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激活灵动课堂的秘诀——A. N. T。
一、Asking(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提问是我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应有以下特点:
1.真实有效。首先,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真实、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机械提问”,一种是“明知顾问”。这两种提问,不但不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反而会让学生降低学生的兴趣,很难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其实,我们可以略作调整,在“机械提问”中埋下“陷阱”,在“明知顾问”中创立“信息差”,这样的交际才是真实有效的,才会激发学生的思维。
2.适时追问。“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这种教学形式能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主动质疑,促进深入探究,把师生间的会话引向深入,使会话内容更具体,语料更丰富,信息更全面,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
二、留白(Negative Space)——绽放学生思维的空间
“留白”是国画上的术语,而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所谓“留白”就是指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还课于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思考。
1.提问留白。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在学生提出每个问题之后,至少要等3 秒钟。” 这样,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又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意识地停顿,给学生消化的时间,让他们有咀嚼的余地。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2.知识留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户。”课堂上,我们可以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自己去探索。比如,在教学语法知识的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很多例子,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语法规律。
3.评价留白。通常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都是即时性评价,但是这往往会促使学生会舍弃自己原有的想法而接受新想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们不参与评价,而是给学生们留下充分思考时间,让他们通过不断的补充和讨论,自己修正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更多孩子进行思维,而且还有效地保护了回答错误学生的自尊心。
三、任务(Task)——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1.词汇教学。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但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会使学生学起单词来如同嚼蜡,更不要谈激发学生思维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任务,来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同时打开思维的大门。
(1)猜谜。谜语有着趣味浓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智于乐等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用谜语来教学单词,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2)联想。例如:在学习了动物类单词之后,通过让学生看图,说这是哪种动物的方式来进行操练,太过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与这些动物相关的事物,让学生来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2.句型和对话教学。
(1)对比。提供两张图片,由共同之处,有不同之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来进行操练,句型操练的同时,锻炼孩子思维能力。
(2)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职业类的句型和单词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与他们的搭档一起设想一下二十年后他们在大街上偶遇的情景,用所学句型和词汇编对话并交流。
(3)融合。这里的融合,指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在教学形状类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英语和数学融合起来。在教学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英语和地理融合起来。
3.语篇教学。
(1)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注意,思维导图不是图形素材的简单罗列,而是根据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呈现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理清脉络,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从而掌握整个知识的架构。
(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主要是指教师提供一个词或一个画面,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场景中畅所欲言,回答可以是词的形式,也可以是句型或话题的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消极地掌握知识,要发挥我们的教学智慧,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思维参与中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在语言教学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打造灵动高效的课堂。
一、Asking(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提问是我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应有以下特点:
1.真实有效。首先,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真实、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机械提问”,一种是“明知顾问”。这两种提问,不但不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反而会让学生降低学生的兴趣,很难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其实,我们可以略作调整,在“机械提问”中埋下“陷阱”,在“明知顾问”中创立“信息差”,这样的交际才是真实有效的,才会激发学生的思维。
2.适时追问。“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这种教学形式能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主动质疑,促进深入探究,把师生间的会话引向深入,使会话内容更具体,语料更丰富,信息更全面,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
二、留白(Negative Space)——绽放学生思维的空间
“留白”是国画上的术语,而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所谓“留白”就是指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还课于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思考。
1.提问留白。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在学生提出每个问题之后,至少要等3 秒钟。” 这样,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又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意识地停顿,给学生消化的时间,让他们有咀嚼的余地。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考,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2.知识留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户。”课堂上,我们可以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自己去探索。比如,在教学语法知识的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很多例子,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语法规律。
3.评价留白。通常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都是即时性评价,但是这往往会促使学生会舍弃自己原有的想法而接受新想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们不参与评价,而是给学生们留下充分思考时间,让他们通过不断的补充和讨论,自己修正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更多孩子进行思维,而且还有效地保护了回答错误学生的自尊心。
三、任务(Task)——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1.词汇教学。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但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会使学生学起单词来如同嚼蜡,更不要谈激发学生思维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任务,来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同时打开思维的大门。
(1)猜谜。谜语有着趣味浓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智于乐等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用谜语来教学单词,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2)联想。例如:在学习了动物类单词之后,通过让学生看图,说这是哪种动物的方式来进行操练,太过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与这些动物相关的事物,让学生来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2.句型和对话教学。
(1)对比。提供两张图片,由共同之处,有不同之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来进行操练,句型操练的同时,锻炼孩子思维能力。
(2)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职业类的句型和单词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与他们的搭档一起设想一下二十年后他们在大街上偶遇的情景,用所学句型和词汇编对话并交流。
(3)融合。这里的融合,指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在教学形状类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英语和数学融合起来。在教学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英语和地理融合起来。
3.语篇教学。
(1)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注意,思维导图不是图形素材的简单罗列,而是根据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呈现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理清脉络,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从而掌握整个知识的架构。
(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主要是指教师提供一个词或一个画面,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场景中畅所欲言,回答可以是词的形式,也可以是句型或话题的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消极地掌握知识,要发挥我们的教学智慧,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在学生思维参与中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在语言教学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打造灵动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