次长谈。这是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对自己大半生劳作的切实的总结,是一位先行者留给后来人的极可宝贵的经验之谈,是一位探索者对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歌剧的殷殷期望。在六十年漫长的路上,他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留下了丰硕的果实,也留下了肺腑之言,足以引起每个关心中国歌剧之命运的人们深长思之。  在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这四个字:“空谷足音”!是啊,在空寂的杳无人迹
2002年春夏之交,由宋瑾翻译的美国库斯特卡(S.Kostke)先生的著作《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中文版问世了。回顾二十余年来有关20世纪作曲理论和技法的出版情况,《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不仅因为该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西方20世纪专业音乐演变、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西方传说调性的衰微,自由无调性兴起的情况,从旋律、和声、节奏、曲式、音色与织体等方面介绍了西方20世纪音乐
清晨5点50分,一辆公交车缓缓行驶在晨曦中。6点整时,公交车到达第一个停靠点,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简称“当阳二高”)高一(9)班的赖国伟同学立刻起身,作为“车长”的他协助安全员组织其他正在候车的同学有序上车。接下来,挂着“2号车”标牌的公交车停靠了8个站点,共接到30名学生,于6点10分抵达学校。陆续到达的,还有其他8辆公交车。这些不是普通的公交车,而是当阳市的“定制公交”,一共9台公交车,8条运
中国音乐学院杨通八教授编写的作曲技术理论专著《和声分析教程》一书日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作入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是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它是专门为音乐专业非作曲方向学生的和声公共课教学编写的。全书共分十三章,逾三十万字,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和声分析的知识技能及常见问题。  该专著具有如下特点:    一、 目标群体明确,针对性强    根据目的而确定学习方法,是教育科学的重要
由日本国际音乐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国际比赛于2008年7月25日在风光秀丽的日本海滨城市神户隆重开幕,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的127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笔者作为这次比赛的评委,不仅目睹了比赛的盛况,而且亲身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友好情意和爱国华侨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异国他乡听中国音乐,听不太熟练的汉语普通话演唱的歌曲,听外国选手演奏中国的民族乐器,听外国钢琴演奏者诠释中国的钢琴作品,
今年内蒙古将继续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拟招聘400名特岗教师。  据了解,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内蒙古生源均可报考特岗教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和参加过3个月“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岗特岗教师或国家在职在编的公职人员不能报考。  按照规定,本次招聘计划的报名条件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是一部描写晋商故事的极具山西地方风格的电视作品,剧情曲折动人,受到观众们的关注。在片头音乐中有一对胡琴的演奏婉转缠绵,画龙点睛地表达了勤劳质朴的山西人在晋商路上伴随的一丝哀婉孤寂的情感,它们就是山西地方剧种晋剧文场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产生的艺术效果。  晋剧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因兴起于晋中地区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晋剧的音腔声韵中正
2006年,距李叔同先生创办《音乐小杂志》已整整一百年。回顾百年历史,20世纪上半叶的《音乐杂志》《新音乐》等刊物曾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启蒙、号召、引领作用,80年代各个音乐艺术院校学报的创刊、复刊,也曾在学界产生积极影响。进入90年代中期后,音乐理论期刊又开始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  在喧闹浮躁的商品社会,在时刻受到物质利益重重诱惑的人群中,在学术信仰开始有些坍塌的境遇里,在网络日益冲击着纸质印刷
怀特海是英国的教育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他曾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时至今日,他的教育思想依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  这种不朽源自他对鲜活生命的尊重。生命是有周期的,如活动与睡眠交替,工作与娱乐交替,学期与假期交替。怀特海认为智力活动也是有周期的,他把这个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