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教学观和考试观。教育是“育人”,而不仅仅是“教书”。教学即引领,教为学服务。考试无处不在,考试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考什么和怎么考,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
高中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统一,体现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全面性; 重视学生有差异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分设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实行模块式、“走班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一、目前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学习目标,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落后,没有系统总结知识的能力,总体缺乏自主性,普遍表现出“不要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的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看不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意义。因此,也无法找到支撑自己学习的原动力。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强行推动下被动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任何教学安排都持排斥的态度,不愿意主动配合并参与教学过程。
(二)学习习惯养成较差
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的整体安排和打算,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习体系。很多学生甚至到了高年级时还不清楚最基本的学习环节,每天只是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主要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找不到重点、难点,也不知道哪里是知识点,即使自己发现了问题,也不会及时的去问。作业虽然做了,但不知对错,等到老师批改以后发下来,早已事过境迁。碰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逐渐形成知识缺漏,埋下知识“地雷”,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只跟着老师走的习惯,成了老师的一颗棋子,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三)学习方法不懂
古人说过: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学习也是这样,每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计划,无方法,死记硬背,长期进行题海战术、疲劳战术,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充满反感。所以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反思和总结学习方法,这反过来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沉重而无趣,这是中学生较普遍存在的恶性循环。
(四)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差
只有明确自己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但很多学生却缺乏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对自己的状况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少进行反思和小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把握自己学习的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主动性。
(五)沟通和合作能力差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中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是贯穿始终的要求。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家与家长没有沟通,在学校里与老师没有沟通,学习上与同学没有沟通,这样就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孤立无援,从而阻碍进步。
(六) 学习偏科。对于某一学科没有掌握其学习规律,由不会学,进而有畏惧心理不想学,从而导致恶心循环。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育的促进者。他的角色行为更多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实践新课程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主动实践,用行动来促使自身角色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学习者。换句话来说,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务必要实现高效,着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模式
首先,确定课型。依据高中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和高考实际,我们可将高中的所有课程归结为三种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每一类课有固定的教学过程和环节。
新授课分为学、研、展、教、达五个环节。“学”指的是学生自己预习和学习基础知识;“研”指的是学习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展”指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展示,主要采用学生讲的模式;“教”指的是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其中学生点评旨在纠错,教师点评旨在拓展和拔高;“达”指的是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充当提示和引领的角色,学生充当学的主体角色。教师发言时间要少,点评要精,组织要灵活多样,关注中下学生。
整个环节的开展以讲学稿为依托,以优质的讲学稿充分体现五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五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以便学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从。
复习课分为知识再现、反馈整合、巩固拓展三个环节。“知识再现”是把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亮点再次呈现给学生;“反馈整合”是将单元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个性化;“巩固拓展”是教师对基础知识通过生活化、能力化进行提升训练。前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共同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讲评课分为纠错、求助、整合、点拨、变式五个环节。此类课主要指的是对学生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与试卷有关而设置的课型。“纠错”指的是教师指出学生试卷中错误率较高之处;“求助”指的是各学习小组整理本组组员试卷中的错误之处;“整合”指的是各小组合作解决前面指出的问题,并当堂展示;“点拨”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指引;“变式”指的是教师对已解决问题的变样发问,以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种课型教学过程和环节的开展,依托讲学稿来进行,“讲学稿”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的载体。所以学习目标要做到面向中下学生、考虑中下学生、关注中下学生,又不失知识的基本要求,整个课堂要鼓励有意让中下学生积极参与。
特殊情况,如语文的作文课、英语的写作课,仍然采用讲学稿。有写作的基本知识要求、写作范文欣赏、写作指导注意事项、写作练习,教师要批阅,学生要反思。把写作练习当成真正的练习,让学生实践。
三、科学合理的讲学稿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讲学稿”由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负责,由组员编写,再经集体讨论,最后形成定稿,必须实现周前完成定稿,否则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由学校文印室负责学生和教师讲学稿的打印,保证每生每节课有讲学稿。课堂结束后学生上交讲学稿,教师要做到全批全阅,并分析学生讲学稿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导学案中要写好自己的教学反思。
讲学稿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研讨、巩固延伸六个环节,知识点和检测试题要并举,且符合学生实际。强调学生注重讲学稿的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讲学稿分组检测预习情况。讲学稿的要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尽可能的让学生组内完成,然后通过学生展示检测学习情况,对普遍的问题和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点评。与此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学习笔记(每科一本),记录学习过程中有价值、有创新的知识和题型,并用深色笔标注典型知识,当然学习笔记也可以记录课外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东西,这样的话讲学稿和学习笔记就成了学生的宝贵资料。
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师资不同等等诸多原因就决定,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万不可仓促盲目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只有先尝试、先摸索、先受挫、先总结,才能奠定建立起一套可信可行的模式基础。没有模式成为发展教学的框架,我们的教学诸方面容易回归到以前的范畴。那样的话,岂不是枉费心血、功亏一篑。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这与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不谋而合,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加以改革,不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那么新课改就实现不了“改”,更谈不上“新”,只能是穿着新鞋子走老路。
