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悟道与表情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 法


   书法之所以称之为书法,是因为书法有法。书法有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身法之分,有篆法、隶法、楷法、行法、草法之别;有碑学、帖学之分,古法、今法之别;还可以有坐法、站法之分,大字法、小字法之别等等,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书写经验的总结,是运用毛笔合于规律的便于情感表达的书写技法的总称。
   “书法一定要讲法,离开法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古今中外的书法大家都是在严格的法度下进行书法实践的。”(《胡抗美书学论稿》,第2页)写任何字体和书风,都是“戴着镣铐跳舞”,都必须有技法观念,受技法约束。不掌握技法,只能是胡写乱画、“野狐禅”,是糟蹋行道,就没有谈论书法的资格。
   如何取得技法是学书者绕不开的问题。关键一条是路子要正,即要解决好目标方向问题、路径方法问题。我以为要做到“五须”:
   一须古。这是取法的目标定位问题。书法取法高古,一般指取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之法。米芾云:“草书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明人范允临《输蓼馆集》亦云:“学书不学晋人辙,终成下品。”学书须古,取法乎上。对此,胡抗美先生直截了当地说:“当今临王觉斯成风,即便临得极像王觉斯,王的前面还有米芾,米的前面还有张旭、怀素,还有欧、颜、柳、褚,还有王羲之、王献之。既然如此,始临便习‘二王’,岂不高古!”(《胡抗美书学论稿》,第7页)“二王”的行草书,承汉隶余风,体质高古,是总结前人书法成就的基础上创造的行草书的新的书体样式,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后来的书家如李北海、颜鲁公,苏、黄、米、蔡等等,莫不把“二王”当作伟大的典范,从中汲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而各自成家。孙过庭《书谱》云:“讵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欲取“心手会归”“转用之术”,不自源头,不循树干,而趋支流、分条之处,不跟古人而从后人今人,不是取乎其下,舍本求末吗?
   二须专。这是取法的初段功夫。习古人书,必先专精一家,最好取魏晋大家一人为宗主,朝夕沉酣其中,矢志不移。纵有人誉我、谤我,我只不为所动,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的标准才行。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是这一阶段的无等等咒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勇气,千百遍地读与临结合,把藏锋与露锋、圆笔与方笔、折笔与转笔、提笔与按笔、疾笔与涩笔等基本笔法,把哪粗哪细、哪长哪短、哪大哪小、哪高哪低、哪收哪放、哪快哪慢、哪动哪静等基本字法,还要把画与画之间断连法、字与字间的顾盼法、行与行间的呼应法、通篇中的黑与白、虚与实的对比法等基本的章法在专精一家中取到手。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达目的不换帖,一开始就給自己打一口深水井,打牢根基,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
   三须博。这是取法的中段功夫。学书若专精一家,不知博研众体,融会群妙,到头来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吃透一家,遍临百家,才能自成一家,古贤莫不如此。何绍基云,博研众体,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或取其章法,专注于一端,才能有所收获。如此,每临必有所收获,不断为自己的武库增添利器,练得十八般武艺,上了战场,自然呼风唤雨,纵横捭阖。反之,对众体知之甚少,技法单一,缺乏表现手段,内心空虚,只能循规蹈矩,重复一家模样,沦为这家之奴。
   四须用。取法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是对取法效果的检验和巩固。取法和运用一开始就应该结合起来并贯穿取法的始终,让取法和运用共同促进,让学书者现学现用,时时尝到学书的甜头而乐此不疲。这种临古取法和创作运用不同阶段皆可适用。专精一家时,用“集字”法临写,用这一家的面目写不同的内容,何尝不是创作运用,而且是实践证明了的取用结合的“灵丹”。千百年来,有谁能说怀仁和尚用25年集王羲之写成《圣教序》不是取用结合的杰作。我认为米芾的数十年集古字而成一家,王铎的“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就是把取法和运用、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运用的典范。博涉百家后的运用是运用的较高阶段。此时可用一体一家之法临写他体他家。例如,某书家用汉简之法写汉碑,给碑刻隶书中注入简牍隶书的自然率真,运用出新境。再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他用王献之的笔法笔意,临怀素的《自叙帖》,把《自叙帖》临出大令的味道,不像《自叙帖》,又像《自叙帖》;不像大令,又有大令;不像董其昌,又是董其昌,这是运用,更是创新。
   五须恒。中国书法经典法帖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所以临古取法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临帖是书家的毕生功课。常临常新,临一次就提高一次,一天不临就要落伍。数十年来,一茬茬的书法名家潮起潮落,始终站在潮头的人,是临帖不辍,活到老临到老的人。那些出名后不再临帖,早早定型结壳的人,最终走向式微。

