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在各个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至于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能经久不衰,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朱自清的散文对学生的整个“知情意”系统的自觉关照,因此使得朱自清的散文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具有了“扎根”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文;知情意;扎根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渗透
最新修订版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提到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应该是审美的语文。就像童庆炳先生十多年前曾说过“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本原因在于语文课本给予学生的大多是知识和概念,而不是生动形象和艺术意味,完全抽去了审美的欣赏,这怎么能不失败呢?”语文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引导我们以审美之眼去关照这个世界,挖掘美的存在。
朱自清入选的不少散文,都显示出强烈的审美色彩。比如《春》,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可爱之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作者通过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的巧妙运用、把春天花草树木的形象多角度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增强我们的感受,从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春色不仅是大自然的春色,更是人间的春色,老老少少随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喜悦和憧憬,这里又向人们展示出几分人间烟火气的生活美感。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在这里,整个荷塘的氛围朦胧而美丽,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宛如进入一个仙境。这种高浓度的诗意境界,让读者收获少有的审美快感,身心为之痴迷沉醉……而在《荷塘月色》的最后,作者用《采莲赋》与《西洲曲》作结,又赋予文本中国古典诗词中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古典美。
因此,《春》与《荷塘月色》,向学生展示了兩种不同的审美风格,学生在品味文本、朗诵文本的种种过程中,不断获得美感的满足,久而久之增强对美的感受力,从而内化成自己的审美态度。
二、生命意识的唤醒
生命意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自我关照意识。我们既应该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光阴似箭,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奋斗的道理,也应该体会到每个生命都是生气勃勃的,体验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匆匆》一文向学生说明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通过把“我们的日子”与杨柳桃花作对比,从而引发同学们对时间的思考,而下文的“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则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细节说明日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经意地溜走,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危机意识。最后一句“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的反问,警示学生不能白走人生的一遭,而要抓紧时间积极行动,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绿》一文则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力量的蓬勃。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漂亮的“梅雨潭”:“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梅雨潭在作者的眼中,是满眼的可爱,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如来表达自己的兴奋、喜爱之情。课文中众多生机勃勃的形象的刻画,唤醒、激发着学生关照生命的强烈意识,引导他们体悟生命的存在是如此生动的、如此充满力量的、如此美丽的存在。从而感受生命的美好,珍惜生命,并且挖掘出生命的无限潜力来。
三、知识技能的关照
知识技能是语文基础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它与情感、审美、价值方面的教育不是孰轻孰重的关系、而是是平分秋色的关系。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总结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反观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视野下的朱自清散文,在重视情意系统方面引导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居然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关照。这在以上所提到的所有篇目中都有体现。
朱自清先生作品的文本世界里,修辞的巧妙运用,是一大特色。由于文本的字数繁多,笔者在这里不直接引用,而是对其散文常用的几种修辞在出现较多的文本中做了一个统计。如下图:
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运用,在学生的不断品味与学习中,逐渐便会内化成自己运用修辞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
除了修辞,我们还会发现,朱自清的散文中,也有不少具有积累价值的优美字词句。比如《荷塘月色》中的蓊蓊郁郁、弥望等词语,《春》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些优美句段都是值得积累并且学习的,笔者观摩过的不少朱自清的课堂实录,并结合自身接受教育的实践,发现,对朱自清的散文学习,老师一般都会设置优美字、次、句的朗诵、背诵、抄写、仿写等环节,由此提升学生在词汇、语句等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就非常具有诗意……里面的句子都非常优美,把组织按照旧体诗的形式来排列组合,也能构成一首诗。” 这对学生来说。也具有指导和教学意义。
这种对学生语言运用知识技能方面的自觉关照,体现着朱自清散文的另一重重要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之所以能深深扎根在基础语文教育中,是因为它对于接受对象的整个知、情、意系统的整体关怀,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上便是笔者自觉站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视野中,对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视野下的朱自清散文的“扎根”意义的简单分析。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散文篇[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2]陈发明.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志趣教育[J].探索者·文学教育.2013年
