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设,其中高职教育“错位发展”理念下“双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尤为重要。在此现实环境下,以《客户服务管理实务》为例,针对重庆电信职业学院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推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对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证融合;客户服务管理实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00-01
  一、“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色
  (一)“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课证融合”是“双证书”制度的保障,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关键,其中“课”是指课程体系,“证”为从业要求。所谓“课证融合”内涵主要涉及两点:(1)制定适合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客户服务管理实务》课程理论体系;(2)将客户服务管理员三级从业资格证书(下称专业证书)的考核内容分解到具體的课程教学内容。
  (二)“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
  《客户服务管理实务》推行“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特色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依据客服代表职业标准以及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其次将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建设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流程化设计,实现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的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例如项目化教学;最后实现学历证书与专业证书对接。
  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将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体系相互对应,以《客户服务管理实务》为例来说,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即课程教育突出“能力目标”和如何选择恰当任务进行能力训练以达到目标。
  (一)前期调研,分析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需求
  前期调研阶段采取文献总结法、实证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前期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工作,确定学生从事客服岗位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
  (二)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团队
  完善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领导机制,将专业证书中的主要课程分解到《客户服务管理实务》教学课程,按照学生不同职业发展规划因材施教,形成分流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即教师资格和工程师资格、教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学团队,对于教学团队组织机制、考核以及激励机制加强创新。
  (三)产教融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遵循问答习题、教师主体,并以知识目标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衡量指标,显然不适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要求,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进程中产教融合较为重要。传统教学偏重理论而缺乏实践,为此首先需要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规划,可按照校企结合论证模式处理。具体课程教学理论部分教学融入案例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的13个校内实训室,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打造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注意三个重点:传统理论教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校外实际项目的能力训练、改革“课证融合”教学的考核评价指标等,学生考试与评价形式进行优化完善。
  三、“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实践
  (一)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
  《客户服务管理实务》涉及交叉学科,“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客服行业,以专业证书为基础了解职业能力标准。“课证融合”引导学生考取证书,促进学生从理论素养向兼具实践能力转变。
  (二)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以及校企结合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有效促进校企合作,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策略,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对学生进行准职前培训,学校不断总结进行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实现三方共赢。按照真实项目和公司运营管理进行教学,实现实践课程与企业真实项目无缝对接,在真实项目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基于企业真实项目为支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邀请行业和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充分的论证和修订,并围绕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形成实战、实效、实用的课程体系,有效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突出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工作,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珊.“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措施及成效: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验班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1):93-95.
  [2]刘松涛.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困境破解:以金融专业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1):93-100.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真题”形式的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的优劣,提出适合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P2P创新模式,从“对等教学”和“理念指导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并提出P2P模式下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  [关 键 词] 城乡规划;毕业设计;P2P;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06-01  一
期刊
[摘 要] 体育院校生物学科人才培养肩负着我国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的重任。在生物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实验教学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探讨了生物学科依托于实验技能大赛实验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及其实践效果。实践表明,通过实验技能大赛可以促进生物学科体育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時有利于实验中心建设和人才培养。  [关 键 词] 体育院校;生物学科;创新人才;实验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各高校与企业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教学合作模式,是一种能让学校、酒店和学生三方受益的教学模式。以招工与招生一体化、工学结合模式开展的酒店与学校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能让高校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能解决酒店旺季招工难、淡季裁工苦的问题;教师在企业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双师素质”;学生能利用大酒店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等问题。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把扶贫工作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加以肯定。作为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逐渐探索出“三结合”的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方式,即将保障与创新相结合、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学生精准资助“三结合”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对其他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鉴于此,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首先通过对蓝墨云班课APP平台介绍以及使用,以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依据,探讨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构建。从实际教学情况的反馈结果来看,蓝墨云班课支持的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通过让学生更好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效果。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2015届、2016届、2017届的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1236例进行分析研究,其调查内容项目包括核心课程知识模块设计以及专业知识评估。结果:学生对核心课程知识模块设计以及专业知识评估表示认可,且应届毕业生的认可度高于往届毕业生。结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效果较为理想,尤其是核心课程知识模块设计以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在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职业院校的高等性与职业性能够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而各职业院校也开始探索如何将两种特点融合以充分实现教育的预期效果。就职业教育学习酒店管理专业高等性、职业性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更好地进行高等性、职业性的融合展开了一系列阐述,旨在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高等性;职业性
期刊
[摘 要] 舞蹈诗既稱为“诗”,那必然是“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舞蹈诗《侗》便是如此。舞蹈诗《侗》由著名导演张继钢率领主创团队耗时6年创作而成,为广西柳州市“十二五”重大文化项目。以体现广西地区特有少数民族——侗族的舞蹈特色,取材及展现与侗族的民俗风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剧以独特的3D艺术语言,通过一个满怀乡愁的游子的视角,引领观众走进遥远的侗寨,相继呈现《养根》《坡会》《思春》《月也》《踩月亮
期刊
[摘 要] 为了了解“专接本”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找到更好的工作”是主因。利用畢业生跟踪调查数据,对“专接本”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学习期望与就业情况,提出了以就业为目的促进“专接本”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的措施。  [关 键 词] “专接本”;就业;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53-0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运用同伴教育对艾滋病预防进行干预已成为我国许多高校使用或逐渐接纳的一种方式。我国的同伴教育虽起步较晚且还不够完善,但依然具备可行性及獨特性。针对南京XZ学院对艾滋病预防的现状及同伴教育的实行情况,结合师生的态度和反馈,对同伴教育在高校艾滋病预防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艾滋病预防手段。  [关 键 词] 同伴教育;艾滋病预防;大学生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