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 选择 责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端于19世纪后期,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鼎盛于50年代至60年代,以后则逐渐式微的存在主义,虽然后来被强势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所遮蔽,然而,它所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所思考人存在的意义的命题,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其中的哲学观来考察教育,有助于我们明知教育应该追求什么,而我们的教育又缺失了什么。
  
  培养真诚气质:教育的使命之一
  
  人与人的关系是存在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存在主义者布贝尔(Martin Buber)在其专著《我与你》中,详细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观点。他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即“我与它”(I—It)。在这种关系中,个人以纯粹客观的方式看待外部的东西,把它看作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加以利用和操纵的“物”,这是存在主义者所不齿的;另一类是“我与你”(I—Thou)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交往的双方都具有他自己的内在的世界意义。布贝尔认为,“我与你”(I—Thou)关系的特点是发自两个人内心的“真诚”。它需要的是热情和理解,需要双方保持“真我”。至于时间的长短、名誉、地位、财富、学识等,与此都不相干。由此可见,“我与你”关系实现的桥梁是“真诚”。所谓“真诚”,就是“真实诚恳”,就是保持“真我”,不人云亦云,也不自欺欺人。
  实质上,教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交往的活动。存在主义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我与你”的平等真诚的关系而非“我与它”的物化利用的关系。然而,以“听话”“升学率”为价值取向的现实教育环境中,学生常常成为教师为了自己的目的(如加薪、晋级、荣誉等)而加以利用和操纵的“物”,师生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学生在“标准答案”“题海战术”中逐步丧失自我,从而沦为别人的“传声筒”“留声机”,造成“千人一面”“如出一辙”的教育结果。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去创新吗?答案只能是奢望。为什么会造成“千人一面”?为什么会制造出都是“脑袋圆圆”的“人才”?个中原因自然是复杂的。谁都想说清楚但谁也说不清楚。但如果我们借用“奥卡姆剃刀”,剩下的因素可能就是学生缺失“真诚”。学生缺乏“真诚”,就会失去“真我”,人云亦云,自欺欺人。在融入社会和团体中,学生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就会趋同。有时甚至会干出自欺欺人的蠢事来。
  据此,我们似乎不得不呼唤: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真诚”的气质;“真诚”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要鼓励学生对社会的现有秩序和权威“说不”,宁愿受到团体的敌视,也不要以牺牲自己的真诚为代价来换取别人的欢迎。教育不要强调循规蹈矩、安于习俗,而要强调学生的自律,要提供一种可以使他们表现“真诚”的环境和气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发展。
  
  培养选择意识:教育的使命之二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个人的本质如何在乎个人自己的选择。选择已成为自身发展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其实,人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存在,是通过选择这一生存方式来实现其主体性的。教育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要加强学生选择和决定气质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在自己的选择、决断和行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因此,要鼓励学生作有意识的选择,要使学生认识到“凡是不再能以全副精神决定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并对这种决定负责的人,就会变成一个心灵空虚的人。而一个心灵空虚的人就不成为其人了”。另一方面,教育要向受教育者展示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使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如果单以此来观照现在的教育,当代的教育者似乎难以逃脱被押上被告审讯台这一劫。因为,目前教育的现状就昭示着学生选择意识的缺失。首先,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资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不学,都没有商量的余地,更谈不上自由选择了。其次,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制约着自由选择。即使有“开明”的教师想让你选择,但他能不顾“升学与考试”吗?在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你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自由选择呢?第三,学生缺乏选择的能力。对从小就在被动中接受知识、技能和训练的他们来说,要具备很强的选择能力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选择”气质;选择应该成为教育的重大使命。要使学生成为具有选择气质的人,首先,要使教育者明确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的人。正如巴西教育学家弗雷尔(Paulo Freire)所说,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使人重新检查自己和他的生活世界,并努力加以改造,只有这样,人才有自我实现的生活,人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其次,给予学生真正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自由选择的实现是建立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而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学生在教师权威的威慑下,丧失话语自由权,被异化为“复制知识的机器”,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使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正在进行的今天,谁又能保证学生主体就不是“伪主体”?谁又能给予学生真正的选择机会?因此,要确保学生的选择自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育的全面改革,包括评价机制、升学制度等等。第三,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和能力。给予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学会了选择。要进行正确地选择,需要一定的选择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真假的能力,使学生在良莠混杂的信息中作出合理而正确地选择,以便使学生把握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
  
