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校一年级孩子阅读习惯存在问题及分析
1.一年级孩子出声朗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孩子由于阅读能力没有形成,出声朗读方法还不会,句子或段落呈现出来后,首先指导学生读准音,着重强调儿化音、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及前鼻音和翘舌音和刚出现的生字;然后指导朗读技巧,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快、慢;再就是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在眼前出现画面,把感情流露出来,有感情朗读。
2.一年级孩子亲子助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我校地处农村,很多学生为留守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家中只靠年老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无暇也无力辅导孩子学习。许多家长意识上有偏差,认为孩子读课本就已很吃力,哪有精力讀课外书,一味教导孩子读书就是多读课文,甚至有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即使有在家的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也很低,平时很少有阅读行为,也没有亲子阅读的动力。
3.一年级孩子精彩语句摘背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阅读品质。课余时间,学生大多被说话、打闹、玩小动作等事情占用,即使偶尔读书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翻而过,留不下深刻印象,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很低,对于文字阅读感到非常困难,精彩语句摘背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4.一年级孩子学伴讨论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课比较零星,没有规模的阅读课,学生更谈不上“学伴讨论”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孩子其实是多么喜欢呀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啊!。
5.一年级孩子圈点勾画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我们老师在课堂的语文书阅读课上,经常进行“圈点勾画”式阅读方法,但是却很少将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迁移到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上,以至于孩子从未用过一次,丢失了一生受用的优秀阅读方法及习惯,实在是可惜。
二、培养一年级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策略
1.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出声朗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儿童的阅读是从趣味开始的,孩子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千方百计地去阅读,他们会将阅读伸向各个方面。
(1)读得正确、流利:要求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破读外,还要求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2)读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来表达自己对语言材料初步的敏感度。
(3)读出作品的意蕴:只有透彻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传递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如图片、多媒体视频、资料链接、背景介绍等深入浅出的故事化语言,将孩子带到文字的内容及情感境界,让作品的意蕴自然生成。
(4)把握读的技巧:掌握呼吸、发音、吐字、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应用方法,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学生模仿力很强,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激发孩子对读的热情。
2.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亲子助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亲子阅读从来就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如果幼儿园阶段没有开始亲子阅读,一年级更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看书,否则,单靠语文课本教的那些字,孩子不仅一年级不会看书,甚至到三年级也不会看书。
九月份,一个孩子的爸爸来办卡借书。他告诉我,儿子一年级,老师推荐的书全买了,孩子就不看。后来我就鼓励他从绘本开始亲子阅读,再忙也要把借回去的书至少给孩子读一遍,才能要求孩子自己翻阅。这个爸爸特别朴实,我们所提出的阅读指导建议,他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两三个月后,他就开心地告诉我,孩子现在喜欢看书了,每天不讲故事不睡觉。现在他的孩子已经会独立看简单的绘本了。
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到底该看那些书呢?看绘本!实在不行,也必须是图文结合的书籍,纯文字的小说类先别急着让孩子看,孩子的图像思维能力在8岁前是最强的,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在此阶段应让孩子多多阅读绘本,大量的绘本阅读可坚持到三年级。
至于那些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亲子阅读的孩子,如果孩子仍然要求家长讲故事,家长们要配合支持孩子,幼儿园怎么讲,一年级也怎么讲,不要和别人比较(特别是男生),坚持自己的节奏,等待孩子的成长。相信孩子,如果一年级这一年坚持下来,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自己看简单的书。这个阶段的亲子阅读特别考验家长,也最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经常会收到家长的反馈:“老师,你说得对,我们讲着讲着,还没到暑假,孩子就会自己看书啦!”
3.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精彩语句摘背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本《摘星星》,把课文中、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孩子们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打好了文学底蕴。
4.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伴讨论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在学校开展的中午真阅读上,我将问题设计出示在大屏上,让孩子们学伴讨论阅读。
案例设计一:《爱心树》
观察图画,回答问题。
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明白了大树为什么孤寂吗?大树又为什么快乐?
男孩长大了,他有很多事要做,他来看大树是想要一幢房子,你有什么想法?大树看到男孩快乐吗?为什么?没有了枝叶的大树呢?为什么?
