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该如何形容张幼仪,只能说她是常被遗忘的人。世人谈起她,更多称其为“徐志摩的前妻”。或许是因为徐志摩太过耀眼,亦或是命运过于偏颇,对于她,人们的印象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殊不知她“沉默坚毅”“端庄典雅”。她不曾把爱宣之于口,却是世间最懂爱之人。
万事顺从的“幼仪”
1900年,张幼仪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祖父曾为清朝官员,父亲为一方名医,家境殷实。张家家教严格,自小她就被教得进退有度,礼数周全。而她一生遵循的两条训诫也源于此。第一条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第二条是:去哪里,做什么,须先禀明父母。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训诫在张幼仪心中扎根太深,她从没有忤逆过父母长辈,并对他们深信不疑。“顺从”也成为张幼仪最明显的标签。就连她自己也曾说:“我先后在娘家和婆家总是努力做到进退得体。结果,我有时候觉得我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然而,思想犹如“小脚”的幼仪终于在二哥张君劢的“解救下”幸免于缠足之苦,没有落得“三寸金莲”大约是上天给张幼仪最大的恩赐。1912年,张幼仪进入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这或许是她一生中最单纯快乐的日子。她曾说:“我是家里四个女孩当中最在意教育的一个,从很早就是。”作为张家第一个没有缠脚的女孩,再加上对二哥和四哥的崇拜,张幼仪对接受教育的欲望比其他人要大得多。正常发育的双脚,是她的护身符,日后也带她能走进了一个更广阔更新颖的世界。
长久而单纯的快乐总归是奢望,1915年肄业,张幼仪再没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这终归是她的遗憾,以至于后来,当她说起徐志摩爱上的林徽因与陆小曼时,只能感慨道:“我丈夫后来爱上的两个女人大概都只小我两岁,可是受的教育比我多得多,她们和我一样也没有缠过脚。”
人的命运就是这么奇怪,它赋予了张幼仪“自由”的双脚,却忘记给她搭配上“开放”的心。这也让她与徐志摩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徐志摩的“妻”
1915年,肄业后的张幼仪嫁给徐志摩,搬到硖石镇婆家。她是在成婚之日才第一次见到徐志摩,但却在13岁时就已听过徐志摩的名字。年轻的张幼仪对婚姻的意义并不十分明白,但也有对幸福的憧憬。她曾描述自己在等待徐志摩揭开她盖头时的心情,“我本来希望他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会对我一笑,可是他的眼神始终很严肃”。婚礼后的洞房花烛夜,年轻胆怯的张幼仪选择沉默,对她心存鄙视的徐志摩也没说话,他们之间的沉默就从那一刻开始。
婚后的第二年,徐志摩入读天津北洋大学,后又转入北京大学。1918年,徐志摩又前往美国克拉克大学就读,同一年,张幼仪在婆家产下长子徐积锴,自此,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家庭生活让张幼仪愈发“没有见识”,尽管她尽力想要弥补这距离,但始终于事无补。
当徐志摩转赴伦敦后,她终于有机会前往欧洲。这时的张幼仪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甚至打算在欧洲继续接受教育。满怀憧憬的她,在经历了三周的海上旅行后到达法国马赛,见到徐志摩的那一刻,她这样描述:“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服的样子,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在那儿的表情的人。等我站在徐志摩对面的时候,我已经把脸上急切、快乐、期望等种种表情收敛住了。”
一年后,怀着三个月的身孕的张幼仪在沙世顿被徐志摩遗弃,在向哥哥求救后前往巴黎,于法国的乡下度过妊娠期,而后在德国柏林产下彼得。产后不久,又与徐志摩离婚。从此,“贤妻”成为了“前妻”。
当时,如果在结婚之日,他们有一人肯开口打破沉默,是否结局就能有所不同?或许徐志摩会发现张幼仪与他想象中不一样,张幼仪并非是“乡下土包子”,看似守旧的她其实有一颗与他一样向往自由的心。或许他也能了解到,她受到的“少得可怜”的教育也是她拼命求来的。如此努力上进的张幼仪,值得他去爱。然而,这一切“如果”都没有发生。
一无所惧的“幼仪”
离开徐志摩后,张幼仪独自抚养彼得,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在贝斯塔洛齐学院接受幼儿教师训练。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后,她终于真正完成了继续接受教育这个梦想。也正是因为在德国的经历,让张幼仪日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德文。
人们总说“祸福难料”,命运让彼得成为张幼仪独立生活的力量,而后却又把她的“力量”生生夺走。1925年,三岁的彼得因病夭折。悲痛的张幼仪移居汉堡,后又束装回国,回国一年后双亲辞世。这一系列的苦难并没有击垮她,这一次,她真能靠自己生活了。
张幼仪在1927年搬到上海居住,并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这是她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第二年,她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及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这时的张幼仪不再是“任何人的谁”。很久之后,张幼仪评价自己的人生说:“我一直把我的一生看成有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究竟爱为何物?
