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文章通过分析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探讨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并论述了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关键词:思政教育;途径;方法;机械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2-0177-05
  Abstract: The course Mechanical Bas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technical course for mechanical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strong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incorpo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probes into the path of incorpo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so that students can naturally form good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in the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educ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s; methods; Mechanical Basics
  機械基础课程是汽车、机电一体化等近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覆盖工程材料、公差与配合、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知识,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内容不仅专业性强,也蕴含中国制造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国家荣誉感,奠定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提供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和价值导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一、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及背景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立德树人,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下,专业课同样承担着课程思政的职责。
  二、目前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问题
  (一)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足
  1. 部分专业课教师缺少思想政治相关知识
  对思政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不清楚,是导致专业课老师不认同课程思政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专业课老师缺少思政相关知识,对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的专业课教师认为传授专业知识是自己的主要职责,思政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应该承担的工作,因此,在专业课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
  2. 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党史和国家相关政策了解片面
  部分专业课教师长期专注于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对于党史和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片面,甚至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感觉有难度,因此,专业课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发挥。
  (二)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1. 对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的绩效考核管理有待完善
  不同的专业课程本身就有各自富有规律的内容安排,且这些课程最初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是按照专业教学体系完成的。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下,将“育人”资源融入这些早已形成体系的学科中,或多或少容易打断原有教学计划,将思政教育理论与课程内容结合需要一定的心思,需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目前课程思政内容是不影响专业课的授课学时,是在原有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拓展,而教学部门对教师的工作量考核也只是按照专业课的原有课时考核,这样导致专业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动力不足。
  2.对学生思政内容的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后,如何进行考核和评价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专业课程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进行某种形式的考查和评价,而引入思政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还需要进行探索,以找到思政内容考核和专业课考核的最佳结合点。
  三、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理念,提升思政意识和素养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专业课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他们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思政能力,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专业课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师”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榜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体的言行举止、谈吐气质,深厚的才学积累,良好的道德修养,都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也因“亲其师”,而易“信其道”。这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师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把教知识和教做人统一起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形成相应育人渗透点
  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學内容中的育人资源,精心选择育人素材,提炼爱国情怀、工匠精神、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育人元素,充实到教材内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和“一课双纲”的教学目标。通过设计系列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育人切入点,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育人资源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体会现代企业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包含的思政育人要素如表1所示。
  (三)合理规划与设计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找准契合点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知识必须有机融合,如果专业课老师为了“思政”,生拉硬扯,把与专业不相关的内容塞进课堂,不仅起不到育人功能,甚至弄巧成拙。因此,必须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生成性”关系。就机械基础课程而言,由于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性,最容易找到的契合点是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等核心关键词,同时,可以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学习的责任意识!
  四、机械基础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
  (一)有效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授机械概论的中国古代机械史和我国近代机械概论时,向学生介绍“中国制造 2025”和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推荐学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大国重器》等视频,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验教学,让学生享受实践成果
  如在讲“铰链四杆机构”时,要求学生每人自己动手做一个相应的四杆机构模型,通过亲身制作及观察,来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从而理解四杆机构转化成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条件,以及三种机构之间互相转化的条件,体会什么是机构的急回特性,以及死点的形成及位置,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勤奋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在体验中取得真知
  如在学习“链传动传动比”时,可以直接放一辆变速自行车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档位的搭配能产生不同速度的效果, 让学生通过实例自己得出结论,车速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前、后链轮的齿数多少及前轮的转速,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在实践中取得真知。
  (四)拓展教学,有效开阔学生视野
  如在讲解金属材料时,通过学习白铜的性能,可以抛出“你买的银饰确定是银的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有些不法商人卖的所谓银饰并不是真的白银,可能是白铜,让学生拓展学习,开拓视野,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混合教学,发挥线上育人功能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有效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如我们在学习通建立的机械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上传相关的拓展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并开设相应讨论区、互动区等,让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让学生具有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结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课程的“思政”效果更加明显。
  (六)多元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教育,由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是一个过程性内容,因此,评价应该更注重过程而不应该唯结果。专业课程评价,除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加入思政内容的评价,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为学习主动性、课程自信心、合作与交流意愿、任务的完成效果等。如在机械基础课程学习成效评价中,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以专业知识点考核,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考核,任务工单实施中的职业素养养成等多项考核评价内容,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培养学生守时守纪,自我管理,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
  五、结束语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将挖掘的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基础课程,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叶勇,康亮.高新时代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4]蒋丽英.实例启导式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4(35):41-42.
  [5]王官成,苟建明.用创新文化培育工匠精神[N].光明日报,2017-03-14.
  [6]陈晓晖,武一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探析
  ——以理工科高校为视角[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5(3):1-5.
  [7]郁志纯.机械基础(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8]杨乔雅.大国工匠(第2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9]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10]纪安平,张秀,罗锦洁,等.机械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以《电工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8):126-128.
  [11]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
  [1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其他文献
摘 要: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高质量人才能就业、就好业更是值得重点关注,为此本研究以高校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生就业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就业能力的策略与举措。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始终是高校
期刊
摘 要:新冠疫情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环节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和总结这一背景下的新教学理论及其在线教学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为实例,在分析课程设计和实施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论坛互动和满意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确认了这一教学形式对“停课不停学”的有效性,验证了“零存”形式的在线知识点素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而引导式的论坛互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点“整取”
期刊
摘 要: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无法满足市场的人才需要,高校通过智能机器人“微专业”的培养模式,扩大了机器人人才培养规模。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兴趣为导向,以机器人背景的项目为载体,实践制作为主,分级建构课程项目序列,按照小组学习和双导师制模式,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撑,完成微专业的学习,微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微专业;智能机器人;小组学习;双导师  中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商务英语专业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必须要结合现实要求,从多个环节和角度出发,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定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和落实符合现实要求的专业化课程体系,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对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带一路”背
期刊
摘 要: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要求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基于“新农科”背景,农学专业综合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需契合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施和产学研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和高素质的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服务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幸福中国。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综合实习;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的精神指示,江汉大学应对疫情对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本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在疫情的背景下,课程将培育本科生的时代使命感与专业特点结合,既是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提高了专业课程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精神、厚植家园的课题高度,从《别墅室内设计》课程线上教学实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开展线上混合教学新方法,高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期刊
摘 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全面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科教学论课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是支撑师范类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的一类重要课程。本研究以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构建了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了构建依据和实施流程,并对该模式的创新点、关键点和适切性进行了反思。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教学模式;构建与反思;学科教学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元理论”,场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多个学科领域的问题,信息化教-学领域的问题也毫不例外。依据考夫卡(Kurt Koffka)场域理论,文章构造了信息化教-学场域模型,将“心理場”与“物理场”的交互关系进一步具体化,讨论了“心理场”的动力机制对“物理场”的影响,从而透视信息化教-学场域中的各方交互关系,揭示交互关系的内涵,旨在为开放教育环境下的信息化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和质量提升提供策略,
期刊
摘 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情况,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实践改革的新思路。通过改革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因材施教,强化过程控制和管理;创新课程设计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思政元素,培养职业素养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考核方式;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在线教学已成为教学新常态。文章以河北中医学院为例,基于OBE理念,从教学督导角度,在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在线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构建良好在线教风、学风等方面探索实践在线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保障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关键词:OBE;在线教学;教学质量;有效互动;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