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文化自觉为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体现了高职院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更好体现育人功能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党建文化必须在推进校园文化的创新、思想道德建设、学术风气、学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从而自觉把握高职院校党建文化建构的导向性、自觉彰显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构建的时代性、自觉体现高职院校党建文化的包容性,本文基于调研结果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现状,提出树立“大党建”理念、营造“正能量”环境、构建“主体间”模式和打造“专业型”队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校园文化;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3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对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建文化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党的理论发展和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包括党建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组织行为、制度建设、活动形式等一系列内容。高校党建文化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解析与建构、在实践上探索与创新的重要课题。文化自觉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观,是一种富有深刻意蕴的文化理论,已成为我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可以作为高校党建文化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
一、理论解读:何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应有态度。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文化自觉的维度审视高校党建引领高校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高校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各要素对自身内涵在文化意义上的理解和确证,承载主体包括国家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党建教育学科自身、各教育教学机构、各教育教学环节的参与人员等;其二是接受党建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体现为学生理解自身校园文化的底蕴,认同高校党建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内化高校党建教育基本原则,指导学生行为实践。
二、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党建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引领建设
我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警察类院校,建校以来,我院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从严治警”的办学原则,按照“崇德明知、尚法敦行”的校训,发扬“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把警魂铸人作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警院人。在每一代警院人的心里,始终将警院精神铭记于心,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极具主人翁意识。这无疑是我院党建引领校园文化最具说服力的成果。
(一)党建文化引领“警”字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创新
1、我校坚持“警务化”管理模式,实现行为养成教育。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严格执行警务化管理,包括:遵纪守法教育、良好学风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人生安全教育,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警务化管理条例》、《学生一日生活制度》为主要内容,建立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体系,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同时,学生处、系部书记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和使用,发挥他们在学生警务化管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主力作用。通过对各区队学生实行量化考核,对学生着装、警容风纪、警务课堂、言行规范、文明区队、文明宿舍、一日生活等方面养成身着警服的荣辱感和使命感,最后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展多彩丰富的“警”苑文化活动,形成文化自觉的主人翁意识。2010年以来,学院着力将经典诵读打造成校园品牌文化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师生人文素养,提升学院凝聚力。几年来,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深远意义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合唱节”、“舞蹈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阅警式”、“会操比赛”、“队列考核”、“内务比拼”、“全院师生共升国旗”、“旗下演说”等文化品牌活动,已然成为我校“警”字特色,使学生在各个方面能够感受到学校高度重视服务育人工作,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二)党建文化引领“法”字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理论水平
高职教育培育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技能性人才。围绕高职学生“活跃、喜实践、爱动手”的特点,我院大力拓展专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司法警官类院校,如开展模拟法庭、参加法庭旁听,去公安监狱部门参观学习,定期参加有关法律的讲座,积极参加“3.15”“12.4”等法律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法律志愿者,通过广泛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等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知识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法治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同学们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营造优良的学风氛围。同时,我院的交管实验室、安防实验室、刑侦实验室、教学法庭等都真实再现了法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同时,学生们自己还自编自导自演了校园法制剧,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身边的案例来进行普法宣传,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党建文化渗透于国学当中,培养爱国、人文历史情操
为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文明,营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气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院团委、党政辦公室、清朗书社、清枫朗诵社、绘画协会定期举办主题高校文学社团国学经典交流会。定期邀请北方民族大学的诚觉读书社、白鹭诗社、初雪文学社,宁夏大学雨巷文学社,新华学院睿宇文学社,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新松文学社,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记者团、武术社、清泉文学社等十余个高校文学社团,共同探讨对国学的心得与思考,诵读经典文学名著,交流创作经验,互相学习,开拓视野,不仅丰富了我院学习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展现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艺术风采,提高了人文素质和爱国情怀。 三、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引领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从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易产生错误思想文化倾向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操作不够了解,没有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清楚党员标准,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建工作,不利于党员的发展和教育。
同时,有些党建工作者忘记了高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地方,忽视了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从而产生了只注重功绩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文化偏向。此外,功利化在校园中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在有的人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滑坡,如有些学生缺少学习的目标、方向和动力;有的教师为了赚外快而不把精力用于教学与科研,对教学采取应付了事,对科研上学术行为不端,丧失了为人师表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高职院校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发展党员工作存在漏洞
