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感悟能力,我在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用“巧”带“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确保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巧联想,悟多彩
我国语言浩瀚精深,蕴意丰富。因此,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既应该以书为本,还要跳出书本,体现一个“活”字。即所谓的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答谢中书书》,其中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其中“清流见底”一句是说明水清的程度,属于概括叙述。为了在脑中形成具体形象,我联想到这样两句作以补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这样不仅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而且让概括的语言更具神韵。
再如,学习《湖心亭看雪》一文,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欣赏:你喜欢哪句话,它让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联想丰富的程度让我不由感叹:教学相长!有的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有的想起两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的说“在古代诗文中写春夏季西湖美景的多,而作者能独辟蹊径,写冬景更难能可贵”;有的学生根据这个提示又背了几首写西湖的诗,妙的是把诗句进行了串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算是淡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属浓抹了。联想真妙!更有一学生说:这两个亭上铺毡对坐的人挺风流的。没想到一句“风流”引发全班大笑。我适时引导:“风流”这个词用得好。毛泽东同志有一首词中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风流,意思是高雅脱俗……
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展开丰富的联想,看似离题万里,实则扩展了知识的储备,感受到生活的多彩,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巧突破,悟思路
教师上的每一节成功的课,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章讲究构思巧妙,条理清晰。而教师讲课也是如此。要讲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对这篇文章的内涵、背景等了然于胸,而要真正地把学生带入到文章里去进行恰切、巧妙的指导,选准切入点至关重要。
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前在讲解时唯恐把知识点遗漏,力求面面俱到,可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效果不好。一篇优美的散文就这样被肢解了。而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深思熟虑之后,我觉得讲解这篇文章,巧妙的切入是一个关键,也就是要选准突破口。作为自由撰稿人写文章常因受到某种触动之后,感情的潮水才会一发不可收。朱自清之所以在8年后才想起写父亲送他去车站爬月台为他买橘子时的情景,是缘于文章结尾收到父亲来信的一句话:“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恐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他的情感,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感受最深的那一次“背影”。为什么对那次“背影”感受最深呢?还要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环境背景下: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家事让“我”忧心,分别,背着沉甸甸的牵挂。带着这样的心情看父亲的“背影”尤其让人感动。这样师生共同总结出写作的一条思路:寻找感情触发点→提炼写作中心→围绕中心把人物放在特殊的背景下→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写作思路总结,学生不仅有同感,便于理解和体会,而且对于写作构思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巧点拨,悟通透
善于思考的教师会发现:只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学习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像语文阅读和写作这样需要灵活运用的知识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巧指导,指导得好了,会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就拿记叙文的阅读来说吧。理解任何一篇文章,首先必须把握的是文章的主旨。因为文章每一部分的安排以至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中心进行的,把握不好,很多问题答得似是而非。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淀和教师点拨,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文章题目的含义、插叙的作用、文中某一句话的含义等等,都与主题密切相关。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总结,对阅读题也探寻到一些规律,掌握了一些技巧。这样学生再做起阅读题来就觉得容易多了。现在我教的两个班学生,做阅读题时总是跃跃欲试,感到得心应手。
写作的指导相对阅读来说更让教师们头疼。因为它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写作的技巧,更需要学生长期的知识文化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在教学中,我发现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有一节作文指导课的主题是:写作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现身说法,就举了自己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材料构思的一个例子。当时我考虑到,所有班主任工作都兢兢业业,非常辛苦。如果我写一天之中自己是怎样做的,那样流于一般,毫无新意。根据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抓住了四个关键词作为发言材料的中心:平等、沟通、激励、和谐。平等是基础,沟通是手段,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才更具说服力;激励是方法,和谐是目的,只有激励每一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够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这就是说写作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紧接着我又灵光一闪,让学生转头面向后黑板(因为那里有我主办的一期板报“话谈期中考”)。“谁说说老师设计的这期板报的思路?”这时有许多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在他们面前展示了几天的黑板报,竟蕴含着写作的条理性。四个板块是:“采撷”(考前做出的努力),“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遗落”(看到成功的同时也有不少的失误),“期待”(有了不足以期改正)。就这样,在学生佩服与喜悦交织的目光中,我成功地完成了对这节作文课的指导。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以“巧”带“悟”,让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语文的轻松和愉悦。
