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促进历史学科发展,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新教学;改进方法;初中历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单纯的教师,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面对如此不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学科教学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开展探究活动,初中的课堂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课堂改革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当属用多媒体创设。多媒体教学以其逼真的画面、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如,在《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中,讲到荷兰的时候,即使教师用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替代《大国崛起》中的一段描述,因为它不仅有充满激情的解说,同时还有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和动画,即刻让学生体会到“海上马车夫”荷兰当之无愧。学生还会议论纷纷:曾经的荷兰为何如此强大?后来为何又被英法等国赶超呢?
多媒体的直观性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现实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就事论事。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为那些历史离他们毕竟太遥远了,然而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我们如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历史就会津津有味、趣味盎然,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思维更积极,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例如,在讲“辽的行政管理制度”时,由于游牧、农耕两种生产、生活方式并存,他们既实行部族制,又实行州县制,他们也搞了“一国两制”,这样学生趣味盎然。
三、优化课堂训练和讲评,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教师要认识历史课堂训练的作用,它不仅是为了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基本史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少量的课堂小练习,同时,教师还要优化讲解意识和技术,力求对所做练习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精彩。由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際、机械死板背课文内容,做作业抄课本、课堂答问念课本等等。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不能以史为鉴,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新颖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比如我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时,用美国出兵伊拉克这一事件带出美国的宣战权属于哪个机构?军队的总司令是谁?如果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又应该属于哪个机构?为什么宪法要如此规定等几个问题,既巩固了当堂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近几年的相关高考题,从而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又能通过做题让学生知道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引入“课本剧”,让学生自己主持历史课的教学进程
“课本剧”从改编、排练到演出,实际就是一次艺术实践。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为了把课本剧演好,学生不得不去寻找大量的史料,研究各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习惯,编写台词等。教师则在旁边进行指导与点拨。经过积累、体会、揣摩,这无形之中就使他们获得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此外,他们感到,以前是看别人表演,而今也要成为一名演员上台表演,所以各个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排练当中。在排练过程中,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要说上、做上几遍,甚至几十遍,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看似容易的事情却非易事,从而也培养了他们吃苦、坚韧的性格。
五、利用“野史”
一般来说学生时代接收到的历史文化大多属于正史,诸如某年某月某日,哪里爆发了一场战役,但至于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我们却知之甚少,这也就间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没有了具体的概念,没有深切的体会。而“野史”虽然很多时候与实际的事实稍有偏颇,但却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力。这就像电视里那些茶馆里说书的人,他们口口相传的历史让人听得流连忘返,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记住了很多历史。所以,教师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可适当加入“野史”元素,让学生寓乐于学,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再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那段历史,拓宽自己的历史面。
六、课堂小结条理化
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在课堂小结中一定要使知识结构条理化,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当然,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教师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作“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使历史学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自己教学特点不断反思实践外,还需了解学生,激励其自信心,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创新教学;改进方法;初中历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单纯的教师,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面对如此不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学科教学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开展探究活动,初中的课堂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课堂改革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当属用多媒体创设。多媒体教学以其逼真的画面、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如,在《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中,讲到荷兰的时候,即使教师用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替代《大国崛起》中的一段描述,因为它不仅有充满激情的解说,同时还有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和动画,即刻让学生体会到“海上马车夫”荷兰当之无愧。学生还会议论纷纷:曾经的荷兰为何如此强大?后来为何又被英法等国赶超呢?
多媒体的直观性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现实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就事论事。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为那些历史离他们毕竟太遥远了,然而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我们如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历史就会津津有味、趣味盎然,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思维更积极,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例如,在讲“辽的行政管理制度”时,由于游牧、农耕两种生产、生活方式并存,他们既实行部族制,又实行州县制,他们也搞了“一国两制”,这样学生趣味盎然。
三、优化课堂训练和讲评,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教师要认识历史课堂训练的作用,它不仅是为了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基本史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少量的课堂小练习,同时,教师还要优化讲解意识和技术,力求对所做练习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精彩。由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際、机械死板背课文内容,做作业抄课本、课堂答问念课本等等。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不能以史为鉴,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新颖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比如我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时,用美国出兵伊拉克这一事件带出美国的宣战权属于哪个机构?军队的总司令是谁?如果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又应该属于哪个机构?为什么宪法要如此规定等几个问题,既巩固了当堂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近几年的相关高考题,从而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又能通过做题让学生知道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引入“课本剧”,让学生自己主持历史课的教学进程
“课本剧”从改编、排练到演出,实际就是一次艺术实践。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为了把课本剧演好,学生不得不去寻找大量的史料,研究各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习惯,编写台词等。教师则在旁边进行指导与点拨。经过积累、体会、揣摩,这无形之中就使他们获得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此外,他们感到,以前是看别人表演,而今也要成为一名演员上台表演,所以各个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排练当中。在排练过程中,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要说上、做上几遍,甚至几十遍,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看似容易的事情却非易事,从而也培养了他们吃苦、坚韧的性格。
五、利用“野史”
一般来说学生时代接收到的历史文化大多属于正史,诸如某年某月某日,哪里爆发了一场战役,但至于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我们却知之甚少,这也就间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没有了具体的概念,没有深切的体会。而“野史”虽然很多时候与实际的事实稍有偏颇,但却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力。这就像电视里那些茶馆里说书的人,他们口口相传的历史让人听得流连忘返,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记住了很多历史。所以,教师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可适当加入“野史”元素,让学生寓乐于学,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再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那段历史,拓宽自己的历史面。
六、课堂小结条理化
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在课堂小结中一定要使知识结构条理化,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当然,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教师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作“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使历史学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自己教学特点不断反思实践外,还需了解学生,激励其自信心,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