在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大众媒体,党组织提供的信息有限,没有与新媒体相结合,教育效果远不及社会的影响,党组织活动方式单一,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不强,时效性差。同时,学生党员人数占整体党员人数的比例还是偏少,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不和谐,存在重发展轻再教育和管理的倾向。入党功利性色彩浓厚,为了入党以后参加工作方便,学生们请客吃饭、送礼,比比皆是。而许多有人有关系不学无术之人也就因此钻了空子,其他同学怨声载道。再次,党支部的有些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缺乏创新性。
(三)校園文化组织不当,易使思想“无聊化、娱乐化”,易受外来文化中的负面的思想文化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的对外开放和处于信息化时代,必然会出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文化教育阵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广泛和突出。其中值得引起警惕的是西方某些国家,别有用心地对我国搞文化渗透,宣传它们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给我国高校和青年大学生不同程度地会带来负面文化影响,如校园中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等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的东西。
(四)师生的民主法制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管理难度加大
师生的民主法制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增加,对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关心和议论增多,希望参与政治和介入学校管理的呼声加大,加之现代网络的普及,各种意见和情绪的表达渠道增多、畅通,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难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四、对高职院校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构建和谐学生社区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以班级、区队为主要活动场所的教学模式已经弱化,学生公寓、学生寝室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开展活动、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场所,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良好行为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拓宽教育集道,加强社区“寝室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构建和谐、安全、文明、有序的学生社区便成为当前学生社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1、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学生社区管理队伍是和谐学生社区建设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区建设的质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选拔考核制度,强化激励措施。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生党建工作的带动,为此,应把学生党建工作纳人到杜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实际分布情况,依靠院部党支部的支持,成立了社区学生党支部,完善学生党组织建设、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党员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依靠党组织解决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建立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为了保证公寓管理与服务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建立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律组织——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及宿舍楼长组成,负责学生参与公寓民主管理的各项事宜,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制订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引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强化文体活动的渗透性。可开展本公窝楼宿舍之间和各公离楼之间的课余文化活动,如举办球类比赛、棋类比赛、健美操、拔河比赛、宿舍设计大赛、书画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公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营造学生宿舍的文明、文化氛围。要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全体教师、学生党员要通过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文明、健康、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是卫生环境;二是文化环境;三是信息环境。营造环境要着眼于营造育人的环境,营造育人的氛围,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窗。
(二)树立“大党建”理念,开创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新局面
所谓“大党建”是指对党的建设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走出为党建而党建、党建抓党建的封闭状态和狭小天地,紧紧地围绕党的基本路线,面向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结合学校各项工作来进行,在背景上具有广阔性,在根基上具有坚实性,在时空上具有开放性,在方法上具有灵活性。现如今,是新媒体的世界,巨大信息流会冲击高校原有建立的文化育人体系。面临新媒体环境,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工作要求变迁是高职院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必然的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原先垂直单项的工作理念,走出象牙塔的工作模式,树立“大党建”的工作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吸取社会信息中的精华部分,凝聚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新内涵,整合有效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党建文化育人工作。 (三)改变“主客体”模式,建立“主体间”平等和谐关系
传统党建文化育人工作机制是“主客体”模式,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存在显著的主客体差异,作为主体的教育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缺乏足够的自主性。“主体间性”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要求育人工作者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互相承认对方为平等主体,双方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主体间”模式能够彻底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建立双向交流和互动的工作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接受党建文化引导和熏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真实表达对党建文化的认识和想法,通过育人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使学生理解和认同党建文化,从而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四)全心塑造行为文化,创新校园活动载体,为建设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提供阵地依托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形象的展现部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为党建工作提供广袤的舞台,寓党建工作于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名家讲坛及各类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之中,做到工作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易于被广大师生接受,从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师生的政治信仰,纠正师生文化观念上的偏差,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师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丰富的实践平台,实现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顾南宁,杨毅,周诗文.高校党建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探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4):217-221.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3]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张静.新時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5]吴霞.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5-17.