小男孩童年时和长大后,对待树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说说你对小男孩的看法。
你有没有发现,爱心树像谁?生活中,谁又像爱心树一样?
案例设计二:《小魔怪要上学》
《小魔怪要上学》讲的是有个心地善良的小魔怪,他从来不吃人。但是,他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人。爸爸妈妈从来不陪小魔怪玩游戏,也从来不给他讲故事。小魔怪老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会儿大叫,一会儿吵闹,一会儿跺脚。一天,小魔怪捡到一本书,书里有漂亮的插图,还有一些小小的、黑黑的符号。晚上,小魔怪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仔仔细细地把这些符号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小魔怪读不懂书上写了什么。于是,小魔怪要去上学,不让他上学他就不吃饭。魔怪爸爸只好送小魔怪去上学了。
学伴讨论:
(1)书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魔怪上学之前是什么样,上学之后又是什么样了?
(3)小魔怪的爸爸媽妈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会有变化,因为什么。
5.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圈点勾画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学生在阅读时,文中的生僻字、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佳言妙语、格言警句都可以圈点勾画,重点标出,进行评点,总之,书页的空白处随手都可以写上见解、疑惑、简评、阅读心得等。要指导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符号体系,并形成自己的使用习惯。比如,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用横线标出重点句,用双线标出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精彩句,用点号标明生字词,用问号标明疑问处,用感叹号标明重要之处,还可以用三角形、圆圈、方框、米字等符号标出需要标注的地方。总之,要让学生形成一套自己常用的简便易行的符号系统,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方便理解,便于记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写批注,把自己每次阅读时的所思所感,点滴心得,及时记下,这样就可以把每次阅读中获得的不同感悟积累起来,升华自己的认识。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强化,学生就会形成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边书写的好习惯,学会手脑并用,专心致志,能够真正走进作品,读透文章,形成自己的创见,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有极大意义的。
教学案例:《新学堂歌》读到不认识的字就引导学生用圆圈圈出;特别好的生动的句子就引导学生用波浪线画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打个“?”,来回数次练习,学生收获多多。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苏光中心小学 江苏]
1.一年级孩子出声朗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孩子由于阅读能力没有形成,出声朗读方法还不会,句子或段落呈现出来后,首先指导学生读准音,着重强调儿化音、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及前鼻音和翘舌音和刚出现的生字;然后指导朗读技巧,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快、慢;再就是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在眼前出现画面,把感情流露出来,有感情朗读。
2.一年级孩子亲子助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我校地处农村,很多学生为留守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家中只靠年老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无暇也无力辅导孩子学习。许多家长意识上有偏差,认为孩子读课本就已很吃力,哪有精力讀课外书,一味教导孩子读书就是多读课文,甚至有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即使有在家的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也很低,平时很少有阅读行为,也没有亲子阅读的动力。
3.一年级孩子精彩语句摘背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阅读品质。课余时间,学生大多被说话、打闹、玩小动作等事情占用,即使偶尔读书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翻而过,留不下深刻印象,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很低,对于文字阅读感到非常困难,精彩语句摘背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4.一年级孩子学伴讨论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课比较零星,没有规模的阅读课,学生更谈不上“学伴讨论”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孩子其实是多么喜欢呀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啊!。
5.一年级孩子圈点勾画的良好阅读习惯缺失
我们老师在课堂的语文书阅读课上,经常进行“圈点勾画”式阅读方法,但是却很少将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迁移到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上,以至于孩子从未用过一次,丢失了一生受用的优秀阅读方法及习惯,实在是可惜。
二、培养一年级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策略
1.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出声朗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儿童的阅读是从趣味开始的,孩子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千方百计地去阅读,他们会将阅读伸向各个方面。
(1)读得正确、流利:要求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破读外,还要求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2)读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来表达自己对语言材料初步的敏感度。
