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尊重艺术本体的创造与创新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nihao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筹备许久的《走进春天——曲艺名家李文秀鼓曲、评书演唱选集》终于在2016年9月出版面世了。这本书收录的都是三十年前的作品,由于时代的发展,书中的某些内容不可避免地与今天的形势不相符了,但是,今天重讀这些创作、发表、演出于当年的作品仍然能说明一些问题和道理。比如,当时的曲艺节目大部分是在剧场录音、在体育馆演出的,在体育馆那么开阔的场所演出在今天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当时的曲艺和曲艺演员何以拢住观众的心?这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则必然需要回归曲艺的艺术本体来进行审视。
  创作应尊重艺术本体
  我们今天以这本书为研究素材重读作品,并不是单纯地出于怀旧情结或者“读热闹”,而是要从曲艺的艺术本体出发探寻。这些作品为什么站得住?第一位的原因恐怕就是它们没有违背曲艺的创作规律,从整体上看,选材、结构、设计、语言等等都是按照曲艺特色来走的。
  书中收录有选段的中篇评书《宝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特别节目中均有过播出,其中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小细节,在纪念李文秀的特别节目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次播出了这段评书,是什么赋予了这段作品以生命力,使它成为电台的保留节目常演不衰呢?我想,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缘由还是创作坚守了艺术本体的创造,其中包蕴了丰富的内涵。
  这本选集收录有短篇曲目27段,中篇书目4段。同时附有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音频的短篇15段,中篇32段,作品容量很大。对于当时的创作状态,我常常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创作热忱在被特殊年代压抑多年后形成了一个井喷式的爆发,于是涌现出了诸多有质量的好作品,这一点我在多个场合表述过自己的观点,这里就不赘述了;二是,当时的创作热忱虽高,但也绝不盲目,不论写了多少篇目,不论写的是长段还是短段,我们总是发自内心地告诫自己或者说自觉地约束自己——创作绝不能重复自己。不重复所指非常广泛,有内容上的也有技法上的。我想,这种自觉约定的“不重复”既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曲艺观众的尊重。由思考当初的创作状态,我想到了今天我们常讲创作的出发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要相应地提高创作者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创作中,虽然还没有高度概括出如今这样精练的理念,但事实上也有相似的认识和思想贯穿于我们创作的始终。可以说,它与今天时代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是一脉相承、不谋而合的。早在60年代,我曾经有过一个非常朴素的观念——即写曲艺,要思考笔尖跟谁走。后来杜澎表扬了这句话,他认为这一观点虽然朴素但恰恰切中曲艺创作的本质,搞曲艺创作必须要明确笔尖跟谁走的问题。对于《选集》内容的择取我们把握了一定原则,那就是明确“写什么”、“怎么写”,争取对每一篇目的选择都是有道理和意义的。
  创作要讲究文学品位
  明确“笔尖跟谁走”之后,曲艺创作还要讲究文学品位。戴宏森先生曾经在《赵连甲曲艺小品选集》出版时,看过选入的140多篇作品后,对我的创作进行过“梳辫子”式的归纳与总结,他认为我的创作一是追求文学品位,二是倡导创新思维,三是重视演出实践。这些来自“他者”角度的概括,在今天看来仍然使我很受益。他在《选集》序言中把曲艺创作文学品位的追求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进行了论述:“始终不渝地追求曲艺作品的文学品位,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传统曲艺作品尽管其中不乏民间艺人和文人创作的文学珍品,但在社会上只被看成一种消遣品、玩意儿,几乎无人对它提出文学品位的要求。曲艺作品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提起的。但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往往过于强调曲艺作品的政治宣传性,忽视它的文学性。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往往过于强调曲艺作品的娱乐性,也忽视它的文学性。曲艺文学作为一种口头文学,不同于书面文学可以反复咀嚼,而是一听而过,来不得半点艰深与晦涩,必须明白、晓畅、回环、曲折。赵连甲见识过许多说书高手,私淑过一些行内名人,很早就自己攥弄书道儿。走上专业团体的创作岗位时,他已经谙熟曲艺文学的规律。他在充分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总是着力写好典型人物和人物关系,由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衍生出故事情节,在情节的发展中扭结成矛盾的焦点和高潮,从而形成不同的喜剧式架构,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在与美学家王朝闻老人的交往中,他始终多次表示曲艺是文学,他认为曲艺演员首先把观众搁在心里最高的位置,曲艺作品是由演员和观众共同创作完成的特殊文学作品。我很早就加入了作协,对于许多人并不把曲艺看作文学的现象深有体会。将曲艺排斥在文学以外的偏见令我很不服气,于是有一个时期我专门憋足了一口气,给《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人民文艺》等刊登文学作品的平台投稿,《爱八方》等不少作品得以发表,取得好的社会反响后甚至被媒体主动要求转载。就这样,我通过实践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曲艺是文学,曲艺创作应当追求文学品位。曲艺文学有其特殊性,要靠说唱表现,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文学品位,难度非常大。
  关于在创作中如何把握结构和语言,我推荐大家翻看并收听《选集》中的中篇《老铁下山》《舍命王传奇》《虎山行》,短篇《起飞之前》《这不是家务事》《杨大明上任》《美嫂子》《招贤纳婿》等,“有情”“有趣儿”“有人”“有事儿”在其中体现得比较充分。所谓“中篇书目”都应算作“说大书”了,说大书很难说全篇是幽默的,但它整体的叙述风格是风趣的。这些篇目在选材和结构上既有对传统的借鉴,又是绝对不同于传统的。我按照我的所思所想来“编”,来“攥弄”,使之成为现代的曲艺。
