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西南师范大学杨东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对7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4的学生存在人际疏离感;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孤独感;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孤独感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大三学生亲人疏离感相对较高,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社会孤立感
作者简介:林小群(1978-),女,福建龙岩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马强(1976-),男,黑龙江七台河人,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79-02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独生子女的倔强、以自我为中心以及依赖等不良品质,再加上他们刚刚从精神上脱离家庭和父母走向独立,面临的是复杂新鲜的校园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适应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甚至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产生了人际交往疏离感。
本文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系较突出的特点,探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在性别、家庭结构、生源地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群体和是否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上的差异,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市某重点高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746名,其中,本科生461人,研究生285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西南师范大学杨东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经验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1.0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管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
本研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统计了人际疏离感的总体均分(见表1),然后根据问卷均分的七个等级,把平均值为4分以下的样本用1标识(认为自己没有人际疏离感),4分的用2标识(认为自己不确定是否有人际疏离感),4分以上的用3标识(认为自己有疏离感),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变量,即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分类变量,最后计算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分类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没有人际疏离感的大学生有510人,占68.4%,认为自己有疏离感的大学生有208人,占27.9%,由此可见,超过1/4的大学生存在人際疏离感。
2.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状况
为了考察大学生在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情况,本研究对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见表2),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孤独感、亲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说明大学生的孤独感最高,其分值超过中点值4,而排在第二位的是亲人疏离感,第三位的是社会孤立感,这两个维度均值均低于中点值4。
3.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比较分析
考虑到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加文体活动等变量都会影响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因此,本研究进行了变量间双交互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变量上不存在差异(见表3)。分析性别差异发现,男大学生在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亲人疏离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在四个题项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性差异(见表4),即男大学生认为自己与亲人之间的亲近程度不如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与亲人之间有更强的疏离感,男大学生想离开宿舍单独居住的强烈愿望更强,男大学生觉得自己与亲人的关系不像想象的那么亲近。在孤立感方面,虽然疏离感总体情况较低,但男大学生在三个题项上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即在“我的思想观念和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不一致、遇到麻烦时,我无法依靠他人给予支持和帮助、我感到周围的人像陌生人一样”男大学生的社会孤立感高于女大学生。
虽然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见图1),但是本研究认为,探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年级发展趋势非常必要。从图1可以看出,孤独感较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分值高,而且在4分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给与过多的呵护,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他们较难适应大学这个新环境,离开父母以后,即使与同学、室友、朋友在一起,也会有孤独的感觉。但可喜的是,其分值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慢慢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大学校园有各种团体和组织,大学生通过加入各种团体组织或参与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使他们认识的人增多,社会交往的能力日益增强,最重要的是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变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因此,他们的孤独感自然就会慢慢降低。
从图1还可以看出,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的分值均在4分以下,说明目前大学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情况较好,尤其是社会孤立感。亲人疏离感在大三时期相对较高,由于大三的学生已经慢慢适应大学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由于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的选择,绝大多数的父母总是想为自己的孩子做选择,但是父母又不够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就出现了父母和孩子在选择上的分歧,自然就出现了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而研一是亲人疏离感相对较弱的阶段,因为研一是大学生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大学生自己选择的,而大多数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能够继续深造学业是非常支持的,因此,这个时期的亲人疏离感相对较弱。
在社会孤立感方面总体较弱,由于现在信息时代设备较先进,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们可以求助的渠道也增多,如网络、大学里的各种社会团体和服务机构等都能为他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总体社会孤立感较弱。大一出现社会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们刚入大学校园,不知如何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和网络资源,大二和研二的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弱,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环境,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压力相对较低。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他们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能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且会发现社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容易出现社会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
三、结论
(1)大学生群体中约1/4的学生存在人际疏离感。
(2)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其分值超过中点值4;其次是亲人疏离感,第三是社会孤立感,后两者的均值均低于中点值4。
(3)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4)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但孤独感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亲人疏离感在大三时期相对较高,在研一时相对较弱,大二和研二的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弱,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
四、建议
学校和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人际疏离感问题。尤其是关注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问题、大一学生的孤独感问题、大三时期的亲人疏离感问题、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的社会孤立感问题。
学校应加强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与引导,如可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加快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认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缓解刚入学时的孤独感。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以便学生在毕业前夕就能较充分地了解社会,更快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2]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3]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架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责任编辑:李海静)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社会孤立感
