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各种教学流派风起云涌,新知识新理念应运而生,这一路走来,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我不禁有渐行渐远之感,不知道在教学中该借鉴参照何人。无意间拜读了一篇文章《做最好的自己》,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让学生理解接受,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就是成功的。有选择的参照借鉴而不盲目的崇拜简单的模仿,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就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功,更是教学成功的源头和根基”。简言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不应是花花绿绿的课件,诱发学生深入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不应是接连不断的问题,巩固学习成果的不是机械呆板的练习题,而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本身。
结合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利用课前的导读给学生一个熟悉课文、自读自悟的机会,师生共同解读教材。
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高年级学生具备了相当的自学能力,把一篇课文交给他们,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即使读不懂,也成为诱发师生共同学习的动机,“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当然这个自学并不是漫无目的盲目的学,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单元提示语和课文前的导语,更多的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理清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提纲挈领设计导学提纲,把重点学习前的“热身”交付给学生,比之课堂上泛泛地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要自觉地多。因为不是读懂的和读不懂的都要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小组要交流,不仅可以资源共享,重要的还要展示自己,大多数阅读的收获不是教师讲出来,而是用心体悟出的。比如《穷人》一课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导学:
(一)我读懂了课文:1、课文中的穷人指谁?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令你感动,并说出感动的原因。
(二)课文中我还有不懂的地方。
在谈到感动的人物时,有的学生就说桑娜,有的谈渔夫,有的则是西蒙,如果不细致地读,西蒙则容易忽视,当学生侃侃而谈她的母爱时,我想学生是用心阅读了。而谈到课文中不懂的问题,一个学生这样问“文章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介绍桑娜一家的穷呢”?多么深刻的思考,多么有价值的提问,顺着他的提问,我们自然的过渡到教学的的另一环节“深究”——该文中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尊重他们的理解和感受,我们的课堂教学会事半功倍。
二、全方位把握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分读写两大块,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阅读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一篇好的文章在叙述方式、表达方法、修辞手法都会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因此,这都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深究”重点。在深究方法上,我有以下尝试:
1、转换方式,积累运用语言。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在赞颂种树老汉时含义深远,意味无穷,摘出来单纯让学生理解有难度,如果理解不了,死记硬背不会有什么意义。在学生理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老汉。然后,我进一步指导: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位老汉的,标画相关语句。结合相关故事背景,再理解那些动情的语句,就简单了。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语句去赞颂自己想赞颂的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就变成学生自己的了,学生的语言进一步丰富。
2、创设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的条件,领悟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如同科学课上的实验,要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中提供给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
六年级《少年闰土》是传统课文,文中写了“我”和闰土交往的四件事情,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选择。然后我有意出示关于记叙四件事情的原文,学生很自然的发现四件事情的记叙篇幅不等。于是一个“为什么”自然成为师生对话的主题。经过进一步研读探究,答案会很明确。这个时候关键的一步是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写作时详略处理,由于有了前面的阅读体验,学生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三、积极引领课外拓展,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篇课文的学习结束应该是相关的新知识、新思考、新领域探究的开始。一篇课文学习的结束,千万不要画上圆满的句号或叹号,应该结束在新颖的问号和未知的省略号……
每篇课文只是提供了一个范例,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蕴涵的教育价值,依靠课文贯穿起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其它的教育因素,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构建起开放多元的课堂结构,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母语的怀抱中,那么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语文教学将会为学生插上成长的翅膀。一潭死水中捞不到活鱼,只学不用读死书,学生体会不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语文的激情会在教师泛泛讲解、照本宣科的练习中消失。作为母语,交际、欣赏、表达处处少不了,在教学中,我们因时制宜,合理创设一些环节,加强课内外的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其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拓展,构建开放的课堂。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变的,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本课后设计了一个选做题“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或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象”。虽然身处农村学校,但是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条件的好转,学生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文本资料和信息。而且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我国古典名著。结合这一实际,我把这个题改为拓展题“走进司马迁和《史记》”,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去了解司马迁和其笔下的其他文章。 利用课外活动还举行成果展示,班内评比。由于课文带动起的兴趣,学生对这个拓展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学生开始拜读大部头的《史记》;有的学生则从热播的《百家讲坛》收获不少;报纸、网络上的各种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记载被学生摘抄.....信息资料的来源不一,内容不同,更有力于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用,他们才会学有所乐,也才能学有所得。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游离于生活、社会之外,只能是空中楼阁。
