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大胆质疑、勇于实践,进而有所创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一、设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就是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发散性的问题,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作充分的心理智能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好情境,营造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如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播放录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如学习《三峡》一文时,教师要有感情地背诵文中描写三峡优美风光的语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三峡风光的图片或录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领略三峡的风光。之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三峡的特点,接着再让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三峡的特点的,然后让学生比较作者写的和学生说的有何异同,学生自然就会思考,从而激发起探究的兴趣。
  二、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所谓质疑,就是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深入探讨。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活动的示范者,又是一个普通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要善于启发引导。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断裂时,要引导衔接;当学生的思维散乱时,要帮助其梳理;当学生的思维堵塞时,要进行疏导;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要适当点拨。如我在教《风筝》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文章中不理解的或有不同看法的地方大胆提出疑问,其中就有一位学生对文章中的一句“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提出了质疑,问为什么“生”要加引号,它的含义是什么?我先肯定这一问题提得好,然后让学生讨论、探究。几分钟后,学生们终于形成了一致的看法,认为“生”是指生活、生存之道,加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或是反语。再引导他们讨论探究“生”的特殊含义,与本文的主题有何关系,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生”的特殊含义,同时又很快地归纳出了文章的主题。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敢于、善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形成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表扬、肯定敢于提问、质疑的学生,不管所提问题价值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其次,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与之深入探究,共同释疑。因此,我们每教一篇课文,都要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些问题,如文章的标题是否恰当,文章的某些词语运用是否贴切,哪怕是课文插图与文章内容是否相符等问题都应尽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
  三、迁移——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这是在上面两个步骤基础上的深化。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迁移,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会疑、善疑并力争把问题解决的习惯,再将此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中。当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到其它问题时,也能活学活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加以解决。迁移旨在发展和巩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中的几篇范文,要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多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并设计一些问题:如读了某部小说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如何,小说的结构是否严谨,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让学生去思考、探究。同时,教师每教完一课,要设计一些迁移性练习让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学习《背影》中“望父买橘”这个段落时,在学生熟读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迁移性的习作练习,如:可敬的
  (划线处可填人物,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要求学生运用段中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总之,将探究性学习引入中学语文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老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由知识到能力的转移。它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不用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由于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或学生的讨论下得以解决,这就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天地,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深入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作为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对于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具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高中学生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需求日益攀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难以对其进行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逐渐广泛应用于各大高中物理课堂当中。本文特对将多媒体艺术与高中物理进行有效结合的相关策略做出了探究,以期为后期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高中物理;有效性  鉴于物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我国大多数湖泊污染严重。湖泊污染源控制及对湖泊现有污染物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如何计算入湖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选取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治理,解决环境危机变得尤为重要。非点源污染主要受降水、土地利用方式等自
湖南省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大省,省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量的名人故里和风景旅游区。“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游客总量和旅游收入迈上新台阶。然而省内旅游
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面了解并恰当地估价生态系统功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喀斯特地区是具有特殊地质背景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