一、巧联想,悟多彩
我国语言浩瀚精深,蕴意丰富。因此,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既应该以书为本,还要跳出书本,体现一个“活”字。即所谓的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答谢中书书》,其中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其中“清流见底”一句是说明水清的程度,属于概括叙述。为了在脑中形成具体形象,我联想到这样两句作以补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这样不仅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而且让概括的语言更具神韵。
再如,学习《湖心亭看雪》一文,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欣赏:你喜欢哪句话,它让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联想丰富的程度让我不由感叹:教学相长!有的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有的想起两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的说“在古代诗文中写春夏季西湖美景的多,而作者能独辟蹊径,写冬景更难能可贵”;有的学生根据这个提示又背了几首写西湖的诗,妙的是把诗句进行了串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算是淡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属浓抹了。联想真妙!更有一学生说:这两个亭上铺毡对坐的人挺风流的。没想到一句“风流”引发全班大笑。我适时引导:“风流”这个词用得好。毛泽东同志有一首词中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风流,意思是高雅脱俗……
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展开丰富的联想,看似离题万里,实则扩展了知识的储备,感受到生活的多彩,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巧突破,悟思路
教师上的每一节成功的课,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章讲究构思巧妙,条理清晰。而教师讲课也是如此。要讲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对这篇文章的内涵、背景等了然于胸,而要真正地把学生带入到文章里去进行恰切、巧妙的指导,选准切入点至关重要。
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前在讲解时唯恐把知识点遗漏,力求面面俱到,可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效果不好。一篇优美的散文就这样被肢解了。而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深思熟虑之后,我觉得讲解这篇文章,巧妙的切入是一个关键,也就是要选准突破口。作为自由撰稿人写文章常因受到某种触动之后,感情的潮水才会一发不可收。朱自清之所以在8年后才想起写父亲送他去车站爬月台为他买橘子时的情景,是缘于文章结尾收到父亲来信的一句话:“举箸提笔,诸多不便,恐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他的情感,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感受最深的那一次“背影”。为什么对那次“背影”感受最深呢?还要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环境背景下: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家事让“我”忧心,分别,背着沉甸甸的牵挂。带着这样的心情看父亲的“背影”尤其让人感动。这样师生共同总结出写作的一条思路:寻找感情触发点→提炼写作中心→围绕中心把人物放在特殊的背景下→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写作思路总结,学生不仅有同感,便于理解和体会,而且对于写作构思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巧点拨,悟通透
善于思考的教师会发现:只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学习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像语文阅读和写作这样需要灵活运用的知识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巧指导,指导得好了,会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就拿记叙文的阅读来说吧。理解任何一篇文章,首先必须把握的是文章的主旨。因为文章每一部分的安排以至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中心进行的,把握不好,很多问题答得似是而非。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淀和教师点拨,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文章题目的含义、插叙的作用、文中某一句话的含义等等,都与主题密切相关。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总结,对阅读题也探寻到一些规律,掌握了一些技巧。这样学生再做起阅读题来就觉得容易多了。现在我教的两个班学生,做阅读题时总是跃跃欲试,感到得心应手。
写作的指导相对阅读来说更让教师们头疼。因为它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写作的技巧,更需要学生长期的知识文化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在教学中,我发现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有一节作文指导课的主题是:写作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现身说法,就举了自己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材料构思的一个例子。当时我考虑到,所有班主任工作都兢兢业业,非常辛苦。如果我写一天之中自己是怎样做的,那样流于一般,毫无新意。根据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抓住了四个关键词作为发言材料的中心:平等、沟通、激励、和谐。平等是基础,沟通是手段,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才更具说服力;激励是方法,和谐是目的,只有激励每一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够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这就是说写作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紧接着我又灵光一闪,让学生转头面向后黑板(因为那里有我主办的一期板报“话谈期中考”)。“谁说说老师设计的这期板报的思路?”这时有许多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在他们面前展示了几天的黑板报,竟蕴含着写作的条理性。四个板块是:“采撷”(考前做出的努力),“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遗落”(看到成功的同时也有不少的失误),“期待”(有了不足以期改正)。就这样,在学生佩服与喜悦交织的目光中,我成功地完成了对这节作文课的指导。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以“巧”带“悟”,让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语文的轻松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