[6]闫科培,周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7]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8]周彩根,刘锁娣.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9]曹东军.论校园文化中党建作用的发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136-137.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本项目为宁夏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2015年全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重点研究课题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王臻(1986—),汉族,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警察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校园文化;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3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对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建文化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党的理论发展和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包括党建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组织行为、制度建设、活动形式等一系列内容。高校党建文化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解析与建构、在实践上探索与创新的重要课题。文化自觉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观,是一种富有深刻意蕴的文化理论,已成为我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可以作为高校党建文化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
一、理论解读:何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应有态度。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文化自觉的维度审视高校党建引领高校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高校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各要素对自身内涵在文化意义上的理解和确证,承载主体包括国家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党建教育学科自身、各教育教学机构、各教育教学环节的参与人员等;其二是接受党建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体现为学生理解自身校园文化的底蕴,认同高校党建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内化高校党建教育基本原则,指导学生行为实践。
二、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党建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引领建设
我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警察类院校,建校以来,我院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从严治警”的办学原则,按照“崇德明知、尚法敦行”的校训,发扬“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把警魂铸人作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警院人。在每一代警院人的心里,始终将警院精神铭记于心,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极具主人翁意识。这无疑是我院党建引领校园文化最具说服力的成果。
(一)党建文化引领“警”字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创新
1、我校坚持“警务化”管理模式,实现行为养成教育。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严格执行警务化管理,包括:遵纪守法教育、良好学风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人生安全教育,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警务化管理条例》、《学生一日生活制度》为主要内容,建立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体系,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同时,学生处、系部书记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和使用,发挥他们在学生警务化管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主力作用。通过对各区队学生实行量化考核,对学生着装、警容风纪、警务课堂、言行规范、文明区队、文明宿舍、一日生活等方面养成身着警服的荣辱感和使命感,最后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展多彩丰富的“警”苑文化活动,形成文化自觉的主人翁意识。2010年以来,学院着力将经典诵读打造成校园品牌文化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师生人文素养,提升学院凝聚力。几年来,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深远意义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合唱节”、“舞蹈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阅警式”、“会操比赛”、“队列考核”、“内务比拼”、“全院师生共升国旗”、“旗下演说”等文化品牌活动,已然成为我校“警”字特色,使学生在各个方面能够感受到学校高度重视服务育人工作,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二)党建文化引领“法”字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理论水平
高职教育培育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技能性人才。围绕高职学生“活跃、喜实践、爱动手”的特点,我院大力拓展专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司法警官类院校,如开展模拟法庭、参加法庭旁听,去公安监狱部门参观学习,定期参加有关法律的讲座,积极参加“3.15”“12.4”等法律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法律志愿者,通过广泛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等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知识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法治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同学们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营造优良的学风氛围。同时,我院的交管实验室、安防实验室、刑侦实验室、教学法庭等都真实再现了法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同时,学生们自己还自编自导自演了校园法制剧,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身边的案例来进行普法宣传,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党建文化渗透于国学当中,培养爱国、人文历史情操
为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文明,营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气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院团委、党政辦公室、清朗书社、清枫朗诵社、绘画协会定期举办主题高校文学社团国学经典交流会。定期邀请北方民族大学的诚觉读书社、白鹭诗社、初雪文学社,宁夏大学雨巷文学社,新华学院睿宇文学社,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新松文学社,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记者团、武术社、清泉文学社等十余个高校文学社团,共同探讨对国学的心得与思考,诵读经典文学名著,交流创作经验,互相学习,开拓视野,不仅丰富了我院学习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展现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艺术风采,提高了人文素质和爱国情怀。 三、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引领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从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易产生错误思想文化倾向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操作不够了解,没有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清楚党员标准,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建工作,不利于党员的发展和教育。
同时,有些党建工作者忘记了高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地方,忽视了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从而产生了只注重功绩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文化偏向。此外,功利化在校园中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在有的人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滑坡,如有些学生缺少学习的目标、方向和动力;有的教师为了赚外快而不把精力用于教学与科研,对教学采取应付了事,对科研上学术行为不端,丧失了为人师表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高职院校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发展党员工作存在漏洞
在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大众媒体,党组织提供的信息有限,没有与新媒体相结合,教育效果远不及社会的影响,党组织活动方式单一,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不强,时效性差。同时,学生党员人数占整体党员人数的比例还是偏少,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不和谐,存在重发展轻再教育和管理的倾向。入党功利性色彩浓厚,为了入党以后参加工作方便,学生们请客吃饭、送礼,比比皆是。而许多有人有关系不学无术之人也就因此钻了空子,其他同学怨声载道。再次,党支部的有些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缺乏创新性。
