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将“数感”列入学习内容第一条,而且将“数感”的表现形式罗列出来,这是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数学内容,同时也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生活活动中,培养学生感知、发现、探索身边的数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这样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例如在讲述“100万有多大”的课题时,让学生估计100万步有多长?你需要多少时间能走完100万步?当时很多学生对这些问题不屑一顾,认为100万步不会太长,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定能走完。后来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步长,发现正常步行时每步通过的距离约0.5米,经过推算发现100万步约长500千米,通过测量学校跑道长度为200米,要绕学校跑道跑2500圈;通过查找地图发现500公里相当于南京到杭州的路程;如果步行大约要走十几天!这样的结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100万到底有多大。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挥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加强。
例如“估计100万粒大米有多少”时,当时有同学说100万粒米可能有一把左右,有人说可能很重一个人肯定搬不动,总之答案不确定。这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一架天平、砝码和一定数量的大米。首先要求各组先找出解决的方案,于是有人提出先称后数,有人说先数后称,还有人说,先称十克或二十克大米数一数有多少粒 ,从而去估计100万粒大米有多少。学生称的称、算得算,不一会各组都推算出100万粒大米的重量。有的组推算约21千克,有的是23千克,有30千克不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这时小组开展又一轮讨论,大家七嘴八舌找产生差别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数数时的错误,有的说是因米粒大小不等造成的,有的说可能是天平称不准造成的等。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
通过这种形式教学,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三、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不断地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典例,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生活活动中,培养学生感知、发现、探索身边的数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这样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例如在讲述“100万有多大”的课题时,让学生估计100万步有多长?你需要多少时间能走完100万步?当时很多学生对这些问题不屑一顾,认为100万步不会太长,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定能走完。后来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步长,发现正常步行时每步通过的距离约0.5米,经过推算发现100万步约长500千米,通过测量学校跑道长度为200米,要绕学校跑道跑2500圈;通过查找地图发现500公里相当于南京到杭州的路程;如果步行大约要走十几天!这样的结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100万到底有多大。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挥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加强。
例如“估计100万粒大米有多少”时,当时有同学说100万粒米可能有一把左右,有人说可能很重一个人肯定搬不动,总之答案不确定。这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一架天平、砝码和一定数量的大米。首先要求各组先找出解决的方案,于是有人提出先称后数,有人说先数后称,还有人说,先称十克或二十克大米数一数有多少粒 ,从而去估计100万粒大米有多少。学生称的称、算得算,不一会各组都推算出100万粒大米的重量。有的组推算约21千克,有的是23千克,有30千克不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这时小组开展又一轮讨论,大家七嘴八舌找产生差别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数数时的错误,有的说是因米粒大小不等造成的,有的说可能是天平称不准造成的等。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
通过这种形式教学,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三、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不断地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典例,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