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主体地位 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引起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而学生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描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比如,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的英雄气慨,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的慷慨陈词,等等,都需要教师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有具体的认识,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是保持学生兴趣持久的必要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编排历史小品或短剧,针对某些历史人物重新评价,对某个历史事件重新设计或另类思考等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如在讲授“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假如没有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将如何发展?这种与历史事实截然不同的话题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学生们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引经据典、发挥想象,设计出许多不同版本的中国现代史。
总之,兴趣的形成和持久,自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但无论这个过程如何特殊,学生总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活动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来进行,才能获取终身的体验。因此,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从思维、教法、学法和评价等方面入手,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掌握知识是以积极思维为前提的,没有思维就无法谈得上学习。启发积极思维的办法就是要善于精心设置问题,但问题要有限度,不能高深莫测,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学生学习了中日《马关条约》之后,知道了日本侵占了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领土。于是我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试用学过的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几分钟后学生就不约而同地提出三国时“夷洲”,隋朝时“流求”,元朝时“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以及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置”等史实。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掘。
2.掌握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历史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实性基础知识;另一类是理论性知识。史实性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名物、典章、制度,等等;理论性知识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阶级斗争的状况、社会制度的演变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所有知识又都是由五个要素组成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和评价。因此,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特点,把握住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规律,进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先把历史书“读薄”,然后把历史书“读厚”。“读薄”指的是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清理整个教材的网络、层次、体系,形成一个“知识树”;“读厚”是指在已经建好的“知识树”上对所学过的知识逐一定位,形成清晰详实的知识结构。
3.善于比较,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由于中学历史具有繁杂性和类似性特点,善于运用横向和纵向来比较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的条约,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时,我从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等角度上去比较,从而挖出其差异性。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深渊”等词语的不同程度的表述,让学生理清线索,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记忆。
4.学会评价,促进学生灵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训练思维的能力,使其能举一反三,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如在讲述中国历史时,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无从下手。于是我适时讲述一套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即从其功过两方面来综合评价,如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焚书坑儒等功过后,学生遇到同类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就自然而然地运用我讲过的方法来作答,从而取得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我着重总结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三条标准:①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③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经过这样训练之后,绝大部分同学基本上能做到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灵活学习历史知识。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比较、学会评价。才能唤醒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主体地位 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引起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而学生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描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比如,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的英雄气慨,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的慷慨陈词,等等,都需要教师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有具体的认识,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是保持学生兴趣持久的必要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编排历史小品或短剧,针对某些历史人物重新评价,对某个历史事件重新设计或另类思考等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如在讲授“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假如没有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将如何发展?这种与历史事实截然不同的话题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学生们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引经据典、发挥想象,设计出许多不同版本的中国现代史。
总之,兴趣的形成和持久,自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但无论这个过程如何特殊,学生总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认知活动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来进行,才能获取终身的体验。因此,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从思维、教法、学法和评价等方面入手,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掌握知识是以积极思维为前提的,没有思维就无法谈得上学习。启发积极思维的办法就是要善于精心设置问题,但问题要有限度,不能高深莫测,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学生学习了中日《马关条约》之后,知道了日本侵占了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领土。于是我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试用学过的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几分钟后学生就不约而同地提出三国时“夷洲”,隋朝时“流求”,元朝时“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以及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置”等史实。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掘。
2.掌握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历史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实性基础知识;另一类是理论性知识。史实性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名物、典章、制度,等等;理论性知识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阶级斗争的状况、社会制度的演变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所有知识又都是由五个要素组成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和评价。因此,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特点,把握住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规律,进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先把历史书“读薄”,然后把历史书“读厚”。“读薄”指的是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清理整个教材的网络、层次、体系,形成一个“知识树”;“读厚”是指在已经建好的“知识树”上对所学过的知识逐一定位,形成清晰详实的知识结构。
3.善于比较,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由于中学历史具有繁杂性和类似性特点,善于运用横向和纵向来比较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的条约,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时,我从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等角度上去比较,从而挖出其差异性。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深渊”等词语的不同程度的表述,让学生理清线索,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记忆。
4.学会评价,促进学生灵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训练思维的能力,使其能举一反三,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如在讲述中国历史时,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无从下手。于是我适时讲述一套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即从其功过两方面来综合评价,如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焚书坑儒等功过后,学生遇到同类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就自然而然地运用我讲过的方法来作答,从而取得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我着重总结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三条标准:①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③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经过这样训练之后,绝大部分同学基本上能做到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灵活学习历史知识。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比较、学会评价。才能唤醒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意识,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