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惯性违章是施工作业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是造成各类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杜绝习惯性违章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呢?我认为要从一线职工思想根源入手,提高职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关键词:提高 反违章 可控性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因沿袭不良工作习惯和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使错误做法在现场作业或施工过程中长期反复发生并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是造成各类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据资料显示,电力企业所发生的事故有95%的事故时由于违章违制而发生的,而其中78%的事故是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因此杜绝习惯性违章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我认为从一线职工思想根源入手,提高职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1 导致习惯性违章的主要思想原因分析
1.1 求快图省事思想。感觉按照规程要求太麻烦,没有必要,影响效率,为了赶进度、早下班、早休息,人为地改变或缩减作业程序。只求进度,不顾质量和安全而造成的习惯性违章。
1.2 心存侥幸思想。明知这样做是违章行为,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但自己感到过去几年的工作中都是这样干过来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因此感觉也不会出事。
1.3 麻痹大意思想。按常规思路考虑问题,觉得没有危险,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因而在工作中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心不在焉。
1.4 异常、逆反思想。有的作业人员与班组长或其他同志发生矛盾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赌气工作。不许他这样做,他非要这样做。有的工作人员因社会、家庭和个人生理等原因,情绪受到影响,或兴奋或低落或急躁,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2 解决习惯性违章思想问题的措施
2.1 善于观察,把准职工思想脉搏,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预见能力。随着社会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决,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很大,贫富悬殊、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导致部分职工产生浮躁心理,职工思想受环境影响波动加大。作为管理者就是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分析职工的日常思想变化。一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职工思想分析,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纠正。二是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在一线现场及时听取有关职工的反映,了解职工关注的最新话题。三是建立职工思想小档案,详细记录职工思想的变化状况。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及时地把握职工真实地思想情况,根据实际做好每天的工作安排。
2.2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教育职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从职工切身利益的直观教育到血的教训,从习惯性违章现象上升到造成事故、伤亡有必然联系上,从对国家、单位和个人家庭的危害和损失上,启发教育职工遵守规程制度的自觉性,从而认识自己担负的责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切实发挥简报、板报、标语、网站等宣传媒体作用,积极营造现场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同时要结合具体事故、隐患进行现场教育、深层次教育。让职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群众受到启发和教育。还要结合现场安全状况,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把近几年来的事故案例编制成册,发给每个职工,在每天的班前会上有针对性的选学一例,通过学习深查细找违章行为,剖析违章原因,分析违章的后果,提出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建议。经常开展反违章知识讲座,加强技术培训,把掌握业务理论和反习惯性违章紧密结合起来。
2.3 強化安全责任心教育,强化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责任感。责任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首先,要求从项目经理到班组长的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4个到位,即:在主要议事日程上,时间安排上,主要精力上,以及研究、决策、定夺重大问题上,“安全第一”必须到位.其次,管理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人基层,深人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人员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三是全体作业人员要全面履行安全义务和权利,做到自己无违章,岗位无隐患,身边无“三违”。真正营造出习惯性违章无处藏身的氛围。四是充分发挥安全责任奖惩机制,真正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安全工作职责的责任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对于责任心不强,对身边习惯性违章现象视而不见,甚至领导说你的、职工做我的,你拉你的弦、我唱我的调,工作中敷衍了事的同志要进行严格惩处。真正起到思想上的触动作用。
2.4 不断提高职工反违章自律意识。安全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自律意识,特别是习惯性违章更具有反复性。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自律意识,对于实现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有句老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班组应加强安全业务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班组人员自己也应本着对企业、同事和家庭负责的态度来认识反违章工作。安全员、员工之间在工作现场应坚持原则,发现违章要敢于拉下脸面,主动互相监督检查,查处违章,不能以现场工作辛苦和工作任务紧为由带头违章指挥,更不能把查处违章当作形式。把查违章当作一项神圣使命来完成,多查处一个违章,现场就会多一分安全,纵容一个违章有可能就导致一起事故的发生。
2.5 关心职工工作、生活,注重提高职工的个人修养、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精神状态的高潮期或低潮期属情绪不稳定时期,最容易发生差错或失误,属事故多发期。精神状态的中值是精神稳定期,这时能力发挥稳定,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不易发生事故。人逢喜事时要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态,遇到困难和挫折打击时不要气馁,要有广阔的胸怀。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时,要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研究并遵循心理学的规律,关心职工日常工作、生活。在业余时间要适当组织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及时调节职工思想状态,忘却烦恼。引导职工学会找知心朋友、同事、领导倾诉,沟通思想、缓解压力,做到自我调节。要关心爱护职工,不断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保障职工稳定的心理状态。要经常和职工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进而随时掌握职工心理因素的变化、排除不良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同的阶段不同时期要做好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个人修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和拼搏向上的工作氛围,保障安全管理有效。要将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融人到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形成人人、事事讲安全,时时、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提高 反违章 可控性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因沿袭不良工作习惯和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使错误做法在现场作业或施工过程中长期反复发生并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是造成各类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据资料显示,电力企业所发生的事故有95%的事故时由于违章违制而发生的,而其中78%的事故是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因此杜绝习惯性违章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我认为从一线职工思想根源入手,提高职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1 导致习惯性违章的主要思想原因分析
