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来说,想要学好这一科目,存在一定难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困难学科。除了数学本身学习的难度之外,小学生对于数学“难学”的第一印象,也导致他们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存在畏难的情绪,很多时候,并没有深入尝试,就认为自己不會,积极性差,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改善以往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的内容,改善课堂环境,想法设法将抽象的数学形象化,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传输给学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小学生们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对小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们的主体位置体现出来,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其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1.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思想、身体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也比较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将生活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小学生在融入生活情境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教师可以融入一些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回忆和掌握的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
传统的教学中,提问可能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唯一方式,然而,很多时候,这样的互动是无效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很多提问都逐渐变成了设问,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毫无意义。即便是对知识的掌握,也多是表面的记忆,不能内化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忘却,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是生搬硬套,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即时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而且还能作为有效的集中学习注意力的手段。提问作用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投出去都会泛起“波澜”,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的问题上下功夫。我认为,教师可尽量朝着学生的方向选择,只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内容,他们才会有探知的欲望,才能更具有学习效率。除了抛出问题之外,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引导,避免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问题的设置除了考虑学生,还要考虑教材,让问题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效的。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实例,引入相应的教学问题,启发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思维,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和方法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思考思维体系。
3.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科学设定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他们发展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想要让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在拓展学生思维上,教师要想法设法的引入一些课外的内容,延伸课堂内容,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加课堂教学难度,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思维能力逐渐提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相应的基础概念,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然后通过相应的教学问题逐渐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逐层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在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就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突破和提升。比如: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实际生活中切割东西的实例开展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认识有关分数的概念,然后再提出与分数有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目前小学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理念,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生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议[J].学周刊,2016(9):76.
[2]李静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29.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传输给学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小学生们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对小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们的主体位置体现出来,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其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1.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思想、身体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也比较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将生活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小学生在融入生活情境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教师可以融入一些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回忆和掌握的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
传统的教学中,提问可能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唯一方式,然而,很多时候,这样的互动是无效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很多提问都逐渐变成了设问,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毫无意义。即便是对知识的掌握,也多是表面的记忆,不能内化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忘却,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是生搬硬套,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即时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而且还能作为有效的集中学习注意力的手段。提问作用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投出去都会泛起“波澜”,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的问题上下功夫。我认为,教师可尽量朝着学生的方向选择,只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内容,他们才会有探知的欲望,才能更具有学习效率。除了抛出问题之外,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引导,避免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问题的设置除了考虑学生,还要考虑教材,让问题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效的。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实例,引入相应的教学问题,启发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思维,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和方法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思考思维体系。
3.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科学设定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他们发展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想要让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在拓展学生思维上,教师要想法设法的引入一些课外的内容,延伸课堂内容,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加课堂教学难度,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思维能力逐渐提升,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相应的基础概念,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然后通过相应的教学问题逐渐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逐层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在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成就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突破和提升。比如: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实际生活中切割东西的实例开展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认识有关分数的概念,然后再提出与分数有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目前小学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理念,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生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议[J].学周刊,2016(9):76.
[2]李静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