悟 道


   《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之道”,是世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他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用列宁的话说:“他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306页)一阴一阳谓之道,书法也不例外。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云:“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刘熙载《书概》亦云:“书要兼备阴阳二气。”
   其一,阴阳的对立统一存在于笔墨运动的整个过程。线条的长与短、曲与直、俯与仰,字形的大与小、正与攲、动与静,墨色的浓与淡、枯与润,章法的虚与实、白与黑、有与无等的对立统一构成书作的实质内容。一画之内,“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刘熙载《书概》);一字之内,左右或上下间“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孙过庭《书谱》);画与画之间有收有放,有俯有仰;字与字乃至行与行之间有正有攲,有开有合等等。可以说,由点画到结字到篇章的运动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存在没有阴阳的点画形式,也不存在没有矛盾的点画状态。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若平直相似,状与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正是因为这种漂亮的“美术字”,缺失了“阴阳二气”,违背了“混元之理”。    其二,笔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阴阳对立统一交织起来,但各自特点不同。表现在一幅书法创作过程的不同阶段矛盾各不相同。点画内部主要是方与圆、藏与露、尖与钝、粗与细、提与按、快与慢、轻与重、疾与涩、中与侧等等的对立统一;字内、字与字、字与字组、组与组乃至行与行之间主要是收与放、开与合、断与连、宽与窄、大与小、正与斜、疏与密等等的对立统一;篇章中主要是虚与实、黑与白、有与无等等矛盾的对立统一。还表现在不同幅书法创作中,矛盾的特点不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书家、不同情感下的矛盾千差万别,甚至同一书家书写同一内容,其作品内部的阴阳变化及其形式构成相去甚远。这种矛盾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书法艺术作品没有雷同只有创新,真正的艺术品没有复制的,复制的叫赝品。那些仿制古人他人作品的抄袭者们,看不到阴阳变化的丰富性、特殊性。对此,胡抗美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泥古、复印、仿制这只不过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已,谈不上什么审美价值。它缺乏的是艺术灵魂,是个人鲜活的意志和综合素质的修养。这就是流俗!”(胡抗美《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第168页)
   其三,阴阳双方相互制约、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一画的藏与露、疾与涩、方与圆,规定了一字的收与放、正与侧、大与小;而一字的这些矛盾又规定了一组、一行乃至终篇的虚与实、黑与白、有与无,正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画乃终篇之准。”(孙过庭《书谱》)一画内须有提有按,一字内需有收有放,一字组内需有左摇右摆,一章节中,前面 “密不透风”,后面需“疏可走马”,正所谓:“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孙过庭《书谱》)一幅完整的书作就是这样,“从一笔到千笔万笔,无非相生相让,活现出一个特地境界来。”(张式《画谭》)一幅完美的书作也就是这般,“一点一线、一字一行,其构成正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胡抗美《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第60页)
   总之,笔画线条、结体造型和通篇构成的时空运动中无不体现“天地之道”“混元之理”,书法作品的一画一字一篇无不被辩证思想的灵光照耀。书法要有思想,思想决定着作品的艺术水平。“书法是外形与作品思想的结合物,没有思想的作品只能称之为写字,根本谈不上艺术。”(胡抗美《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第139页)“一幅佳作的效果,便是哲学道理的艺术阐述。书法大师的地位,一般由其作品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如对立统一观点的运用来评定的。”(《胡抗美书学论稿》,第61页)不悟天地之道,不谙阴阳两窍,没有思想的灯火照亮,书字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如此“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孙过庭《书谱》)
   书法创作的道理思想源泉本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是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集中表现在以儒、释、道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中;二是今人的生产和生活,包括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自然风光等。我们要多读书,特别是读哲学、美学、文学、中国书法史、历代书论等,还要甘当小学生,到基层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向大自然学习。刘熙载《书概》云:“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此言,是有志学书人的宝典。