作者简介:林小群(1978-),女,福建龙岩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马强(1976-),男,黑龙江七台河人,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79-02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独生子女的倔强、以自我为中心以及依赖等不良品质,再加上他们刚刚从精神上脱离家庭和父母走向独立,面临的是复杂新鲜的校园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适应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甚至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产生了人际交往疏离感。
本文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系较突出的特点,探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在性别、家庭结构、生源地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群体和是否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上的差异,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市某重点高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746名,其中,本科生461人,研究生285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西南师范大学杨东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经验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1.0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管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
本研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统计了人际疏离感的总体均分(见表1),然后根据问卷均分的七个等级,把平均值为4分以下的样本用1标识(认为自己没有人际疏离感),4分的用2标识(认为自己不确定是否有人际疏离感),4分以上的用3标识(认为自己有疏离感),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变量,即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分类变量,最后计算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分类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没有人际疏离感的大学生有510人,占68.4%,认为自己有疏离感的大学生有208人,占27.9%,由此可见,超过1/4的大学生存在人際疏离感。
2.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状况
为了考察大学生在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情况,本研究对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见表2),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孤独感、亲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说明大学生的孤独感最高,其分值超过中点值4,而排在第二位的是亲人疏离感,第三位的是社会孤立感,这两个维度均值均低于中点值4。
3.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比较分析
考虑到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加文体活动等变量都会影响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因此,本研究进行了变量间双交互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变量上不存在差异(见表3)。分析性别差异发现,男大学生在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亲人疏离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在四个题项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性差异(见表4),即男大学生认为自己与亲人之间的亲近程度不如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与亲人之间有更强的疏离感,男大学生想离开宿舍单独居住的强烈愿望更强,男大学生觉得自己与亲人的关系不像想象的那么亲近。在孤立感方面,虽然疏离感总体情况较低,但男大学生在三个题项上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即在“我的思想观念和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不一致、遇到麻烦时,我无法依靠他人给予支持和帮助、我感到周围的人像陌生人一样”男大学生的社会孤立感高于女大学生。
虽然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见图1),但是本研究认为,探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年级发展趋势非常必要。从图1可以看出,孤独感较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分值高,而且在4分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给与过多的呵护,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他们较难适应大学这个新环境,离开父母以后,即使与同学、室友、朋友在一起,也会有孤独的感觉。但可喜的是,其分值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慢慢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大学校园有各种团体和组织,大学生通过加入各种团体组织或参与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使他们认识的人增多,社会交往的能力日益增强,最重要的是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变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因此,他们的孤独感自然就会慢慢降低。
从图1还可以看出,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的分值均在4分以下,说明目前大学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情况较好,尤其是社会孤立感。亲人疏离感在大三时期相对较高,由于大三的学生已经慢慢适应大学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由于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的选择,绝大多数的父母总是想为自己的孩子做选择,但是父母又不够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就出现了父母和孩子在选择上的分歧,自然就出现了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而研一是亲人疏离感相对较弱的阶段,因为研一是大学生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大学生自己选择的,而大多数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能够继续深造学业是非常支持的,因此,这个时期的亲人疏离感相对较弱。
在社会孤立感方面总体较弱,由于现在信息时代设备较先进,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们可以求助的渠道也增多,如网络、大学里的各种社会团体和服务机构等都能为他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总体社会孤立感较弱。大一出现社会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们刚入大学校园,不知如何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和网络资源,大二和研二的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弱,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环境,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压力相对较低。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他们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能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且会发现社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容易出现社会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
三、结论
(1)大学生群体中约1/4的学生存在人际疏离感。
(2)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其分值超过中点值4;其次是亲人疏离感,第三是社会孤立感,后两者的均值均低于中点值4。
(3)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4)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但孤独感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亲人疏离感在大三时期相对较高,在研一时相对较弱,大二和研二的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弱,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
四、建议
学校和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人际疏离感问题。尤其是关注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问题、大一学生的孤独感问题、大三时期的亲人疏离感问题、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的社会孤立感问题。
学校应加强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与引导,如可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加快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认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缓解刚入学时的孤独感。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以便学生在毕业前夕就能较充分地了解社会,更快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2]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3]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架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责任编辑:李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