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诗词阅读与鉴赏的个性和共性,其后就初中诗词教学中缺失“核心素养”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诗词阅读与鉴赏的个性和共性分析
首先,在诗词的教学中,其中心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是立足于诗词的语言特征、情感表达方式、事物形象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思想感情、高尚情操、人生态度及情怀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诗词这类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字词的运用。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对诗词进行感悟,例如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换位思考,从而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生和死的意义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诗词的阅读和鉴赏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帮助学生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逐渐运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诗词进行分析鉴赏。对于诗词阅读与鉴赏的个性而言,首先,教师要随时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熟悉程度,主要通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其次,对诗词内容的选择,在期末考核过程中,教师对考核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诗词找到与其意思和内容相近的诗句;最后,教师应当对所学诗词的写作手法和表达形式进行考查。
二、当前初中诗词教学中缺失“核心素养”的原因分析
(一)实践教学难度较大
对初中语文而言,诗词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其实践教学难度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诗词时,普遍会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和表达技巧、方式上,并没有注重自身对诗词的积累,这也体现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质的缺失,久而久之必将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根据期末考核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诗词考核环节中,普遍拿不到高分数,维持在中等成绩,这也体现出初中阶段学生对诗词教学的缺失。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大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语文教学本就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中极易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而诗词的教学很重要的就是意境,学生连整体诗词的框架都不完善,更别说真正体会诗词的意境;另一方面,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足,不深刻。在古代,很多人都是寄情于诗、寄情于词,通过诗词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但是学生却难以理解,常常对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相混淆。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措施
(一)正确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中的画面美
1.自然之美
在诗词中,大多数都向学生展示着祖国的壮丽山河、四季更迭,这些自然风光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体会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鸟语蝉鸣,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这些自然现象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感官上的冲击。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对诗词的吟诵,使学生带有情感地吟诵,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作者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2.人情之美
对人之间情感的赞美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征,不管是骨肉之情还是真挚纯洁的友谊,都是极受诗人喜爱的。例如,倪瑞璿《忆母》一诗中写道:“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作者直白地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母親对自己的眷眷之心,这样的骨肉之情如何不让人感动?这也体现出一种至亲至近的情感。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对朋友的惺惺相惜,对朋友间真挚友情的歌颂。
(二)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语言美
1.语言的凝练美
大多数诗词在写作时,都是作者倾入了大量的精力的,尤其是在一些字词的斟酌上。例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异客,两个异字,表达出作者远离家乡的悲凉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二字,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亲人手足的思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语言中的关键字词,逐渐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词语言的凝练美。
2.语言的节奏美
古代诗词的创作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节奏上,节奏得当,则会让人产生一种朗朗上口的美感,具有一定的音乐韵律。例如,贺知章的《咏柳》,按照相应的韵律和声调,可以将这首诗进行停顿划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这样的停顿方式也体现出诗词语言的节奏美。
(三)正确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的意象美
“意”主要是指作者的主观情绪和思想,“象”则是指作者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的具体的事物形象,意象是我国诗人词人非常常用一种写作技巧。例如,刘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的“柳”不仅仅是指杨柳树,更加重要的是体现出作者的离情依依,这种情感是非常强烈的。更有折柳之意,表达出诗人的不舍之情。
作者简介:张明伟,女,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刘佰军,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诗词阅读与鉴赏的个性和共性分析
首先,在诗词的教学中,其中心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是立足于诗词的语言特征、情感表达方式、事物形象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思想感情、高尚情操、人生态度及情怀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诗词这类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字词的运用。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对诗词进行感悟,例如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换位思考,从而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生和死的意义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诗词的阅读和鉴赏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帮助学生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逐渐运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诗词进行分析鉴赏。对于诗词阅读与鉴赏的个性而言,首先,教师要随时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熟悉程度,主要通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其次,对诗词内容的选择,在期末考核过程中,教师对考核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诗词找到与其意思和内容相近的诗句;最后,教师应当对所学诗词的写作手法和表达形式进行考查。
二、当前初中诗词教学中缺失“核心素养”的原因分析
(一)实践教学难度较大
对初中语文而言,诗词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其实践教学难度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诗词时,普遍会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和表达技巧、方式上,并没有注重自身对诗词的积累,这也体现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质的缺失,久而久之必将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根据期末考核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诗词考核环节中,普遍拿不到高分数,维持在中等成绩,这也体现出初中阶段学生对诗词教学的缺失。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大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语文教学本就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中极易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而诗词的教学很重要的就是意境,学生连整体诗词的框架都不完善,更别说真正体会诗词的意境;另一方面,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足,不深刻。在古代,很多人都是寄情于诗、寄情于词,通过诗词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但是学生却难以理解,常常对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相混淆。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措施
(一)正确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中的画面美
1.自然之美
在诗词中,大多数都向学生展示着祖国的壮丽山河、四季更迭,这些自然风光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体会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鸟语蝉鸣,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这些自然现象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感官上的冲击。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对诗词的吟诵,使学生带有情感地吟诵,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作者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2.人情之美
对人之间情感的赞美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征,不管是骨肉之情还是真挚纯洁的友谊,都是极受诗人喜爱的。例如,倪瑞璿《忆母》一诗中写道:“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作者直白地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母親对自己的眷眷之心,这样的骨肉之情如何不让人感动?这也体现出一种至亲至近的情感。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对朋友的惺惺相惜,对朋友间真挚友情的歌颂。
(二)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语言美
1.语言的凝练美
大多数诗词在写作时,都是作者倾入了大量的精力的,尤其是在一些字词的斟酌上。例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异客,两个异字,表达出作者远离家乡的悲凉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二字,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亲人手足的思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语言中的关键字词,逐渐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词语言的凝练美。
2.语言的节奏美
古代诗词的创作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节奏上,节奏得当,则会让人产生一种朗朗上口的美感,具有一定的音乐韵律。例如,贺知章的《咏柳》,按照相应的韵律和声调,可以将这首诗进行停顿划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这样的停顿方式也体现出诗词语言的节奏美。
(三)正确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的意象美
“意”主要是指作者的主观情绪和思想,“象”则是指作者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的具体的事物形象,意象是我国诗人词人非常常用一种写作技巧。例如,刘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的“柳”不仅仅是指杨柳树,更加重要的是体现出作者的离情依依,这种情感是非常强烈的。更有折柳之意,表达出诗人的不舍之情。
作者简介:张明伟,女,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刘佰军,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