在张幼仪靠着自己的力量生活的同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婚后的徐志摩为了供养陆小曼也为了维持家计四处授课。1931年的一天,徐志摩为赶回北京坠机身亡。
陆小曼不愿接受徐志摩去世的事实,拒绝认领尸体。无奈之下,张幼仪出面料理了他的身后事。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再也不相信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共有的那种爱情了。“一个人怎么可以拒绝照顾另一半?那样的作为怎么可以被称为爱呢?”她这样想。
那么,究竟爱为何物?张幼仪说:“爱意味着善尽责任,履行义务。”如果徐志摩听到这句话,大概会嫌弃她不够浪漫,但不能否认,这却是爱最真实最常态的表现。张幼仪一生未曾说过爱,以沉默示之或许是因为她也不知,或许是因为她理解的爱,就是如此。
万事顺从的“幼仪”
1900年,张幼仪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祖父曾为清朝官员,父亲为一方名医,家境殷实。张家家教严格,自小她就被教得进退有度,礼数周全。而她一生遵循的两条训诫也源于此。第一条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第二条是:去哪里,做什么,须先禀明父母。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训诫在张幼仪心中扎根太深,她从没有忤逆过父母长辈,并对他们深信不疑。“顺从”也成为张幼仪最明显的标签。就连她自己也曾说:“我先后在娘家和婆家总是努力做到进退得体。结果,我有时候觉得我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然而,思想犹如“小脚”的幼仪终于在二哥张君劢的“解救下”幸免于缠足之苦,没有落得“三寸金莲”大约是上天给张幼仪最大的恩赐。1912年,张幼仪进入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这或许是她一生中最单纯快乐的日子。她曾说:“我是家里四个女孩当中最在意教育的一个,从很早就是。”作为张家第一个没有缠脚的女孩,再加上对二哥和四哥的崇拜,张幼仪对接受教育的欲望比其他人要大得多。正常发育的双脚,是她的护身符,日后也带她能走进了一个更广阔更新颖的世界。
长久而单纯的快乐总归是奢望,1915年肄业,张幼仪再没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这终归是她的遗憾,以至于后来,当她说起徐志摩爱上的林徽因与陆小曼时,只能感慨道:“我丈夫后来爱上的两个女人大概都只小我两岁,可是受的教育比我多得多,她们和我一样也没有缠过脚。”
人的命运就是这么奇怪,它赋予了张幼仪“自由”的双脚,却忘记给她搭配上“开放”的心。这也让她与徐志摩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徐志摩的“妻”
1915年,肄业后的张幼仪嫁给徐志摩,搬到硖石镇婆家。她是在成婚之日才第一次见到徐志摩,但却在13岁时就已听过徐志摩的名字。年轻的张幼仪对婚姻的意义并不十分明白,但也有对幸福的憧憬。她曾描述自己在等待徐志摩揭开她盖头时的心情,“我本来希望他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会对我一笑,可是他的眼神始终很严肃”。婚礼后的洞房花烛夜,年轻胆怯的张幼仪选择沉默,对她心存鄙视的徐志摩也没说话,他们之间的沉默就从那一刻开始。
婚后的第二年,徐志摩入读天津北洋大学,后又转入北京大学。1918年,徐志摩又前往美国克拉克大学就读,同一年,张幼仪在婆家产下长子徐积锴,自此,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家庭生活让张幼仪愈发“没有见识”,尽管她尽力想要弥补这距离,但始终于事无补。
当徐志摩转赴伦敦后,她终于有机会前往欧洲。这时的张幼仪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甚至打算在欧洲继续接受教育。满怀憧憬的她,在经历了三周的海上旅行后到达法国马赛,见到徐志摩的那一刻,她这样描述:“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服的样子,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在那儿的表情的人。等我站在徐志摩对面的时候,我已经把脸上急切、快乐、期望等种种表情收敛住了。”
一年后,怀着三个月的身孕的张幼仪在沙世顿被徐志摩遗弃,在向哥哥求救后前往巴黎,于法国的乡下度过妊娠期,而后在德国柏林产下彼得。产后不久,又与徐志摩离婚。从此,“贤妻”成为了“前妻”。
当时,如果在结婚之日,他们有一人肯开口打破沉默,是否结局就能有所不同?或许徐志摩会发现张幼仪与他想象中不一样,张幼仪并非是“乡下土包子”,看似守旧的她其实有一颗与他一样向往自由的心。或许他也能了解到,她受到的“少得可怜”的教育也是她拼命求来的。如此努力上进的张幼仪,值得他去爱。然而,这一切“如果”都没有发生。
一无所惧的“幼仪”
离开徐志摩后,张幼仪独自抚养彼得,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在贝斯塔洛齐学院接受幼儿教师训练。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后,她终于真正完成了继续接受教育这个梦想。也正是因为在德国的经历,让张幼仪日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德文。
人们总说“祸福难料”,命运让彼得成为张幼仪独立生活的力量,而后却又把她的“力量”生生夺走。1925年,三岁的彼得因病夭折。悲痛的张幼仪移居汉堡,后又束装回国,回国一年后双亲辞世。这一系列的苦难并没有击垮她,这一次,她真能靠自己生活了。
张幼仪在1927年搬到上海居住,并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这是她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第二年,她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及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这时的张幼仪不再是“任何人的谁”。很久之后,张幼仪评价自己的人生说:“我一直把我的一生看成有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究竟爱为何物?
在张幼仪靠着自己的力量生活的同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婚后的徐志摩为了供养陆小曼也为了维持家计四处授课。1931年的一天,徐志摩为赶回北京坠机身亡。
陆小曼不愿接受徐志摩去世的事实,拒绝认领尸体。无奈之下,张幼仪出面料理了他的身后事。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再也不相信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共有的那种爱情了。“一个人怎么可以拒绝照顾另一半?那样的作为怎么可以被称为爱呢?”她这样想。
那么,究竟爱为何物?张幼仪说:“爱意味着善尽责任,履行义务。”如果徐志摩听到这句话,大概会嫌弃她不够浪漫,但不能否认,这却是爱最真实最常态的表现。张幼仪一生未曾说过爱,以沉默示之或许是因为她也不知,或许是因为她理解的爱,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