1.1 求快图省事思想。感觉按照规程要求太麻烦,没有必要,影响效率,为了赶进度、早下班、早休息,人为地改变或缩减作业程序。只求进度,不顾质量和安全而造成的习惯性违章。
1.2 心存侥幸思想。明知这样做是违章行为,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但自己感到过去几年的工作中都是这样干过来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因此感觉也不会出事。
1.3 麻痹大意思想。按常规思路考虑问题,觉得没有危险,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因而在工作中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心不在焉。
1.4 异常、逆反思想。有的作业人员与班组长或其他同志发生矛盾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赌气工作。不许他这样做,他非要这样做。有的工作人员因社会、家庭和个人生理等原因,情绪受到影响,或兴奋或低落或急躁,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2 解决习惯性违章思想问题的措施
2.1 善于观察,把准职工思想脉搏,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预见能力。随着社会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决,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很大,贫富悬殊、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导致部分职工产生浮躁心理,职工思想受环境影响波动加大。作为管理者就是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分析职工的日常思想变化。一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职工思想分析,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纠正。二是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在一线现场及时听取有关职工的反映,了解职工关注的最新话题。三是建立职工思想小档案,详细记录职工思想的变化状况。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及时地把握职工真实地思想情况,根据实际做好每天的工作安排。
2.2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教育职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从职工切身利益的直观教育到血的教训,从习惯性违章现象上升到造成事故、伤亡有必然联系上,从对国家、单位和个人家庭的危害和损失上,启发教育职工遵守规程制度的自觉性,从而认识自己担负的责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切实发挥简报、板报、标语、网站等宣传媒体作用,积极营造现场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同时要结合具体事故、隐患进行现场教育、深层次教育。让职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群众受到启发和教育。还要结合现场安全状况,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把近几年来的事故案例编制成册,发给每个职工,在每天的班前会上有针对性的选学一例,通过学习深查细找违章行为,剖析违章原因,分析违章的后果,提出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建议。经常开展反违章知识讲座,加强技术培训,把掌握业务理论和反习惯性违章紧密结合起来。
2.3 強化安全责任心教育,强化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责任感。责任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首先,要求从项目经理到班组长的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4个到位,即:在主要议事日程上,时间安排上,主要精力上,以及研究、决策、定夺重大问题上,“安全第一”必须到位.其次,管理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人基层,深人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人员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三是全体作业人员要全面履行安全义务和权利,做到自己无违章,岗位无隐患,身边无“三违”。真正营造出习惯性违章无处藏身的氛围。四是充分发挥安全责任奖惩机制,真正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安全工作职责的责任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对于责任心不强,对身边习惯性违章现象视而不见,甚至领导说你的、职工做我的,你拉你的弦、我唱我的调,工作中敷衍了事的同志要进行严格惩处。真正起到思想上的触动作用。
2.4 不断提高职工反违章自律意识。安全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自律意识,特别是习惯性违章更具有反复性。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自律意识,对于实现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有句老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班组应加强安全业务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班组人员自己也应本着对企业、同事和家庭负责的态度来认识反违章工作。安全员、员工之间在工作现场应坚持原则,发现违章要敢于拉下脸面,主动互相监督检查,查处违章,不能以现场工作辛苦和工作任务紧为由带头违章指挥,更不能把查处违章当作形式。把查违章当作一项神圣使命来完成,多查处一个违章,现场就会多一分安全,纵容一个违章有可能就导致一起事故的发生。
2.5 关心职工工作、生活,注重提高职工的个人修养、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精神状态的高潮期或低潮期属情绪不稳定时期,最容易发生差错或失误,属事故多发期。精神状态的中值是精神稳定期,这时能力发挥稳定,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不易发生事故。人逢喜事时要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态,遇到困难和挫折打击时不要气馁,要有广阔的胸怀。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时,要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研究并遵循心理学的规律,关心职工日常工作、生活。在业余时间要适当组织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及时调节职工思想状态,忘却烦恼。引导职工学会找知心朋友、同事、领导倾诉,沟通思想、缓解压力,做到自我调节。要关心爱护职工,不断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保障职工稳定的心理状态。要经常和职工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进而随时掌握职工心理因素的变化、排除不良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同的阶段不同时期要做好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个人修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和拼搏向上的工作氛围,保障安全管理有效。要将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融人到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形成人人、事事讲安全,时时、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