  由这一本书的问世我想我们不应只关注和总结某一个人,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总结“说书人”这个群体。比如袁阔成、田连元说了很多新书,但他们说新书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进行大量二度创作,或填补缺失的情节,或对情节进行重组和排序,下相当大的功夫使之符合说书的要求。这些创作绝对不重复传统的套路,都是写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性格和特色,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的创作中仍然应当提倡的。
  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和发展,我们的创作都要讲好中国故事。曲艺是最擅长讲故事的艺术门类,然而讲什么、怎么讲故事,这里边的学问可大了。我们这代人的很多经验是从先代那里得来的,我想,还是应该留下来。
其他文献
感谢《曲艺》恢复了《艺海采撷》这个栏目,为更多曲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同时也使杂志内容更加活泼多样。  曲艺圈内的朋友习惯称我“杂家”,除曲艺创作、表演、伴奏、主持外,书法也是我的一大爱好。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启功弟子,其实也没拜过师,只是年轻时我住得离先生家很近,常去怹家里串门问教。20世纪70年代,启先生住在小乘巷胡同一个小院里。那时先生家虽然也有客人来拜访,但远不像后来那样门庭若市,应接
期刊
《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根据唐元稹传奇《莺莺传》编演的古典现实主义戏剧,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戏曲舞台经常演出,反映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西厢记》问世以来我国民间各种说唱西厢的词本广为流传。如:宋代的鼓子词、金人的诸宫调、明小曲、滩簧、南词、南音以及清子弟书等说唱形式都唱《西厢记》。曲艺前辈傅惜华先生搜集编纂了《西厢记说唱集》一书,
期刊
民间性是发源于农耕文明的曲艺艺术本质属性之一。民间艺人不拘于表演场所、表演程式等条件束缚,他们从事艺术活动呈现“亦农亦艺”格局,其特征是具有极强的自发性、流动性、灵活性,从艺者通过师徒之间口传心授传艺,自娱的同时娱人,作艺既是娱乐手段,又是谋生手段。乡镇集会、节日庆典等场合少不了民间艺人的身影。演出过程中,表演者与观众面对面,可以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观演双方心灵和情感上的互动较广播电视、剧院舞台等其
期刊
掩迹藏垢,俏丫鬟巧辩风流,  都只为夜烧香赴佳期被欢郎儿泄漏―  引恨牵忧。  才惹得夫人看破生疑窦,  传呼问小红,故意将眉皱,  说:“我命你陪伴姑娘不离寸步行监坐守常随后,  谁叫你引逗小姐僧房佛殿小院闲庭胡行走,  却为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似这等失调少教蒙耻含羞想要支吾焉能够?  快将那已往的情由述从头。”(过板)  俏红娘悟慧性启灵机锦心绣口做态含羞,  说:“请夫人且息雷霆高
期刊
5月31日上午,中国曲协在中国文联大楼A座8楼会议室举行曲艺界行风建设座谈会。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中国曲协在行风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从强化奉献精神、青年曲艺工作者要自律自爱、警惕不良现象、充分发挥法律在行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体制外曲艺表演场所行风建设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龙媒)  深圳市曲艺培训表演基地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  6月6日下午,深圳职业
期刊
筱兰芝是一位艺术造诣很深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原名栾继成,筱兰芝是他的艺名。1923年筱兰芝生于沈阳郊区祝家屯,14岁开始学唱二人转,17岁在苏家屯正式拜老艺人林玉普为师。师父给他起名叫栾小芝,因为叫起来不顺嘴,后改为筱兰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筱兰芝在辽宁一带很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辽宁、吉林一带更是名声大震,被誉为“蹦蹦皇后”。  过去的二人转被称为“蹦蹦”,1952年辽东省民间艺术汇演之
期刊
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福建省曲艺家协会承办的第三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于2018年6月初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于2018年2月28日启动,面向福建全省16周岁以下曲艺爱好者。初赛由各地市组织,甄选3至5个佳作晋级全省决赛。  6月3日,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1500平方米的演播厅灯火璀璨,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20余名少年儿童齐聚一堂共赴两年一度的“丹桂奖”之约,孩子们个
期刊
西安青曲社是活跃于西安古城之内的一家民营相声社团。它成立于2007年3月,至今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十一年来,青曲社以作品立身,推出以苗阜、王声为代表的优秀相声人才,在市场化运营中,积极开拓,奋发进取,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西安青曲社初名为陕西青年曲艺社,2009年改为现名。现为陕西省曲艺家协会、陕西省青年曲艺家委员会、陕西快书委员会曲艺活动实践基地。2016年被陕西省曲协评为2015
期刊
当前,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格局的开放多元、全球信息的高速传播、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潮的影响下,文化市场近来泛起一股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一味迎合观众低级审美趣味的现象。曲艺和电视电影等众多艺术门类都未能幸免。在曲艺小剧场、喜剧类综艺节目乃至个别展演展示评奖比赛中,以堆砌包袱、插科打诨、肆意恶搞、卖萌耍贱等刻意刺激观众廉价笑点的曲艺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期刊
“看苏州”“文化名人谈”“黄蕾直播秀”—— 互联网+时代的一众新宠,生机勃勃地把《苏州电视书场》的评弹传播繁衍放大,促生苏州评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景象。  手机+网络—— 21世纪人文传媒体量巨大最为近身贴心的不二法宝,现身在《苏州电视书场》旗下。大屏带小屏,线上连线下,亲和地归拢在一起且又向那传统化的电视传媒迅猛推陈。  如果说,24年前《苏州电视书场》开启了顺应发展大势的可视化评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