[3]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4]余荩.朱自清的艺术特色[J]北方文学.2013年第6期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6]姜建.建国以来的朱自清研究述评[M].文学评论1989年第二期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文;知情意;扎根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渗透
最新修订版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提到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应该是审美的语文。就像童庆炳先生十多年前曾说过“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本原因在于语文课本给予学生的大多是知识和概念,而不是生动形象和艺术意味,完全抽去了审美的欣赏,这怎么能不失败呢?”语文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引导我们以审美之眼去关照这个世界,挖掘美的存在。
朱自清入选的不少散文,都显示出强烈的审美色彩。比如《春》,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可爱之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作者通过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的巧妙运用、把春天花草树木的形象多角度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增强我们的感受,从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春色不仅是大自然的春色,更是人间的春色,老老少少随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喜悦和憧憬,这里又向人们展示出几分人间烟火气的生活美感。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在这里,整个荷塘的氛围朦胧而美丽,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宛如进入一个仙境。这种高浓度的诗意境界,让读者收获少有的审美快感,身心为之痴迷沉醉……而在《荷塘月色》的最后,作者用《采莲赋》与《西洲曲》作结,又赋予文本中国古典诗词中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古典美。
因此,《春》与《荷塘月色》,向学生展示了兩种不同的审美风格,学生在品味文本、朗诵文本的种种过程中,不断获得美感的满足,久而久之增强对美的感受力,从而内化成自己的审美态度。
二、生命意识的唤醒
生命意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自我关照意识。我们既应该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光阴似箭,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奋斗的道理,也应该体会到每个生命都是生气勃勃的,体验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匆匆》一文向学生说明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通过把“我们的日子”与杨柳桃花作对比,从而引发同学们对时间的思考,而下文的“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则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细节说明日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经意地溜走,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危机意识。最后一句“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的反问,警示学生不能白走人生的一遭,而要抓紧时间积极行动,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绿》一文则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力量的蓬勃。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漂亮的“梅雨潭”:“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梅雨潭在作者的眼中,是满眼的可爱,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如来表达自己的兴奋、喜爱之情。课文中众多生机勃勃的形象的刻画,唤醒、激发着学生关照生命的强烈意识,引导他们体悟生命的存在是如此生动的、如此充满力量的、如此美丽的存在。从而感受生命的美好,珍惜生命,并且挖掘出生命的无限潜力来。
三、知识技能的关照
知识技能是语文基础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它与情感、审美、价值方面的教育不是孰轻孰重的关系、而是是平分秋色的关系。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总结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反观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视野下的朱自清散文,在重视情意系统方面引导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居然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关照。这在以上所提到的所有篇目中都有体现。
朱自清先生作品的文本世界里,修辞的巧妙运用,是一大特色。由于文本的字数繁多,笔者在这里不直接引用,而是对其散文常用的几种修辞在出现较多的文本中做了一个统计。如下图:
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运用,在学生的不断品味与学习中,逐渐便会内化成自己运用修辞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
除了修辞,我们还会发现,朱自清的散文中,也有不少具有积累价值的优美字词句。比如《荷塘月色》中的蓊蓊郁郁、弥望等词语,《春》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些优美句段都是值得积累并且学习的,笔者观摩过的不少朱自清的课堂实录,并结合自身接受教育的实践,发现,对朱自清的散文学习,老师一般都会设置优美字、次、句的朗诵、背诵、抄写、仿写等环节,由此提升学生在词汇、语句等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就非常具有诗意……里面的句子都非常优美,把组织按照旧体诗的形式来排列组合,也能构成一首诗。” 这对学生来说。也具有指导和教学意义。
这种对学生语言运用知识技能方面的自觉关照,体现着朱自清散文的另一重重要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之所以能深深扎根在基础语文教育中,是因为它对于接受对象的整个知、情、意系统的整体关怀,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上便是笔者自觉站在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视野中,对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视野下的朱自清散文的“扎根”意义的简单分析。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散文篇[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2]陈发明.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志趣教育[J].探索者·文学教育.2013年
[3]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4]余荩.朱自清的艺术特色[J]北方文学.2013年第6期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6]姜建.建国以来的朱自清研究述评[M].文学评论1989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