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及其特点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o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西南师范大学杨东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对7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4的学生存在人际疏离感;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孤独感;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孤独感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大三学生亲人疏离感相对较高,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社会孤立感
  作者简介:林小群(1978-),女,福建龙岩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马强(1976-),男,黑龙江七台河人,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79-02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独生子女的倔强、以自我为中心以及依赖等不良品质,再加上他们刚刚从精神上脱离家庭和父母走向独立,面临的是复杂新鲜的校园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适应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甚至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产生了人际交往疏离感。
  本文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系较突出的特点,探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在性别、家庭结构、生源地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群体和是否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上的差异,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市某重点高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746名,其中,本科生461人,研究生285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西南师范大学杨东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的人际疏离感分量表。经验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1.0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管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现状
  本研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统计了人际疏离感的总体均分(见表1),然后根据问卷均分的七个等级,把平均值为4分以下的样本用1标识(认为自己没有人际疏离感),4分的用2标识(认为自己不确定是否有人际疏离感),4分以上的用3标识(认为自己有疏离感),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变量,即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分类变量,最后计算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分类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没有人际疏离感的大学生有510人,占68.4%,认为自己有疏离感的大学生有208人,占27.9%,由此可见,超过1/4的大学生存在人際疏离感。
  2.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状况
  为了考察大学生在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情况,本研究对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见表2),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孤独感、亲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说明大学生的孤独感最高,其分值超过中点值4,而排在第二位的是亲人疏离感,第三位的是社会孤立感,这两个维度均值均低于中点值4。
  3.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比较分析
  考虑到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加文体活动等变量都会影响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的得分,因此,本研究进行了变量间双交互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变量上不存在差异(见表3)。分析性别差异发现,男大学生在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亲人疏离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在四个题项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或显著性差异(见表4),即男大学生认为自己与亲人之间的亲近程度不如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与亲人之间有更强的疏离感,男大学生想离开宿舍单独居住的强烈愿望更强,男大学生觉得自己与亲人的关系不像想象的那么亲近。在孤立感方面,虽然疏离感总体情况较低,但男大学生在三个题项上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即在“我的思想观念和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不一致、遇到麻烦时,我无法依靠他人给予支持和帮助、我感到周围的人像陌生人一样”男大学生的社会孤立感高于女大学生。
  虽然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见图1),但是本研究认为,探讨大学生人际疏离感的年级发展趋势非常必要。从图1可以看出,孤独感较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分值高,而且在4分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给与过多的呵护,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他们较难适应大学这个新环境,离开父母以后,即使与同学、室友、朋友在一起,也会有孤独的感觉。但可喜的是,其分值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慢慢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大学校园有各种团体和组织,大学生通过加入各种团体组织或参与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使他们认识的人增多,社会交往的能力日益增强,最重要的是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变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因此,他们的孤独感自然就会慢慢降低。
  从图1还可以看出,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的分值均在4分以下,说明目前大学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情况较好,尤其是社会孤立感。亲人疏离感在大三时期相对较高,由于大三的学生已经慢慢适应大学的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由于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的选择,绝大多数的父母总是想为自己的孩子做选择,但是父母又不够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就出现了父母和孩子在选择上的分歧,自然就出现了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而研一是亲人疏离感相对较弱的阶段,因为研一是大学生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大学生自己选择的,而大多数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能够继续深造学业是非常支持的,因此,这个时期的亲人疏离感相对较弱。
  在社会孤立感方面总体较弱,由于现在信息时代设备较先进,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们可以求助的渠道也增多,如网络、大学里的各种社会团体和服务机构等都能为他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总体社会孤立感较弱。大一出现社会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们刚入大学校园,不知如何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和网络资源,大二和研二的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弱,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环境,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压力相对较低。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他们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可能发现自己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且会发现社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容易出现社会疏离感相对较高的现象。
  三、结论
  (1)大学生群体中约1/4的学生存在人际疏离感。
  (2)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其分值超过中点值4;其次是亲人疏离感,第三是社会孤立感,后两者的均值均低于中点值4。
  (3)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疏离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4)大学生人际疏离感各维度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但孤独感随年级增长有缓慢降低的趋势,亲人疏离感在大三时期相对较高,在研一时相对较弱,大二和研二的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弱,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社会孤立感相对较高。
  四、建议
  学校和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人际疏离感问题。尤其是关注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男大学生的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问题、大一学生的孤独感问题、大三时期的亲人疏离感问题、大三、研二、研三学生的社会孤立感问题。
  学校应加强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与引导,如可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加快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认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缓解刚入学时的孤独感。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以便学生在毕业前夕就能较充分地了解社会,更快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2]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3]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架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责任编辑:李海静)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教工党支部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教职工的核心,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支部设置不合理、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党建研究指导不够、组织发展滞后等问题,需从科学设置支部、创新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制度、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以不断提高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  作者简介:杨冰(1
期刊
摘要:“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该课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此文结合企业中工程类设计的项目,从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目标出发,提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给出了一个综合设计项目实施的例子,提出了对“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课程实施教改的方法,对教改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教学改革;综合设计项目  作者简介:梁向红(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担负着培养“四有”新人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当前,虽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试图通过调查及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对此提出几点拙见,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实践教学;思政课;理论教学  作者简介:罗文英(1977-),女,黑龙江大庆人,海口经济学院思政部,讲师;王延辉(19
期刊
摘要:在分析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基础之上,着重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科技创新活动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探讨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造就合格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陆克中(1976-),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黄海生(1965-),男,安徽
期刊
摘要:道德内化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学界对道德内化问题的理解存在一个从道德(规范)的客观性向(道德)内化的主体性转变的过程。但是,对于道德内化的主体性,尤其是对于主体性的要素——自由、自觉和自愿的概念,学界还存在诸多误解。澄清这些误解,对于我们道德内化问题及以其为核心的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内化;主体性;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万远新(1973-),男,湖北钟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传统的行政制学生管理模式已成为束缚高校人本化学生管理的体制性障碍。本文在阐释分析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利用课题调查结果,分析了高校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并提出了实施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人本化;学生管理;体制性障碍  作者简介:张宏雷(1972-),男,河南禹州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服
期刊
摘要:通过阐述在“专门水文地质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工程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分析了在课程教学中不利于工程意识培养的因素,并探讨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专门水文地质学;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作者简介:邓清海(1976-),男,江西新干人,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张丽萍(1977-),女,山东郯城人,山东科技大学
期刊
摘要: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真正脱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界定,进而分析我国当前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精神扶贫  作者简介:华婷(1983-),女,河北邯郸人,江西蓝天学院管理工程系,助教;张凡永(1972-),男,安徽五河人,江西蓝天
期刊
摘要:90后大学生的出现给高校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在多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生活费额度明显提高,消费行为呈现多样性而且受到寝室文化影响比较明显。但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一般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存在教育内容理论化、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手段陈旧以及80后辅导员自身经验不足等问题。高校实施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最突出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按照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的要求,努力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