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生产实例为切入点着力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zs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企业生产的实例为切入点,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开展教学,提升中职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关键词】弧度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B-0069-02
  
  一、以企业生产实例为切入点,设计案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弧度制这节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中的内容。选用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内容与初中知识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相对容易学,并易于从比较中获得新知识,取得成就感。这节课以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所采用的上课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情景描述】
  1.利用生产实例,引入课堂。
  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和听教师讲解,掌握弧度制和1弧度角的定义,并通过练习掌握弧度和角度的换算方法。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内容,以前都是以概念式的方法进行讲解,不举实例,直接进行纯理论性的教学,学生不太好理解。恰好,与本校合作的柳州华力集团在学校实习场地加工L形弯曲件,在这个加工任务中,有一项是要求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计算工件展开长度,做下料计划,而这正好要用到弧度制知识,为此,笔者巧妙地把弧度制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
  如图,利用弧长公式来求简单弯曲件的弯曲部分长度及展开长度。
  已知l1=10 cm,l2=10 cm,r=6 cm,α=120°(π=3.14,单位:cm,精确到0.01cm,工件粗细不计),计算(1)弯曲件的弯曲部分长度;(2)弯曲件的展开长度。
  
  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对如何用数学问题来解决生产实例展开了积极的思考,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学生试图用现有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可是弯曲部分难以用现有量具进行测量,就是勉强测量出来,数据也不准确。学生之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时,笔者提示,这种直尺测量方法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要在中心线上进行测量,否则测量得到的结果就不是那么精确。学生又进行讨论,发现这个中心线不好把握,问题被凸显出来。接着笔者又提示,这个弯曲的部分不一定要用尺子去测量才能得到答案的,可以根据图纸标识的尺寸来进行求解。在讨论中,有学生想到了弧度制知识,提出,如果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来进行计算,不是可以把工件的L形弯曲件的长度计算出来了吗?这样再加直线部分的长度,就可以精确地得出工件总长度了。因此,笔者顺势引出这节课的内容——弧度制,一下子把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出来了,并进行讲解。(讲解部分在此省略)
  3.教师进行全面总结及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讲解完有关弧度制的计算公式后,让各小组学生合作完成这个工件曲部的计算,然后在黑板上展示各小组完成的情况。发现各个小组展示的结果不尽相同,有的只完成求弯曲部份的弧长,没有总长度;有的在标识弯曲件的长度时没有单位;有的在计算中出错;还有的忽略了本节课公式中角的单位问题,忽略公式中角的单位是弧度单位这个要求,而直接将角度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展开长度740cm的明显错误。当教师把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展示时,学生踊跃发言,逐一指出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排除各种错误,得出一致的正确答案。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应用弧度制知识的能力。
  4.归纳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准确计算,而是简单运用手工测算,那么就难以精确下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在生产实际中,制订生产计划时,不仅要会读图,还要会应用数学知识来结合图纸进行计算,才能精确地计算出工件的各种尺寸,制订好生产计划,并进行科学加工。以这样的实例应用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在企业实例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知道在生产中,数学并不是抽象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灵动的工具,感知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结果探讨】
  1.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找出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原因。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笔者在设计上运用了不同于传统的讲解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选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简单任务入手,逐步深入。通过引用学生实训过程中碰到的实例,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在不断的探索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小组学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缩短学生学习的情感差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中职生的数学总体水平偏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当薄弱,笔者选择生活或生产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将教材的知识点融入生产实例中,以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作为设计基础,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的教学任务,在任务的引领下完成弧度制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寻求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既掌握了知识点,又获得高的成就感,改变了学生数学难学的看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案例处理过程简述。
  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能学习的方式,自主地对教师设置的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分析和讨论,从而正确理解本课中弧度制的概念,归纳出求角弧度的方法,并直接结合生产实例加以应用,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从实践来看,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使其上升到应用的高度,无形中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本课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分组讨论弯曲件的计算方案和完成它的计算方法,由各小组组长做好任务安排,在完成过程中做好引导,组织学生从学习方面,合作交流方面做好归纳和总结。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检查上,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对每一小组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完成学习任务后,由学生分析总结,以提升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得与思
  笔者课后与听课教师及学生交流,他们都认为本课程中:弧度制知识点的引入——抛出生产实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在解决任务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掌握了知识点并准确运用。通过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总可知,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较好,分层递进式的任务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中职学生的基本水平和认知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这种采用案例教学法等新型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方式、学生感知度、教学效果都发生明显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我说你听”的授课方式,组建多种学习方案。本文中的案例设计就以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碰到急待解决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由被动性学习转为主动性学习。通过小组完成时间、正确率、表述能力之间的比赛形式,形成有效竞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帮互学,信息交流等方式进行积极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论,让学习过程变得更为有趣。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一学习过程中并能自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再是纸上谈兵,因此,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高。
  2.培养和提升了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精心设计的各种案例中,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的计算公式及数学方法。通过确定分析思路——解决办法——解决途径,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形式多样的解决办法。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解决学习、工作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3.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在传统讲授法教学中,教师以主讲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以知识单向传递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互动单一,学生思维固化,从而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现象。教师如果不摆脱这种身份,教学效果就难有改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身份转变为导学者,其角色是全程指导。课前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设计教学任务,课堂上组织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讨论中注重收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案例讨论结束后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和点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强、沟通面广,师生之间在思维方式、心得体会、知识能力上得到多向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提升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型的教学活动,在实施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要注意考虑两个问题:(1)在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2)如何更好地贯彻新的课改精神,让传统教学在新的课程实验中转型。这是今后教学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淑锋.数学及应用教学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23)
  [2]张梅.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学数学杂志,2013(11)
  [3]刘赛.《统计学》案例教学初探[J].湘电培训与教学, 2010(03)
  
