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实施以来,部分老师语文作业布置存在课后作业密度太大、课堂作业密度不足;学生能够选择的作业形式太少;教师收作业不及时、批改作业不用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几种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对策
一、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做作业,学生能够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感受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能够发现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在现今条件下,学生作业种类较多,教师需要批改大量作业,没有精力和时间设计作业,导致作业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如何设计作业,如何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达到有效的训练,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呢?
二、 作业布置现状
(一) 课堂作业密度太小
除了课后作业之外,课堂作业也就是课堂练习同样重要,课堂作业的密度指的就是课堂练习的次数和频率,这对学生听讲的效率、课堂教学效果有关键影响。如今的教学现状下,由于学生资料较多,教师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维持班级秩序,因此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只能缩减课堂练习的次数和频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其中仅有5分钟是用来做课堂练习的,有的则是在讲完全部内容后进行课堂练习,有的教师根本不进行课堂练习。
(二) 作业内容基本上统一要求
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难以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教师没有设计作业的层次和类型,学生也无法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学生水平不同,有的学生觉得比较简单,很快完成,有的学生则觉得困难,完成的很慢,做的慢的学生看到别人很快做完,就会产生紧张心理,有的甚至因此感觉到自卑。
(三) 作业形式太单一,缺少反馈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则体现在注意力易分散,枯燥的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作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调查显示,现在的教学条件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管理学生、批改作业等,对于学生的兴趣基本无暇顾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形式都非常单一,一般是抄写、背诵和练习,教师批改作业较为简单,效率很高。课堂上的练习则是师生对话和抄写生字等,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只是简单的打钩来评价学生作业,虽然有的教师也会写评语,但只是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如果每位学生的作业都要写评语,显然工作量非常大。
(四) 不及时收发和批改作业
小学生学习能力尚不是很强,教师需要通过每天批改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因此一般需要每天收发和批改一次作业。但是学生数量很多的班级,经常出现下一次的作业交上来了但是上一次的作业仍然没有批改完的情况,教师为了尽快批改下一批作业,只能选择批改部分作业,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没有全面的了解,如果这些学生自制力不强,他们可能不再写作业,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 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作业的策略
(一) 作业的分层设计
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可以按照难度分层,也可以按照形式分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在学习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作业:(1)流利、正确的背诵古诗;(2)背诵古诗;(3)熟练阅读古诗。显然这是按照难度分层设计的作业,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作业。
(二) 作业的不同形式
小学生好动、爱玩,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超出我们的想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1)实践作业,例如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内容编剧本,自己表演话剧,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理解更加深刻,表演的形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又如绘画作业,学生学习的文章、古诗中,有很多都是描写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课文,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课文描写的景色画出来,学生充分放飞想象力,课堂氛围轻松活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储备的好方法;(2)电子作业,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对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观看视频、动画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上网搜索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
(三) 精选有效课后作业
实践中,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中尽量围绕三个方向: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获取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和自信。“三动一合作(动手、动脑、动嘴、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围绕这个模式设计作业,在少量重复巩固作业的基础上,设置难度适中,有挑战性又能够通过努力解决的作业;设置与生活、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作业;设置能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的题;设置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题。首先培养学生按需、按时学习的习惯,避免随意性学习学习效率低的危害;其次培養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会获取知识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层次的作业布置照顾到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肯定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收获自信。
四、 结束语
综上,针对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让作业能够充分发挥作业,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新奇.研究性教学:支撑条件、有效模式与教师角色[J].高教探索,2014(4):102.
[2]孟骁枭.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危害、成因与对策——基于广西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6):58.
[3]朱殿庆.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2(8):75.
作者简介:
兰金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建中镇雷文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对策
一、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做作业,学生能够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感受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能够发现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在现今条件下,学生作业种类较多,教师需要批改大量作业,没有精力和时间设计作业,导致作业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如何设计作业,如何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达到有效的训练,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呢?
二、 作业布置现状
(一) 课堂作业密度太小
除了课后作业之外,课堂作业也就是课堂练习同样重要,课堂作业的密度指的就是课堂练习的次数和频率,这对学生听讲的效率、课堂教学效果有关键影响。如今的教学现状下,由于学生资料较多,教师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维持班级秩序,因此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只能缩减课堂练习的次数和频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其中仅有5分钟是用来做课堂练习的,有的则是在讲完全部内容后进行课堂练习,有的教师根本不进行课堂练习。
(二) 作业内容基本上统一要求
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难以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教师没有设计作业的层次和类型,学生也无法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学生水平不同,有的学生觉得比较简单,很快完成,有的学生则觉得困难,完成的很慢,做的慢的学生看到别人很快做完,就会产生紧张心理,有的甚至因此感觉到自卑。
(三) 作业形式太单一,缺少反馈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则体现在注意力易分散,枯燥的课堂教学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作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调查显示,现在的教学条件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管理学生、批改作业等,对于学生的兴趣基本无暇顾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形式都非常单一,一般是抄写、背诵和练习,教师批改作业较为简单,效率很高。课堂上的练习则是师生对话和抄写生字等,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只是简单的打钩来评价学生作业,虽然有的教师也会写评语,但只是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如果每位学生的作业都要写评语,显然工作量非常大。
(四) 不及时收发和批改作业
小学生学习能力尚不是很强,教师需要通过每天批改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因此一般需要每天收发和批改一次作业。但是学生数量很多的班级,经常出现下一次的作业交上来了但是上一次的作业仍然没有批改完的情况,教师为了尽快批改下一批作业,只能选择批改部分作业,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没有全面的了解,如果这些学生自制力不强,他们可能不再写作业,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 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作业的策略
(一) 作业的分层设计
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可以按照难度分层,也可以按照形式分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在学习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作业:(1)流利、正确的背诵古诗;(2)背诵古诗;(3)熟练阅读古诗。显然这是按照难度分层设计的作业,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作业。
(二) 作业的不同形式
小学生好动、爱玩,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超出我们的想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1)实践作业,例如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内容编剧本,自己表演话剧,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理解更加深刻,表演的形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又如绘画作业,学生学习的文章、古诗中,有很多都是描写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课文,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课文描写的景色画出来,学生充分放飞想象力,课堂氛围轻松活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储备的好方法;(2)电子作业,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对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观看视频、动画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上网搜索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
(三) 精选有效课后作业
实践中,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中尽量围绕三个方向: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获取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和自信。“三动一合作(动手、动脑、动嘴、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围绕这个模式设计作业,在少量重复巩固作业的基础上,设置难度适中,有挑战性又能够通过努力解决的作业;设置与生活、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作业;设置能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的题;设置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知识面的题。首先培养学生按需、按时学习的习惯,避免随意性学习学习效率低的危害;其次培養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会获取知识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层次的作业布置照顾到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肯定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收获自信。
四、 结束语
综上,针对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让作业能够充分发挥作业,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新奇.研究性教学:支撑条件、有效模式与教师角色[J].高教探索,2014(4):102.
[2]孟骁枭.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危害、成因与对策——基于广西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6):58.
[3]朱殿庆.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2(8):75.
作者简介:
兰金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建中镇雷文小学。