表 情


   表情,就是表达情感。任何艺术都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杨雄《法言·问神》曰“书,心画也”,孙过庭《书谱》言书法是“达其情性,行其哀乐”,刘熙载《书概》云“写字者,写志也”……古先贤们一脉相承,揭示了表达情感是书法有别于其他意识形态,而成为一门艺术的本质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给艺术这样定义:“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西方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433页)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它作为“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隐约的部分”,“纯粹是主观感动的一种空洞的形式”(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4页),只有借助某种“外在标志”(抽象地说就是“形式”)才能为别人感官接受并体验。文学借助语言形式,绘画借助色彩形式,音乐借助旋律形式,戏剧借助身姿形式……而书法是通过什么形式(或“外在标志”)表达情感的呢?胡抗美先生形象地说:“书法是书法家不同情感通过造型元素的摆兵布阵。”“点画线条的粗与细、长与短;用笔的中锋与侧锋及方与圆;结体的大与小,正与攲;行的摇摆,列的疏密,组的断续,块的呼应等,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既不是古代经典造型的复制,也不是个人书写习惯的重复,而是手舞足蹈、咬牙切齿、茶饭不香、痛心疾首的演示。”(胡抗美《中国书法当代性论稿》,第342页)
   情感作为人类活動的心理动力之一,在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造形作用。书法家将自己的人格、理想、目的、需要等一切心理因素凝聚成一种情感力量,借助笔墨线条这种“外在标志”表现出来,完成“情感造形”,造型的结果把情感和形式高度统一为“情感形式”。英国美学家克莱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把这种审美的、感人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虞世南《笔髓论》云:“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情通变,其常不主。”虞世南无意之中道出了这种“情感形式”的四个意味特征:
   一通于阴阳。情感形式的一举一动禀持“阴阳二气”,合于“天地之道”,决非笔墨线条的信马由缰、胡写乱画。
   二造乎自然。情感形式的造型结构与生命结构是相似的,是“体万物以成形”,将人或自然的某种形态化入其中,决非书法家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用蔡邕《笔论》的话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用宗白华的话说,情感形式“它不是摹绘实物,却又不完全抽象,有如西洋字母而保有暗示实物和生命的姿式”(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三承载情感。情感形式是书家情感的载体,依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看法,其每一个形式单位可以和某一细微的情感因子异质同构。
   四不主故常。兵无常形,字无常态。情感形式当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云:“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
   大凡人们经历了斗转星移、沦海桑田之后,其精神世界深邃的层面遇到某种外在因素的碰撞,便情不自禁,形诸于外。情感的力量使书家手中的笔锥像受到某种魔力的裹挟,提按顿挫、轻重快慢,笔力“往往出现时而在笔尖,时而笔肚,时而笔根,或者三者难分难辨的混合运用状况。”(胡抗美《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第157页)“激动高涨的情绪表现为较强的力度和较快的速度,平和悠闲的情绪表现为较弱的力度和较慢的速度。”(同上,第192页)书法家的心灵的东西就是这样顺着笔毫喷涌而下,妙绪迭出,创造出连书家自己都感到惊讶的佳妙杰作。王羲之《兰亭序》正是在惠风和畅、群贤毕至、曲水流觞之后的激情之作,以至于他后来以此为内容再次创作时,总不如意。宋代书家雷简夫的故事颇有说服力。他在嘉陵江边为涛声动容,偶然欲书。他说:“余偶昼卧,闻江涨声。想波涛翻翻,迅駃掀搕,高下蹙逐奔去之状,无物可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之想,尽在笔下矣!”只可惜雷简夫的寄情之作我等无法见到。观中国书法璀璨星空,《兰亭序》《祭侄稿》《自叙帖》《丧乱帖》《寒食帖》等等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有感而发、感情充沛、忧思郁愤之作。千百年来,这些经典杰作穿透历史的时空隧道,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根本原因在于作品本身深厚的情感力量。