“学无止境”,教亦如此。只要我们能够静心思考,潜心钻研,就能引领学生驰骋语文学习的殿堂,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放飞想象的翅膀,为他们的成长奠基。
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就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功,更是教学成功的源头和根基”。简言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不应是花花绿绿的课件,诱发学生深入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不应是接连不断的问题,巩固学习成果的不是机械呆板的练习题,而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本身。
结合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利用课前的导读给学生一个熟悉课文、自读自悟的机会,师生共同解读教材。
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高年级学生具备了相当的自学能力,把一篇课文交给他们,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即使读不懂,也成为诱发师生共同学习的动机,“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当然这个自学并不是漫无目的盲目的学,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单元提示语和课文前的导语,更多的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理清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提纲挈领设计导学提纲,把重点学习前的“热身”交付给学生,比之课堂上泛泛地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要自觉地多。因为不是读懂的和读不懂的都要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小组要交流,不仅可以资源共享,重要的还要展示自己,大多数阅读的收获不是教师讲出来,而是用心体悟出的。比如《穷人》一课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导学:
(一)我读懂了课文:1、课文中的穷人指谁?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令你感动,并说出感动的原因。
(二)课文中我还有不懂的地方。
在谈到感动的人物时,有的学生就说桑娜,有的谈渔夫,有的则是西蒙,如果不细致地读,西蒙则容易忽视,当学生侃侃而谈她的母爱时,我想学生是用心阅读了。而谈到课文中不懂的问题,一个学生这样问“文章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介绍桑娜一家的穷呢”?多么深刻的思考,多么有价值的提问,顺着他的提问,我们自然的过渡到教学的的另一环节“深究”——该文中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尊重他们的理解和感受,我们的课堂教学会事半功倍。
二、全方位把握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分读写两大块,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阅读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一篇好的文章在叙述方式、表达方法、修辞手法都会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因此,这都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中的“深究”重点。在深究方法上,我有以下尝试:
1、转换方式,积累运用语言。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在赞颂种树老汉时含义深远,意味无穷,摘出来单纯让学生理解有难度,如果理解不了,死记硬背不会有什么意义。在学生理清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老汉。然后,我进一步指导: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位老汉的,标画相关语句。结合相关故事背景,再理解那些动情的语句,就简单了。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语句去赞颂自己想赞颂的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就变成学生自己的了,学生的语言进一步丰富。
2、创设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的条件,领悟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如同科学课上的实验,要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中提供给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
六年级《少年闰土》是传统课文,文中写了“我”和闰土交往的四件事情,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选择。然后我有意出示关于记叙四件事情的原文,学生很自然的发现四件事情的记叙篇幅不等。于是一个“为什么”自然成为师生对话的主题。经过进一步研读探究,答案会很明确。这个时候关键的一步是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写作时详略处理,由于有了前面的阅读体验,学生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三、积极引领课外拓展,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篇课文的学习结束应该是相关的新知识、新思考、新领域探究的开始。一篇课文学习的结束,千万不要画上圆满的句号或叹号,应该结束在新颖的问号和未知的省略号……
每篇课文只是提供了一个范例,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蕴涵的教育价值,依靠课文贯穿起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其它的教育因素,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构建起开放多元的课堂结构,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母语的怀抱中,那么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语文教学将会为学生插上成长的翅膀。一潭死水中捞不到活鱼,只学不用读死书,学生体会不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语文的激情会在教师泛泛讲解、照本宣科的练习中消失。作为母语,交际、欣赏、表达处处少不了,在教学中,我们因时制宜,合理创设一些环节,加强课内外的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其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拓展,构建开放的课堂。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变的,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本课后设计了一个选做题“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或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象”。虽然身处农村学校,但是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条件的好转,学生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文本资料和信息。而且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我国古典名著。结合这一实际,我把这个题改为拓展题“走进司马迁和《史记》”,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去了解司马迁和其笔下的其他文章。 利用课外活动还举行成果展示,班内评比。由于课文带动起的兴趣,学生对这个拓展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学生开始拜读大部头的《史记》;有的学生则从热播的《百家讲坛》收获不少;报纸、网络上的各种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记载被学生摘抄.....信息资料的来源不一,内容不同,更有力于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用,他们才会学有所乐,也才能学有所得。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游离于生活、社会之外,只能是空中楼阁。
“学无止境”,教亦如此。只要我们能够静心思考,潜心钻研,就能引领学生驰骋语文学习的殿堂,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放飞想象的翅膀,为他们的成长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