高中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统一,体现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全面性; 重视学生有差异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分设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实行模块式、“走班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一、目前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学习目标,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落后,没有系统总结知识的能力,总体缺乏自主性,普遍表现出“不要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的倾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看不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意义。因此,也无法找到支撑自己学习的原动力。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强行推动下被动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任何教学安排都持排斥的态度,不愿意主动配合并参与教学过程。
(二)学习习惯养成较差
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的整体安排和打算,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习体系。很多学生甚至到了高年级时还不清楚最基本的学习环节,每天只是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主要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找不到重点、难点,也不知道哪里是知识点,即使自己发现了问题,也不会及时的去问。作业虽然做了,但不知对错,等到老师批改以后发下来,早已事过境迁。碰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逐渐形成知识缺漏,埋下知识“地雷”,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只跟着老师走的习惯,成了老师的一颗棋子,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三)学习方法不懂
古人说过: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学习也是这样,每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计划,无方法,死记硬背,长期进行题海战术、疲劳战术,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充满反感。所以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反思和总结学习方法,这反过来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沉重而无趣,这是中学生较普遍存在的恶性循环。
(四)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差
只有明确自己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但很多学生却缺乏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对自己的状况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少进行反思和小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把握自己学习的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主动性。
(五)沟通和合作能力差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中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是贯穿始终的要求。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家与家长没有沟通,在学校里与老师没有沟通,学习上与同学没有沟通,这样就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孤立无援,从而阻碍进步。
(六) 学习偏科。对于某一学科没有掌握其学习规律,由不会学,进而有畏惧心理不想学,从而导致恶心循环。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育的促进者。他的角色行为更多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实践新课程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主动实践,用行动来促使自身角色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学习者。换句话来说,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务必要实现高效,着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模式
首先,确定课型。依据高中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和高考实际,我们可将高中的所有课程归结为三种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每一类课有固定的教学过程和环节。
新授课分为学、研、展、教、达五个环节。“学”指的是学生自己预习和学习基础知识;“研”指的是学习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展”指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展示,主要采用学生讲的模式;“教”指的是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其中学生点评旨在纠错,教师点评旨在拓展和拔高;“达”指的是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充当提示和引领的角色,学生充当学的主体角色。教师发言时间要少,点评要精,组织要灵活多样,关注中下学生。
整个环节的开展以讲学稿为依托,以优质的讲学稿充分体现五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五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以便学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从。
复习课分为知识再现、反馈整合、巩固拓展三个环节。“知识再现”是把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亮点再次呈现给学生;“反馈整合”是将单元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个性化;“巩固拓展”是教师对基础知识通过生活化、能力化进行提升训练。前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共同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讲评课分为纠错、求助、整合、点拨、变式五个环节。此类课主要指的是对学生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与试卷有关而设置的课型。“纠错”指的是教师指出学生试卷中错误率较高之处;“求助”指的是各学习小组整理本组组员试卷中的错误之处;“整合”指的是各小组合作解决前面指出的问题,并当堂展示;“点拨”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指引;“变式”指的是教师对已解决问题的变样发问,以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种课型教学过程和环节的开展,依托讲学稿来进行,“讲学稿”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的载体。所以学习目标要做到面向中下学生、考虑中下学生、关注中下学生,又不失知识的基本要求,整个课堂要鼓励有意让中下学生积极参与。
特殊情况,如语文的作文课、英语的写作课,仍然采用讲学稿。有写作的基本知识要求、写作范文欣赏、写作指导注意事项、写作练习,教师要批阅,学生要反思。把写作练习当成真正的练习,让学生实践。
三、科学合理的讲学稿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讲学稿”由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负责,由组员编写,再经集体讨论,最后形成定稿,必须实现周前完成定稿,否则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由学校文印室负责学生和教师讲学稿的打印,保证每生每节课有讲学稿。课堂结束后学生上交讲学稿,教师要做到全批全阅,并分析学生讲学稿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导学案中要写好自己的教学反思。
讲学稿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研讨、巩固延伸六个环节,知识点和检测试题要并举,且符合学生实际。强调学生注重讲学稿的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讲学稿分组检测预习情况。讲学稿的要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尽可能的让学生组内完成,然后通过学生展示检测学习情况,对普遍的问题和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点评。与此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学习笔记(每科一本),记录学习过程中有价值、有创新的知识和题型,并用深色笔标注典型知识,当然学习笔记也可以记录课外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东西,这样的话讲学稿和学习笔记就成了学生的宝贵资料。
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师资不同等等诸多原因就决定,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万不可仓促盲目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只有先尝试、先摸索、先受挫、先总结,才能奠定建立起一套可信可行的模式基础。没有模式成为发展教学的框架,我们的教学诸方面容易回归到以前的范畴。那样的话,岂不是枉费心血、功亏一篑。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这与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不谋而合,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加以改革,不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那么新课改就实现不了“改”,更谈不上“新”,只能是穿着新鞋子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