   但是,当我们从书法艺术的本质属性的探究回到当今书坛的现状时,我们看到的是把汉字写的横平竖直、对称均匀,写得“漂亮”等同于书法艺术;把机械地模仿抄袭某人某家的书法作品,一种匠人的炫技,等同于书法艺术的伪书法家大行其道。看不到情感的表达,甚至是虚伪的情感表达,完全背离了书法藝术的本质要求,肆意践踏中国书法艺术的尊严而成为怪胎。我们要把艺术之根牢牢扎在传统经典里,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美丑雅俗的能力,才能与伪书法划清界限。我们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火热生活中修炼自己的美好情感,努力使自己的情感更敏锐、更强烈、更博大、更高尚、更真诚,通过提升做人的境界提升作品的境界,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书法艺术。否则终日汲汲于名利,戚戚于贵贱,沦为俗人,字也终是俗字,“惟俗不可医也”。
其他文献
春日雪花      不知不觉间,春天的迹象在屋后的树林,愈来愈明朗。每次晤面,林中的草木不断地更换形象。俗话有言:草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时令到了,草木都急于表达自己。山上的桃花、清风藤和杜鹃,按捺不住春心,次第绽放。    一天早上,我们徒步去树林。慢慢走着,似乎到了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之所。春色一层一层地递进,深的,浅的,相宜。或许是山上的鸟雀与我们熟悉了,它们一点都不怕生,就在我们身旁的松树枝头
期刊
诗体策用  长时间以来人们的共识是,苏东坡的诗词文章皆好,他的应试策论和奏议也有大可称道处,只不过后者由于时过境迁、由于它所言及的问题属于遥远的时代,多少有些陌生,使人失去了兴味。但如果我们能够放空成见,静心品嚼,或能看到另一种恢宏的气象与阔大的风景。我们不得不感叹,至少有两种过人的能力同时备于一人,古今来实在少见。就此而言,同处于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也不能与之相比
期刊
早晨的一缕熹光点亮了我的窗沿,随后刺破了我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睡眠。我从冰凉的床上爬起,努力支撑着自己的身体。这时我听见洗手间响起了水声,兴许是楼上的水管又在漏水,又或许是昨夜在朦胧中忘了关紧水龙头,现在洗手间里大概像是史前世纪的海洋一样混乱无序。水声细碎而漫长,轻轻地敲击着地面瓷砖,如果我没有听错,溅起的水花似乎击打在裸露的水管上,响起细微的共鸣声,就像我曾经在某个寺庙中听见的那些声音。  直到现在
期刊
“滴滴嗒嗒”是雨滴落在房檐上的声音,似女孩阵阵地抽泣,连绵不断。  她背靠床板,兩肩一搭一搭地上下耸动着。夜很黑,只能看见她模糊的影子。夜很静,却能听见她的抽泣。  今日考试繁多,而考试成绩似无形的影子缠上了我们的肩。尽管老师嘴上道着:“现在考差也无妨。”可真正看到自己那张伤疤般不堪的试卷,心仍会隐隐发疼。她受不了,在一个夜晚失声哭泣。  那样的感觉是熟悉的,就如之前经历过的无数个夜一般,是用泪水
期刊
竹林关  竹林关地处丹凤县城东南60公里处的丹江边上。因竹子多而得名。是“一鸡鸣三县(山阳、商南、丹凤),两河注一关(丹江河、银花河)”的重镇。竹林关美丽的八景广为人知,“寺台朝日影曈昽,北岸青烟一望通;红烟落日舟三五,周公桃花古寨红;龙嘴分江清到海,狮子攫月怒生风;天姑雨浴巉岩秀,高歌东岗夜雪中”的诗句流传至今。当年这里是上接龙驹寨,下通荆紫关的水旱码头,属于中转站式的码头。从荆紫关上行的大船到
期刊
看春去秋来,观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方小院,桂花树下,记录下祖母与我的欢颜。  祖母守一方小院。秋日,万千萧肃,唯祖母那棵桂花树云蒸霞蔚地绽放。秋夜里,夜风几缕,虫鸣几声,那香便越发浓情密意起来,勾人魂魂。祖母常搬来一把藤椅,将我轻轻搂在怀里,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指着天上的繁星,在我耳畔诉说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我摘下一枝桂花,在手中把玩,淳厚的方言在耳畔萦绕,那蒲香夹杂着浓郁的桂香,在鼻
期刊
最大的虚妄与神秘   封建宫廷不过是人工所能造出的最大神秘,也是最大的虚妄。它曲折隐晦,难以为外人所知;它的晦涩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这个地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些“大事”。这个阔大、伟岸和堂皇的建筑群让人瞩目,在一代又一代的仰望中,被镶了一道金边。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在上苍眼里不过是一处“蜂巢”而已,是微尘聚散之一例。真正的大世界还是天籁自然,是万里长空,是星辰日月的昭示。人
期刊
人们越来越偏爱宜居城市,空气好,绿植多,市容美。于是,每个城市都滋生出喜爱植物的热情。植物成绿海,高大上的名字叫“天然氧吧”;科学而形象地讲,就是无须工业化制造的“绝佳空气过滤器”。  植物进城,各地有了选择倾向。就拿“市花”来说吧:张家口,大丽花;包头,小丽花; 上海,白玉兰;长沙,杜鹃;广州,木棉;兰州,玫瑰……再说“市树”:天津,绒毛白蜡;重庆,黄葛树;合肥,广玉兰;福州,榕树;厦门,凤凰木
期刊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他在位期间,制定了九品中正制,还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期刊
一  1924年,那个顶有一头硬发、蓄有标志性八字须的倔强男人,开启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西行。这个人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坛巨匠鲁迅。谁能想到,这样一次偶然的举动,竟然与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甚至一个时代的出现紧密相连。这个学校就是被誉为“西北高校之母”的西北大学,这个学科就是“写作学”,而这个时代则是“创意写作”时代。  受时任西北大学校长傅铜的亲自邀约,鲁迅欣然赶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的、旨在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