  强化责任意识:教育的使命之三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是密切相关的。自由意味着选择,选择就意味着责任。个人在自由选择时,实际上就是将自己推向了未来,在决定改变自己目前状况选择未来所走的道路时,与此伴随而来的就是个人对自己、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责任。这是个人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没有任何逃避或推脱的理由。萨特在谈到纳粹德国占领法国的现实条件下个人选择和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时指出:“人肩负着世界的全部责任,也为作为一定存在方式的自己本人负责……任何一个突然发生并吸引着我的社会事件都不是来自外部的;如果我被动员去打仗,这就是我的战争,我因战争而犯了罪,也就应受战争的报应。我之所以该受战争的报应,首先是因为我本来可以逃避它——开小差或自杀。既然我没有这样做,也就是说,我选择了战争,成了战争的从犯。”
  以此来观照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授受双方进行选择的过程。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学生选择什么学习态度都应该各自承担与此俱来的责任。然而,在现实中,师生互相推诿、缺乏责任感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抱怨学生不配合不努力孺子不可教;而学生则攻击教师水平臭素质低误人子弟。一来一往,争得天昏地暗、灰飞烟灭,然而却无济于事。如果说上述只是师生间的内部“论剑”尚不足以引起什么轩然大波的话,那么学校培养的形形色色的人才在社会上设法逃避责任的伎俩应该成为吸引我们眼球的焦点吧。名人偷税漏税;松花江污染事件;煤矿塌方爆炸事件;少女怀孕堕胎自杀事件等等,有哪一宗当事人主动承担责任了?又有谁想过自己应该承担责任?
  据此,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应该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要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人,首先,教师应该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处事风格、责任意识或言传身教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垂范榜样下,自然而然地沾染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责任感。其次,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要敦促学生对自己的哪怕是漫不经心的选择负责。要使学生形成这样的生活态度,即生活是自己的,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因此,不能把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推诿于环境、家庭、社会或他人。再次,要营造敢于负责,乐于负责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建立,需要澄清认识上的偏颇。以往,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谁承担责任就意味着就是谁的错,就是谁的罪过,谁就“无脸见江东父老”。这就为学生承担责任设置了心理障碍。教师的任务在于使他们消除这种观念。要使他们明白他们所犯下的错,诸如迟到、早退、旷课、抽烟、言语不文明等只是不好的习惯而已,而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罪不可赦的事情,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使他们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同时,要对勇于承担责任的同学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之乐于承担责任。
  概言之,在教育中应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要通过培养师生的“真诚”气质,来实现师生间“我与你”的平等、互尊的关系,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关照特定个体自身的价值,注重给予人充分的自由与选择的机会;与此同时,教育的使命还在于有意识地培养受教育者主动承担伴随着自我选择而带来的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教育才能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使之不忘自身肩负的责任,从而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其他文献
现代性问题是当今时代的焦点性话题之一,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已经意识到,现时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现代性问题相关。因此,现代性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理论主题,不同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来切入并探讨现代性问题。在20世纪西方众多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中,法兰克福学派独树一帜,其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从作为
期刊
读了梁衡老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匠人与大师”一文,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梁老师把匠人与大师的区别归纳为: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他把大师比为辉煌的里程碑,把匠人看作是可贵的铺路石。得出社会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  由此联想到教师这个特殊行业,心中竟是一惊。  教师绝对不能做匠人!    一、教育过程就是创造过程,教师是创造者    教育的对象是人
期刊
不管大家承认与否,每位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原因,在有意无意间,会或多或少留下些“遗憾”。经常听人说起,现在高校里一些青年教师上的课“惨不忍睹”,一些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的教学也叫人“不敢苟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扑面而来,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情况的纷繁复杂,有多少教师仍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地静下心来进行教学反思呢?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
期刊
在2006年4月27日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她强调“鼓励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
期刊
一、问题的引出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问题之一,此处“道德”指的是一切道德吗?问题之二,阶级社会中所有道德都具有阶级属性吗,若有,那么“文明礼貌”“勤俭自强”属于哪个阶级的道德?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必然会发出疑问。对此,教师如何给学生答疑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教师流动已成为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流动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流动的管理也成为当今教育发展中的一大课题。而幼儿教育由于没有纳入义务教育,整个教育体制相对不太健全,幼儿教师流动的管理就更为混乱。笔者通过对广西第一届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一年的跟踪调查,将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该个案分析高学历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
期刊
21世纪是中国现代化持续发展,全面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发展时期,即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阶段。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一场中国社会深刻的变革,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1991年由陆学艺、李培林主编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关于“社会发展总体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转型过程。我们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有
期刊
人才的培养应该首先是人才意识的培养,即首先解决一个“有意为之”的问题。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现代社会需要来看,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大学生构建现代人才的成才意识框架。  成才意识体系的建构,实际上从人接受教育起就开始了。但是在高等教育前,它是十分零散和被动的。进入高等教育的同时,青年的身心发展引发主体的觉醒,怎么成才就成为一种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因此,建构一个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成才意识体系也就成为
期刊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一个热点。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必须有全局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处理好三个关系,寻找到着力点。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仍需讲授灌输为主    在近几年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许多研究文章中,课堂讲授成了空洞的说教的代名词,备受创新者的批评。实际上,众所周知,由于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三分之二是用来学外语的,马克思主
期刊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变化的挑战    1.在国际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实现了我国基础课程改革  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是与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教材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