(3)读出作品的意蕴:只有透彻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传递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如图片、多媒体视频、资料链接、背景介绍等深入浅出的故事化语言,将孩子带到文字的内容及情感境界,让作品的意蕴自然生成。
(4)把握读的技巧:掌握呼吸、发音、吐字、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应用方法,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学生模仿力很强,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激发孩子对读的热情。
2.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亲子助读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亲子阅读从来就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如果幼儿园阶段没有开始亲子阅读,一年级更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看书,否则,单靠语文课本教的那些字,孩子不仅一年级不会看书,甚至到三年级也不会看书。
九月份,一个孩子的爸爸来办卡借书。他告诉我,儿子一年级,老师推荐的书全买了,孩子就不看。后来我就鼓励他从绘本开始亲子阅读,再忙也要把借回去的书至少给孩子读一遍,才能要求孩子自己翻阅。这个爸爸特别朴实,我们所提出的阅读指导建议,他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两三个月后,他就开心地告诉我,孩子现在喜欢看书了,每天不讲故事不睡觉。现在他的孩子已经会独立看简单的绘本了。
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到底该看那些书呢?看绘本!实在不行,也必须是图文结合的书籍,纯文字的小说类先别急着让孩子看,孩子的图像思维能力在8岁前是最强的,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在此阶段应让孩子多多阅读绘本,大量的绘本阅读可坚持到三年级。
至于那些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亲子阅读的孩子,如果孩子仍然要求家长讲故事,家长们要配合支持孩子,幼儿园怎么讲,一年级也怎么讲,不要和别人比较(特别是男生),坚持自己的节奏,等待孩子的成长。相信孩子,如果一年级这一年坚持下来,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自己看简单的书。这个阶段的亲子阅读特别考验家长,也最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经常会收到家长的反馈:“老师,你说得对,我们讲着讲着,还没到暑假,孩子就会自己看书啦!”
3.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精彩语句摘背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本《摘星星》,把课文中、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孩子们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打好了文学底蕴。
4.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伴讨论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在学校开展的中午真阅读上,我将问题设计出示在大屏上,让孩子们学伴讨论阅读。
案例设计一:《爱心树》
观察图画,回答问题。
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明白了大树为什么孤寂吗?大树又为什么快乐?
男孩长大了,他有很多事要做,他来看大树是想要一幢房子,你有什么想法?大树看到男孩快乐吗?为什么?没有了枝叶的大树呢?为什么?
小男孩童年时和长大后,对待树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说说你对小男孩的看法。
你有没有发现,爱心树像谁?生活中,谁又像爱心树一样?
案例设计二:《小魔怪要上学》
《小魔怪要上学》讲的是有个心地善良的小魔怪,他从来不吃人。但是,他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人。爸爸妈妈从来不陪小魔怪玩游戏,也从来不给他讲故事。小魔怪老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会儿大叫,一会儿吵闹,一会儿跺脚。一天,小魔怪捡到一本书,书里有漂亮的插图,还有一些小小的、黑黑的符号。晚上,小魔怪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仔仔细细地把这些符号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小魔怪读不懂书上写了什么。于是,小魔怪要去上学,不让他上学他就不吃饭。魔怪爸爸只好送小魔怪去上学了。
学伴讨论:
(1)书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魔怪上学之前是什么样,上学之后又是什么样了?
(3)小魔怪的爸爸媽妈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会有变化,因为什么。
5.家校结合培养一年级孩子圈点勾画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案例研究
学生在阅读时,文中的生僻字、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佳言妙语、格言警句都可以圈点勾画,重点标出,进行评点,总之,书页的空白处随手都可以写上见解、疑惑、简评、阅读心得等。要指导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符号体系,并形成自己的使用习惯。比如,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用横线标出重点句,用双线标出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精彩句,用点号标明生字词,用问号标明疑问处,用感叹号标明重要之处,还可以用三角形、圆圈、方框、米字等符号标出需要标注的地方。总之,要让学生形成一套自己常用的简便易行的符号系统,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方便理解,便于记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写批注,把自己每次阅读时的所思所感,点滴心得,及时记下,这样就可以把每次阅读中获得的不同感悟积累起来,升华自己的认识。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强化,学生就会形成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边书写的好习惯,学会手脑并用,专心致志,能够真正走进作品,读透文章,形成自己的创见,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有极大意义的。
教学案例:《新学堂歌》读到不认识的字就引导学生用圆圈圈出;特别好的生动的句子就引导学生用波浪线画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打个“?”,来回数次练习,学生收获多多。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苏光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