  【作者简介】梁慧(1972.9-),女,广西横县人,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学。
  (责编卢建龙)
其他文献
【摘 要】钦州市企业目前面临用工难的状况,而钦州市中职教育无法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求。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可从优化专业设置、校企培养教师和人才、加强招生工作来进行,同时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媒体和行业协会共同助力。  【关键词】钦州 企业用工 中职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10-02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以及我国第
期刊
6月,为期一个月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将在天津、山东、江苏等地正式开赛。34项赛事,4000余支代表队,近万名选手,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全国职业院校中影响力最为广泛的赛事之一。  从2008年开赛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展示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等方
期刊
【摘 要】以宜州壮族民间文化为例,探讨壮族文化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结合,提出利用宜州壮族民间文化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资源 开发 利用 宜州 壮族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20-02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全国著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人教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三角形的解的个数的判断方法的介绍,分析其方法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并把这些教学思想渗透在数学中,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三角形的解 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24-02  通常求解三角形会遇到四种类型,其一,已知
期刊
【摘 要】以贺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中的11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指导下的同伴纠错方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同伴纠错 准确度 错误类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98-02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习作的批改方式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纠错方式,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的批改,这样使得教师工作
期刊
【摘 要】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教学的考核评价等四方面阐述了隆林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 理论与实践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8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
期刊
【摘要】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基础,以“稳定队伍、发展内涵、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内容,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聚焦教学团队建设,重点打造4个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围绕七个“引领”的策略做法,最终形成高水平“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关键词】中职 “双师型”骨干七个引领八个保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与反思,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真”,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要符合学生思维递进性和连贯性;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善”,即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善于学习、灵活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美”,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一些人文色彩,增添一些诗情画意,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体验中真正喜欢数学、爱好数学,并能有信心学
期刊
【摘 要】以《定风波》为例,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方面对中职语文主题活动课教学加以设计,并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中职 语文 主题活动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69-02  《定风波》这篇课文,出自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第四教学板块,作品短小精悍,附有翻译,只需多读几次
期刊
【摘要】提出高考大阅读题的备考策略,突破高考大阅读题难拿分的问题,回归阅读本真,规范答题。  【关键词】高考语文大阅读题备考策略答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B-0108-02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散文阅读上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积弱问题。  1.没有养成读文抓主旨的习惯,阅读时不勾画,以至于答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