(三)校園文化组织不当,易使思想“无聊化、娱乐化”,易受外来文化中的负面的思想文化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的对外开放和处于信息化时代,必然会出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文化教育阵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广泛和突出。其中值得引起警惕的是西方某些国家,别有用心地对我国搞文化渗透,宣传它们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给我国高校和青年大学生不同程度地会带来负面文化影响,如校园中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等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的东西。
(四)师生的民主法制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管理难度加大
师生的民主法制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增加,对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关心和议论增多,希望参与政治和介入学校管理的呼声加大,加之现代网络的普及,各种意见和情绪的表达渠道增多、畅通,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难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四、对高职院校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构建和谐学生社区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以班级、区队为主要活动场所的教学模式已经弱化,学生公寓、学生寝室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开展活动、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场所,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良好行为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拓宽教育集道,加强社区“寝室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构建和谐、安全、文明、有序的学生社区便成为当前学生社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1、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学生社区管理队伍是和谐学生社区建设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区建设的质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选拔考核制度,强化激励措施。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生党建工作的带动,为此,应把学生党建工作纳人到杜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实际分布情况,依靠院部党支部的支持,成立了社区学生党支部,完善学生党组织建设、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和党员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依靠党组织解决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建立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为了保证公寓管理与服务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建立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律组织——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及宿舍楼长组成,负责学生参与公寓民主管理的各项事宜,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制订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引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强化文体活动的渗透性。可开展本公窝楼宿舍之间和各公离楼之间的课余文化活动,如举办球类比赛、棋类比赛、健美操、拔河比赛、宿舍设计大赛、书画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公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营造学生宿舍的文明、文化氛围。要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全体教师、学生党员要通过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文明、健康、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是卫生环境;二是文化环境;三是信息环境。营造环境要着眼于营造育人的环境,营造育人的氛围,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窗。
(二)树立“大党建”理念,开创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新局面
所谓“大党建”是指对党的建设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走出为党建而党建、党建抓党建的封闭状态和狭小天地,紧紧地围绕党的基本路线,面向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结合学校各项工作来进行,在背景上具有广阔性,在根基上具有坚实性,在时空上具有开放性,在方法上具有灵活性。现如今,是新媒体的世界,巨大信息流会冲击高校原有建立的文化育人体系。面临新媒体环境,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工作要求变迁是高职院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必然的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原先垂直单项的工作理念,走出象牙塔的工作模式,树立“大党建”的工作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吸取社会信息中的精华部分,凝聚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新内涵,整合有效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党建文化育人工作。 (三)改变“主客体”模式,建立“主体间”平等和谐关系
传统党建文化育人工作机制是“主客体”模式,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存在显著的主客体差异,作为主体的教育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缺乏足够的自主性。“主体间性”高校党建文化育人工作要求育人工作者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互相承认对方为平等主体,双方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主体间”模式能够彻底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建立双向交流和互动的工作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接受党建文化引导和熏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真实表达对党建文化的认识和想法,通过育人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使学生理解和认同党建文化,从而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四)全心塑造行为文化,创新校园活动载体,为建设高职院校党建文化提供阵地依托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形象的展现部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为党建工作提供广袤的舞台,寓党建工作于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名家讲坛及各类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之中,做到工作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易于被广大师生接受,从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师生的政治信仰,纠正师生文化观念上的偏差,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师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丰富的实践平台,实现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顾南宁,杨毅,周诗文.高校党建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探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4):217-221.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3]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张静.新時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5]吴霞.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5-17.
[6]闫科培,周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7]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
[8]周彩根,刘锁娣.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9]曹东军.论校园文化中党建作用的发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136-137.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本项目为宁夏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2015年全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重点研究课题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王臻(1986—),汉族,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警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